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4.2人體的呼吸、運輸與排泄—【名師導航】備考2024生物中考一輪考點突破學案(吉林版)(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4.2人體的呼吸、運輸與排泄—【名師導航】備考2024生物中考一輪考點突破學案(吉林版)(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4.2人體的呼吸、運輸與排泄
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考點1 呼吸系統 ☆
考點2體內的氣體交換 ☆☆
考點3血液、血管與血液循環 ☆☆☆
考點4 心臟的結構 ☆☆☆
考點5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
考點一: 呼吸系統
1、呼吸系統的組成:呼吸道和肺。
2、呼吸道:鼻、咽、喉、氣管、支氣管。
作用①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②使進入肺的氣體清潔 、溫暖、濕潤。
3、肺:位于胸腔內左右各一個,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氣體交換的場所。
4、肺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肺泡。
肺泡適于進行氣體交換的特點:
①肺泡數目多;②肺泡外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③肺泡壁和肺泡外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構成。
5、痰的形成:痰是氣管和支氣管內表面黏膜所分泌的黏液,以及被黏液所黏著的塵粒、細菌等組成,所以不能隨地吐痰。
6、呼吸系統疾病有哮喘,支氣管感染,常由于吸入花粉、灰塵、獸毛等引起。肺炎由細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塵肺是粉塵較多場所的職業病。
7、食物經過咽進入食道,空氣經過咽進入喉。呼吸時,會厭軟骨像抬起的蓋子,使空氣暢通無阻;吞咽時,又像蓋子一樣蓋住喉口,以免食物進入氣管。
■考點一 呼吸系統
◇典例1:【(2023·長嶺模擬)】引發肺炎的致病微生物從外界到達發病部位的“旅程”為(  )
A. 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 B. 鼻→咽→喉→支氣管一氣管→肺
C. 鼻→支氣管→咽→喉→氣管→肺 D. 鼻→氣管→支氣管→咽→喉→肺
◆變式訓練
1. 【2023甘肅武威等真題】今年春季,我省多次遭遇沙塵天氣,嚴重影響了居民身體健康。當沙塵微粒進入呼吸系統,最終到達的結構是(  )
A. 咽 B. 氣管 C. 支氣管 D. 肺泡
2. 【2023四川廣安真題】下圖表示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呼吸道由①②③④⑤構成
B. ⑥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通過呼吸運動實現
C. ⑥擴張時完成呼氣
D. ②是食物和氣體的共同通道
3.(2023·寧江模擬)如圖是人體呼吸系統組成示意圖,請回答問題。
(1)請標出圖中序號所示結構名稱:[①]   ;[③]   。
(2)[⑥]   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也是   的場所。人體血液流經此處后,血液中含量增加的氣體是   。
1.呼吸道對外界空氣的處理能力有限,當空氣污染程度超過呼吸道的處理能力時,會引起呼吸系統疾病。
2.呼吸道的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器官,咽的會厭軟骨能夠防止食物誤入氣管。
考點二:體內的氣體交換
1、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包括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和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兩過程。
2、呼吸運動的原理:
口訣:吸收大大小,呼舒小小大
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的,呼吸運動包括吸氣和呼氣兩個動作。
胸廓容積的變化是肋骨間的肌肉和膈肌 收縮 和 舒張 的結果。
吸氣:肋間肌和膈肌收縮(呼吸肌收縮)---胸廓擴大---肺容積增大----肺氣壓下降 ----氣體進入肺(完成吸氣);
呼氣:肋間肌和膈肌舒張(呼吸肌舒張) ----胸廓縮小 ----肺容積縮小----肺氣壓升高 ----氣體排出肺(完成呼氣)。
呼吸運動 肋間肌、膈肌 胸廓 肺
容積 氣壓
吸氣 收縮 擴大 增大 降低
呼氣 舒張 縮小 縮小 升高
3、注意事項:
1)胸廓橫向的擴張和收縮(也就是前后、左右徑的變化),是肋間肌收縮和舒張的結果。當肋間肌收縮,肋骨向上向外運動,胸廓擴張;舒張時相反。
2)胸廓上下徑的變化與膈肌的收縮和舒張有關。吸氣時,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 ,胸廓的上下徑增大,呼氣時,膈肌舒張,膈頂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徑縮小。
4、呼吸頻率:每分時間內呼吸的次數。大約16次/分鐘。
5、胸圍差=盡力吸氣終了時的胸圍長度-盡力呼氣終了時的胸圍長度。測三次,取最大值。
6、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所以人呼出的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注意:吸入氣和呼出氣中均為氮氣含量最多,約為78%。
呼出氣體中氧氣含量仍比吸入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
7、氣體交換的原理是氣體的擴散。 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進入血液中的氧氣,通過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的組織細胞,在細胞的線粒體內通過呼吸作用被利用,同時產生二氧化碳。
(注意:氣體由高濃度向低濃度擴散。人體中氧氣濃度最高處是肺泡,二氧化碳濃度最高處是組織細胞)。
8、呼吸全過程
氧氣
外界空氣 肺 肺部毛細血管 血液循環 組織處毛細血管 組織細胞
二氧化碳
9、人體呼吸的意義:吸入氧,氧化分解體內的有機物,釋放能量,供給人體進行各項生理活動和維持體溫的需要,同時排出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血液中的氧氣,通過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最后在細胞內的線粒體被利用。
■考點二體內的氣體交換
◇典例2:(2023·長嶺模擬)人體呼吸時,膈頂部會上升或下降,當隔頂部上升時不會發生的是(  )
A.肺內氣體壓力增大 B.肺收縮
C.胸腔容積擴大 D.肋骨間的肌肉舒張
◆變式訓練
1.(2021·吉林)人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氣體相比,呼出氣體成分的變化是(  )
A.二氧化碳和氧氣都增多 B.二氧化碳和氧氣都減少
C.二氧化碳減少,氧氣增多 D.二氧化碳增多,氧氣減少
2. (2023·長嶺模擬)如圖是人在慢跑時肺容積變化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b時:呼氣,肋間外肌收縮 B.b→c時:吸氣,隔頂下降
C.c→d時:肺內氣壓持續增加 D.d→e時:胸廓容積減小
3. 【2023湖南邵陽真題】如圖是表示人體呼吸全過程的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人體完成過程②④的原理是氣體的擴散作用
B. 組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通過過程③運輸最先到達心臟的右心房
C. 人體吸氣導致胸廓擴大
D. 肺泡數量多、肺泡壁薄有利于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1.呼吸的全過程,包括以下四個環節。氧氣最終在組織細胞線粒體被利用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同時產生二氧化碳。
外界氣體 肺 肺部毛細血管 組織毛細血管 組織細胞
肺的通氣 肺的換氣 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組織里的氣體交換
2.人體內氧氣濃度由大到小依次是肺泡、血液、組織細胞,二氧化碳濃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組織細胞、血液、肺泡。
考點三: 血液、血管與血液循環
一、血液
1、血液循環系統包括心臟、動脈、靜脈、毛細血管和血液。
2、血液是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的,后者又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三種。
3、新鮮血液放入裝有抗凝劑(檸檬酸鈉)的試管中,靜置一段時間后,血液會發生分層現象:分為三層。上層淡黃色的透明液體是血漿,中間是白細胞和血小板,呈白色,下層是紅色的紅細胞。若不加抗凝劑,會發生血液凝固現象(血塊+血清)。
4、血漿主要成分是水(90%),另外還有血漿蛋白、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等。主要作用是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
5、區分三種血細胞
種類 形態特點 功能 病癥
紅細胞RBC 兩面凹的圓餅狀,成熟的紅細胞中無細胞核 運輸氧 貧血
白細胞WBC 比紅細胞大,有細胞核 包圍、吞噬病菌,對人體有防御和保護作用 發炎
血小板PLT 個體較小,形態不規則,無細胞核(光學顯微鏡低倍鏡下看不見) 止血和加速凝血 多-血栓少-血友病
6、血液呈現紅色是因為有紅細胞,紅細胞中有血紅蛋白(Hb)。血紅蛋白是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血紅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如組織細胞處)。
7、血液的功能:人體內物質運輸的載體,并具有防御和保護作用。
8、有運輸作用的是血漿和紅細胞,血漿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廢物,紅細胞運輸氧。
9、流動的組織(結締組織)-血液 ,血液化驗單上紅細胞數量或血紅蛋白含量過低都叫貧血。應多食用含鐵和蛋白質的食物。白細胞高于正常值,有可能有炎癥。血友病患者一旦有傷口便會血流不止,是由于血小板過少。
10、奧地利科學家蘭德斯坦納發現了ABO血型系統,包括 A型 B型、 AB型和 O型四種血型。輸血時應以輸入同型血為原則。異型血輸血時注意量要少,速度要慢。O型可輸給任何血型,AB型可接受任何血型血液。
11、一次獻血不超過400毫升左右不會影響健康。健康成年人每6個月可以獻血400毫升。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提倡18―55周歲的健康公民自愿獻血。
二、血管
1、血管分為靜脈、動脈和毛細血管三種。
血管 血流方向 管壁厚薄 管腔大小 彈性 血流速度 有無瓣膜 分布 壓力
動脈 心臟 全身 厚 小 大 快 無 較深 較高
靜脈 全身 心臟 薄 大 小 慢 有 較淺 最低
毛細血管 動脈 靜脈 最薄 最小 最小 最慢 無 廣泛 較低
2、毛細血管作用:進行物質交換。其特點有:(1)數量多,分布廣泛;(2)內徑僅有8—10微米,只能允許紅細胞 單行通過;(3)管壁 非常薄,只由一層扁平上皮細胞構成;(4)血流速度 最慢。
3、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時,要用浸濕的棉絮把小魚頭部的鰓蓋和軀干部包裹起來。其目的是保證小魚的正常呼吸和防止小魚亂動。實驗中要注意:時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加清水,目的:保證小魚的正常呼吸。其中紅細胞單行通過的血管是毛細血管(低倍顯微鏡下判斷的理由)。血液從分支流向主干的是靜脈血管。血液從主干流向分支的是動脈。
三、血液循環
1、血液循環的途徑: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
體循環:左心室 主動脈 各級動脈 身體各處組織細胞處毛細血管
各級靜脈 上、下腔靜脈 右心房 (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
肺循環:右心室 肺動脈 肺部的毛細血管 肺靜脈 左心房(由靜脈血變成動脈血)
2、體循環和肺循環是同時進行的,在心臟處匯合。
3、靜脈注射藥物直接進入血液,口服藥由小腸吸收進入血液,到達發病部位需經過體循環-肺循環-體循環,首先回到右心房,經過心臟至少兩次,到達發病部位。人體組織細胞產生的廢物首先回到右心房,二氧化碳至少經過心臟一次由肺排出,其它廢物至少經過心臟2次由腎臟或皮膚排出。氧氣首先進入左心房。
4、人體通過體循環,在組織細胞周圍毛細血管網處,把營養物質和氧氣送給細胞使用,并將細胞產生的 二氧化碳等廢物帶走,使動脈血變為靜脈血。
通過肺循環,在肺部毛細血管網處,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氣擴散進入血液,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靜脈血變為動脈血。
5、動脈血:含氧豐富、顏色鮮紅的血液。 靜脈血:含氧較少、顏色暗紅的血液。
6、心肌的血液供應通過冠脈循環。
■考點三 血液、血管與血液循環
◇典例1:(2023·白山模擬)房間隔(心房與心房之間的隔膜)缺損是先天性心臟病中的常見類型,患者心臟的左右心房的血液可流通,這將導致下列哪種變化?(  )
A.動脈血和靜脈血混合 B.心臟血液倒流
C.血液中營養物質減少 D.心室收縮能力差
◆變式訓練
1.(2023·寧江模擬)下列血液成分中能提供DNA的是(  )
A.成熟的紅細胞 B.白細胞
C.血小板 D.血漿
2. 【2023山東臨沂真題】下表是四位同學血常規檢查中某一項目的檢查結果。據表作出的初步診斷錯誤的是( )
性別 檢查項目 檢查結果 正常值
甲 女 紅細胞計數 3.0×1012個/L 3.5×1012~5.0×1012個/L
乙 女 白細胞計數 15×109個/L 4.0×109~10.0×109個/L
丙 女 血小板計數 0.5×1011個/L 1.0×1011~3.0×1011個/L
丁 女 血紅蛋白 90g/L 110~150g/L
A. 甲——貧血 B. 乙——有炎癥
C. 丙——血液不易凝固 D. 丁——壞血病
3.(2023·吉林)某AB型血的患者大量失血,遵循安全輸血原則應給該患者輸入(  )
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 D.O型血
4. 【2023湖南邵陽真題】如圖是人體三種類型血管內血流速度變化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血管I為動脈,內流動脈血
B. 血管Ⅱ內血流速度最慢,紅細胞單行通過
C. 血管Ⅲ內都有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D. 受外傷,血管Ⅲ破裂出血,可按壓近心端止血
5. 【2023湖南益陽真題】生物體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不斷從外界獲取物質和能量、排出廢物,維持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請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組織細胞從外界獲取物質:經消化吸收后,營養物質進入血液,依次經過心臟的___________(填字母)后被運輸到全身各處;血液流經肺后變成___________血,再經體循環流向全身各處。組織細胞獲得營養物質和氧氣與毛細血管具有___________的特點密不可分。(答2點)
(2)人體組織細胞利用氧氣和營養物質通過___________作用,釋放出供生命活動需要的能量。
(3)人體細胞代謝產生的尿素,經血液循環由圖中的[___]所在器官和皮膚中的汗腺分別形成尿液、汗液后排出,二氧化碳則由圖中[___]所在器官排出(填數字)。
1.三種血細胞只有白細胞有細胞核,也只有白細胞能夠提取細胞核DNA。貧血有2種類型:紅細胞數量不足和血紅蛋白含量不足。
2.一般是毛細血管一段與小動脈相連,另一端連接小靜脈,但腎單位的腎小球例外,兩端都是小動脈,并且都流動脈血。
3.在人體內,體循環和肺循環是同時進行的并且在心臟處匯合在一起,組成一條完整的血液循環途徑。
考點四: 心臟的結構
1、心臟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功能: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是輸送血液的泵。心壁:主要由心肌構成。左心室壁最厚,是因為左心室收縮,完成體循環,路線最長。
2、心臟有四個腔:
左心室 連接主動脈,壁最厚
右心房 連接上下腔靜脈
右心室 連接肺動脈
左心房 連接肺靜脈(上房下室,上下相通,左右不通,房連靜,室連動)
3、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間,只朝向心室開。保證了血液只能從心房流向心室。動脈瓣位于心室與動脈之間,只朝向動脈開。保證了血液只能從心室流向動脈。動脈中沒有瓣膜,四肢靜脈中有靜脈瓣。
4、瓣膜的作用是保證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動,防止血液倒流 。
