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粵教粵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核心素養教學設計第1課 巧妙的設計【教材分析】本節課是粵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節課《巧妙的設計》,主要介紹了巧妙的設計,讓學生了解到設計的重要性和設計的原則。通過學習本節課,學生能夠培養自己的觀察力和創造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情分析】學生是小學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力和創造力。他們對于科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夠合作完成一些小組活動。但是在解決問題的能力上還需要進一步培養。【素養目標】(科學觀念)一個好的設計,一般要經過構思、制作、改進等環節,許多日常用品都是通過巧妙的設計而發明的。(科學探索)動手制作回形針,體會回形針的巧妙設計和不斷改進、完善的過程。(科學態度)對科學研究有興趣,注重實驗習慣的培養,在科學探究中,敢于猜想,通過探究驗證自己的猜想。(科學思維)分析更多日常生活用品的用途,觀察其結構,體會其巧妙的設計,查閱資料,解一些發明家的設計和發明過程。【教學重點】通過觀察、比較和制作等活動,體驗回形針的設計巧妙之處。【教學難點】知道許多看似簡單的日常用品,都經過了人們的精心設計、不斷改進和完善才得以推廣。【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導入1. 看圖回答:妍妍和波波在教室里做什么?2.交流:用一段鐵線做成的回形針,怎么就能起到夾子的作用呢?二、活動1.精巧的構思1.介紹回形針:回形針是一種常見的文具,人們用它來固定紙張。回形針雖然結構簡單, 但卻經過了許多設計師的不斷改進才日趨完善,成為一種廣泛使用的文具。2.互動:對比回形針與燕尾夾,回形針有什么優點呢?3.回形針為什么能夾緊紙張呢?回形針的鐵絲具有較好的彈性,內外環差不多在同一個平面,當它們中間夾有紙張時,內外環就會產生向內的彈力而夾緊紙張。4.過渡:回形針的巧妙設計在哪里?三、活動2.制作回形針1.回形針制作過程:2.展示自制的回形針,說說制作過程的發現和感受:原來看似簡單的回形針,其實設計得非常巧妙,制作起來也需要不斷的改進、測試和調整。四、活動3.設計與生活1.好的產品離不開巧妙的設計。一個好的設計,一般要經過哪些環節?2.它們有什么用途?3.仔細體會日常生活用品的結構設計,指出它們的巧妙之處在哪里?用“○”在圖中標示出來。4.播放視頻:拉鏈的工作原理5.回形針的發明歷史。五、達標訓練判斷題1.回形針與鐵夾相比,結構簡單,使用更方便靈活。( )2.發明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不斷改進和完善的過程。( )3.大頭針在固定紙張時會損害紙張。( )4.好的產品離不開巧妙的設計。( )5.回形針的鐵絲具有較好的彈性。( )6.拉鏈最巧妙的結構設計在于鏈牙。( )六、總結評價,布置作業1.課堂總結學生交流:本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是怎么學會的?2.課堂評價學生互相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3.課后作業(1)完成《分層作業》相關習題。(2)收集太陽、月亮、海底等相關溫度資料。【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科學素養的形成、發展、提高,既要重視學生動手,更要重視學生動腦。在揭示課題之后,先讓學生進行預測;在做實驗之前,先讓學生思考應該怎樣做試驗,需要哪些材料,要注意那些細節等等,這些環節的設計都是讓學生的探究在先動腦的條件下使探究的實效性更深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