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備課課題 5.月亮 授課時間 月 日(星期 )課型 新授課 第 課時(共 課時)教材分析 第5課是《月亮》,本課設計了一個觀察月相地活動。通過幾天的連續觀察和簡單記錄,讓學生體會月相的圓缺變化,初步識別幾種典型的月相。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對“月相是變化的”是有一定感知的,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沒有總結過月相變化的規律。月相的更替周期大約是一個月(月亮繞地球的真正周期大約27.3天。但這段時間內地球也繞著太陽轉了一個角度所以要想月亮地球和太陽三者的位置關系再重復出現則還需要一段時間這個周期是朔望月周期平均29.5天是陰歷及農歷指定一個月長度的依據。而28-31天是陽歷一個月的時間長度是認為規定了和月亮的公轉周期關系不太緊密。)月相有時會因為天氣的原因而看不見,因此為了讓學生獲得完整的月相變化規律的認識,可以從學期初就給學生布置在家觀察和記錄月相的活動。低年級的學生可能會對這種長期的觀察缺乏耐心,因此需要教師定期用激勵的方法去督促學生堅持記錄月相。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學生通過觀察月亮的變化,說出在地球上看到月亮的樣子叫月相。學生基于一段時間的觀察,能夠描述月相變化的現象。 科學思維:學生在已有體驗、實際觀察的基礎上,通過描述月亮形狀的變化培養學生的比較、分類、歸納、概括能力。 探究實踐: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觀察并記錄月相變化的現象。 態度責任: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月相變化這一自然現象表現出探究性趣。教學重點 學生基于一段時間的觀察,能夠描述月相變化的現象。教學難點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觀察并記錄月相變化的現象。 板書設計 5.月亮 月相 (幾種典型的月相)教學過程 問題引領下的主要學習任務、師生活動及設計意圖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3分鐘) 課頁圖,北海公園的夜景,天空中一輪明月高懸。提問:“夜幕下,明月高懸,風景如畫,月亮總是這個樣子的嗎?” 學生活動:學生回顧自己見過的月亮都是什么樣子的?自然地引入本課的科學實踐活動。 (二)科學實踐活動——觀察月相 1.了解學生對月亮樣子的已有認識 提問:大家見過的月亮或者印象中的月亮都有什么樣子 談話:上節課老師曾給大家布置過觀察月亮的任務,現在請大家把自己觀察的月亮的樣子介紹給大家。 學生活動:交流自己觀察的月亮的樣子:圓圓的、彎彎的月牙、有時是半圓、有時是多半個圓。 在學生介紹過程中,教師將學生畫的月相圖貼到黑板上,避免重復的匯報。 小結:看來,月亮的樣子果真不一樣啊!在科學課上,我們把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的不同樣子叫月相。 設計意圖:基于已有的生活經驗,關注月亮的不同樣子的變化,為后續認識 2.討論月相的觀察與記錄方法 談話:剛才大家在交流的時候發現,月相被我們畫成了很多不同的樣子。月相是變化著的嗎 我們怎樣才能準確地知道月相是否在變化著 月相奠定基礎。 設計意圖:學生認識到,要知道月相是否在變化,需要對月相進行一段時間的觀察。 (1)在黑板上貼一幅月相照片,說明這種月相出現的農歷日期。 (2)利用實物投影展示2~3位學生畫的月相。 設計意圖:學生基于觀察,獲取信息,在描述月亮樣子的過程中意識到月相實在不斷變化的。 (3)教師總結指導記錄月相的方法: ●在記錄格上記錄農歷時間; ●在虛線圓的輪廓上先標出月相的兩個頂點,確保兩點間的連線能平分虛線圓的輪廓; ●用筆勾出月相的輪廓; ●將陰影一側涂黑,或將月相輪廓涂為黃色。 學生活動:學生討論觀察記錄月相的方法。 學生認真觀察,將看到的月相畫下來。 學生比較誰畫的最接近照片中的月相,然后請這位同學介紹經驗。陰影一側涂黑,或將月相輪廓涂為黃色。 3.建議觀察月相的時間 當多數學生掌握了畫月相的方法后,跟學生強調,在以后的-段日子里,注意觀察天空中是否有月亮,如果看到月亮,要在學生活動手冊上畫出觀察到的月相,并注意標注觀察的時間(公歷和農歷的時間都要標注)。 告訴學生,按照正常的作息規律,在農歷上半月的傍晚、農歷下半月的早晨觀察月相會比較方便。 學生活動:學生取出學生活動手冊,引導學生一邊在第5頁記錄單的第一格中畫這個月相, 一邊掌握記錄的要點。 鼓勵學生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盡可 能每天都觀察月相,陰天、雨天或者霾天等特殊情況除外。 三、拓展與應用——介紹月相的名稱 用PPT展示“拓展與應用”欄目的月相圖片,也可適當增加更多月相的樣子。 學生活動:認識峨眉月、上弦月、滿月、凸月、下弦月。 談話:你知道嗎,每種月相還有一個有趣的名字。 在接下來的幾天中,你期待遇到哪些月相 下課前,應再-次強調觀察要求,想方設法調動學生進行觀察活動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 設計意圖:明確月相的名字,用規范的語言進行描述。。 四、交流觀察到的月相和各自的發現 這個環節的活動可在本單元教學結束時進行。 讓學生展示觀察記錄的月相,描述自己的發現。作業布置 1.每隔3天觀察并記錄月相的變化。教 學 反 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