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選擇性必修二 法律與生活第十課 訴訟實現公平正義第一框 正確行使訴訟權利 導學案【課標解讀】政治認同:知道公民的主要訴訟權利,理解國家設立法律援助制度的必要性、內容。科學精神:全面理解訴訟當事人享有的權利。法治意識:明確關于法律援助制度的申請、審查和辦理方面的規定。【體系構建】【核心知識點】一、訴訟權利面面觀1、保障訴訟權利的必要性為充分保障訴訟過程中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訴訟法賦予當事人廣泛的訴訟權利,司法機關保障當事人充分行使這些訴訟權利。2、訴訟權利的內容(1) 當事人有委托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的權利①適用情況:當事人因身陷糾紛而參與訴訟時,很可能面臨缺乏法律知識與技能、無暇參加訴訟活動等問題。此時,當事人可以委托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幫助其進行訴訟。②訴訟代理人和辯護人的主要職責:根據事實和法律,維護當事人合法的實體權利和程序權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審理。(2)當事人有申請回避的權利①含義:在訴訟中,當審判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具有法律規定不宜參加案件審理或有關訴訟活動的情形時,當事人有權要求其退出,這就是訴訟法中規定的回避制度。②意義:有利于保證案件的公正審理,消除當事人的疑慮,增加裁判的正當性。(3)當事人有上訴的權利①兩審終審:我國訴訟實行兩審終審制,除特殊情況外,一個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審理便告終結。當事人如果不服一審裁判,可以在規定期限內提出上訴。②上訴自由:上訴權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重要訴訟權利,是否提出上訴,完全由當事人自主決定,他人不得限制或干涉(有權自由處分上訴權)。二、尋求法律援助1、法律援助制度(1)原因/必要性在生活中,有一些公民因受經濟條件或其他因素影響,難以在訴訟過程中充分行使訴訟權利,從而可能喪失保障自身合法權益的寶貴機會。(2)含義國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設置法律援助機構,指派或安排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等為經濟困難的公民和符合條件的其他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2、法律援助適用的情形(1)在民事和行政糾紛中:經濟困難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請求國家賠償、請求支付勞動報酬、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等事項,申請法律援助,獲得法律咨詢或代理服務。(2)在刑事訴訟活動中:因經濟困難而沒有委托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當事人,也可以經法定程序,獲得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或代理。(3)未成年人申請法律援助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提出。3、法律援助的程序和要求(1)程序:法律援助機構收到法律援助申請后,應當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要及時決定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條件的,要書面告知理由。(2)要求: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不得收取任何財物。【習題演練】1.小馬在幼兒園將小朋友小麥打傷,小麥的家長將小馬告上法庭。小馬的父母在農村,無法律知識,對打官司兩眼一抹黑,于是委托律師陳某幫助小馬進行訴訟。陳某在訴訟中是( )A.法定代理人B.訴訟代理人C.辯護人D.原告2.某造紙廠未正常啟用污水處理系統,產生的污水排入李某承包的魚塘,致使大量魚蝦死亡,給李某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在調解無果的情況下,李某可以( )①直接將造紙廠訴至法院請求判決停止侵害并賠償損失②獨自選擇仲裁機構請求裁決造紙廠排除妨礙并賠償損失③委托代理人將造紙廠訴至法院請求判決停止侵害并賠償損失 ④委托辯護人將造紙廠訴至法院請求判決排除妨礙并賠償損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韓某因伙同他人入室搶劫并殺死女主人而被捕,他自知罪惡深重,必死無疑,因此決定不委托辯護人。法院遂指定律師為其辯護人。這樣做是因為( )A.犯罪嫌疑人罪不當誅B.使犯罪分子受到更嚴厲的懲罰C.可以幫助罪犯減輕罪行D.有助于法官正確運用法律4.小孫到某商場購買商品,因超市地面太滑而摔倒,導致右腳骨折,因此花費了大量的醫藥費。小孫提起訴訟,要求超市賠償損失。那么小孫依法可享有的訴訟權利有( )①申請回避的權利 ②上訴的權利③充當訴訟代理人的權利 ④賠償損失的權利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答案】B B D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