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做一道拿手“菜”》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要求學生運用彩泥進行造型表現的訓練。學生在之前掌握彩泥制作方法的基礎上,能運用彩泥的幾種方法,如團、壓、切等方法制作一道拿手“菜”。本課將充分發揮學生的大膽想象,通過圖片、作品引導及對生活中觀察到的菜肴進行回憶,把自己想象或記憶中的菜肴造型和色彩大膽表現出來。在創作過程中,鼓勵學生及細致耐心的創作,又有所創新。教材展示了生活中的菜肴和用彩泥制作“菜肴”的方法,讓學生觀察、回憶生活中菜肴的顏色和形狀,學習利用彩泥制作“菜肴”方法,大膽創新,制作一道拿手“菜”。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用藝術的眼光發現菜肴的美術語言、構成元素,了解制作方法。運用團、搓、壓、切等彩泥制作方法表現生活中的各式各樣的菜肴,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格式菜肴作品,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通過彩泥制作菜肴,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表現力。【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彩泥制作,感受彩泥帶來的創作樂趣,養成作業時細致耐心的態度和習慣。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用彩泥把自己想象或記憶中的菜肴的造型和色彩大膽表現出來。【教學難點】作品是否注重拼盤造型與創意。三、教學準備:課件、彩泥、紙盤四、教學過程:(一)圖片頻導入設計意圖:通過帶學生逛美食街,發現美食,讓學生感受美食帶給我們的視覺感受。為后面講美食的色彩、造型和拼盤做準備。老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同學們去美食街看看,大家發現很多漂亮又看著好吃的菜肴,你喜歡那一盤呢?喜歡的理由是因為顏色還是造型還是它的食材啊?老師:第二組美食看起來和第一組一樣,顏色漂亮,造型美觀,還有好看拼盤,但是它們好像不能吃啊,因為它不是真的實物,是什么做的呢?彩泥,給回答問題的學生進行鼓勵肯定。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做一道拿手菜,去參加創意美食派對吧!(出示課題)(二)講授新課1.問一問老師:你認為什么樣的菜算得上是拿手菜呢?學生回答問題。老師:綜合大家所說,拿手菜應該是色香味俱全,而且做得最熟練的一道菜,今天我們主要來研究一些色。老師:同學們你認為色在菜中主要指的是什么呢?學生:指菜的顏色。學生:指菜很漂亮。老師:菜的哪里漂亮?學生:形狀漂亮,裝飾漂亮。教師:菜的形狀我們叫做造型,裝飾在烹飪上我們叫做擺盤。2.了解魯菜文化設計意圖:通過對地方菜文化的了解,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培養學生熱愛中國文化的良好習慣。老師:同學們,我們中國地大物博,不同地方的菜受地理環境和歷史文化的影響,形成了各自獨特的風格,演變成了中國的八大菜系。他們是川菜、湘菜、浙菜、徽菜、閩菜、魯菜、蘇菜、粵菜。我們寧陽所處的地區屬于什么菜系呢?寧陽隸屬于山東省,屬于魯菜。魯菜中有一道很有名的菜叫糖醋鯉魚。這道菜的原材料是什么?學生:鯉魚。請你仔細觀察,鯉魚在燒制前后外觀上有哪些變化呢?學生回答。學生回答。(引導學生從菜的顏色、造型、擺盤等方面進行觀察和回答。)3.探一探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觀察、分析,認識色彩、造型的創意變化,解決本課的重難點,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老師: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家吃到的好看又好吃的菜越來越多了,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兩盤菜,請你看一看,從第一盤菜中你能看到那些圖形?學生回答。老師:有點有面,那擺盤有什么特點呢?老師:這種方式可以叫做圍邊式。那第二盤的擺盤,像什么?誰能給他起個名字?學生回答。老師: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中間好多圓,外面好多線,向外放射。所以可以叫做放射式。這里還有兩盤菜,大家看看他們的擺盤運用了哪種方式?除了圍邊式和放射式擺盤,還可以進行創意設計,比如下面的兩盤菜就是拼擺成了螃蟹和人物。4.學一學設計意圖:通過老師的引導,學生發現不同形狀的“菜”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學生自主探究制作方法,老師總結,培養學生探究的學習能力。精美圖片方便直觀的帶領學生認識菜”的具體制作方法。老師:下面是一組連線題,看看同學們能不能看出來主要的制作方法。同學們基本上都連對了,真的很厲害啊!下面是老師的拿手菜,大家看看我是怎么做出來的吧。老師:看了老師做拿手菜的過程,我看大家都躍躍欲試了。在做之前,先聽幾點老師的要求。(三)學生制作,老師輔導老師:布置作業,并提出作業要求。學生明確要求后開始制作。老師輔導學生制作作品。1、運用學過的泥塑方法用彩泥做一道拿手“菜”。2、注意造型方法、色彩搭配、擺盤組合。3、做的菜要美觀、有創意(四)作品評價根據評價要求采取自評、互評、老師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并讓學生提出自己在做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其他學生或老師出主意幫助他解決問題。評一評:1、運用了什么方法?2、評價一下作品的造型方法、色彩搭配、擺盤組合。3、作品有哪些創意?(五)拓展延伸老師:看我們不僅可用彩泥來制作拿手菜,用繪畫,編織等方式也可以制作美食。此外,用美食也可以拼擺出富有創意的形象。大家可以選取自己感興趣的方法試一試。(六)情感升華設計意圖:通過老師的引導,激發孩子們創作興趣,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老師:孩子們,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觀察,勤于思考,肯定能用我們靈巧的小手把生活裝飾的更加美好!課后反思《做一道拿手“菜”》是一節造型·表現課,主要是讓學生認識有關美食的知識,學習用彩泥制作美食。課后反思本課有如下幾點:(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我注意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采用課件鋪墊,創設情境。 本課我以小豬佩奇舉辦創意美食派對情境導入,激發學生對美食的興趣。貼近學生生活,激勵學生做一道拿手“菜”。這是深受學生喜愛的題材,既引出本課課題,又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他們的情感,調動他們動腦動手進行創造的愿望,在欣賞的同時了解美食形狀多樣、顏色鮮艷豐富、營養搭配均衡的特點,提倡健康飲食。(二)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并非無源之水,它離不開學生對生活的有意觀察、記憶與情趣想象。那么,如何為學生搭起由生活通向創造表現的橋梁,讓學生在本課創作中活躍思維,大膽創造呢?我選擇了探究學習,通過問一問、解一解、議一議,三個活動讓學生認識美食的顏色、形狀和制作方法,并拓展學生思路,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匯報演示,解決教學重、難點,為后來的制作創新奠定了基礎。(三)在評價方式上,我將學生的互評引入課堂,并適時的介入教師的評講,這種教學體現了一種交互式的學習狀態,培養了學生的欣賞評述能力。課后,我及時對課程進行反思,本節課完成效果較好,但教師演示有些多,應先匯總學生的難點再根據方法演示有代表性的美食。總之,美術課是讓學生放松的課,是讓學生開心的課,是讓學生愿意學的課。通過本課的教學,使我深刻認識到:一堂成功有效的美術課,興趣是關鍵。只要讓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受到美術的感染,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體會美術的愉悅,從而會更喜歡上美術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