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一 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考情速遞】一、 核心素養1、 政治認同:通過學習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學生能夠積極擁護黨的領導,更加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樹立“四個自信”。2、 科學精神: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3、 公共參與:樹立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的理想,積極投身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中去。二、考綱解讀核心考點 考情統計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 2023新課標卷1偉大的改革開放 2023湖北卷1、2022.遼寧卷2題習近平中特思想 2023新課標卷2題資本主義社會 2023浙江卷1生產力與生產關系 2022.山東卷1題空想社會主義 2022海南卷1題馬克思主義特征 2022.遼寧卷1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022.山東卷19題、2022北京卷1題、2022.遼寧卷3題、2022海南卷2題三、考情預測1、從近三年新高考真題、以及各省市高考模擬題來看,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般以考查選擇題為主;非選擇題考查的題型大多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探究性。2、在備考過程中,既要準確記憶易混淆知識(如: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及發展趨勢、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與基本規律),又要注意與《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相融合,結合熱點時政進行分析。【核心突破】一、 考點分析考點一 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一、理解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1.生產力(1)含義:生產力是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2)內容:生產力包括生產資料和勞動者。生產資料作為生產力中物的因素,包括生產工具和勞動對象;勞動者作為生產力中人的因素,是生產工具的創造者和使用者,在生產中起主導作用。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2.生產關系(1)含義:生產關系,即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間的關系。(2)內容:生產資料歸誰所有;人們在社會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如何;產品如何分配。其中,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基礎,決定著生產關系的其他兩個方面。3.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1)生產力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中最根本的動力因素,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2)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的性質和水平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和形式;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系的變革;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狀況則促進生產力發展;生產關系不適合生產力狀況則阻礙生產力發展。(3)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構成了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是人類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4)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上層建筑要適應經濟基礎狀況,這一規律決定著社會形態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動著人類向前發展。考點二 階級社會的演進1、 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對應社會形態 生產力 生產關系(經濟基礎) 上層建筑原始社會 新舊石器 (1)所有制:共同占有生產資料(2)人的關系:平等互助的關系(3)分配制度:平均分配 氏族制度奴隸社會 金屬工具 (1)所有制:奴隸主占有生資并完全占有奴隸(2)人的關系:奴隸毫無人身自由,被強制勞動(3)分配制度:全部產品都歸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保障 階級、國家產生 奴隸主專制封建社會 鐵器農耕 (1)所有制:地主占有絕大部分土地(2)人的關系:農民依附于地主,有一定人身自由(3)分配制度:地主向農民收取地租、徭役、高利貸、苛捐雜稅,農民占有部分勞動成果 封建君主專制、森嚴的等級制度。封建迷信、道德,君權神授等思想資本主義社會 機器生產 (1)所有制:資本家占有一切生產資料(2)人的關系:勞動者有人身自由,受雇于資本家(3)分配制度:資本家占有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 自由平等博愛民主政治制度社會主義社會 自動化 (1)所有制: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2)人的關系:平等互助的關系(3)分配制度:按勞分配 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資本主義的興衰及其發展趨勢(1)經濟危機基本特征 生產過剩是相對過剩,即相對于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來說,社會生產的商品顯得過剩發展趨勢 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無法克服的痼疾,只能建立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代替資本主義主要表現 (1)大量商品賣不出去,大量生產資料被閑置(2)大批生產企業、銀行破產,大批工人失業(3)生產迅速下降,信用關系被破壞,整個社會生活陷入混亂直接原因 (1)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2)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根本原因 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2)基本矛盾①含義: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②性質: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的體現。③地位: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的體現,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和沖突的總根源。(3)發展趨勢①生產社會化的程度越高,資本、生產資料、勞動產品就越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手里,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尖銳化就越不可避免。②資本主義終究要被社會主義所取代,雖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考點三 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1、 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1) 歷史條件1 思想來源:空想社會主義。 2 歷史前提:資本主義發展和工人運動興起。(2) 理論基石1 唯物史觀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揭示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們對美好社會的追求建立在科學認識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基礎上。2 剩余價值學說從經濟學角度揭示了剩余價值的來源,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勞動的秘密,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找到了變革資本主義社會的堅定力量,為無產階級的斗爭指明了方向(3)標志: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表。【拓展】科學社會主義之所以科學的原因①用科學的實踐概念對人的本質問題做了解答。實踐概念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核心概念之一。②用唯物史觀具體剖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發現了剩余價值,揭露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從而得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科學結論。3 用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資本主義的本質和其存在、發展、滅亡的規律。④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既從不同角度,又相互聯系,完成了對社會主義的科學論證。2、 《共產黨宣言》的內容及重要作用(1)《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1 兩個必然——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2 一個政黨——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政黨。3 一個目標——未來共產主義的理想目標(2)作用①《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②《共產黨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闡述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的偉大著作,是一部科學洞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經典著作,是一部充滿斗爭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經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場、為人民大眾謀利益、為全人類謀解放的經典著作。(3)馬克思主義及其鮮明特點:①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②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3 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4 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3、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1)十月革命①過程:在以列寧為代表的俄國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俄國無產階級通過革命斗爭,推翻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了無產階級政權,確立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②意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為現實,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2)二戰后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實現了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3)在中國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實踐與發展,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煥發出了強大的生命力。