5、心臟中的血流方向:靜脈 心房 心室 動脈
6、心血管健康除了受遺傳等先天性因素的影響外,還受生活習慣的影響。
7、體育鍛煉能增強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環,防止動脈硬化。
■考點四 心臟的結構
◇典例1:【2023新疆真題】如圖是人體心臟結構模式圖。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 )
A. ②的腔壁比①的腔壁厚 B. ②收縮,將血液泵至肺動脈
C. ③和④間的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D. ③和④內流的是靜脈血
◆變式訓練
1. 【2023湖南懷化真題】輸送血液的泵一心臟。如圖所示,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①為主動脈,內流靜脈血 B. ④⑤之間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C. ⑥是右心室,其壁最厚 D. ⑦為右心房,是肺循環的起點
2. 【2023云南真題】下圖表示人體心臟結構示意圖,其中左心室是(  )
A. a B. b C. c D. d
1.辨認左心室最可靠的是判斷心肌最發達部分(心室壁)空腔為左心室。凡是與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連通的血管都是流動脈血。凡是與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連通的血管都是流靜脈血。
考點五: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一、尿的形成和排出:
1、排泄:人體將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無機鹽等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
排遺:指食物消化后的殘渣-糞便排出體外的過程。(故排便不是排泄)。
2、途徑:
(1)皮膚(出汗):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無機鹽、尿素。
(2)呼吸系統(呼出氣體):以氣體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3)泌尿系統(排尿):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無機鹽、尿素。
3、泌尿系統的組成:腎臟(形成尿液)、輸尿管(輸送尿液)、膀胱(暫時貯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4、腎單位:腎的結構與功能單位,每個腎臟大約有100多萬個腎單位構成,人體共有200多萬個。每個腎單位由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組成。
5、腎小球是一個毛細血管球,由入球小動脈分出的許多毛細血管相互纏繞而成,這些毛細血管匯集成出球小動脈。腎小囊套在腎小球的外面,下接腎小管。腎小管周圍纏繞著大量的毛細血管。
6、入球小動脈、腎小球和出球小動脈都流動脈血。
兩端都是動脈血管的是腎小球。兩端都是毛細血管網的是出球小動脈。
7、尿的形成: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腎小球和腎小囊壁的過濾作用:
當血液流經腎小球和腎小囊壁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以外,血漿中的葡萄糖、尿素、水、無機鹽等物質都可以過濾到腎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2)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被重新吸收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送回到血液。而剩下的物質形成了尿液,包括 水、尿素、無機鹽。
血細胞 大分子蛋白質 葡萄糖
8、區別:血液 血漿 原尿 尿液(水、無機鹽、尿素)。
腎小球 腎小管
區別:血液(包括血漿和血細胞);
血漿(不含血細胞,有葡萄糖、尿素);
原尿(不含蛋白質和血細胞,有葡萄糖和尿素);
尿液(無葡萄糖,尿素含量高)。
9、排尿意義:排出 廢物,調節體內水和 無機鹽 的平衡,維持 組織細胞 的功能
10、蛋白尿和血尿是腎小球病變,糖尿是腎小管和胰島病變,需注射胰島素。
11、每天形成原尿約150升,而尿液只有1.5升,主要由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因為重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和部分無機鹽。
■考點五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典例1:(2023·吉林)尿的形成過程如圖所示,具有重吸收作用的結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變式訓練
1.(2023·寧江模擬)入球小動脈、腎小球、出球小動脈內分別流動著(  )
A.動脈血、靜脈血、靜脈血 B.動脈血、動脈血、動脈血
C.靜脈血、靜脈血、動脈血 D.動脈血、動脈血、靜脈血
2. 【2023廣東真題】如圖為人體尿液形成過程示意圖,尿素濃度最高的部位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2020·吉林)下列與排泄無關的器官或系統是(  )
A.泌尿系統 B.小腸 C.呼吸系統 D.皮膚
4. 【2023湖南岳陽真題】取健康人腎動脈中的血漿、腎小囊中的原尿和尿液進行分析比較,列表如下(單位:克/100毫升),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主要成分 血漿中 腎小囊中 尿液中
水 90 98 96
蛋白質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無機鹽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1)排汗也能排出體內的水分、少量無機鹽和尿素,汗液的蒸發還具有調節_______的作用。腎小管對原尿中的物質有吸收作用,消化系統中類似此作用的最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
(2)原尿中的蛋白質與血漿中的蛋白質在含量上存在巨大差別,原因是________。
(3)相比原尿,無機鹽在尿液中的含量上升近1.5倍,而尿素卻上升60倍。原因是_________。
(4)尿毒癥患者移植腎臟后,還需長期服用免疫______(填“促進”或“抑制”)藥物。
1.尿的生成是不間斷的,而排出是間斷的,因為膀胱有存儲尿液的作用。
2.腎小球兩端小動脈都流動脈血。
3.原尿與血液相比,就是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質和血細胞。原尿與血漿相比,就是原尿中沒有大分子蛋白質。尿液與原尿相比,就是尿液中沒有葡萄糖。如果尿液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質和血細胞,說明腎小球患有急性炎癥。如果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說明人體患有糖尿病或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腎小管病變,使血糖濃度過高引起的。
1. 【2023山東臨沂真題】當人們吸入含有甲型流感病毒的空氣時,該病毒通過呼吸道到達肺部的途徑是( )
A. 口→喉→咽→氣管→支氣管→肺
B. 鼻→口→咽→喉→氣管→肺
C. 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
D. 鼻→喉→氣管→支氣管→肺
2. 【2023湖南岳陽真題】人由平靜狀態進入慢跑狀態,呼吸不會發生的相應變化是(  )
A. 呼吸頻率加快 B. 呼吸深度加強
C. 呼出氣體中只有二氧化碳 D. 組織細胞獲得的氧氣增多
3. 【2023湖北宜昌真題】在學校的體質健康監測中,測得某同學的肺容量變化如圖所示,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
①F點的數值就是該同學肺容量的最大值 ②AB段表示吸氣過程
③BC段膈肌處于收縮狀態 ④D點表示呼氣結束的瞬間,此時肺內氣壓等于大氣壓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4. 【2023湖南株洲真題】質量較差的空氣中含有較多細菌、粉塵等,而細菌細胞壁中常含有脂多糖,吸入脂多糖會導致肺部感染引起急性肺損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吸氣導致膈肌收縮,胸廓容積減小
B. 含有脂多糖的細菌經過呼吸道到達肺,導致肺損傷
C. 肺損傷影響肺泡與血液間的氣體交換
D. 該現象說明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
5. 【2023湖南益陽真題】下列關于人體呼吸系統及其生理活動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空氣經呼吸道處理后變得溫暖、濕潤、清潔
B. 膈肌收縮時肺內氣壓變化如CE段所示
C. 氣管和支氣管中有軟骨作支架有利于氣流順暢通過
D. 溺水造成呼吸暫停是因為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受阻
6.【2023長春模擬】一位A型血患者因大量失血被送往醫院急救,醫院應給他輸入的血液是(  )
A. A型血 B. B型血 C. AB型血 D. 以上血型均可
7.(2023·寧江模擬)如圖是人體血液循環的一部分,箭頭為血流方向,請據圖判斷,血管P和Q分別是(  )
A.動脈,靜脈 B.靜脈動脈
C.靜脈靜脈 D.動脈毛細血管
8. 【2023山西晉中真題】吸煙時,煙草燃燒產生的一氧化碳經呼吸系統進入血液后,會很快與血紅蛋白結合。以下物質在血液中的運輸會因此受到影響的是(  )
A. 氧 B. 葡萄糖 C. 氨基酸 D. 無機鹽
9. 【2023湖南益陽真題】每年6月14日是世界獻血日。關于獻血與輸血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獻血時應從靜脈血管采血 B. 嚴重貧血的人應輸入血小板治療
C. 異型輸血容易導致紅細胞凝集 D. 健康成人每次獻血200-300毫升不影響健康
10. 【2023山東臨沂真題】下圖為“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實驗時,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視野圖像,①②③表示血管。請判斷標號③所指的血管是( )
A. 小動脈 B. 小靜脈
C. 毛細血管 D. 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
11. 【2023山東濱州真題】如圖表示人體某部位血管及血流方向,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若C內流動脈血,則B一定是肺部毛細血管
B. 若B為大腦內毛細血管,則A內二氧化碳含量高于C處
C. 若B為小腸內毛細血管,則C內血液含豐富的養料和氧氣
D. 若B處被毒蛇咬傷,則應捆扎C處,避免蛇毒擴散到全身
12. 【2023廣東真題】如圖為某志愿者的電子獻血證(部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該血樣可輸給A型血患者 B. 全血中含有血細胞和血漿
C. 獻血時針頭插入的是動脈 D. 針眼處起凝血作用的是白細胞
13. 【2023·長嶺模擬】小明整理的同一章、同一觀點的部分筆記,正確的是(  )
A. 血紅蛋白是一種紅色含鈣的蛋白質,具有運輸氧氣的功能
B. 靜脈血管中都有靜脈瓣,能防止血液倒流
C. 心臟主要由心肌構成,能有節律地收縮和舒張,產生血液流動的動力
D. 輸血的血液取自獻血者的動脈血管,是因為動脈的管壁厚,血流速度快
14.(2023·寧江模擬)如圖是心臟、血管的示意圖,“→”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達正確的是(  )
A.甲流出的血液為動脈血
B.乙和丙都是靜脈血管
C.血液流動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D.血液流經乙→丁→丙后,靜脈血變為動脈血
15. 【2023山東泰安真題】如圖是哺乳動物心臟解剖圖。下列敘述正確的一組是(  )
①[I]動脈瓣可防止靜脈血逆流回[b]左心室
②[II]房室瓣可防止動脈血逆流回[a]右心房
③[b]左心室壁最厚與將血液泵入[3]主動脈并運送至全身相適應
④扎緊[2]下腔靜脈,向[1]上腔靜脈注水,水從[4]肺動脈流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6. 【2023山西晉中真題】下圖表示人體血液循環過程中兩個部位的氣體交換情況,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a代表氧,b代表二氧化碳
B. 血管c中的血液經血管d流入右心房
C. 血液流經血管e后,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
D. 血管c、e的管壁較厚,管內血流速度較快
17. (2023·長嶺模擬)在腎小囊中出現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沒有,這說明腎小管有什么作用?(  )
A.過濾作用和吸收作用 B.重吸收作用
C.吸收作用和分解作用 D.分解葡萄糖
18. 【2023山東濱州真題】人體的生命活動會產生許多代謝廢物。下列生理活動屬于排泄的是(  )
①呼氣 ②排便 ③排尿 ④排汗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①③⑤
19. 【2023重慶真題】下圖示泌尿系統組成,其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 ①腎臟 B. ②輸尿管 C. ③膀胱 D. ④尿道
20. (2023·長嶺模擬)如表數據是取自人體不同部位液體成分的分析結果(單位:克/100毫升)。則樣品②是(  )
尿素 葡萄糖 無機鹽 蛋白質
樣品① 0.03 0.10 0.9 8.00
樣品② 0.03 0.10 0.9 0
樣品③ 1.8 0 1.1 0
A.血液 B.血漿 C.原尿 D.尿液
21. 【2023山東泰安真題】四種物質在健康人腎動脈中的血漿,原尿和尿液中的含量如表所示(單位:克/100毫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物質名稱 血漿 原尿 尿液
尿素 003 0.03 1.8
葡萄糖 0.1 0.1 0
無機鹽 0.72 0.72 1.1
大分子蛋白質 8 0 0
A. 大分子蛋白質不能透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進入腎小囊
B. 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后進入毛細血管
C. 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尿素和無機鹽沒有被腎小管重新吸收
D. 與流入腎臟的動脈血相比,流出腎臟的靜脈血中尿素等廢物含量減少
22. 【2023湖北宜昌真題】微穿刺法是利用顯微操縱儀將微細玻璃管插入腎小囊腔中,注入石蠟油防止濾液進入腎小管,用微細玻璃管抽取囊腔中液體進行微量化學分析。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 ①中流動脈血,②中流靜脈血
B. 一個腎單位由③④⑤組成
C. 微吸管吸取的囊內液經過微量分析不可能有大分子蛋白質
D. ④的末端流出的液體與③中的相比,尿素的濃度沒有變化
23.(2021·長春)如圖表示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和人血永久涂片時用到的儀器、實驗步驟及顯微鏡下的視野。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如果使用圖甲中指定倍數的目鏡和物鏡,則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為   。
(2)圖乙表示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在載玻片中央滴加   ,以維持細胞正常形態。
(3)圖丙所示為觀察到的口腔上皮細胞,欲將A所指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央,需要將玻片標本向   移動。
(4)圖丁所示為觀察到的血細胞,其中表示紅細胞的是   (填序號)。與觀察到的口腔上皮細胞的主要區別是,成熟的紅細胞沒有   (填細胞結構)。
24.(2023·寧江模擬)如圖是人體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及循環系統部分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從含氧量的角度看,血管B中流動的血液是含氧量少的   。
(2)結構D內液體形成的場所是   (填器官名稱),主要經過腎小球的   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個生理過程。
(3)在血管G內的營養物質中,   是人體最主要的供能物質,這種物質是在消化系統的   (填器官名稱)中被吸收進血液的。
25.(2023·長嶺模擬)如圖表示人體不同組織處血管示意圖(A、B、C分別表示不同類型的血管),請據圖分析回答:
(1)與A、C比較,血管B的結構特點是   .
