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三 政治與法治第一課 歷史和人民的選擇第一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各種政治力量 導學案【課標解讀】政治認同:通過學習,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認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科學精神: 認識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順應歷史發展規律的。公共參與:運用事實說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闡明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的必然性,在生活中做到愛黨、愛國、愛人民。【體系構建】【核心知識點】一、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1.基本國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原因①內因:清王朝對內封建專制,對外閉關鎖國結果:政治腐敗,軍備廢弛,財政拮據,社會動蕩,危機四伏。②外因: 西方國家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建立資本主義制度,完成工業革命,實現機器大生產。列強發動侵華戰爭,簽訂不平等條約,嚴重損害中國主權獨立領土完整,控制中國的政治、經濟、外交和軍事。 (直接原因)(2)地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也是認識和解決近代中國一切社會問題的基本依據。2.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1)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2)主要矛盾: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階級矛盾)3.近代中國的歷史任務(1)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2)徹底改變貧困落后的面貌,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二、各種政治力量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1.新中國誕生前幾種政治力量的較量第一種方案:先后以北洋軍閥和國民黨集團為代表,極力維護地主和買辦階級統治,讓中國繼續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第二種方案:以某些中間派或中間人士為代表,幻想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走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第三種方案:以中國共產黨為代表,主張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共和國,經過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的方案在歷史和人民的檢驗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唯一正確的選擇。中國共產黨執政,既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選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思想理論條件: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2)階級基礎:工人階級(3)黨的初心和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4)意義:中國人民在斗爭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和希望。三、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1. 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1)國外條件: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2)國內條件:1919年,五四運動后,工人階級成為翻地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 革命的領導力量。2.中國工人階級的特點(在近代中國,工人階級和無產階級是同一階級。)(1)團結性/組織性。中國工人階級人數不多,但集中分布在大城市,有利于組織成為階級力量。(2)革命性。他們處于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重壓迫之下,富有斗爭精神,具有革命性。(3)先進性。他們同先進的生產方式相聯系,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具有先進性。3.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各階級所進行的斗爭存在的弱點(1)沒有認清革命的目的和對象;(2)沒有廣泛地發動人民群眾特別是工農群眾。4、中國共產黨對革命的貢獻(1)為什么革命(目標):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實現共產主義;歷史使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怎樣革命(對象):推翻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3)革命成就: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人民成為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5、結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斗爭經驗的歷史總結,是中國人民在長期探索、艱苦奮斗的基礎上共同確認的歷史真理。6.對“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理解(1)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從此,中國人民在斗爭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和希望。(2)中國共產黨執政,既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選擇。(3)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4)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經過28年浴血奮戰,終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習題演練】1、“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辛勞為民族,共產黨她一心救中國,她指給了人民解放的道路,她領導中國走向光明……” 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段歌詞充分反映了( ) ①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 ②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斗爭經驗的歷史總結 ③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中國人民在長期探索中確認的歷史真理 ④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都屬于人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2、魯迅詠贊黨的誕生:“它是遠方地平線上已經看得見桅桿的那一航輪船,是掙脫母腹的嬰兒的第一聲啼哭,是林中的響箭……”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A.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B.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C.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D.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3、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這里的“新”最主要體現在( )A.以反封建為對象B.以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為遠大目標C.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國的主張D.以武裝斗爭為主要方法4、1840年以后,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發動一系列侵略戰爭,迫使中國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勒索大量戰爭賠款,直接割占中國大片領土。設立租界,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列強嚴重破壞了中國領土完整和中國的主權。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近代中國有多重矛盾,其中的主要矛盾( )A.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B.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答案】A D B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