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燈泡亮了》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知道電源、導線、用電器和開關是構成電路的必要元件說。2.明形成電路的條件。3.能夠解釋切斷閉合回路是控制電路的一種方法。科學探究目標:1.在教師的引導下,能用導線、燈泡、電池、開關等材料設計連接簡單的電路進行實驗研究。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對電提出感興趣的問題,體驗與人合作的愉快和科學探究的樂趣。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了解電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重難點】重點是連接能控制燈泡亮滅的電路,知道簡單電路的組成。難點是解釋切斷閉合電路是回路是控制電路的一種方法。【器材準備】教師準備:導線、小燈泡、小燈座、電池、電池盒、開關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出示美麗的夜景圖片。引導學生說出五彩的燈光我們的城市更加美麗,設置疑問:燈泡是怎么亮起來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新課。(板書課題:燈泡亮了)二.探究活動●連一連,怎樣讓小燈泡亮起來。1.認識小燈泡。課件出示小燈泡的結構圖,讓學生分別認識玻璃泡、燈絲、金屬架、金屬螺紋、連接點,并小組討論各個部分的作用,然后把活動手冊完成。教師巡視并指導。分別請各小組回答小燈泡各部分的名稱和作用,回答不完善的引導其他小組進行補充糾正。問:有了燈泡,還需要哪些器材燈泡才能發光呢?出示給學生提供的實驗器材:燈泡、燈座、電池、導線等,讓學生進行選擇并說明選擇的原因。電池是提供電的,我們也稱為電源。那你知道導線的作用是什么嗎?燈泡呢?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像燈泡一樣,我們把消耗電能的電器稱為用電器。導線是起到傳輸電流的作用。)2.讓燈泡亮起來。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導線、小燈泡、電池,有了這些器材我們怎樣讓燈泡亮起來呢?請小組討論,制定你們的實驗方案。小組匯報,全班補充。師提示:動手之前先動腦,探究之前先說一說在實驗時注意事項。重點提示:注意千萬不要把電池的兩端直接用導線連在一起。為了便于操作,教師要準備一些輔助性材料:用來固定電池的電池夾,可以固定小燈泡的燈座,教師要給學生演示電池放的位置,導線連接方法,提示學生規范操作是實驗成功的基礎。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材料動手連一連,讓小燈泡亮起來,在自由組裝中認識各材料在電路中的作用,知道連接各個器材都需要用導線。先讓學生分組操作,然后在全班展示自己組裝的電路,讓學生互相觀察并思考,你們在探究中用到了幾樣器材?教師概括:小燈泡亮起來需要電池、電線、小燈泡這三種器材。3.反思燈泡不亮的原因并改善教學方案。遇到連接后燈泡不亮的小組,教師引導學生互相觀察燈泡不亮的線路,“為什么不亮”?小組內思考燈泡不亮的原因,并調整自己的探究過程。師引導學生發現:小燈泡亮起來的線路是一個閉合的回路,燈泡不亮的線路是斷開的,不閉合。引導學生知道這個線路是電流所流經的路徑,所以我們給起個名字叫電路。并進上步引導學生發現,這樣連接的線路,不方便控制燈泡的亮滅,我們家里的燈泡有開關。●試一試,怎樣控制燈泡的亮滅。1.認識開關。出示開關,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開關,首先觀察開關的結構。2.連接能自由控制燈泡亮滅的電路。我們剛才連的電路的基礎上,加上開關,連接一個能控制燈泡亮滅的電路,并操作電路,看看你有什么發現?引導學生發現:電路閉合時燈泡能亮,電路不閉合燈泡就滅了。師:試一試,怎樣能方便地讓線路閉合、斷開呢?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控制燈泡的亮滅呢?根據生活經驗,學生能猜測到可以用開關,合上開關,燈泡亮起來,打開開關,燈泡不亮。引導學生觀察開關的構造,互相說一說開關控制電路閉合的原理。學生設計并補充實驗方案,能根據設計的實驗方案進行有效的探究,驗證自己的猜想。教師注意引導,讓學生意識到切斷閉合回路是控制電路的一種方法,電路的通斷是可以被控制的。3.引導學生畫電路圖。教師提示:實驗完成后,用實物圖的形式或用線路圖的形式在活動手冊上將自己實際連接的電路畫出來。學生自己畫線路圖,小組內交流,觀察相同點和不同點,討論:用什么樣的畫法既準確又快速的畫出線路圖?全班互相借鑒和補充。教師展示電路圖中各種用電器的符號,讓學生根據符號再修改自己的線路圖。4.認識簡單電路,知道簡單電路的組成。教師利用學生的電路圖,邊總結邊解說:電池是電的一種來源,人們習慣把它叫做電源;燈泡是用電工作的,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是用電工作的?生: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電腦......師:凡是用電工作的,人們統稱用電器;電線又叫導線。師:誰來說一說一個完整的電路由哪幾部分組成?學生回答并全班補充。教師總結:一個完整的電路就是由電源、用電器、導線、開關四部分組成的。全體同學起立,拉起手來,我們手拉著手,心連著心,這就好像我們今天學習的完整的電路,在這個電路里,只要開關一閉合,燈泡就亮了,如果某個部分結合不好,斷開了,燈泡還能亮嗎?生:不能。師:要想讓小燈泡亮起來,我們就要團結,要心齊,要緊密的連接在一起。三.拓展活動1.在一個電路中,怎樣讓兩個燈泡同時亮起來。教師出示開始的圣誕樹,打開彩燈,問:我們的圣誕樹漂亮嗎?(照應開頭)引發學生思考:在一個電路中,怎樣讓兩個燈泡同時亮起來 試著連一連。兩個小組的學生合成一個大組,合并實驗器材,就有了兩個燈泡,利用這些器材設計、連接電路,讓兩個燈泡同時亮起來,并畫一畫電路圖。2.課下觀察電動玩具上的開關,是怎樣控制電動玩具的,并能及時記錄下自己觀察到的信息的過程。【板書設計】10.燈泡亮了電源(如電池)開關 簡單電路導線用電器(如燈泡)課后反思本課是學生進行電學學習的一個單元的首課。因此如果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則為本單元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本課的設計從手電筒開始的。這樣學生以手電筒為問題導向,進行探究。在對手電筒進行解暗箱的過程中,學生體會到探究的樂趣。因此我指導學生積極的去探究手電筒里面的結構特點。學生經過解暗箱能知道和了解基本的電路。但是我現在反思一下,學生解暗箱的過程,我操作的有些過急。如果能夠組織學生更好的去研究他們畫出的電路,然后讓學生分析電在電路中是怎樣走的,這樣效果會更好的。只有學生在學習中,真正的理解電視怎樣走的,學生才能夠真正掌握電路。這樣的掌握是學生在自己的探究體驗中自發產生的,內化到學生的知識體系中了。這樣學生的理解才能夠更深刻。 因此在學生畫好電路的基礎上,不能夠急切的去將所謂的電路變成標準電路,而是指導學生更深刻的理解電流的走向。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既有觀察,又有動手:既有表達,不記錄。整個過程使學生不斷地合作,不斷地交流,不斷地親歷實驗過程,既形成了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學習態度,又對電的知識有了新的認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