(2)若A中流動的是靜脈血,C中流動的是動脈血,則B是   處的毛細血管網;在B處完成的生理活動是   .
(3)若B為腎小球處的毛細血管網,則在A、C內流動的都是   血,C內血液中濃度明顯升高的物質是   .
(4)若B為腎小管外的毛細血管,則A所示血管為   ,在B處完成的生理活動是   .
(5)若B為臀大肌內的毛細血管網,則C內流動的是   血。
(6)若B為小腸絨毛內的毛細血管網,C內血液與A內血液相比較,除二氧化碳外,含量明顯增加的是   .
1.人體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 )
A.肺 B.氣管 C.鼻 D.喉
2.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是(  )
A.呼吸道和肺 B.氣管和肺
C.氣管、支氣管和肺 D.鼻、氣管和肺
3.人體呼吸時,呼出氣體與吸入氣體相比,含量減少的是( )
A. 氮氣 B. 氧氣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氣
4.今年春季,河西走廊多次遭遇大風沙塵天氣,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身體健康。當沙塵顆粒進入呼吸系統,經過鼻、咽、喉后,還要經過的結構依次是(  )
A.肺泡、支氣管、氣管 B.支氣管、氣管、肺泡
C.氣管、肺泡、支氣管 D.氣管、支氣管、肺泡。
5.學校開展體質健康檢測,常通過測定肺活量來反映肺功能的強弱。測定肺活量過程中盡力吸氣時( )
A. 膈肌和肋間外肌舒張,胸廓擴大 B. 膈肌和肋間外肌收縮,胸廓擴大
C. 膈肌和肋間外肌舒張,胸廓縮小 D. 膈肌和肋間外肌收縮,胸廓縮小
6. 呼吸是細胞生物的基本特征。人體通過呼吸系統完成呼吸。圖是人體呼吸系統組成示意圖,請據圖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⑥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
B. 外界空氣進入⑥的順序是①②③④⑤
C. 吞咽時,若食物誤入②會引起劇烈咳嗽
D. 塵肺的形成,說明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
7.人體內肺泡可以與血液發生氣體交換,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肺泡數目多,擴大了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的表面積
B.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
C.通過呼吸作用實現了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
D.血液流經肺部毛細血管時,血液中氧氣含量增加
8.圖是康康同學制作的模擬人體胸廓變化與呼吸關系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甲模擬吸氣,乙模擬呼氣
B. 甲模擬呼氣,乙模擬吸氣
C. 結構A模擬的是氣管
D. 結構C模擬的是肺
9. 血液具有運輸、防御和保護作用。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血漿可以運載血細胞 B. 白細胞可以運輸二氧化碳
C. 血小板可以吞噬病菌 D. 紅細胞能促進止血和凝血
10.下列關于血管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動脈把血液從心臟運送到全身各處
B.毛細血管分布最廣,內徑很小,紅細胞單行通過
C.血液的流向為靜脈→毛細血管→動脈
D.手臂上的“青筋”是靜脈血管
11.下圖是人體心臟的結構示意圖,其中與左心室相連通的血管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胃炎患者經輸液治療后,病情可得到好轉。藥液從手臂上的“青筋”處出發,流到胃部經歷的循環路徑依次為(  )
A. 肺循環→體循環→體循環 B. 肺循環→體循環→肺循環
C. 體循環→肺循環→肺循環 D. 體循環→肺循環→體循環
13.血液具有運輸、防御和保護的作用,其構成是( )
A. 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B. 血漿、紅細胞
C. 血漿、白細胞、血小板 D. 血漿、血細胞
14.在顯微鏡下觀察人血永久涂片時,看到的物像如圖所示,其中能夠吞噬病菌促進止血的血細胞分別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② D.②、③
15.下列屬于毛細血管特點的是( )
A. 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 B. 管壁厚,彈性大
C. 管內血流速度快 D. 管內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16.泌尿系統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腎臟 B.輸尿管 C.膀胱 D.尿道
17.下列不屬于排泄的是( )
A. 呼出二氧化碳 B. 排出尿液
C. 排出汗液 D. 排出食物殘渣
18.【2023湖南株洲真題】有關人體內廢物的排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尿液的形成及排出路徑為:腎臟→膀胱→輸尿管→尿道
B. 血液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作用及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C. 人體排尿可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維持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D. 人體通過汗腺可排出水、尿素和無機鹽
19.經常憋尿不利于身體健康,暫時存尿液的器官位于圖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0.甲、乙圖模擬的是呼吸運動情況,丙圖表示呼吸系統的部分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甲圖中,D模擬的是___________;
(2).乙圖表示___________(填“吸氣”還是“呼氣”);
(3).丙圖中[③]是___________;圖中[④]是___________,它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部位,經過此處的氣體交換后,E→F血液成分的變化是___________。
21.(2021·吉林)人體的生命活動需要多種器官和系統相互協調配合完成。圖1是人體泌尿系統組成示意圖;圖2是腎單位結構示意圖;圖3是尿的形成過程中葡萄糖含量變化折線圖;圖4是部分血液循環示意圖。據圖回答問題。
(1)圖1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填序號),暫時貯存尿液的器官是   (填序號)。
(2)圖2中a是   (填結構名稱)。依據圖3,分析a、腎小囊、b中的葡萄糖含量的變化,可知b具有   作用。
(3)如果人體糖分攝入量正常,圖11中①結構沒有發生病變,但尿液中卻出現了葡萄糖,最可能的原因是   分泌不足,形成糖尿。
(4)血液流經腎臟后,由動脈血變為   。由圖4可知,血液最終回到心臟的   。
(5)人體排尿反射是生來就有的,屬于   (填“簡單”或“復雜”)的反射。
22.教育部提倡中小學生每天要保證校內、校外各1個小時體育活動時間,體育運動時營養物質和氧氣的供給至關重要。下圖是與人體運動相關的部分結構與生理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為保證體育鍛煉的順利進行,學校食堂為學生們準備了營養豐富的食物,食物中的淀粉從圖一中的____(填標號)開始消化,最終被消化成葡萄糖后,在圖一中的______(填標號)被吸收。
(2)穎夢同學在跑操時,手臂肌肉細胞需要的氧氣通過吸氣進入肺泡后,首先經圖二中的______(填標號)血管流回心臟,之后通過體循環將氧氣送達肌肉細胞處,最終在細胞的 _______中參與呼吸作用。
(3)不當的運動,容易造成身體受傷,請從生物學的角度,談一談怎樣做到健康運動: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點即可)。
備考指南
知識清單
co2
o2
co2
o2
co2
o2
co2
o2
真題在線
專項練習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4.2人體的呼吸、運輸與排泄
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考點1 呼吸系統 ☆
考點2體內的氣體交換 ☆☆
考點3血液、血管與血液循環 ☆☆☆
考點4 心臟的結構 ☆☆☆
考點5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
考點一: 呼吸系統
1、呼吸系統的組成:呼吸道和肺。
2、呼吸道:鼻、咽、喉、氣管、支氣管。
作用①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②使進入肺的氣體清潔 、溫暖、濕潤。
3、肺:位于胸腔內左右各一個,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氣體交換的場所。
4、肺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肺泡。
肺泡適于進行氣體交換的特點:
①肺泡數目多;②肺泡外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③肺泡壁和肺泡外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構成。
5、痰的形成:痰是氣管和支氣管內表面黏膜所分泌的黏液,以及被黏液所黏著的塵粒、細菌等組成,所以不能隨地吐痰。
6、呼吸系統疾病有哮喘,支氣管感染,常由于吸入花粉、灰塵、獸毛等引起。肺炎由細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塵肺是粉塵較多場所的職業病。
7、食物經過咽進入食道,空氣經過咽進入喉。呼吸時,會厭軟骨像抬起的蓋子,使空氣暢通無阻;吞咽時,又像蓋子一樣蓋住喉口,以免食物進入氣管。
■考點一 呼吸系統
◇典例1:【(2023·長嶺模擬)】引發肺炎的致病微生物從外界到達發病部位的“旅程”為(  )
A. 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 B. 鼻→咽→喉→支氣管一氣管→肺
C. 鼻→支氣管→咽→喉→氣管→肺 D. 鼻→氣管→支氣管→咽→喉→肺
【答案】A
【解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是呼吸的通道,引發肺炎的致病微生物從外界到達發病部位的“旅程”為:空氣→鼻→咽→喉→氣管→支氣管,進入肺就是肺炎,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
故選A。
◆變式訓練
1. 【2023甘肅武威等真題】今年春季,我省多次遭遇沙塵天氣,嚴重影響了居民身體健康。當沙塵微粒進入呼吸系統,最終到達的結構是(  )
A. 咽 B. 氣管 C. 支氣管 D. 肺泡
【答案】D
【解析】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呼吸道是氣體的通道,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沙塵微粒進入呼吸系統經過:鼻、咽、喉之后,還要經過氣管、支氣管,然后進入肺。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2. 【2023四川廣安真題】下圖表示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呼吸道由①②③④⑤構成
B. ⑥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通過呼吸運動實現
C. ⑥擴張時完成呼氣
D. ②是食物和氣體的共同通道
【答案】C
【解析】A.呼吸系統的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呼吸道的組成包括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氣管、⑤支氣管,是氣體進出的通道,故A正確。
B.肺通氣是⑥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通過呼吸運動實現的,呼吸運動包括吸氣和呼氣,故B正確。
C.呼吸運動的過程是:平靜吸氣時,膈肌與肋間肌收縮,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肺隨之擴大,形成主動的吸氣運動;當膈肌和肋間外肌舒張時,肋骨與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彈性而回位,結果胸廓縮小,肺也隨之回縮,形成被動的呼氣運動,⑥肺擴張時完成吸氣,故C錯誤。
D.消化系統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的,其中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組成,呼吸系統由鼻腔、咽、氣管、支氣管和肺組成,咽是空氣和食物進入人體的共同通道,所以②咽是食物和氣體的共同通道,故D正確。
故選C。
3.(2023·寧江模擬)如圖是人體呼吸系統組成示意圖,請回答問題。
(1)請標出圖中序號所示結構名稱:[①]   ;[③]   。
(2)[⑥]   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也是   的場所。人體血液流經此處后,血液中含量增加的氣體是   。
【答案】(1)鼻;喉
(2)肺;氣體交換;氧氣
【解析】題圖分析,題圖是人體呼吸系統組成示意圖: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氣管、⑤支氣管、⑥肺
(1)分析題圖,①和③所示結構分別是鼻、喉。
故填:鼻;喉。
(2)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它的功能是進行氣體交換。人體血液流經肺泡周圍毛細血管時,血液中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肺泡,肺泡中氧氣進入血液,使血液中氧氣含量增加,變成動脈血。
故填:肺;氣體交換;氧氣。
1.呼吸道對外界空氣的處理能力有限,當空氣污染程度超過呼吸道的處理能力時,會引起呼吸系統疾病。
2.呼吸道的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器官,咽的會厭軟骨能夠防止食物誤入氣管。
考點二:體內的氣體交換
1、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包括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和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兩過程。
2、呼吸運動的原理:
口訣:吸收大大小,呼舒小小大
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的,呼吸運動包括吸氣和呼氣兩個動作。
胸廓容積的變化是肋骨間的肌肉和膈肌 收縮 和 舒張 的結果。
吸氣:肋間肌和膈肌收縮(呼吸肌收縮)---胸廓擴大---肺容積增大----肺氣壓下降 ----氣體進入肺(完成吸氣);
呼氣:肋間肌和膈肌舒張(呼吸肌舒張) ----胸廓縮小 ----肺容積縮小----肺氣壓升高 ----氣體排出肺(完成呼氣)。
呼吸運動 肋間肌、膈肌 胸廓 肺
容積 氣壓
吸氣 收縮 擴大 增大 降低
呼氣 舒張 縮小 縮小 升高
3、注意事項:
1)胸廓橫向的擴張和收縮(也就是前后、左右徑的變化),是肋間肌收縮和舒張的結果。當肋間肌收縮,肋骨向上向外運動,胸廓擴張;舒張時相反。
2)胸廓上下徑的變化與膈肌的收縮和舒張有關。吸氣時,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 ,胸廓的上下徑增大,呼氣時,膈肌舒張,膈頂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徑縮小。
4、呼吸頻率:每分時間內呼吸的次數。大約16次/分鐘。
5、胸圍差=盡力吸氣終了時的胸圍長度-盡力呼氣終了時的胸圍長度。測三次,取最大值。
6、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所以人呼出的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注意:吸入氣和呼出氣中均為氮氣含量最多,約為78%。
呼出氣體中氧氣含量仍比吸入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