【拓展】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的“三次歷史性飛躍”1、第一次飛躍 由空想到科學的飛躍--——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2、第二次飛躍 理論到實踐的飛躍——十月革命建立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3、第三次飛躍 一國到多國的飛躍——二戰后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大發展二、例題精講1、(2023·新課標卷)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科學社會主義之所以是科學,是因為它( )①對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進行了原則性描述②對現存的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深刻的批判③以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為理論基礎④找到了實現人類解放的社會力量和正確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科學社會主義之所以科學,是因為它以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為理論基礎,找到了實現人類解放的社會力量和正確道路,故③④符合題意。“對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進行了原則性描述”也是空想社會主義的特點,不是題意的原因,故①錯誤;“對現存的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深刻的批判”是空想社會主義進步性的體現,不是科學社會主義科學性的原因,故②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此題考查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共產黨宣言》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被恩格斯稱為馬克思的“兩個偉大發現”。這兩個偉大發現,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2、(2023·海南·統考高考真題)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問世,這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它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的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的必然勝利,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建立共產主義新社會。由此可見,《共產黨宣言》( )①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客觀前提②科學洞見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③闡述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④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飛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分析】《共產黨宣言》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的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的必然勝利,科學洞見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故②符合題意。《共產黨宣言》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建立共產主義新社會,闡述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故③符合題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客觀前提,故①錯誤;十月革命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想到現實、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飛躍,故④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此題考查《共產黨宣言》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共產黨宣言》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宣告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同樣是不可避免的。總結了工人運動的經驗和教訓,第一次系統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任務、策略原則,闡明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目標。3、(2023·河北·統考高考真題)經濟危機是一部對資本主義制度殘酷罪行的判決書。危機顯示出資本主義制度沒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產力,物質豐富成了巨大的災害,成了破產和貧困的根源。而人類勞動產品的銷毀和貶值,卻成了一種救命手段,用以激活因危機而周期性地癱瘓的經濟機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勞動產品的銷毀和貶值是解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本途徑②生產力的發展是造成資本主義社會破產和貧困的根源③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生產的一切矛盾的總爆發④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無法克服的痼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①: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是經濟危機出現的根本原因,所以勞動產品的銷毀和貶值可以緩解經濟危機,但不是解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本途徑,①不選。②: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和沖突的總根源,所以造成資本主義社會破產和貧困的根源不是生產力的發展,②說法錯誤。③④:經濟危機是一部對資本主義制度殘酷罪行的判決書,危機顯示出資本主義制度沒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產力,物質豐富成了巨大的災害,成了破產和貧困的根源,這說明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生產的一切矛盾的總爆發,也是資本主義無法克服的痼疾,③④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解讀信息、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難度一般。要求學生在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正確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及善于運用知識對選項進行辨析排除。4、(2023·湖南·統考高考真題)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寫道,在共產主義社會里,“任何人都沒有特殊的活動范圍,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門內發展,社會調節著整個生產,因而使我有可能隨自己的興趣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后從事批判,這樣就不會使我老是一個獵人、漁夫、牧人或批判者。”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這是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形態的全面描繪②人的自由發展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前提③追求人的自由發展是共產主義的價值旨歸④共產主義社會人們將擺脫傳統分工的束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因而使我有可能隨自己的興趣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后從事批判,這樣就不會使我老是一個獵人、漁夫、牧人或批判者”說明追求人的自由發展是共產主義的價值旨歸,共產主義社會人們將擺脫傳統分工的束縛,故③④正確。“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門內發展”是對共產主義社會中人的自由發展的描寫,沒有涉及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形態的全面描繪,故①錯誤。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根本價值目標,是共產主義社會的根本特征,生產力的高度發展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前提,故②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此題考查《共產黨宣言》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共產黨宣言》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宣告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同樣是不可避免的。總結了工人運動的經驗和教訓,第一次系統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任務、策略原則,闡明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目標。【易錯辨析】1、在原始社會末期,隨著文字的出現,人類社會進入了文明時代。×改:在奴隸社會,隨著文字的出現,人類社會進入了文明時代。2、奴隸有一定的財產和人身自由,奴隸主占有奴隸大部分勞動成。×改:農民有一定的財產和人身自由,地主占有農民大部分勞動成果。3、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主要方式。×改:收取地租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主要方式。或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基礎。4、封建社會的農民依附于地主,完全沒有人身自由。×改:封建社會的農民對地主依然存在人身依附關系,但是相對于奴隸,農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夠比較自主地勞動。5、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征是生產過剩。×改: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征是生產相對過剩。6、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改: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在階級關系上表現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7、生產關系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改: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8、生產力的總和構成了社會的經濟基礎。×改: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了社會的經濟基礎。9、一種社會形態代替另一種社會形態,究竟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判斷的主要標準是看生產力是否適應生產關系的發展要求,是否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改:是看生產關系是否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是否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10、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理論基石是空想社會主義。×改: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理論基石是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11、空想社會主義沒有揭露資本主義的弊端,主張階級緩和。×改:空想社會主義揭露了資本主義的弊端,主張階級緩和。空想社會主義者看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無產階級的力量,沒有找到消滅資本主義社會和建立新社會的強大力量,也沒有找到進行社會變革的正確途徑。12、無產階級是最有戰斗力的先進部隊×改:共產黨是無產階級中最有覺悟、最有戰斗力的先進部隊。13、五四運動給中國送來了馬列主義。×改:1919年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列主義。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14、《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改: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15、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改: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