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執教 課時 課時教學課題 第十一課 太空里的植物 課型 造型·表現課標分析 "造型·表現"領域是指運用多種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表達情感和思想的學習領域。造型是具有廣泛含義的概念,但在本學習領域中指的是運用描繪、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創作視覺形象的藝術創作活動。教材分析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美術實驗教科書第二冊第十一課《太空里的植物》本課旨在讓全體學生能主動融入課堂氣氛,參與研究,對太空里的植物進行想象、設計,掌握基本繪畫的方法。本課注重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最大化的發揮出學生的潛能,并培養學生敢于探索太空奧秘的求知精神。學情分析 本課由于太空里的植物誰也沒有見過,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設計起來比較困難,因此我引導學生從自己身邊環境中的植物來想象,通過教師引導學生運用造型語言來表達自己對太空里的植物想像、設計,讓學生由易到難,由熟悉到陌生,進而找出與太空植物的異同,并通過想象,設計出太空植物的形象。最后延伸到學生用彩筆畫出自己想像中神奇的“太空植物”。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對太空植物進行自由想象和設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學生自主探究,并用各種材料繪制或者制作太空植物。 3、學生體驗想象、創作與合作學習的樂趣。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想象和探究的方法,能對太空里的植物進行想象創作。 教學難點: 能用各種材料組合、粘接制作太空里的植物。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師采用發散創新的新型教學模式,將信息技術與美術學科進行整合,充分利用了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細致的觀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及潛在的創造力。教學準備 教師:教學課件、教案、范作 學生:彩色卡紙、橡皮泥、飲料瓶、剪刀、膠水等手工材料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動畫導入,激發興趣(大約2分鐘) 1、教師說:小朋友你們熟悉植物王國嗎?今天讓我們伴隨著音樂走進這個神秘的世界! 2、教師播放“植物王國”動畫片段。 【設計意圖】:以動畫的方式導入新課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動畫的欣賞中發現植物藝術變形的方法,為下面的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這樣的設計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從視覺上刺激學生,豐富學生的感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欣賞感受 探究方法(大約8分鐘) (一)、探究植物藝術變形的方法。 (1)、教師問:你們喜歡它們嗎?為什么?(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和興趣,談自己的感受)(2)、師小結:其實這些都是我們藝術大師根據自然界的植物變化用夸張變形的方法創造出來的,多了不起啊!(多媒體出示三幅變化的花的對比圖片) 【設計意圖】:通過“植物王國”的植物與自然界植物的對比讓學生明白這些有趣的植物是藝術大師用夸張、變形等方法變化來的! (二)、欣賞自然界的植物,拓展思維。 1、教師說:除了動畫中的這些植物朋友,自然界中還有許多千奇百怪的植物朋友,你們瞧!(多媒體出示自然界的植物圖片) 2、教師提問:你喜歡哪一位植物朋友?為什么? (學生觀察植物圖片,根據自己的愛好介紹植物的形狀特點) 3、教師提問:你還知道哪些植物?它們又有哪些特點呢?(學生根據對已有知識的了解,說出常見的植物和它們的特點) 4、教師小結:小朋友說的真好,自然界中的植物雖然很多,但它們形狀也都有各自的特點。 【設計意圖】:欣賞大自然中千奇百怪的植物,讓學生細致地觀察它的形狀特點,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同時學生也會不由得聯想起生活中有特點的植物,激發了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再現,為下面的“想”作鋪墊。 三、想象練習,體驗創意過程。(大約2分鐘) 1、隨著現代科技水平不斷提高,我們人類進入了太空,假如哪天我們的植物朋友也來到了太空,生長在新的環境里,也許會變得更加奇特了,那它們會是什么樣子呢?多媒體出示作品圖(一)——圖(四)(學生根據植物的特點來展開想象) 2、老師也把它們變了個模樣,瞧!它們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設計意圖】:多媒體展示植物圖片,讓學生先大膽地根據植物的特點來想象奇特的太空植物,然后教師巧妙地運用范作,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地思維空間,在學生的觀察比較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滲透了想象的方法,為下面地創作作了鋪墊,解決了本課的難點。 四、欣賞同齡學生作品,激發創作欲望。(大約3分鐘) 1、老師如果到了太空想變成這個樣子(出示課件) 2、今天我們就畫《太空里的植物》。(板書課題) 3、作畫過程,教師從繪畫的畫面效果適當的指導。 4、教室在黑板上布置太空圖,激發學生,讓畫好的小朋友自己選擇星球把畫展示上去。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5、教師提問:下面老師就想考考小朋友,你想用自己的材料怎樣來表現太空里的植物? (學生根據自己收集的材料來想象,說自己的想法。) 6、老師還帶了些其他班小朋友的作品(如圖),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看看這些作品與你想的有什么不一樣?(學生暢談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欣賞其他同齡學生的作品,讓學生在欣賞中獲得方法,激發學生用多種廢舊材料來表現作品的欲望。 五、 實踐創作 ,個性展現。(大約18分鐘) 1、老師看出小朋友也非常急切地想把你腦海中的太空植物描繪出來了。提出作業要求:(1)、選擇自己喜歡的繪畫材料,制作一個奇特的太空植物;(2)、大膽想象、細心制作;(3)、注意安全,保持教室整潔;(4)可以兩人一小組合作。 2、學生個性化創作,教師適時指導。 六、作業展評(大約6分鐘) 1、小組練習說(請已經做完的小朋友可以和小組的其它小朋友說你的作品和想法) 2、自評、互評(請你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大家,用一句話來描述一下,讓大家來分享你的快樂?你覺得他的想法怎么樣? 3、一句話想象(如果哪一天這些太空植物遇到一起,它們會說些什么呢?)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同時也體現了美術學科與語文學科的整合。 七、課堂延伸,拓展欣賞(大約1分鐘) 今天這節課小朋友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想象出了許多神奇的太空植物,用靈巧的雙手制作出了一件件精致的太空植物作品。除了這些材料可以表現太空植物以外,生活中還有許多材料也可以利用。你們瞧!(多媒體展示廢舊材料制作作品,豐富學生的知識,開拓學生的視野。)小朋友課后可以繼續去發現,也可以和老師、同學一起探討。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各種廢舊材料制作的作品,拓展了學生的視眼、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從而引導學生來觀察、發現生活中的美!激發學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也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 故事導入。講述一個關于太空探險者在太空中發現奇特植物的情景,引起學生的興趣。 【設計意圖】:通過故事,使學生對太空的神秘產生好奇心,為后續的創作打下基礎。 鞏固新知: 介紹太空環境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如無重力、輻射等條件,并展示相關圖片資料。然后講解如何將太空元素與植物特點結合進行創作的方法。【設計意圖】:提供豐富的背景知識,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培養其美術實踐能力。 三、作業布置 1. 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太空里的植物”作品。 2. 思考:如果將自己創作的植物帶到現實生活中,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寫下自己的想法。 四、學生練習: 小組內進行創作討論,并著手繪制“太空里的植物”。要求作品具有創新性、獨特性。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實踐創作有助于學生感受美術創作的樂趣。 五、教師巡視: 各小組展示作品,分享創作思路,其他同學和老師給予評價和建議。 【設計意圖】:通過分享和評價,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同時也能使其從他人作品中獲得啟示,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創作水平。 六、師生評價與反饋 1. 設計評價策略:小組互評、教師點評、觀察學生的參與度和作品質量。 2. 為學生提供反饋:根據評價結果,指導學生如何改進自己的作品和創作思路。板書設計 太空里的植物 夸張 變形 五顏六色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