7、氣體交換的原理是氣體的擴散。 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進入血液中的氧氣,通過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的組織細胞,在細胞的線粒體內通過呼吸作用被利用,同時產生二氧化碳。
(注意:氣體由高濃度向低濃度擴散。人體中氧氣濃度最高處是肺泡,二氧化碳濃度最高處是組織細胞)。
8、呼吸全過程
氧氣
外界空氣 肺 肺部毛細血管 血液循環 組織處毛細血管 組織細胞
二氧化碳
9、人體呼吸的意義:吸入氧,氧化分解體內的有機物,釋放能量,供給人體進行各項生理活動和維持體溫的需要,同時排出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血液中的氧氣,通過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最后在細胞內的線粒體被利用。
■考點二體內的氣體交換
◇典例2:(2023·長嶺模擬)人體呼吸時,膈頂部會上升或下降,當隔頂部上升時不會發生的是(  )
A.肺內氣體壓力增大 B.肺收縮
C.胸腔容積擴大 D.肋骨間的肌肉舒張
【答案】C
【解析】肋間肌和膈肌舒張時,膈頂部上升時,胸廓縮小,肺回縮,肺內氣壓變大,完成呼氣。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變式訓練
1.(2021·吉林)人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氣體相比,呼出氣體成分的變化是(  )
A.二氧化碳和氧氣都增多 B.二氧化碳和氧氣都減少
C.二氧化碳減少,氧氣增多 D.二氧化碳增多,氧氣減少
【答案】D
【解析】從表格中看出,人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氣體相比主要區別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多(0.03%→4%),氧氣含量減少(21%→16%)。
故答案為:D。
2. (2023·長嶺模擬)如圖是人在慢跑時肺容積變化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b時:呼氣,肋間外肌收縮 B.b→c時:吸氣,隔頂下降
C.c→d時:肺內氣壓持續增加 D.d→e時:胸廓容積減小
【答案】B
【解析】AC、分析題圖,題圖是人慢跑時肺容積變化示意圖:a→b和c→d階段,肺容積逐漸變小,是呼氣過程。呼氣時肋間外肌和膈肌都舒張,胸廓和肺的容積都變小,肺內氣壓先增加再下降至與外界大氣壓平衡。A、C不符合題意;
BD、分析題圖,b→c和d→e階段,肺容積逐漸增大,是吸氣過程。吸氣時肋間外肌和膈肌都收縮,膈頂下降,胸廓和肺都擴大。B符合題意,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3. 【2023湖南邵陽真題】如圖是表示人體呼吸全過程的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人體完成過程②④的原理是氣體的擴散作用
B. 組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通過過程③運輸最先到達心臟的右心房
C. 人體吸氣導致胸廓擴大
D. 肺泡數量多、肺泡壁薄有利于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答案】C
【解析】A.氣體總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擴散,即總是由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為止。②肺泡內的氣體交換和④組織里的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實現的,A正確。
B.組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運輸途徑是:組織細胞→組織周圍的毛細血管→上、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肺泡→體外。可見,二氧化碳通過過程③運輸最先到達心臟的右心房,B正確。
C.膈肌與肋間肌收縮,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膈肌頂部下降,胸廓的容積擴大,肺隨之擴張,造成肺內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內,完成吸氣。可見,是胸廓擴大導致人體吸氣,C錯誤。
D.肺泡數量多,肺泡壁很薄,僅由單層細胞構成,肺泡外面纏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這些特點都有利于肺泡進行氣體交換,D正確。
故選C。
1.呼吸的全過程,包括以下四個環節。氧氣最終在組織細胞線粒體被利用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同時產生二氧化碳。
外界氣體 肺 肺部毛細血管 組織毛細血管 組織細胞
肺的通氣 肺的換氣 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組織里的氣體交換
2.人體內氧氣濃度由大到小依次是肺泡、血液、組織細胞,二氧化碳濃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組織細胞、血液、肺泡。
考點三: 血液、血管與血液循環
一、血液
1、血液循環系統包括心臟、動脈、靜脈、毛細血管和血液。
2、血液是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的,后者又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三種。
3、新鮮血液放入裝有抗凝劑(檸檬酸鈉)的試管中,靜置一段時間后,血液會發生分層現象:分為三層。上層淡黃色的透明液體是血漿,中間是白細胞和血小板,呈白色,下層是紅色的紅細胞。若不加抗凝劑,會發生血液凝固現象(血塊+血清)。
4、血漿主要成分是水(90%),另外還有血漿蛋白、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等。主要作用是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
5、區分三種血細胞
種類 形態特點 功能 病癥
紅細胞RBC 兩面凹的圓餅狀,成熟的紅細胞中無細胞核 運輸氧 貧血
白細胞WBC 比紅細胞大,有細胞核 包圍、吞噬病菌,對人體有防御和保護作用 發炎
血小板PLT 個體較小,形態不規則,無細胞核(光學顯微鏡低倍鏡下看不見) 止血和加速凝血 多-血栓少-血友病
6、血液呈現紅色是因為有紅細胞,紅細胞中有血紅蛋白(Hb)。血紅蛋白是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血紅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如組織細胞處)。
7、血液的功能:人體內物質運輸的載體,并具有防御和保護作用。
8、有運輸作用的是血漿和紅細胞,血漿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廢物,紅細胞運輸氧。
9、流動的組織(結締組織)-血液 ,血液化驗單上紅細胞數量或血紅蛋白含量過低都叫貧血。應多食用含鐵和蛋白質的食物。白細胞高于正常值,有可能有炎癥。血友病患者一旦有傷口便會血流不止,是由于血小板過少。
10、奧地利科學家蘭德斯坦納發現了ABO血型系統,包括 A型 B型、 AB型和 O型四種血型。輸血時應以輸入同型血為原則。異型血輸血時注意量要少,速度要慢。O型可輸給任何血型,AB型可接受任何血型血液。
11、一次獻血不超過400毫升左右不會影響健康。健康成年人每6個月可以獻血400毫升。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提倡18―55周歲的健康公民自愿獻血。
二、血管
1、血管分為靜脈、動脈和毛細血管三種。
血管 血流方向 管壁厚薄 管腔大小 彈性 血流速度 有無瓣膜 分布 壓力
動脈 心臟 全身 厚 小 大 快 無 較深 較高
靜脈 全身 心臟 薄 大 小 慢 有 較淺 最低
毛細血管 動脈 靜脈 最薄 最小 最小 最慢 無 廣泛 較低
2、毛細血管作用:進行物質交換。其特點有:(1)數量多,分布廣泛;(2)內徑僅有8—10微米,只能允許紅細胞 單行通過;(3)管壁 非常薄,只由一層扁平上皮細胞構成;(4)血流速度 最慢。
3、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時,要用浸濕的棉絮把小魚頭部的鰓蓋和軀干部包裹起來。其目的是保證小魚的正常呼吸和防止小魚亂動。實驗中要注意:時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加清水,目的:保證小魚的正常呼吸。其中紅細胞單行通過的血管是毛細血管(低倍顯微鏡下判斷的理由)。血液從分支流向主干的是靜脈血管。血液從主干流向分支的是動脈。
三、血液循環
1、血液循環的途徑: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
體循環:左心室 主動脈 各級動脈 身體各處組織細胞處毛細血管
各級靜脈 上、下腔靜脈 右心房 (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
肺循環:右心室 肺動脈 肺部的毛細血管 肺靜脈 左心房(由靜脈血變成動脈血)
2、體循環和肺循環是同時進行的,在心臟處匯合。
3、靜脈注射藥物直接進入血液,口服藥由小腸吸收進入血液,到達發病部位需經過體循環-肺循環-體循環,首先回到右心房,經過心臟至少兩次,到達發病部位。人體組織細胞產生的廢物首先回到右心房,二氧化碳至少經過心臟一次由肺排出,其它廢物至少經過心臟2次由腎臟或皮膚排出。氧氣首先進入左心房。
4、人體通過體循環,在組織細胞周圍毛細血管網處,把營養物質和氧氣送給細胞使用,并將細胞產生的 二氧化碳等廢物帶走,使動脈血變為靜脈血。
通過肺循環,在肺部毛細血管網處,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氣擴散進入血液,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靜脈血變為動脈血。
5、動脈血:含氧豐富、顏色鮮紅的血液。 靜脈血:含氧較少、顏色暗紅的血液。
6、心肌的血液供應通過冠脈循環。
■考點三 血液、血管與血液循環
◇典例1:(2023·白山模擬)房間隔(心房與心房之間的隔膜)缺損是先天性心臟病中的常見類型,患者心臟的左右心房的血液可流通,這將導致下列哪種變化?(  )
A.動脈血和靜脈血混合 B.心臟血液倒流
C.血液中營養物質減少 D.心室收縮能力差
【答案】A
【解析】血液循環的路線如圖所示:
心臟左側(左心房、左心室)都流動脈血,心臟右側(右心房、右心室)都流靜脈血, 房間隔缺損患者心臟的左右心房血液可流通,則動脈血和靜脈血混合,導致血液運輸氧氣的能力下降,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變式訓練
1.(2023·寧江模擬)下列血液成分中能提供DNA的是(  )
A.成熟的紅細胞 B.白細胞
C.血小板 D.血漿
【答案】B
【解析】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它存在于細胞核中。三種血細胞中,白細胞有細胞核,成熟的紅細胞和血小板沒有細胞核。血漿是無生命物質。所以能提供DNA的是白細胞。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2. 【2023山東臨沂真題】下表是四位同學血常規檢查中某一項目的檢查結果。據表作出的初步診斷錯誤的是( )
性別 檢查項目 檢查結果 正常值
甲 女 紅細胞計數 3.0×1012個/L 3.5×1012~5.0×1012個/L
乙 女 白細胞計數 15×109個/L 4.0×109~10.0×109個/L
丙 女 血小板計數 0.5×1011個/L 1.0×1011~3.0×1011個/L
丁 女 血紅蛋白 90g/L 110~150g/L
A. 甲——貧血 B. 乙——有炎癥
C. 丙——血液不易凝固 D. 丁——壞血病
【答案】D
【解析】A.血液中紅細胞數量過少或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含量過少稱為貧血。因為供氧不足,人體會出現頭暈、乏力等貧血癥狀。甲同學的紅細胞計數低于正常值范圍,甲同學患貧血癥,A正確。
B.白細胞能做變形運動,游走于組織細胞之間,吞噬病菌,其功能是防御疾病,乙同學的白細胞計數高于正常值,可能患有炎癥,B正確。
C.血小板的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丙同學的血小板計數低于正常值,會影響血液凝固,C正確。
D.人體內紅細胞少或者是血紅蛋白含量低,都可能使人患貧血,丁同學的血紅蛋白低于正常值,可能患貧血癥,而壞血病是缺乏維生素C引起的,D錯誤。
故選D。
3.(2023·吉林)某AB型血的患者大量失血,遵循安全輸血原則應給該患者輸入(  )
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 D.O型血
【答案】C
【解析】安全輸血的原則為輸同型血原則,AB型患者應輸入AB型血液,在沒有同型血且緊急的情況下,可以少量輸入O型血,防止血液出現凝集反應。
故答案為:C。
4. 【2023湖南邵陽真題】如圖是人體三種類型血管內血流速度變化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血管I為動脈,內流動脈血
B. 血管Ⅱ內血流速度最慢,紅細胞單行通過
C. 血管Ⅲ內都有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D. 受外傷,血管Ⅲ破裂出血,可按壓近心端止血
【答案】B
【解析】A.Ⅰ是動脈血管,不一定內流動脈血,如肺動脈內流靜脈血,A錯誤。
B.Ⅱ毛細血管管壁薄,血流速度慢,紅細胞單行通過,B正確。
C.在我們人的四肢的靜脈內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靜脈瓣,但不是所有靜脈內都有瓣膜,C錯誤。
D.Ⅲ靜脈是將全身的血液收集流入心臟的血管,靜脈出血的特點:顏色暗紅,血流較慢,在遠心端止血,D錯誤。
故選B。
5. 【2023湖南益陽真題】生物體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不斷從外界獲取物質和能量、排出廢物,維持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請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組織細胞從外界獲取物質:經消化吸收后,營養物質進入血液,依次經過心臟的___________(填字母)后被運輸到全身各處;血液流經肺后變成___________血,再經體循環流向全身各處。組織細胞獲得營養物質和氧氣與毛細血管具有___________的特點密不可分。(答2點)
(2)人體組織細胞利用氧氣和營養物質通過___________作用,釋放出供生命活動需要的能量。
(3)人體細胞代謝產生的尿素,經血液循環由圖中的[___]所在器官和皮膚中的汗腺分別形成尿液、汗液后排出,二氧化碳則由圖中[___]所在器官排出(填數字)。
【答案】(1)A、C、B、D;動脈‘數量很多,分布很廣;管壁薄,只由一層扁平上皮細胞構成;管內徑十分小,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管內血流速度最慢(寫2條,合理即可)
(2)呼吸
(3) ⑤; ②
【解析】(1)葡萄糖等營養物質被小腸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后,具體路線是:腸靜脈→下腔靜脈→A右心房→C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網→肺靜脈→B左心房→D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各處的毛細血管網→組織細胞。可見,人體組織細胞從外界獲取物質,會依次經過心臟的A、C、B、D后被運輸到全身各處。根據氣體擴散作用的原理,血液流經肺泡外的毛細血管時,與肺泡進行氣體交換。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氣擴散進入血液,因此血液由含氧少的靜脈血轉變為含氧豐富的動脈血。毛細血管在體內數量很多,分布很廣;其管壁最薄,只由一層扁平上皮細胞構成;管的內徑十分小,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管內血流速度最慢;連通于最小的動脈和靜脈。這些特點便于血液與組織細胞充分地進行物質交換。(答2點,合理即可)
(2)人體的組織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主要部位是所有活的細胞,場所是細胞中的線粒體。呼吸作用的實質是:分機有機物,釋放能量,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3)人體內物質分解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徑主要有三條:水和少量的無機鹽、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膚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氣體的形式通過呼吸系統排出;絕大部分水、無機鹽和尿素等廢物以尿的形式通過泌尿系統排出。結合題圖可知,人體細胞代謝產生的尿素,經血液循環由圖中的[⑤]腎臟和皮膚中的汗腺分別形成尿液、汗液后排出,二氧化碳則由圖中[②]肺經過呼氣排出。
