資源簡介 課題 樹上樹下 年級 二年級 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教學目標 通過收集觀察,了解樹的組成、種類等知識,通過欣賞、討論交流,掌握用繪畫形式表現樹木的方法。觀察收集樹木的圖片及文字資料,做樹木介紹的小報,在了解不同樹木的姿態特征基礎上,用線條或色彩表現出平面的樹。通過收集、交流、觀察、欣賞,提高自我學習的能力,激發對樹木、對自然熱愛的情感。第 一 課 時 教具準備 課件、范畫教學重點 學習了解各種樹木的共性和個性特征,進行資料收集。教學難點 對收集資料的呈現、用線條或色彩表現出樹的結構特征并富于美感。教 學 內 容 及 教 學 過 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導入 師小結:小鳥喜歡的家是樹,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樹上樹下(一)》。(兒歌呈現在PPT,點擊:出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1. 小鳥的家是樹,我們一起來看看樹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看看同學們是不是了解樹木的知識呢?(老師在黑板手繪一棵樹,回答生成“樹根”“樹干”“樹枝”“樹葉”“樹冠”。)2. 鞏固知識 游戲連連看PPT展示圖片樹的全貌及樹的各組成部分的專有名詞,讓學生做連線游戲。 3.欣賞拓展 各種樹木(1). 在世界各地有各種各樣的樹,不同的樹有不同的形狀,這些樹有哪些特別之處?(2). 具體介紹:播放PPT拓展介紹一些樹,你覺得哪個部分特別?(引導學生觀察樹根、樹干、樹枝、樹葉) 紅杉樹,很高,下面的人小得像螞蟻;紅杉樹旁邊的樹小得像草。紅杉是植物界中的“巨人”,這棵紅杉樹高達115.2米,研究人員認為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樹。 胡楊樹,被稱為“沙漠守護神”。它的根可以扎到地下10米深處吸收水分。4. 生活在樹枝上: 大樹不僅長得高綠化環境,還是小動物們的家。誰知道都有哪些動物生活在大樹上呢?有貓頭鷹、猴子、考拉、松鼠、蛇等。那你知道它們是怎樣在樹上生活的嗎?講一講它們的故事。請學生回答(有的在樹杈上筑窩、有的在樹杈上棲息)5.生活在樹洞里的:我們發現這些小動物都比較靈巧,例如能飛、會爬樹。除了生活在樹上的動物還有生活在樹洞里的。這些動物喜歡找粗壯的樹安家,住在粗壯的樹洞里,誰來講一講它們的故事。樹上樹下的故事:樹上樹下的故事每一天都在發生著,樹上樹下對發生什么故事呢?創編連環畫:小兔子一家的四季生活。訪問藝術家:我們圍繞著樹可以創編許多的故事,你看賣貨郎小老鼠在給樹洞里的小松鼠推銷商品的呢。賣完貨,小老鼠回到樹根下的洞穴里睡覺了。欣賞學生作品看來樹上樹下、樹里樹外發生著許許多多的故事,看看同學們是怎么做的?表現了什么故事情景?小昆蟲:彩色紙、剪、折、貼人物 動物:水彩筆、油畫棒、在空隙處添畫。觀看微課視頻:小游戲鳥窩的制作過程看了很多優秀的作品,我們來做個小游戲,放松一下!首先看一個小視頻,看一看樹上的小鳥窩是怎樣制作的?同學們仔細觀察,然后老師設置闖關關卡,看哪位小同學率先通關呀!①鳥蛋的制作剪出鳥蛋形狀;線條裝飾;彩筆添畫②鳥窩的制作彩色油畫棒畫出鳥窩;剪貼綠色葉子10.思考創作:說一說你想創作一幅什么樣的大樹的故事呢? 全體同學和老師一起有感情配動作誦讀《小鳥的家》。樹根 樹干 樹枝 樹葉 樹冠 學生在對樹的各個部分有了初步認識后,出示生活中的一棵樹,完成樹組成部分的文字名稱與圖相連的游戲任務。 課前導入兒歌進行互動表演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既營造課堂歡快放松的氛圍又能活躍學生思路。