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象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核心素養教學設計1.2 光的傳播路線【教材分析】本課主要通過探究式學習研究光的傳播方式。本課首先引導學生通過回憶諸如影子與光源的位置、煙霧中的光線等生活中的光學現象來提出猜想然后設計實驗進行驗證最后得出結論并結合科技史進行拓展研究:做實驗觀察小孔成像現象。【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小學生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他們有很強的求知欲。與此同時,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觀察方法、探究實驗方法以及形成規范操作的意識。【素養目標】(科學觀念)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科學探索)能有依據地進行推測;在教師的指導下,初步學會設計、安裝和制作適宜的實驗裝置,觀察與發現光在空氣中的行進路徑。(探究態度)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的樂趣;樂于跟同伴分享與合作。(態度思維)認識到利用光沿直線傳播的特點可以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的便利。【教學重點】知道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教學難點】能設計實驗,找出證據,發現光的傳播路線是直線。【教具準備】分組實驗材料:帶孔卡紙和卡座3座、小手電筒1個、不帶孔卡紙和卡座1座。學生準備:搜集制作筒式小孔成像裝置的材料和工具:粗細略有差別的可套在一起的紙筒、半透明磨紗紙、橡皮筋、剪刀。【教學過程】學習任務一:趣味引入,聚焦主題。1.請兩位同學一組選擇上面的手影玩一玩,并仔細觀察手、影子 和光源的位置及變化。2.聚焦主題:光真的是沿直線傳播的嗎?聯系生活中看到的各種光現象,想一想,說一說。【設計意圖】通過設計情境,引導學生感知光的傳播路線。學習任務二:搜集證據,得出結論。1.制定計劃:2.實驗探究:光在空氣中的傳播路線。3.學生匯報討論結果。4.小結:自己能夠發光并且正在發光的物體稱作光源。5.提問:光在液體中和固體中也是直線傳播嗎?6.教師講述:我們說到空氣、水、透明的東西,叫做介質。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設計意圖】在搜集證據,制作計劃的過程中逐漸明確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學習任務三:拓展活動,了解小孔成像原理。1. 談話:關于光的直線傳播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科學家墨子就進行過觀察和研究。請大家打開課本,閱讀墨子關于光學的研究。2.怎樣解釋其中的原理 我們可以畫一個示意圖來分析一下。3.現在清楚小孔成像的原理了嗎 這也是由光沿直線傳播的特性造成的。感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自己做小孔成像的實驗繼續進行觀察研究。【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培養學生信息搜集、整理分析能力。學習任務四:達標訓練,鞏固新知學習任務五:總結評價,布置作業1.課堂總結學生交流:本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是怎么學會的?2.課堂評價學生互相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3.課后作業(1)完成《分層作業》相關習題。【板書設計】光的傳播路線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行進中的光被阻擋時,就形成了阻擋物的陰影。小孔成像由于光沿直線傳播產生的【教學反思】通過多次教學嘗試發現由手影游戲引人光的直線傳播雖然道理上講得通。但實際上讓學生自己直接提出這個猜想比較難。因此教學時需要提供必要的引導。本節課中教師直接提問“這和光傳播的什么特征有關”然后再出示一些光線圖來啟發學生想到可能是光沿直線傳播引起的這樣教學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