1.三種血細胞只有白細胞有細胞核,也只有白細胞能夠提取細胞核DNA。貧血有2種類型:紅細胞數量不足和血紅蛋白含量不足。
2.一般是毛細血管一段與小動脈相連,另一端連接小靜脈,但腎單位的腎小球例外,兩端都是小動脈,并且都流動脈血。
3.在人體內,體循環和肺循環是同時進行的并且在心臟處匯合在一起,組成一條完整的血液循環途徑。
考點四: 心臟的結構
1、心臟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功能: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是輸送血液的泵。心壁:主要由心肌構成。左心室壁最厚,是因為左心室收縮,完成體循環,路線最長。
2、心臟有四個腔:
左心室 連接主動脈,壁最厚
右心房 連接上下腔靜脈
右心室 連接肺動脈
左心房 連接肺靜脈(上房下室,上下相通,左右不通,房連靜,室連動)
3、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間,只朝向心室開。保證了血液只能從心房流向心室。動脈瓣位于心室與動脈之間,只朝向動脈開。保證了血液只能從心室流向動脈。動脈中沒有瓣膜,四肢靜脈中有靜脈瓣。
4、瓣膜的作用是保證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動,防止血液倒流 。
5、心臟中的血流方向:靜脈 心房 心室 動脈
6、心血管健康除了受遺傳等先天性因素的影響外,還受生活習慣的影響。
7、體育鍛煉能增強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環,防止動脈硬化。
■考點四 心臟的結構
◇典例1:【2023新疆真題】如圖是人體心臟結構模式圖。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 )
A. ②的腔壁比①的腔壁厚 B. ②收縮,將血液泵至肺動脈
C. ③和④間的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D. ③和④內流的是靜脈血
【答案】B
【解析】A.體循環輸送血液路線最長,需要壓力最大。左心室是體循環的起點,所以在心臟的四個腔中,壁最厚、收縮能力最強的是左心室。可見,②左心室的腔壁比①左心房的腔壁厚,A正確。
B.②左心室收縮,將血液泵至主動脈;④右心室收縮,將血液泵至肺動脈,B錯誤。
C.同側心房和心室之間有朝向心室的房室瓣,房室瓣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可見,③右心房和④右心室間的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C正確。
D.心臟左側為左心房和左心室,左心房連肺靜脈,左心室連主動脈,都流含氧豐富的動脈血;心臟右側為右心房和右心室,右心房連上、下腔靜脈,右心室連肺動脈,都流含氧較少的靜脈血。可見,③右心房和④右心室內流的是靜脈血,D正確。
故選B。
◆變式訓練
1. 【2023湖南懷化真題】輸送血液的泵一心臟。如圖所示,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①為主動脈,內流靜脈血 B. ④⑤之間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C. ⑥是右心室,其壁最厚 D. ⑦為右心房,是肺循環的起點
【答案】B
【解析】A.由分析可知:①為主動脈,內流動脈血,A錯誤。
B.④左心房、⑤左心室之間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房室瓣,B正確。
C.心房收縮是將血液送入到心室,輸送血液的距離很短,因此心房壁較厚,⑥右心室的收縮把血液輸送到肺,路線短,⑤左心室的收縮把血液輸送到全身,運送血液的路線更長,因此左心室壁最厚,C錯誤。
D.肺循環的路線是:⑥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肺靜脈→④左心房,D錯誤。
故選B。
2. 【2023云南真題】下圖表示人體心臟結構示意圖,其中左心室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A.a是右心房,與上下腔靜脈相通,內流靜脈血,故A不符合題意。
B.b右心室,與肺動脈相連,內流靜脈血,故B不符合題意。
C.c左心房,與肺靜脈相連,內流動脈血,故C不符合題意。
D.d左心室,與主動脈相連,內流動脈血,并且左心壁最厚,因為左心室內的血液要輸送到全身處各,需要較大的動力,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1.辨認左心室最可靠的是判斷心肌最發達部分(心室壁)空腔為左心室。凡是與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連通的血管都是流動脈血。凡是與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連通的血管都是流靜脈血。
考點五: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一、尿的形成和排出:
1、排泄:人體將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無機鹽等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
排遺:指食物消化后的殘渣-糞便排出體外的過程。(故排便不是排泄)。
2、途徑:
(1)皮膚(出汗):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無機鹽、尿素。
(2)呼吸系統(呼出氣體):以氣體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3)泌尿系統(排尿):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無機鹽、尿素。
3、泌尿系統的組成:腎臟(形成尿液)、輸尿管(輸送尿液)、膀胱(暫時貯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4、腎單位:腎的結構與功能單位,每個腎臟大約有100多萬個腎單位構成,人體共有200多萬個。每個腎單位由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組成。
5、腎小球是一個毛細血管球,由入球小動脈分出的許多毛細血管相互纏繞而成,這些毛細血管匯集成出球小動脈。腎小囊套在腎小球的外面,下接腎小管。腎小管周圍纏繞著大量的毛細血管。
6、入球小動脈、腎小球和出球小動脈都流動脈血。
兩端都是動脈血管的是腎小球。兩端都是毛細血管網的是出球小動脈。
7、尿的形成: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腎小球和腎小囊壁的過濾作用:
當血液流經腎小球和腎小囊壁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以外,血漿中的葡萄糖、尿素、水、無機鹽等物質都可以過濾到腎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2)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被重新吸收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送回到血液。而剩下的物質形成了尿液,包括 水、尿素、無機鹽。
血細胞 大分子蛋白質 葡萄糖
8、區別:血液 血漿 原尿 尿液(水、無機鹽、尿素)。
腎小球 腎小管
區別:血液(包括血漿和血細胞);
血漿(不含血細胞,有葡萄糖、尿素);
原尿(不含蛋白質和血細胞,有葡萄糖和尿素);
尿液(無葡萄糖,尿素含量高)。
9、排尿意義:排出 廢物,調節體內水和 無機鹽 的平衡,維持 組織細胞 的功能
10、蛋白尿和血尿是腎小球病變,糖尿是腎小管和胰島病變,需注射胰島素。
11、每天形成原尿約150升,而尿液只有1.5升,主要由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因為重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和部分無機鹽。
■考點五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典例1:(2023·吉林)尿的形成過程如圖所示,具有重吸收作用的結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圖中①為腎動脈,②為腎小球,③為腎小囊,④為腎小管,尿液的形成需要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將血液過濾成原尿,然后在通過腎小管的重吸收形成尿液。
故答案為:D。
◆變式訓練
1.(2023·寧江模擬)入球小動脈、腎小球、出球小動脈內分別流動著(  )
A.動脈血、靜脈血、靜脈血 B.動脈血、動脈血、動脈血
C.靜脈血、靜脈血、動脈血 D.動脈血、動脈血、靜脈血
【答案】B
【解析】入球小動脈、腎小球、出球小動脈在血液循環中都屬于體循環的動脈部分,流的都是動脈血。
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2. 【2023廣東真題】如圖為人體尿液形成過程示意圖,尿素濃度最高的部位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漿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等由腎小管流出,匯集到④集合管形成尿液。由于腎小管重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因此④集合管中尿素濃度最高。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3. (2020·吉林)下列與排泄無關的器官或系統是(  )
A.泌尿系統 B.小腸 C.呼吸系統 D.皮膚
【答案】B
【解析】人體細胞代謝活動產生的廢物,如二氧化碳、水、無機鹽、尿素等,它們屬于代謝終產物,它們排出體外過程稱為排泄,其途徑主要有三條:呼吸系統呼出氣體、泌尿系統排出尿液、皮膚排出汗液。呼吸系統呼出的氣體,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膚產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無機鹽和尿素;大部分的水、無機鹽和尿素通過泌尿系統以尿的形式排出體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徑。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不具有排泄的作用。
故答案為:B。
4. 【2023湖南岳陽真題】取健康人腎動脈中的血漿、腎小囊中的原尿和尿液進行分析比較,列表如下(單位:克/100毫升),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主要成分 血漿中 腎小囊中 尿液中
水 90 98 96
蛋白質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無機鹽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1)排汗也能排出體內的水分、少量無機鹽和尿素,汗液的蒸發還具有調節_______的作用。腎小管對原尿中的物質有吸收作用,消化系統中類似此作用的最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
(2)原尿中的蛋白質與血漿中的蛋白質在含量上存在巨大差別,原因是________。
(3)相比原尿,無機鹽在尿液中的含量上升近1.5倍,而尿素卻上升60倍。原因是_________。
(4)尿毒癥患者移植腎臟后,還需長期服用免疫______(填“促進”或“抑制”)藥物。
【答案】(1)體溫;小腸
(2)血液在流經腎小球時,經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大分子蛋白質不進入原尿
(3)腎小管重吸收了大量的水,部分無機鹽,而不重吸收尿素
(4)抑制
【解析】(1)汗液的蒸發能帶走體表熱量,因此具有調節體溫的作用。腎小管能吸收原尿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全部葡萄糖,消化系統中,胃能吸收少量水和無機鹽,小腸是吸收各種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大腸能吸收少量水、無機鹽和部分維生素,因此消化系統中有吸收作用的最主要器官是小腸。
(2)血液在流經腎小球時,經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不進入原尿,因此原尿中的蛋白質與血漿中的蛋白質在含量上存在巨大差別。
(3)原尿流經腎小管時,腎小管能重吸收原尿中大部分的水,部分的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而不重吸收尿素等廢物,因此相比原尿,無機鹽在尿液中的含量上升近1.5倍,而尿素卻上升60倍。
(4)移植的腎臟不是患者自己的器官,相當于外來的抗原,會刺激機體發生免疫排斥反應,因此尿毒癥患者移植腎臟后,還需長期服用免疫抑制藥物。
1.尿的生成是不間斷的,而排出是間斷的,因為膀胱有存儲尿液的作用。
2.腎小球兩端小動脈都流動脈血。
3.原尿與血液相比,就是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質和血細胞。原尿與血漿相比,就是原尿中沒有大分子蛋白質。尿液與原尿相比,就是尿液中沒有葡萄糖。如果尿液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質和血細胞,說明腎小球患有急性炎癥。如果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說明人體患有糖尿病或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腎小管病變,使血糖濃度過高引起的。
1. 【2023山東臨沂真題】當人們吸入含有甲型流感病毒的空氣時,該病毒通過呼吸道到達肺部的途徑是( )
A. 口→喉→咽→氣管→支氣管→肺
B. 鼻→口→咽→喉→氣管→肺
C. 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
D. 鼻→喉→氣管→支氣管→肺
【答案】C
【解析】呼吸系統的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因此,外界的空氣進入肺的路線是: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2. 【2023湖南岳陽真題】人由平靜狀態進入慢跑狀態,呼吸不會發生的相應變化是(  )
A. 呼吸頻率加快 B. 呼吸深度加強
C. 呼出氣體中只有二氧化碳 D. 組織細胞獲得的氧氣增多
【答案】C
【解析】ABD.一個人在平靜狀態時,生命活動變緩,消耗的能量減少,需要的氧氣減少,因此呼吸頻率較低,呼吸深度較小;人在慢跑等運動時,由于運動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需要的氧氣多,所以呼吸的頻率會加快,呼吸深度也增加,組織細胞獲得的氧氣增多,ABD正確。
C.結合分析可知,人體呼出氣體是混合氣體,不僅僅只有二氧化碳,C錯誤。
故選C。
3. 【2023湖北宜昌真題】在學校的體質健康監測中,測得某同學的肺容量變化如圖所示,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
①F點的數值就是該同學肺容量的最大值 ②AB段表示吸氣過程
③BC段膈肌處于收縮狀態 ④D點表示呼氣結束的瞬間,此時肺內氣壓等于大氣壓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肺容量是指肺容納的氣體量。在呼吸周期中,肺容量隨著進出肺的氣體量而變化,吸氣時肺容量增大,呼氣時減小。其變化幅度主要與呼吸深度有關。F點的數值就是該同學在檢測時段內肺容量的最大值。不是說F點的數值就是該同學肺容量的最大值,錯誤。
②AB段肺容量變大,肺內氣壓下降,外界空氣通過呼吸道進入肺,所以AB段表示吸氣過程,正確。
③BC段肺容量變小,肺內氣壓升高,迫使肺泡內的部分氣體通過呼吸道排到體外,所以BC段表示呼氣過程,膈肌處于舒張狀態,錯誤。
④D點表示呼氣結束的瞬間,肺內氣壓等于外界大氣壓,正確。
故選C。
4. 【2023湖南株洲真題】質量較差的空氣中含有較多細菌、粉塵等,而細菌細胞壁中常含有脂多糖,吸入脂多糖會導致肺部感染引起急性肺損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吸氣導致膈肌收縮,胸廓容積減小
B. 含有脂多糖的細菌經過呼吸道到達肺,導致肺損傷
C. 肺損傷影響肺泡與血液間的氣體交換
D. 該現象說明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A