考慮到學生年齡小,把死記樹的各部分專有名詞轉為樹的繪畫,潛移默化滲透對樹的各個組成部分的介紹,板貼名詞帶上拼音認讀。圖文并茂認識樹的各個組成部分并識記了樹。 結合身邊特別的、有故事的樹,從樹的各個組成部分觀察認識樹。進一步打開學生創作樹的思路,避免局限,幫助學生更好地比較觀察分析。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樹和生活在樹上樹下的動植物資料收集詳盡得呈現出來,變抽象的說教為形象的演示。用視頻清晰展示鳥窩的制作過程和方法,設置闖關小游戲解決重難點,解密剪貼畫的制作添畫方法。解決本課的重點,學生暢所欲言,盡情發揮想象力,說一說自己心目中的故事。第 二 課 時教學重點 學習并運用各種繪畫工具表現平面的樹。教學難點 手工制作時如何選擇合適的材質去表現樹木的結構特征,特別是立體造型樹如何兼顧美觀與站立穩固。教 學 內 容 及 教 學 過 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復習上節課重點 制作的方法:剪:把圖片完整細致得剪下來。貼:注意貼的位置恰當,保證粘貼牢固。寫:寫下一兩句對樹的介紹,增長見識。 畫:添添畫畫更漂亮。二、布置作業1.樹木是空氣的清新器。粗大的主干,伸出有力的大樹枝。縱橫交錯的小枝條上,樹葉兒多么茂密。看起來很復雜的大樹,畫起來其實很容易。現在你們有信心畫一棵美麗的樹嗎 三、學生創作:創作要求:在自己或合作畫的或做的“樹”上,繼續添加繪畫或制作,創作一幅“樹上樹下”有趣故事的作品。(1)畫出樹的各個部分,試著把樹的特點畫出來。(2)用你喜歡的工具材料大膽畫。(3)注意構圖,畫面完整,要有美感。 學生用自己準備的材料創作作品,教師巡視。四、作業展評1.看,老師做了一棵大樹,來把你們的美麗小樹拿過來,我們來把它們變成美麗的樹林。(在教室后面的黑板布置學生的作業)2.評價學生作業。(1)你最喜歡哪棵樹 你覺得他畫出樹的各個部分和特點了嗎 (2)你覺得哪個小朋友畫的樹很特別,想象力豐富 小結:同學們說得真棒!畫的樹也各有各的美麗。今天課堂上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走進了樹木的世界,了解了樹的結構,剪貼畫制作方法,還發現了生活中有各種有趣的特別的有故事的樹。五、布置下節課內容 下節課要學習點線面,請同學們備好彩色鉛筆,油畫棒等繪畫工具。 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距離來看,遠處看,近處看。1. 遠處看是看整體,比如樹冠、樹干的形狀。2. 近處看是看細節,比如樹干表面的肌理,樹葉的形狀。3. 我們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平視、仰視、俯視。剛才我們遠遠地看就是平視,走到樹下看是仰視。 美術活動始終離不開觀察,藝術地觀察是一個復雜的領悟過程。只有觀察了樹,才能理解它,領悟它,才會發掘隱藏在其中的美。然而,小學生觀察的目的性不強,因此需要教師提出明確的觀察要求,使整個觀察過程圍繞預定的目的進行,這樣的觀察才能持久。除了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還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時間、季節去觀察。當然這個時間跨度比較大,我們也可以通過圖片或多媒體來呈現不同季節的樹供學生觀察。有效。總結鞏固課堂學習知識,明晰課后的收集資料、觀察樹木的要求,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板書設計 樹 上 樹 下 樹的結構 大樹的故事 教學反思教 學 設 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