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文學常識:(1)《出師表》作者:諸葛亮,字 ,是 時蜀漢 家、 家。(2)表:是 的一種文體。這篇表文以 為主,兼用 。(3)關于諸葛亮的故事:草船借箭、三氣周瑜、七擒孟獲、空城計等。《出師表》成語(1)優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2)妄自菲薄:毫無根據地、過分地看輕自己。(3)作奸犯科:為非作歹,違法亂紀。(4)三顧茅廬:比喻誠心誠意地邀請人家。(5)不毛之地:指貧瘠的土地或荒涼的地區。(6)不求聞達: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7)不知所云:原來是自謙的話,表示自己語無倫次。現在泛指思想混亂,說的話讓人摸不著頭緒。(8)感激涕零:形容極為感激。現在多用于諷刺。(9)計日可待:為期不遠,不久就可以實現。(10)茍全性命:茍且保全性命。(11)親賢遠佞:親近有才能的賢人,疏遠阿諛奉承的小人。(12)引喻失義: 指說話不恰當,不合道理。2.字詞釋義(1)中道崩殂 ( ) (2)遂許先帝以驅馳 ( )(3)蓋追先帝之殊遇 ( ) (4)以光先帝遺德 ( )(5)引喻失義 ( ) (6)陟罰臧否 ( )(7)論其刑賞 ( ) (8)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 )(9)悉以咨之 ( ) (10)性行淑均 ( )(11)夙夜憂嘆 ( ) (12)庶竭駑鈍 ( )(13)以彰其咎 ( ) (14)咨諏善道 ( )3.通假字(1)必能裨補闕漏。 ( )(2)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4.一詞多義(1)以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②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③受命以來,夙夜憂嘆( )④以塞忠諫之路 ( )⑤以光先帝遺德 ( )(2)于①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②受任于敗軍之際 ( )(3)之①忠志之士 ( )②欲報之于陛下也( )(4)遺①以光先帝遺德 ( )②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5)所以①此先帝所以興隆也 ( )②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6)效①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②不效則治臣之罪 ( )5.詞類活用(1)以光先帝遺德( )(2)深入不毛 ( )(3)恢弘志士之氣( )(4)親賢臣 ( )(5)遠小人 ( )(6)此皆良實 ( )(7)攘除奸兇 ( )6.古今異義(1)誠宜開張圣聽 (古義: ;今義: 。)(2)引喻失義 (古義: ;今義: 。)(3)不宜異同 (古義: ;今義: 。)(4)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古義: ;今義: 。)(5)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義: ;今義: 。)(6)由是感激 (古義: ;今義: 。)(7)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古義: ;今義: 。)(8)臨表涕零 (古義: ;今義: 。)7、重點句子翻譯:(1)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2)陟罰臧否,不宜異同。(3)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4)此悉貞良死節之臣。(5)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6)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7)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8)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9)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10)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