【解析】A.膈肌與肋間肌收縮,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膈肌頂部下降,胸廓的容積擴大,肺隨之擴張,造成肺內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內,完成吸氣,A錯誤。
B.細菌細胞壁中常含有脂多糖,吸入脂多糖會導致肺部感染引起急性肺損傷,B正確。
C.肺損傷進而導致肺泡損傷,而與血液間的氣體交換的關鍵結構是肺泡,C正確。
D.呼吸道是氣體的通道,并對吸入的氣體進行處理,使到達肺部的氣體溫暖、濕潤、清潔,但是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D正確。
故選A。
5. 【2023湖南益陽真題】下列關于人體呼吸系統及其生理活動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空氣經呼吸道處理后變得溫暖、濕潤、清潔
B. 膈肌收縮時肺內氣壓變化如CE段所示
C. 氣管和支氣管中有軟骨作支架有利于氣流順暢通過
D. 溺水造成呼吸暫停是因為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受阻
【答案】B
【解析】A.呼吸道的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鼻腔內有鼻毛,可以阻擋灰塵,呼吸道都有骨或軟骨做支架,其內表面覆蓋著黏膜,黏膜內還分布有豐富的毛細血管。這些特點既保證了氣體的暢通,又對吸入的空氣具有清潔、溫暖和濕潤的作用,A正確。
B. AC段為吸氣,此時膈肌收縮,B錯誤。
C.氣管和支氣管中有軟骨作支架有利于保證氣流順暢通過,C正確。
D. 溺水造成呼吸暫停是阻止了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過程,D正確。
故選B。
6.【2023長春模擬】一位A型血患者因大量失血被送往醫院急救,醫院應給他輸入的血液是(  )
A. A型血 B. B型血 C. AB型血 D. 以上血型均可
【答案】A
【解析】輸血時應該以輸同型血為原則。一位A型血患者因大量失血被送往醫院急救,醫院應給他輸入的血液是A型血,A正確。
故選A。
7.(2023·寧江模擬)如圖是人體血液循環的一部分,箭頭為血流方向,請據圖判斷,血管P和Q分別是(  )
A.動脈,靜脈 B.靜脈動脈
C.靜脈靜脈 D.動脈毛細血管
【答案】B
【解析】分析題圖,可根據血液的流向判斷血管的類型:血管P中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是靜脈;血管Q中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是動脈。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8. 【2023山西晉中真題】吸煙時,煙草燃燒產生的一氧化碳經呼吸系統進入血液后,會很快與血紅蛋白結合。以下物質在血液中的運輸會因此受到影響的是(  )
A. 氧 B. 葡萄糖 C. 氨基酸 D. 無機鹽
【答案】A
【解析】煙草燃燒產生的一氧化碳到達肺部,穿過 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與紅細胞中的 血紅蛋白結合,且不易分離,導致氧氣無法和血紅蛋白結合,從而影響氧的運輸。因此BCD錯誤,A正確。
故選A。
9. 【2023湖南益陽真題】每年6月14日是世界獻血日。關于獻血與輸血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獻血時應從靜脈血管采血 B. 嚴重貧血的人應輸入血小板治療
C. 異型輸血容易導致紅細胞凝集 D. 健康成人每次獻血200-300毫升不影響健康
【答案】B
【解析】A.獻血時應從靜脈血管采血。因為靜脈的管壁較薄、彈性小,血流速度慢,A正確。
B.血液中紅細胞數量過少或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含量過少稱為貧血。因此嚴重貧血的人應輸入紅細胞治療,B錯誤。
C.輸血時,如果受血者和獻血者的血型不合,輸血后受血者的紅細胞會凝集成團,阻礙血液循環,而給受血者帶來嚴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因此,安全輸血非常重要,安全輸血以輸同型血為原則,C正確。
D.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獻血200~300mL不會影響身體健康,而且還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D正確。
故選B。
10. 【2023山東臨沂真題】下圖為“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實驗時,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視野圖像,①②③表示血管。請判斷標號③所指的血管是( )
A. 小動脈 B. 小靜脈
C. 毛細血管 D. 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
【答案】B
【解析】圖中①是從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動脈,②是紅細胞單行通過的是毛細血管,是毛細血管,③是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靜脈,B正確。
故選B。
11. 【2023山東濱州真題】如圖表示人體某部位血管及血流方向,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若C內流動脈血,則B一定是肺部毛細血管
B. 若B為大腦內毛細血管,則A內二氧化碳含量高于C處
C. 若B為小腸內毛細血管,則C內血液含豐富的養料和氧氣
D. 若B處被毒蛇咬傷,則應捆扎C處,避免蛇毒擴散到全身
【答案】D
【解析】A.若C內流動脈血,則B可能是腎小球,A錯誤。
B.若B為大腦內毛細血管,則A內為動脈血,C內為靜脈血,A內二氧化碳含量低于C處,B錯誤。
C.小腸是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若B為小腸內毛細血管,則C內血液含豐富的養料,但是C內為靜脈血,氧氣含量低,C錯誤。
D.若B處被毒蛇咬傷,根據血液流動的方向(A→B→C→心臟),則應捆扎C處,避免蛇毒擴散到全身,D正確。
故選D。
12. 【2023廣東真題】如圖為某志愿者的電子獻血證(部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該血樣可輸給A型血患者 B. 全血中含有血細胞和血漿
C. 獻血時針頭插入的是動脈 D. 針眼處起凝血作用的是白細胞
【答案】B
【解析】A.輸血需遵循輸同型血原則,否則會引起紅細胞凝集成團阻礙血液循環而引起生命危險。依據電子獻血證可知,該獻血者為AB型血,可輸給AB型血患者,A錯誤。
B.獻全血是指抽取獻血者體內血液的全部成分,即包括血細胞和血漿,B正確。
C.獻血時針頭插入的是靜脈,不是動脈,C錯誤。
D.針眼處起凝血作用的是血小板,白細胞的作用是吞噬病菌,起防御和保護作用,D錯誤。
故選B。
13. 【2023·長嶺模擬】小明整理的同一章、同一觀點的部分筆記,正確的是(  )
A. 血紅蛋白是一種紅色含鈣的蛋白質,具有運輸氧氣的功能
B. 靜脈血管中都有靜脈瓣,能防止血液倒流
C. 心臟主要由心肌構成,能有節律地收縮和舒張,產生血液流動的動力
D. 輸血的血液取自獻血者的動脈血管,是因為動脈的管壁厚,血流速度快
【答案】C
【解析】A.血紅蛋白是紅細胞中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血紅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形成氧合血紅蛋白,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血紅蛋白的這一特性,使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A錯誤。
B.心房與心室之間、心室與動脈之間、四肢的大靜脈內都有瓣膜,保證血液不能倒流,但是通常只有四肢的大靜脈內有靜脈瓣,而不是所有的靜脈內都有瓣膜,B錯誤。
C.結合分析可知,心臟主要由心肌構成,能有節律地收縮和舒張,產生血液流動的動力,C正確。
D.動脈血管壓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所以抽血時,護士針刺的是獻血者的靜脈血管。靜脈的管壁較薄、彈性小,血流速度慢,D錯誤。
故選C。
14.(2023·寧江模擬)如圖是心臟、血管的示意圖,“→”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達正確的是(  )
A.甲流出的血液為動脈血
B.乙和丙都是靜脈血管
C.血液流動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D.血液流經乙→丁→丙后,靜脈血變為動脈血
【答案】C
【解析】A、將血液運出心臟的血管叫動脈,與心臟相連的動脈有主動脈和肺動脈。分析題圖,若甲是主動脈,則甲流出的血液為動脈血;若甲是肺動脈,則甲流出的血液為靜脈血。A不符合題意;
B、乙血管內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所以乙血管是動脈;丙血管內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所以丙血管是靜脈。B不符合題意;
C、分析題目圖知,乙血管是動脈,丙血管是靜脈,丁血管是毛細血管。心臟內的血液,通過動脈運送到全身各器官,流經各器官毛細血管后,再通過靜脈運回心臟,即血液在圖中各結構中流經的方向是甲→乙→丁→丙。C符合題意;
D、血液流經乙→丁→丙時,若丁為肺部毛細血管,經過肺泡內氣體交換,肺泡中氧氣進入血液,血液變為含氧多的動脈血;若丁為全身各器官毛細血管,經過組織細胞處物質交換,血液中氧氣和營養物質進入組織細胞,血液變為含氧少的靜脈血。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5. 【2023山東泰安真題】如圖是哺乳動物心臟解剖圖。下列敘述正確的一組是(  )
①[I]動脈瓣可防止靜脈血逆流回[b]左心室
②[II]房室瓣可防止動脈血逆流回[a]右心房
③[b]左心室壁最厚與將血液泵入[3]主動脈并運送至全身相適應
④扎緊[2]下腔靜脈,向[1]上腔靜脈注水,水從[4]肺動脈流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①圖中Ⅰ位于主動脈和左心室之間,為動脈瓣,可防止動脈血逆流回b左心室,說法錯誤;
②Ⅱ位于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間,為房室瓣,可防止靜脈血逆流回a右心房,說法錯誤;
③心臟有四個腔,其中左心室收縮把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處,距離最遠,需要的動力最大,因此左心室壁最厚,故b左心室壁最厚與將血液泵入3主動脈并運送至全身相適應,說法正確;
④心臟注水過程中,扎緊下腔靜脈,從上腔靜脈灌水入心臟,水在心臟內流動的途徑是:上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流出,故扎緊2下腔靜脈,向1上腔靜脈注水,水從4肺動脈流出,說法正確;
因此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16. 【2023山西晉中真題】下圖表示人體血液循環過程中兩個部位的氣體交換情況,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a代表氧,b代表二氧化碳
B. 血管c中的血液經血管d流入右心房
C. 血液流經血管e后,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
D. 血管c、e的管壁較厚,管內血流速度較快
【答案】C
【解析】A.根據氣體進出的方向可知,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氣,A錯誤。
B.血管c為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網,再經血管d肺靜脈流入左心房,B錯誤。
C.血液流經血管e組織細胞周圍的毛細血管后,由含氧較多的動脈血變成含氧較少的靜脈血,C正確。
D.血管c、e的管壁較薄,管內血流速度較慢,這些特點有利于進行物質交換,D錯誤。
故選C。
17. (2023·長嶺模擬)在腎小囊中出現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沒有,這說明腎小管有什么作用?(  )
A.過濾作用和吸收作用 B.重吸收作用
C.吸收作用和分解作用 D.分解葡萄糖
【答案】B
【解析】腎小囊腔中的液體叫原尿,原尿的成分有水分、 無機鹽 、葡萄糖 和尿素等。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經過腎小管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腎小管重新吸收,并且進入包圍在它外面的毛細血管中,剩下的液體形成尿液。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18. 【2023山東濱州真題】人體的生命活動會產生許多代謝廢物。下列生理活動屬于排泄的是(  )
①呼氣 ②排便 ③排尿 ④排汗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①③⑤
【答案】C
【解析】人體的排泄途徑主要有呼氣、排汗、排尿,排便屬于排遺過程。
故選C。
19. 【2023重慶真題】下圖示泌尿系統組成,其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 ①腎臟 B. ②輸尿管 C. ③膀胱 D. ④尿道
【答案】A
【解析】A.①為腎臟,腎臟的作用是形成尿液,A正確。
B. ②為輸尿管,輸尿管的作用是輸送尿液,B錯誤。
C.③為膀胱,膀胱的作用是暫存尿液,C錯誤。
D.④為尿道,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D錯誤。
故選A。
20. (2023·長嶺模擬)如表數據是取自人體不同部位液體成分的分析結果(單位:克/100毫升)。則樣品②是(  )
尿素 葡萄糖 無機鹽 蛋白質
樣品① 0.03 0.10 0.9 8.00
樣品② 0.03 0.10 0.9 0
樣品③ 1.8 0 1.1 0
A.血液 B.血漿 C.原尿 D.尿液
【答案】C
【解析】分析表中數據,樣品①中蛋白質含量最高,含有葡萄糖,尿素含量少,應該是血漿;樣品②中含有葡萄糖,但沒有蛋白質,應該是原尿;樣品③中蛋白質和葡萄糖含均為0,尿素含量最高,應該是尿液。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21. 【2023山東泰安真題】四種物質在健康人腎動脈中的血漿,原尿和尿液中的含量如表所示(單位:克/100毫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物質名稱 血漿 原尿 尿液
尿素 003 0.03 1.8
葡萄糖 0.1 0.1 0
無機鹽 0.72 0.72 1.1
大分子蛋白質 8 0 0
A. 大分子蛋白質不能透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進入腎小囊
B. 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后進入毛細血管
C. 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尿素和無機鹽沒有被腎小管重新吸收
D. 與流入腎臟的動脈血相比,流出腎臟的靜脈血中尿素等廢物含量減少
【答案】C
【解析】A.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大分子蛋白質在血漿中是8,而在原尿中是0。說明,大分子蛋白質不能透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進入腎小囊中,形成原尿,A正確。
B.根據表格數據可知,葡萄糖在原尿中是0.1,而在尿液中是0。這說明: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后進入毛細血管,B正確。
C.結合分析可知,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尿素沒有被腎小管重新吸收,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吸收,C錯誤。
D.腎動脈中的尿素經過腎小球的過濾和腎小管的重吸收后,以尿的形式排出,因此與流入腎臟的動脈血相比,流出腎臟的靜脈血中尿素等廢物含量減少,D正確。
故選C。
22. 【2023湖北宜昌真題】微穿刺法是利用顯微操縱儀將微細玻璃管插入腎小囊腔中,注入石蠟油防止濾液進入腎小管,用微細玻璃管抽取囊腔中液體進行微量化學分析。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 ①中流動脈血,②中流靜脈血
B. 一個腎單位由③④⑤組成
C. 微吸管吸取的囊內液經過微量分析不可能有大分子蛋白質
D. ④的末端流出的液體與③中的相比,尿素的濃度沒有變化
