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小學美術一年級下冊《打開的柜門 》教案執教 課時 課時教學課題 第十六課 打開的柜門 課型 設計·應用課標分析 "設計·應用"領域是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制作,傳遞、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環境,培養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領域。本學習領域中"設計"一詞包括與學生生活有關的現代設計基礎和傳統工藝。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綜合·探索”學習領域。柜門上各式各樣的把手引發了孩子們對它的關注。教材中各種形狀、材質的把手,讓孩子們感到新奇,并激發起他們探索和發現的欲望。通過觀察、分析、比較,孩子們會發現原來不起眼的柜門把手竟然有這么多不同的設計。在欣賞、感受、體驗、探究和發現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僅了解了柜門把手的不同特點,還對設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他們也意識到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善于觀察、發現,并勇于創新,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更加美好。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一些美術工具和材料,雖然對這些材料和工具應用并不嫻熟,但他們對美術興趣比較高,思維比較活躍,好動愛表現,能通過自己的作品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學目標 1. 認知:觀察生活中的美,用自己獨特的方法嘗試把觀察到的柜門用線描或彩色鉛筆表現出來。 2. 情感:通過回憶、聯想生活中的美,體驗繪畫的樂趣,感受生活中的美。 3. 技能:能選擇自己喜歡的色彩、圖案設計出漂亮、有個性的柜門。提高學生用線造型及用色彩表現物體的能力。 4. 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用語言描述自己見到過的柜門,提高審美能力。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 了解柜子的造型特征和內部結構。 教學難點: 運用繪畫、剪貼的方式表現打開的柜子。教學方法與手段 通過看看、想想、講講、試試、剪剪、貼貼、畫畫等方法進行美術學習活動。教學準備 教師:教學課件、教案、范作 學生:廢舊紙盒、剪刀、彩紙、膠水等手工工具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引導,回憶生活感知美 1. 導入(故事導入):“同學們都聽過《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吧!阿里巴巴念‘芝麻開門’的咒語就打開了一扇神奇的門,里面都是寶貝。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打開的柜門》。”(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用學生熟悉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導入新課,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2. 觀察各種柜門圖片,感知美。教師分別出示各種不同材質、不同圖案和形狀的柜門圖片供學生欣賞。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談自己的感受、想法、形狀等)引導學生從顏色、圖案和形狀等方面去觀察欣賞。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及表達能力。 3. 學生交流收集的資料。(可提示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講見過或知道的柜子)說說這些柜子都有什么共同點。(都有一扇門)這扇門都有什么作用。(可以防止我們放的東西掉下來)它們的材質都是怎樣的?它們分別放在哪個房間?為什么要放在那個房間?如果我們能像阿里巴巴一樣擁有一個神奇的柜子那該多好呀!有一個小朋友就畫了一個他心目中的神奇柜子。想不想欣賞一下他的作品?(教師出示范作并啟發學生根據圖片進行想象)你想不想也來設計一個神奇的柜子呢?那扇神奇的柜門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呢?怎樣才能把這神奇的柜門畫下來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吧!從而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觀察、交流資料和欣賞范作等,使學生對神奇的柜門有了一定的表象積累,為后面的創作打下基礎。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自主嘗試,探索美 1. 自主嘗試。(教師出示一個沒有上色的半成品作業)問:誰能幫老師完成這幅畫?怎樣使這幅畫更漂亮?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從顏色、線條、圖案等方面去表現。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教師巡回指導)根據學生的作業情況及時總結并板書“涂色均勻”“線條流暢”等提示語。同時注意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及時糾正錯誤的方法。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并加以肯定,樹立自信心。培養學生在探索中主動學習的習慣及能力。 欣賞同學作品。(課件展示)引導學生從顏色搭配、造型等方面進行評價。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感受,提高審美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提醒學生注意用眼衛生和正確的坐姿。