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導學案【課標解讀】政治認同:通過學習,明確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執政理念,認同中國共產黨領導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科學精神: 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列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上。公共參與:通過學習,使學生升華對黨的認識,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激發學生努力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培養學生立足實踐,報效祖國的愛國情懷,并積極投入實踐,參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體系構建】【核心知識點】一、黨的性質和宗旨1.黨的性質、根本立場和根本宗旨(1)產生: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2)性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3)根本立場:人民立場。(4)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2.黨的性質和宗旨的要求(怎么辦)(1)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2)在任何時候,黨都應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與人民同甘共苦,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更不允許任何黨員凌駕于群眾之上。二、黨的執政理念1.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是什么)(1)立黨為公:就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都要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和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體現國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體人民的共同理想。(2)執政為民:就是黨的全部工作必須以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2.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原因 (為什么)(1)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2)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3)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黨的奮斗目標。3.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要求(怎么辦)(1)就是要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牢記執政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堅持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2)就是要堅持人民立場和人民主體地位,虛心向人民學習,傾聽人民呼聲,汲取人民智慧,切實做到緊緊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群眾路線)。(3)必須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習題演練】1、“立黨為公”意味著中國共產黨除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外,沒有任何的私利私求可言。“執政為民”意味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權是人民的政權,中國共產黨要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要求中國共產黨( )①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立場 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③堅持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 ④不斷調整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2、中國共產黨的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從艱苦卓絕的革命年代,到篳路藍縷的建設年代,再到風雷激蕩的改革年代,我們黨之所以能一路攻堅克難、書寫輝煌,靠的就是黨和人民始終在一起,靠的就是人民對黨的信任擁護和不離不棄。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 )①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黨的奮斗目標②有利于密切黨群關系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③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④要把維護黨的特殊利益和人民主體地位相結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3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黨中央決定,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作為在全黨開展的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有利于( )①密切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擴大黨的履職范圍②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③轉變工作作風,始終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④最終實現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 A 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