【答案】B
【解析】A.血液經過腎小球時沒有發生氣體交換,因此①入球小動脈、②出球小動脈都是小動脈,都流動脈血,A錯誤。
B.腎單位是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單位,腎單位包括腎小體和腎小管。腎小體包括呈球狀的腎小球和呈囊狀包繞在腎小球外面的腎小囊,腎小囊腔與腎小管相通。結合題圖可知,一個腎單位由③腎小囊、④腎小管、⑤腎小球組成,B正確。
C.正常人的腎小囊中,微吸管提取的液體內不含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但腎小球病變后,通透性增強,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可能會進入腎小囊腔中。此時,微吸管吸取的囊內液經過微量分析后,則可能能有大分子蛋白質,C錯誤。
D.因為腎小管重吸收了原尿中絕大多數的水,所以④腎小管的末端流出的液體是尿液,與③腎小囊中的原尿相比,尿素的濃度變高,D錯誤。
故選B。
23.(2021·長春)如圖表示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和人血永久涂片時用到的儀器、實驗步驟及顯微鏡下的視野。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如果使用圖甲中指定倍數的目鏡和物鏡,則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為   。
(2)圖乙表示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在載玻片中央滴加   ,以維持細胞正常形態。
(3)圖丙所示為觀察到的口腔上皮細胞,欲將A所指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央,需要將玻片標本向   移動。
(4)圖丁所示為觀察到的血細胞,其中表示紅細胞的是   (填序號)。與觀察到的口腔上皮細胞的主要區別是,成熟的紅細胞沒有   (填細胞結構)。
【答案】(1)400倍
(2)生理鹽水
(3)右上方
(4)①;細胞核
【解析】(1)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物鏡放大倍數和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這臺顯微鏡目鏡是10×,物鏡是有10×,那么這臺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10×40=400(倍)。
(2)由于生理鹽水的濃度與人的組織細胞液的濃度一致,因此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需在載玻片上滴一滴生理鹽水,這樣可以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使細胞不至于因吸水膨脹,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皺縮。
(3)顯微鏡呈倒像,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要將位于視野右上方A所指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央,需要將玻片標本向右上方移動。
(4)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根據紅細胞數目多,白細胞較大,血小板較小的特點,判斷圖中①是紅細胞。與觀察到的口腔上皮細胞的主要區別是,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
24.(2023·寧江模擬)如圖是人體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及循環系統部分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從含氧量的角度看,血管B中流動的血液是含氧量少的   。
(2)結構D內液體形成的場所是   (填器官名稱),主要經過腎小球的   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個生理過程。
(3)在血管G內的營養物質中,   是人體最主要的供能物質,這種物質是在消化系統的   (填器官名稱)中被吸收進血液的。
【答案】(1)靜脈血
(2)腎臟;過濾
(3)葡萄糖;小腸
【解析】題圖分析,圖中A肺靜脈、B肺動脈、C腎臟、D輸尿管、F膀胱、G肝門靜脈、H肝靜脈。
(1)判斷動脈血和靜脈血的依據是含氧量,含氧量少的是靜脈血。
故填:靜脈血。
(2)結構D是輸尿管,輸尿管內液體是尿液,是在腎臟中形成的。尿液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個生理過程。
故填:腎臟;濾過。
(3)淀粉、蛋白質、脂肪在小腸中分別被徹底消化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并在小腸中被吸收進入小腸絨毛內毛細血管,然后進入在血管G肝門靜脈,其中的葡萄糖營養物質中是人體最主要的供能物質,
故填:葡萄糖;小腸。
25.(2023·長嶺模擬)如圖表示人體不同組織處血管示意圖(A、B、C分別表示不同類型的血管),請據圖分析回答:
(1)與A、C比較,血管B的結構特點是   .
(2)若A中流動的是靜脈血,C中流動的是動脈血,則B是   處的毛細血管網;在B處完成的生理活動是   .
(3)若B為腎小球處的毛細血管網,則在A、C內流動的都是   血,C內血液中濃度明顯升高的物質是   .
(4)若B為腎小管外的毛細血管,則A所示血管為   ,在B處完成的生理活動是   .
(5)若B為臀大肌內的毛細血管網,則C內流動的是   血。
(6)若B為小腸絨毛內的毛細血管網,C內血液與A內血液相比較,除二氧化碳外,含量明顯增加的是   .
【答案】(1)管腔很細、管壁很薄、血液流動緩慢
(2)肺泡;肺泡內的氣體交換
(3)動脈;蛋白質
(4)出球小動脈;重吸收
(5)靜脈血
(6)營養物質
【解析】(1)分析題圖,A由主干流向分支,是動脈;C由分支流向主干,是靜脈;B連接小動脈和小靜脈,是毛細血管。與動脈和靜脈相比較,毛細血管的結構特點是管壁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腔很細,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
故填:管壁很薄、管腔很細。
(2)若A中流動的是靜脈血,C中流動的是動脈血,能將靜脈血變成動脈血的生理活動是肺泡處氣體交換:肺泡中氧氣擴散進入肺泡周圍毛細血管,血液中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肺泡,結果血液變成含氧氣豐富、顏色鮮紅的動脈血,
故填:肺泡;肺泡內的氣體交換。
(3)若B為腎小球處的毛細血管網,則在A入球小動脈,C是出球小動脈,在體循環的動脈血管中,流的都是動脈血,說明在腎小球中沒有進行物質交換作用。腎小球只有濾過作用,即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通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除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分、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濾過到腎小囊腔中,形成原尿。由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除去了血液中的一部分水分、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血液的總量變少,但血液中的蛋白質并沒有減少,所以蛋白質的濃度會升高。
故填:動脈;蛋白質。
(4)若B為腎小管外的毛細血管,則A所示血管是出球小動脈,在B處完成的生理活動是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故填:出球小動脈;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或重吸收作用)。
(5)若B為臀大肌內的毛細血管網,在B處進行物質交換,血液中氧氣和營養物質進入臀部肌肉細胞,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謝廢物進入血液,結果是血液變成含氧少的靜脈血。所以C內流動的是靜脈血。
故填:靜脈血。
(6)若B為小腸絨毛內的毛細血管網,從體循環的角度分析,在B處要進行物質交換,致使血液中氧氣和營養物質減少,二氧化碳等代謝廢物增多。但小腸還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絕大部分營養物質在小腸處被吸收,進入小腸絨毛內的毛細血管。所以流經小腸后,血液中營養物質明顯增多。
故填:營養物質。
1.人體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 )
A.肺 B.氣管 C.鼻 D.喉
【答案】A
【解析】呼吸系統的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證了氣體的暢通;肺由許多肺泡構成,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肺泡的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些特點都有利于氣體交換,因此肺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
故選A。
2.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是(  )
A.呼吸道和肺 B.氣管和肺
C.氣管、支氣管和肺 D.鼻、氣管和肺
【答案】A
【解析】組成呼吸系統的器官如圖所示:
因此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兩部分組成。
故選A。
3.人體呼吸時,呼出氣體與吸入氣體相比,含量減少的是( )
A. 氮氣 B. 氧氣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氣
【答案】B
【解析】A.人體不吸收利用氮氣,也不產生氮氣,所以氮氣的含量不變,A不符合題意。
B.氧氣通過擴散原理經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被運輸到組織細胞處被利用,故呼出氣體與吸入氣體相比,氧氣含量減少,B符合題意。
C.二氧化碳通過擴散原理經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通過呼氣排出體外,故呼出氣體與吸入氣體相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C不符合題意。
D.呼氣會帶走一部分呼吸道的水蒸氣,故呼出氣體與吸入氣體相比,水蒸氣含量增加,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4.今年春季,河西走廊多次遭遇大風沙塵天氣,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身體健康。當沙塵顆粒進入呼吸系統,經過鼻、咽、喉后,還要經過的結構依次是(  )
A.肺泡、支氣管、氣管 B.支氣管、氣管、肺泡
C.氣管、肺泡、支氣管 D.氣管、支氣管、肺泡。
【答案】D
【解析】呼吸道是氣體進入肺的通道。沙塵顆粒進入呼吸系統的途徑:沙塵顆粒→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泡。
故選D。
5.學校開展體質健康檢測,常通過測定肺活量來反映肺功能的強弱。測定肺活量過程中盡力吸氣時( )
A. 膈肌和肋間外肌舒張,胸廓擴大 B. 膈肌和肋間外肌收縮,胸廓擴大
C. 膈肌和肋間外肌舒張,胸廓縮小 D. 膈肌和肋間外肌收縮,胸廓縮小
【答案】B
【解析】肺富有彈性,當肋骨間的肌肉和膈肌收縮使得胸腔容積擴大時,肺便擴張,肺內的氣體壓力相應降低,于是外界氣體就被吸入。當肋骨間的肌肉和膈肌舒張使得胸腔容積縮小時,肺便收縮,肺內的氣體壓力相應增大,于是氣體就被呼出。所以,測定肺活量過程中盡力吸氣時:膈肌和肋間外肌收縮,胸廓擴大。
故選B。
6. 呼吸是細胞生物的基本特征。人體通過呼吸系統完成呼吸。圖是人體呼吸系統組成示意圖,請據圖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⑥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
B. 外界空氣進入⑥的順序是①②③④⑤
C. 吞咽時,若食物誤入②會引起劇烈咳嗽
D. 塵肺的形成,說明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C
【解析】A.⑥肺由許多肺泡構成,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肺泡的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些特點都有利于氣體交換,因此肺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A正確。
B.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氣管、⑤支氣管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外界空氣進入⑥肺的順序是①②③④⑤,B正確。
C.若吞咽時會厭軟骨來不及蓋下,會使食物進入④氣管,引起劇烈咳嗽,C錯誤。
D.呼吸道能阻擋灰塵,使空氣清潔,但不能清除空氣中的所有的有害物質,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D正確。
故選C。
7.人體內肺泡可以與血液發生氣體交換,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肺泡數目多,擴大了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的表面積
B.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
C.通過呼吸作用實現了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
D.血液流經肺部毛細血管時,血液中氧氣含量增加
【答案】C
【解答】解:A、肺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肺由許多肺泡組成,肺泡的存在擴大了肺部氣體交換的表面積,A正確。
B、肺泡壁和肺泡外的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進行物質交換,B正確。
C、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是通過呼吸運動來實現的,肺泡與其外部毛細血管的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來實現,C錯誤。
D、血液流經肺部毛細血管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氣進入血液,血液內的氧氣含量增加,由靜脈血變為動脈血,D正確。
故選:C。
8.圖是康康同學制作的模擬人體胸廓變化與呼吸關系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甲模擬吸氣,乙模擬呼氣
B. 甲模擬呼氣,乙模擬吸氣
C. 結構A模擬的是氣管
D. 結構C模擬的是肺
【答案】B
【解析】AB.吸氣時,膈肌與肋間肌收縮,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膈肌頂部下降,胸廓的容積擴大,肺隨之擴張,造成肺內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內,形成主動的吸氣運動;呼氣時,當膈肌和肋間外肌舒張時,肋骨與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彈性而回位,膈肌頂部升高,結果胸廓容積縮小,肺也隨之回縮,造成肺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肺內氣體排出肺,形成被動的呼氣運動。因此,甲表示呼氣,乙表示吸氣,A錯誤,B正確。
CD.分析圖可知:A氣管、B支氣管、C肺、D膈,CD正確。
故選B。
9. 血液具有運輸、防御和保護作用。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血漿可以運載血細胞 B. 白細胞可以運輸二氧化碳
C. 血小板可以吞噬病菌 D. 紅細胞能促進止血和凝血
【答案】A
【解析】A.血漿的主要作用是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A正確。
B.白細胞的主要作用是吞噬病菌,對人體有防御和保護的作用,B錯誤。
C. 血小板主要作用是促進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C錯誤。