在評價時注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肯定鼓勵,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設計意圖】:在評價時提醒學生注意衛生和安全。通過欣賞同齡人的作品開拓學生的思路,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同時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和良好習慣的形成。 (三)創作表現,體驗美 1. 創作表現。教師出示作業要求:用你喜歡的材料和顏色畫出你心目中的神奇柜子。(要求涂色均勻,線條流暢)鼓勵學生大膽發揮想象,采用自己喜歡的表現形式進行創作。同時引導學生注意作業中的不足之處并加以糾正。學生在創作時播放輕松愉快的音樂,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現欲望。 2. 展示交流。學生完成作品后,將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請個別學生上臺介紹自己的作品,并從顏色、線條、圖案等方面進行評價。其他學生可以補充或提出不同的意見。通過展示交流,讓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 3. 拓展延伸。教師總結:這節課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了神奇的柜子,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生活中的美是無處不在的,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去發現、去創造,就能體驗到美的快樂。最后,老師有個提議,我們把自己的作品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我們創作的快樂,你們說好嗎? 【設計意圖】: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實踐,我深刻認識到美術教學要注重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提高自己的審美素養。同時教師也要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 第二課時 魔術導入,觀察發現 課伊始,孩子們就被一個變魔術的小游戲帶入了一個神奇的世界。當一只只美麗的“孔雀”展翅高飛時,孩子們驚嘆不已,并被這些精美的設計所吸引。在暢所欲言之后,孩子們在組內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課伊始用變魔術的形式導入新課,激發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孩子們在游戲中暢所欲言,在相互傾聽和欣賞中共享成功的喜悅。同時,他們初步感知了不同設計的柜門把手的美,為后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自主探索,感悟方法 在自主探索環節中孩子們對柜門把手的特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紛紛上臺用電子筆拖動圖片進行比較,從造型上感受其特點。孩子們通過觀察發現:大的“把手”粗獷;小的“把手”細膩;還有的“把手”既像花又像太陽……孩子們在交流中不斷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他們懂得了在設計時要考慮物體的功能和材質等。 【設計意圖】:自主探索是建構主義學習的重要環節。在《新課標》的引領下,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我為學生提供了大量自主參與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親歷實踐的過程中,通過多種學習方式獲得新知、解決問題。在設計時我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課件中我運用了大量的圖片和資料,讓學生從直觀上感知設計的特點和風格等,為后面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同時,我也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在比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動手實踐,創作表現 當孩子們了解了柜門把手的設計特點后,他們躍躍欲試也想來露一手。在創作前老師提出了要求:在設計時要考慮物體的功能和材質等;要敢于大膽創新;要安全使用材料等。在溫馨的提示下孩子們開始了創作。他們有的畫出了一個像太陽的把手;有的畫出了像花一樣的把手;還有的畫出了像小鳥一樣的把手……當孩子們的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時,他們相互欣賞著、贊嘆著…… 【設計意圖】:在動手實踐這一環節中我為孩子們提供了創作的機會。《新課標》中指出:“美術課程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鼓勵學生在感受與表現中體現出自己的個性。”因此,我遵循這一理念讓孩子們自由選擇喜歡的材料和表現方法進行創作。同時我也考慮到一年級孩子年齡小、動手能力較差的特點,為他們準備了不同層次的教學資源,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選擇。在溫馨提示中既滲透了設計理念又注重了安全教育。這一環節旨在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感受到創造的樂趣和美帶給我們的喜悅! 游戲激趣,拓展延伸 當孩子們的作品完成后我為他們創設了一個情境:請每組選出一名代表組成評委團進行評選;請每組推薦一名同學來展示作品并介紹它的特點和功能;最后評出最佳創意獎和最佳表現獎等。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本課的延伸部分旨在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感受到創作的成功與喜悅!同時培養孩子們敢于競爭的意識及語言表達能力等。在游戲中學生體驗到了成功與快樂!板書設計 打開的柜門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