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選擇性必修二 法律與生活第二課 依法有效保護財產權第一框 保障各類物權 導學案【課標解讀】政治認同:保護財產權,激發經濟活力。科學精神:尊重他物權,保護知識產權,創造社會財富。法治意識:明確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公共參與:為網絡虛擬財產保護立法建言獻策。【體系構建】【核心知識點】一、定分止爭——所有權1、財產制度的含義、地位財產制度規范各類民事主體的財產關系,是一個社會得以穩定與發展的基礎性法律制度。2、財產權(1)法律規定財產權意義有利于確定財產歸屬,并以此促進財產的流通使用。保護財產權就是保護勞動、保護發明創造、保護和發展生產力。國家通過不斷完善財產制度,依法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自然人的財產權,激勵人們創業創新。(2)如何保護財產權我國憲法和法律明確規定,保護國有財產、集體財產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①憲法規定,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國家保護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壞國家的和集體的財產。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③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對公民私有財產實行征收或征用要給予補償≠賠償。(3)含義財產權包括物權、債權、知識產權等能夠給民事主體帶來經濟收益的權利。3、物權(1)含義: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2)物權分類:所有權、他物權。(3)原則:物權法定原則要求,物權的種類和內容必須由法律規定,不得任意創設。(4)物的分類:動產和不動產。4、所有權(1)含義是權利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2)所有權分類依據主體的不同,我國將所有權劃分為三類:①國家所有(全民所有)(如文物、礦藏、城市土地等)②集體所有(如農村土地等)③私人所有(房子、車子等)除法律特別規定某些財產只能歸國家或者集體所有外,其余財產可以由各類主體享有所有權。(3)物權平等保護原則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4) 所有權的取得方式①不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方式: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對于房屋等不動產,除法律另有規定的情形外,必須到不動產登記機構辦理登記,才能取得所有權。②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方式: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一般來說,所有人按照轉讓財產所有權的意圖,直接把財產交給對方占有,對方就取得了該財產的所有權。善意取得:無權處分人將其財物(動產或者不動產)轉讓給第三人,如受讓人在取得該財物時系出于善意,則受讓人取得該物的所有權,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讓人返還財產,而只能要求轉讓人(占有人)賠償損失。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1.出讓人無權處分,但目前又占有該動產; 2.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 3.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4.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已經登記或交付給受讓人。(5)共有財產在生活中,可能由多人對同一財產享有所有權,從而形成共有關系。①每個家庭成員可能有專屬于自己的個人財產,整個家庭則有共有財產,夫妻之間也存在夫妻共有財產。②幾個人合伙從事經營活動,可能形成合伙人的共有財產。二、物盡其用——他物權1、他物權的含義與分類含義:他物權是所有權之外的物權。2、用益物權(1)土地承包經營權①含義:是農民的一項重要的財產權。②為什么維護:農村土地是農民的基本生產資料,也是農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我國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③如何維護:法律保護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的核心就是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2)宅基地使用權也是農民的一項重要的財產權,關系到農民切身利益。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房及其附屬設施,農村村民有權長期占有和使用宅基地。(3)建設用地使用權①含義是權利人依法利用土地建造建筑物、構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權利。②體現生活中,這些權利往往與房屋所有權相聯系。房地產開發商應當在建造房屋之前,先行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們從開發商那里購買商品房,并且辦理轉移登記和取得不動產權屬證書之后,既擁有商品房的所有權,又合法享有該商品房的所在地塊的建設用地使用權。3、擔保物權財產的權利人可以將其財產(例如房屋、汽車、電腦、股票等)抵押或者質押。債權人通過抵押、質押而在他人財產上享有的權力就是抵押權、質權。(1)抵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占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2)質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占有,將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以該動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動產的價款優先受償。另外,債權、股權、知識產權等也可以進行質押擔保。【習題演練】1、某建設單位將自己開發的房地產項目抵押給銀行,訂立抵押合同,后來又辦理的抵押登記。則( )A.項目轉移給銀行占有,抵押權自合同簽訂之日起設立B.項目轉移給銀行占有,抵押權自登記之日設立C.項目不轉移占有,抵押權自合同簽訂之日起設立D.項目不轉移占有,抵押權自登記之日設立2、甲因無力履行與某銀行簽訂的按揭合約,該銀行經合法程序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將甲抵押給該銀行的A處房產進行拍賣,乙購得該法拍房。幾天后,乙發現剛買的法拍房的門墻上遭人涂鴉寫字,據查,涂鴉者為丙。該案中( )①該銀行擁有抵押權,拍賣之后優先受償②丙侵犯了甲的所有權③丙應承擔賠償損失、恢復原狀等違約責任④乙購得法拍房,取得所有權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債務人或第三人不轉移對財產的占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對該財產折價或者拍賣,變賣的價款優先受償。債權人的這項權利稱為( )A.抵押權 B.質押權 C.留置權 D.所有權4、畫家李某在朋友宋某家畫了一幅畫,因墨水未干就寄放在宋某家中。不久后,沈某到宋某家做客,看上了此畫。宋某因手頭拮據,謊稱此畫歸自己所有,以合理市價賣給了不知情的沈某,兩人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據此我們可以判斷( )①沈某取得了該畫的所有權 ②李某有權要求沈某歸還畫作③李某擁有該畫的所有權 ④宋某侵犯了李某的財產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劉某將自己的一套房屋簽約賣給汪某,但在辦理過戶登記前去世。劉某之子劉某甲作為劉某遺產的唯一繼承人,將該房屋賣給李某并過戶。汪某得知后,要求李某和劉某甲賠償自己的損失。李某認為,自己與汪某素不相識,不應對汪某的損失負責。劉某甲認為,父債子償已經過時,劉某賣房給誰與自己無關。據此,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①汪某無權要求李某賠償自己的損失②汪某可主張李某未獲得該房屋所有權③劉某甲既然未放棄繼承該房屋,就應該向汪某承擔責任④若劉某甲與汪某經人民調解達成協議,則該協議具有強制執行效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 C A B 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