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執教 課時 2 課時教學課題 第 10 課 腳印的聯想 課型 造型*表現課標分析 運用線條、形狀、色彩、肌理和空間等造型元素,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合適的工具、媒材,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表達思想與情感。教材分析 《腳印的聯想》是一堂非常有趣的想象畫課,課中通過讓學生認識了解各種動物的腳印,來把腳印想象成其他形象,并運用腳印組合的方法進行設計想象,完成一張腳印的想象畫。這堂課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對事物進行聯想和再造想象的能力,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通過活躍學生的美術思維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學情分析 本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能夠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引發聯想,而且樂于想象,處在這一年齡段的學生,好奇心強表現欲望強。就繪畫而言學生想象力豐富,但是教學內容給學生的想象空間并不大。本節課教學內容與以往內容有所不同,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為主,讓思維先行,方法為思維服務。總體來說通過比較、思考、欣賞、嘗試,這一過程讓學生感受到獨立思維的樂趣,從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個性展現。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腳印的基本特征,掌握繪畫技巧,能夠創作出形象生動的腳印作品。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思考、實踐和創作,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和創新能力,提高繪畫表現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和熱愛,激發他們的探索精神和創造力,促進審美發展。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分清常見動物的腳印,并能說出它們的特征。 2.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將腳印變化成其它形象。教學方法與手段 引導觀察,通過欣賞,自主探討,學會聯想。教學準備 1.教師:提前收集有關動物腳印的圖片、影像資料,多媒體教學系統。若干動物腳印模板,印泥。 2.學生:提前回去搜集有關動物腳印的資料。圖畫紙、宣紙、水粉顏料等。彩卡紙、剪刀、雙面膠。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一)出示謎語,請學生猜一猜 謎面:兩盞燈,兩把鉆,四把鉗子四把錘。 謎底:動物 【設計意圖】:利用謎語導入新課,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謎語中“兩盞燈”“兩把鉆”“四把鉗子四把錘”等詞語,讓學生初步感知動物的某些特征,為之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揭示課題 1. 板書課題:腳印的聯想 2. 設疑:你們知道動物的腳都有哪些形狀嗎?你們見過動物的腳印嗎?它們的腳印都是什么樣的? 【設計意圖】:課題的揭示要創設情境。利用設疑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本課學習內容,激起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講授新課 (一)初步感知動物腳印的形狀和組合變化 1. 出示各種動物的腳印圖片,請學生認真觀察,并說一說這些腳印都是什么形狀的。 2. 欣賞畫家筆下的動物腳印,看一看畫家是如何表現動物腳印的。 3. 交流討論:動物腳印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4. 小結:動物腳印的形狀各不相同,有的像片片樹葉,有的像彎彎月牙,有的像圓圓句號,還有的像細細的豆芽或粗粗的火柴棍。它們千姿百態,各具特色。 5. 嘗試用線描的方法表現不同動物腳印的形狀。 6. 交流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欣賞、討論、嘗試、評價等環節,讓學生初步了解動物腳印的形狀和特點,為接下來的深入學習打下基礎。同時,教師也要發揮主導作用,適時調控和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 (二)深入學習各種動物腳印的組合變化和拓展欣賞動物腳印在生活中的應用 1. 學習各種動物腳印的組合變化。 (1)交流討論:畫家是如何表現出不同動物走路的姿態呢?這些走路姿態和它們的腳印又有什么關系?你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動物?它們走路的姿態是怎樣的?你能試著用線描的方法表現出來嗎? (2)教師演示用線描的方法表現不同動物走路的姿態。學生練習,教師巡回輔導。 (3)交流評價。誰畫得更形象?為什么?這些腳印可以組合成哪些有趣的形象?引導學生用簡單的線描方法表現腳印的組合變化。通過欣賞比較,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動物腳印的特點和組合規律。同時,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鼓勵學生創作出富有個性的作品。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鼓勵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大膽表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評價方面,要以學生的自我評價為主,同時重視學生之間的互評和教師的指導性評價。評價的內容可以從作品的形象、色彩、構思等方面入手,同時要兼顧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等方面的發展。通過評價,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優缺點和改進方向,從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 2. 拓展欣賞動物腳印在生活中的應用。 (1)交流討論: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動物的腳印?這些腳印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應用呢?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中尋找素材,拓寬思路。 (2)欣賞一些利用動物腳印制作的藝術作品或工藝品,如:布藝、陶器、木制品等。讓學生感受動物腳印的美感和裝飾性。