D.血紅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與氧容易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與氧容易分離。血紅蛋白的這一特性,使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D錯誤。
故選A。
10.下列關于血管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動脈把血液從心臟運送到全身各處
B.毛細血管分布最廣,內徑很小,紅細胞單行通過
C.血液的流向為靜脈→毛細血管→動脈
D.手臂上的“青筋”是靜脈血管
【答案】C
【解答】解:A、動脈是把心臟中的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處的血管,A正確。
B、毛細血管官腔極細,分布最廣,紅細胞呈單行通過,B正確。
C、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方向是:動脈→毛細血管→靜脈,C錯誤。
D、靜脈有的分布較淺,如手臂上的“青筋”屬于靜脈,D正確。
故選:C。
11.下圖是人體心臟的結構示意圖,其中與左心室相連通的血管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構成,心臟由四腔構成,左心房連接④肺靜脈,內流動脈血,左心室連接①主動脈,內流動脈血,右心房連接②上腔靜脈和下腔靜脈,內流靜脈血,右心室連接③肺動脈,內流靜脈血。
故選A。
12.胃炎患者經輸液治療后,病情可得到好轉。藥液從手臂上的“青筋”處出發,流到胃部經歷的循環路徑依次為(  )
A. 肺循環→體循環→體循環 B. 肺循環→體循環→肺循環
C. 體循環→肺循環→肺循環 D. 體循環→肺循環→體循環
【答案】D
【解析】從分析的圖中看出,藥液從手臂上的“青筋”處出發,流到胃部經歷的循環路徑為:經上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動脈→胃部的毛細血管→胃,所以藥液從手臂上的“青筋”處出發,流到胃部經歷的循環路徑依次為:體循環→肺循環→體循環,D符合題意。
故選D。
13.血液具有運輸、防御和保護的作用,其構成是( )
A. 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B. 血漿、紅細胞
C. 血漿、白細胞、血小板 D. 血漿、血細胞
【答案】D
【解析】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漿約占血液總量的 55%,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細胞功能和血漿功能兩部分。血漿的功能是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血漿的水分有調節體溫的作用;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運進氧氣運出二氧化碳;白細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護;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
故選D。
14.在顯微鏡下觀察人血永久涂片時,看到的物像如圖所示,其中能夠吞噬病菌促進止血的血細胞分別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② D.②、③
【答案】D
【解答】解:①紅細胞無細胞核,呈兩面凹的圓餅狀;在三種血細胞中,紅細胞的數量最多;紅細胞里有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與氧容易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與氧容易分離;血紅蛋白的這一特性,使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此外,紅細胞還運輸一部分二氧化碳。
②白細胞有多種,有細胞核,比紅細胞大,數量少;具有抑制和殺死病菌,吞噬病菌的作用。
③血小板比紅細胞和白細胞都小得多,形狀不規則,沒有細胞核;皮膚內的血管受損后,血液中的血小板會在出血的傷口處聚集成團;血小板破裂所釋放的一些物質,能夠促使血液凝固成塊,這兩種情況都可以堵塞傷口而止血.可見,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
故選:D。
15.下列屬于毛細血管特點的是( )
A. 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 B. 管壁厚,彈性大
C. 管內血流速度快 D. 管內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答案】A
【解析】A.毛細血管在體內數量很多,分布很廣;其管壁最薄,只有一層扁平上皮細胞構成;管的內徑十分小,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管內血流速度最慢;連通于最小的動脈和靜脈。這些特點便于血液與組織細胞充分地進行物質交換,A正確。
BC.動脈的管壁較厚、彈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分。大多動脈分布在身體較深的部位,BC錯誤。
D.在我們人的四肢的靜脈內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靜脈瓣,D錯誤。
故選A。
16.泌尿系統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腎臟 B.輸尿管 C.膀胱 D.尿道
【答案】A
【解析】腎單位是腎臟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由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組成.尿液的形成主要經過濾過和重吸收兩個連續過程.當血液流經腎小球和腎小囊壁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腎小球過濾到腎小囊中.腎小囊中的液體稱為原尿.人體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約150升.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等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并且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無機鹽、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體每天排出的尿液約為1.5升.故選A
17.下列不屬于排泄的是( )
A. 呼出二氧化碳 B. 排出尿液
C. 排出汗液 D. 排出食物殘渣
【答案】D
【解析】尿液和汗液中都有水分、無機鹽和尿素。結合分析可知,人體呼出二氧化碳、 排出尿液、 排出汗液屬于排泄,排出食物殘渣屬于排遺。
故選D。
18.【2023湖南株洲真題】有關人體內廢物的排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尿液的形成及排出路徑為:腎臟→膀胱→輸尿管→尿道
B. 血液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作用及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C. 人體排尿可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維持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D. 人體通過汗腺可排出水、尿素和無機鹽
【答案】A
【解析】A.泌尿系統是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腎臟。腎臟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輸尿管能輸送尿液至膀胱;膀胱具有暫時儲存尿液的作用。因此,人體尿液排出的過程是: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A錯誤。
B.結合分析可知,血液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作用及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B正確。
C.人體排出尿液,不僅起到排出廢物的作用,而且對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含量,維持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C正確。
D.人體排泄的途徑主要有三條:水和少量的無機鹽、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膚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氣體的形式通過呼吸系統排出;絕大部分水、無機鹽和尿素等廢物以尿的形式通過泌尿系統排出。可見,人體通過汗腺可排出水、尿素和無機鹽,D正確。
故選A。
19.經常憋尿不利于身體健康,暫時存尿液的器官位于圖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A.①腎臟是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場所,A不符合題意。
B.②輸尿管將腎臟形成的尿液輸送到膀胱,B不符合題意。
C.③膀胱有暫時儲存尿液的作用,C符合題意。
D.④尿道排出尿液,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0.甲、乙圖模擬的是呼吸運動情況,丙圖表示呼吸系統的部分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甲圖中,D模擬的是___________;
(2).乙圖表示___________(填“吸氣”還是“呼氣”);
(3).丙圖中[③]是___________;圖中[④]是___________,它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部位,經過此處的氣體交換后,E→F血液成分的變化是___________。
【答案】(1).膈肌(或膈)
(2).吸氣
(3).肺;肺泡;靜脈血變為動脈血
【解析】(1).結合分析可知,在甲圖中,D模擬的是膈肌。
(2).膈肌與肋間肌收縮,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胸廓的容積擴大,肺隨之擴張,造成肺內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內,形成主動的吸氣運動。所以,乙圖氣球擴張,模擬了吸氣過程。
(3).肺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肺由大量的肺泡組成,肺泡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是一層扁平上皮細胞,這樣肺泡與血液很容易發生氣體交換。肺泡中的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過這些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然后隨著呼氣過程排出體外。這樣,血液流經肺部毛細血管,進行氣體交換后就由靜脈血變成了動脈血。所以,丙圖中[③]是肺;圖中[④]是肺泡,它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部位,經過此處的氣體交換后,E→F血液成分的變化是靜脈血變為動脈血。
21.(2021·吉林)人體的生命活動需要多種器官和系統相互協調配合完成。圖1是人體泌尿系統組成示意圖;圖2是腎單位結構示意圖;圖3是尿的形成過程中葡萄糖含量變化折線圖;圖4是部分血液循環示意圖。據圖回答問題。
(1)圖1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填序號),暫時貯存尿液的器官是   (填序號)。
(2)圖2中a是   (填結構名稱)。依據圖3,分析a、腎小囊、b中的葡萄糖含量的變化,可知b具有   作用。
(3)如果人體糖分攝入量正常,圖11中①結構沒有發生病變,但尿液中卻出現了葡萄糖,最可能的原因是   分泌不足,形成糖尿。
(4)血液流經腎臟后,由動脈血變為   。由圖4可知,血液最終回到心臟的   。
(5)人體排尿反射是生來就有的,屬于   (填“簡單”或“復雜”)的反射。
【答案】(1)①;③
(2)腎小球;重吸收(重新吸收)
(3)胰島素
(4)靜脈血;右心房
(5)簡單
【解析】(1)泌尿系統的組成包括︰①腎臟,②輸尿管,③膀胱,④尿道。其中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場所,輸尿管把尿液運送到膀胱﹔膀胱暫時儲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2)圖2為腎單位a是毛細血管纏繞而成的血管球,因此a是腎小球。圖3的表示了葡萄糖濃度的變化,是腎小管的重新吸收作用導致的。腎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的無機鹽,所以尿液中沒有葡萄糖。
(3)若尿液中有葡萄糖主要是腎小管重吸收功能出現問題或是胰島分泌的胰島素不足所致。綜上分析可知,某人尿液中出現了大量葡萄糖,但其腎臟結構完好,功能正常,其可能的原因是胰島素分泌不足。
(4)當血液流經腎臟后,腎臟進行生理活動如重吸收作用消耗營養物質,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血液中氧氣含量減少,二氧化碳增多,血液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由圖4可知,循環路線為左心室→主動脈→腎臟→下腔靜脈→右心房,所以血液最終回到心臟的右心房。
(5)非條件反射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長期生活經驗積累或學習而形成一定的,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因此排尿反射屬于簡單反射。
22.教育部提倡中小學生每天要保證校內、校外各1個小時體育活動時間,體育運動時營養物質和氧氣的供給至關重要。下圖是與人體運動相關的部分結構與生理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為保證體育鍛煉的順利進行,學校食堂為學生們準備了營養豐富的食物,食物中的淀粉從圖一中的____(填標號)開始消化,最終被消化成葡萄糖后,在圖一中的______(填標號)被吸收。
(2)穎夢同學在跑操時,手臂肌肉細胞需要的氧氣通過吸氣進入肺泡后,首先經圖二中的______(填標號)血管流回心臟,之后通過體循環將氧氣送達肌肉細胞處,最終在細胞的 _______中參與呼吸作用。
(3)不當的運動,容易造成身體受傷,請從生物學的角度,談一談怎樣做到健康運動: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點即可)。
【答案】(1) ②;⑦
(2)①肺靜脈脈;線粒體
(3)上體育前進行熱身運動:如慢跑、韌帶拉伸等。
【解析】(1)食物中的淀粉,在人體的口腔內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初步消化為麥芽糖,在小腸內在被最終消化為葡萄糖。人體內的葡萄糖被小腸吸收進血液后,由肝靜脈匯入下腔靜脈,進入右心房。因此,食物中的淀粉從圖一中的②口腔開始消化,最終被消化成葡萄糖后,在圖一中的⑦小腸被吸收。
(2)氧氣進入血液后,主要通過紅細胞的運輸,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合,隨肺循環最先進入左心房。在線粒體處參與分解有機物,將有機物中儲存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人體生命活動的需要。因此,穎夢同學在跑操時,手臂肌肉細胞需要的氧氣通過吸氣進入肺泡后,首先經圖二中的①肺靜脈血管流回心臟,之后通過體循環將氧氣送達肌肉細胞處,最終在細胞的線粒體中參與呼吸作用。
(3)體育前進行熱身運動:如慢跑、韌帶拉伸等,以免不當的運動,容易造成身體受傷。
備考指南
知識清單
co2
o2
co2
o2
co2
o2
co2
o2
真題在線
專項練習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阴县| 中阳县| 西贡区| 无极县| 富宁县| 新密市| 潮安县| 合作市| 天水市| 洛浦县| 沈丘县| 方城县| 林甸县| 南康市| 宁德市| 原平市| 贵定县| 耒阳市| 玉田县| 新野县| 楚雄市| 大同市| 清远市| 锡林郭勒盟| 尼玛县| 辉南县| 汶上县| 长乐市| 惠来县| 岑溪市| 渝北区| 蕉岭县| 保康县| 建德市| 新疆| 保山市| 乐陵市| 马尔康县| 高邑县| 牙克石市| 全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