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選擇性必修二 法律與生活第九課 糾紛的多元解決方式第一框 認識調解與仲裁 導學案【課標解讀】政治認同:了解調解的相關事項,明確調解的優點。把握仲裁的含義和過程,掌握仲裁的意義。科學精神:了解非訴訟解決糾紛的主要方式。了解調解、仲裁的主要特點和程序。法治意識:通過學習,樹立依法解決糾紛的意識。【體系構建】【核心知識點】一、以和為貴選調解1、社會糾紛的解決方式(1)先自行協商,通過和解達成合意,解決糾紛。(2)無法和解時,人們還可以通過調解、仲裁或者訴訟等方式解決糾紛。相比之下,調解往往成為當事人解決糾紛的優先選擇。(3)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國開始建設在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充分發揮其在線咨詢、評估、調解、仲裁的功能,為糾紛主體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糾紛解決途徑。2、調解的含義通過第三方的排解疏導、說服教育,促使發生糾紛的當事人自愿達成協議,從而解決糾紛的活動就是調解。3、我國的調解制度4、人民調解(1)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2)性質: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3)要求:尊重當事人的權利,不得違背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費用。(4)效力: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協議,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調解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但不具有強制執行效力。雙方當事人還可以自調解協議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經人民法院依法確認有效的調解協議,具有強制執行效力。5、行政調解行政調解又稱為“政府調解”,是指由我國行政機關主持,通過說服教育的方式,民事糾紛或輕微刑事案件當事人自愿達成協議,解決糾紛的一種調解制度。6、仲裁調解仲裁調解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仲裁當事人在自愿協商、互諒互讓基礎上達成協議,從而解決糾紛的一種制度。7、訴訟調解訴訟調解也稱法院調解、司法調解,是由人民法院進行的調解,主要適合于訴訟過程中的民事糾紛和特定行政爭議。二、便捷經濟選仲裁1、仲裁仲裁是解決糾紛的一種有效途徑,包括商事仲裁、勞動爭議仲裁、農村承包合同糾紛仲裁等。在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是商事仲裁。2、商事仲裁當平等主體當事人之間發生合同糾紛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時,雙方可以將其提交仲裁機構進行商事仲裁。3、商事仲裁制度(1)或裁或審制度:在商事仲裁與訴訟之間,當事人只能選擇其一適用。(2)協議仲裁制度:當事人申請仲裁,須以雙方自愿訂立的有效仲裁協議為前提。(3)不公開審理制度:仲裁程序比較靈活,仲裁審理一般不公開進行(4)一裁終局制度:仲裁裁決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4、仲裁的特點自愿、靈活、便捷、經濟【習題演練】1、張某從A店買了一品牌電熱水壺,但電熱水壺在使用中發生自燃爆炸,導致張某身體多處受傷。張某立即與A店交涉要求賠償。經過協商,雙方同意將此事交由仲裁委員會解決。本案中( )A.仲裁必須由雙方當事人同時提出才有效B.仲裁裁決有法律約束力,不能強制執行C.若對仲裁裁決不服,可以申請再次仲裁D.當事人不可以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起訴2、小王大學畢業后與同學創業,通過協議開了一家婚慶店,但不久就產生了財產方面的權益糾紛。礙于情面,小王不想打官司,想要選擇仲裁的方式解決糾紛。那么,小王必須弄清仲裁制度有如下規定( )①仲裁和訴訟互不干擾,可以同時進行②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另一方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③仲裁必須依據雙方當事人達成的有效協議④對仲裁裁決不滿意,可就同一糾紛再行起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李某從某手機店里買了一品牌手機,但手機在使用中發生自燃爆炸,導致李某面部受傷。李某立即與店家交涉要求賠償。經過協商,雙方同意將此事交由仲裁委員會解決。為此李某和店家要明確( )①仲裁審理公開進行,程序更加靈活,便捷 ②仲裁裁決有法律約束力,必須執行 ③對仲裁裁決不服,可以申請再次仲裁 ④對仲裁裁決不認可,不得向法院起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 C 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