同時,通過欣賞不同材質、不同表現形式的作品,讓學生了解藝術創作的多樣性和創新性。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可以展示一些自己的創作或收集一些相關的圖片資料,以啟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和拓寬學生的視野。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從作品的構思、創意、色彩等方面進行評價,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鑒賞水平。通過拓展欣賞動物腳印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到藝術與生活的緊密聯系以及藝術創作對于生活的意義和價值。同時,通過欣賞和評價不同類型的作品,讓學生認識到藝術創作的多樣性和創新性,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求異精神。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三、鞏固新知 1. 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再次畫出腳印的聯想。 2. 展示學生作品,評價交流。 【設計意圖】:鞏固練習是對新知的及時反饋,有助于學生進一步掌握和理解本課所學內容。同時,通過作品展示和評價交流,可以讓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借鑒,共同提高。 四、教師演示 1. 教師出示自己的范畫,與學生分享創作思路和繪畫技巧。 2. 師生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表現動物腳印的聯想,強調注意點。 【設計意圖】:教師的演示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繪畫技巧和創作方法,同時也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習變得更加輕松愉快。 五、學生練習 1. 請學生從給定的動物中挑選出幾種,發揮想象力,用線描的方法表現出動物的腳印及腳印引發的聯想。要求學生在繪畫過程中注意表現出動物的形態特征和動態變化。 2. 學生練習,教師巡回輔導。 【設計意圖】:學生練習是鞏固新知的必要環節,通過實際操作,學生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教師巡回輔導也能及時發現學生在練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給予指導和幫助。 六、課堂總結 1. 請學生總結本課所學內容。 2. 教師補充總結,強調本課重點和難點。 3. 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多觀察、多想象,用所學知識去表現美、創造美。 【設計意圖】:課堂總結是對本課所學內容的回顧和梳理,有助于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收獲和不足之處。同時,通過鼓勵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去發現美、創造美,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素養。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 教師提問:“上節課,我們觀察了各種腳印,誰能告訴我,腳印是什么樣子的?” 2. 教師展示上節課學生優秀作品,引導學生評價并鼓勵他們大膽聯想。 3. 教師總結:“腳印可以讓我們聯想到很多事物,這節課我們就來繼續探索腳印的奧秘。”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和展示學生作品,回顧上節課所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鞏固新知 1. 教師示范:教師用腳在報紙或白紙上踩出腳印,引導學生觀察并進行簡單聯想,如腳印像不像動物、植物或日常用品等。 2. 學生互動:讓學生們兩兩組合,互相踩腳印并聯想,看誰聯想得更有創意。 3. 鼓勵學生們在草稿紙上畫出自己的創意,為接下來的創作做準備。 【設計意圖】:通過示范和互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如何用腳印創造形象,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三、布置作業 1. 請學生們在作業紙上創作一幅以腳印為主題的作品,要求有創意和想象力。 2. 提示學生注意畫面的構圖、色彩搭配和線條流暢。 3. 鼓勵學生們在創作過程中互相交流、學習和借鑒。 【設計意圖】:通過實踐,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腳印的運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藝術審美。 四、教師巡視輔導 1. 觀察學生的創作過程,了解他們的思路和遇到的問題。 2. 對需要幫助的學生給予具體的指導和建議,鼓勵他們大膽嘗試和創新。 3. 發現學生的優點和創意,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設計意圖】:及時發現學生在創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給予指導和幫助,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關注和進步。 五、課后小結 教師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強調腳印在創作中的重要性。 【設計意圖】:對本節課所學進行總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加深對腳印創作的理解。 六、課后拓展 1. 請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腳印,嘗試用腳印創作小作品,如腳印畫、腳印手工等。 2. 鼓勵學生們與家人和朋友分享自己的作品,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3. 提示學生們注意安全,不要在不適合的地方踩腳印,保護環境。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們對腳印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學會了用腳印創作有趣的作品。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探索更多有趣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們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他們的藝術素養和創造力。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創造力。板書設計 腳印的聯系 各種各樣的足跡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