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推動高質量發展學習目標深刻領會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性;科學闡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措施。針對某一具體的經濟情境,提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措施.3.理解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要性、意義和途徑,科學闡釋發展經濟的著力點為什么要放在實體經濟上.自學指導與檢測課文標題 自學指導和預習自測第一目: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課前先學任務】閱讀:P38-39,找到以下問題的答案,并在教材上勾畫并批注關鍵字詞。 什么是高質量發展?(含義+特點) 為什么要實現高質量發展? ①國情 (新常態)進入新時代,隨著我國發展環境、發展條件的變化,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②地位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③必要性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實現高質量發展。④重要性高質量發展是現階段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⑤國內形勢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當前,我國社會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主要集中體現在發展質量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突出的位置,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⑥國際形勢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沖擊挑戰,關鍵在于辦好自己的事,提高發展質量,提高國際競爭力,有效維護國家安全。3.區分經濟發展與經濟增長第二目: 構建新發展格局 【課前先學任務】閱讀教材:P40-43,找到以下問題的答案,并在教材上勾畫并批注關鍵字詞。 1.新發展格局的內涵:(寫出) 2.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在教材中劃出) 3.現代化經濟體系 內涵 原因 構成(在教材中劃出) 4.如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在教材中劃出) 5.實體經濟的地位 【預習自測】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就是建設現代化的市場體系。( ) 2、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就要建設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 ) 3、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就要建設以鄉帶城、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 ) 4、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是筑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根基。( )課后診斷1.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2023年1至5月,我國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2.8%,高出全部固定資產投資8.8個百分點,工業控制計算機及系統產量增長33.4%。5月份,裝備制造業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超過七成。高技術制造業快速發展能夠( )①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國民經濟高速發展 ②轉換經濟增長動力,助力產業加速轉型升級③實現核心技術自主,保障制造行業投資安全 ④筑牢實體經濟根基,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我國清潔能源資源與負荷中心呈逆向分布(水能、風能、太陽能等資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地區,能源需求主要集中在東中部)。特高壓技術作為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領先世界的技術,解決了電力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運輸的世界難題。截至2020年底,我國成功投運30個特高壓工程,跨省跨區輸電能力達1.4億千瓦、特高壓技術的應用能夠( )①節約電力運輸成本,提高清潔電力的勞動生產率 ②增加清潔電力附加值,促進用電企業節能減排③實現電力合理調配,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④提升清潔電力供應能力,促進能源利用轉型升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為統籌利用東部地區日益增長的數據算力需求和西部地區豐富的空間資源、自然資源和電力資源優勢,我國于2022年2月正式全面啟動“東數西算”工程,通過構建一體化新型算力網絡體系,把東部地區大量生產生活數據輸送到西部地區進行存儲、計算、反饋,推動算力資源有序向西轉移,促進解決東西部算力供需失衡問題,推動數字經濟均衡發展。“東數西算”工程正在吸引企業和資本的積極參與,其經濟動因是( )①西部算力具有資源比較優勢,成本相對較低 ②西部算力供應鏈完整,數字經濟的優勢顯著③西部對算力需求大,資本投入有良好收益預期 ④算力市場的供需缺口大,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強調,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新質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為主導、實現關鍵性顛覆性技術突破而產生的生產力。因此,發展新質生產力( )①必須貫徹創新發展理念,追求內涵式發展 ②實質是要優化產業結構,推動高質量發展③最關鍵的是,要不斷地擴大固定資產投資 ④需要大力培育未來產業,以取代既有產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內容,對于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全局性指導意義。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應當( )①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先進制造業 ②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推動產業融合③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際市場 ④增加低端供給,更好滿足需求,釋放消費潛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我國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對經濟發展意味著什么?我國經濟1個百分點增速帶來的增量,相當于10年前的約2.1個百分點;作為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經濟總量占全球經濟的比重約為18%,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2012年至2021年,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平均6.6%的經濟增長。透過一個百分點的GDP增長,映射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邏輯是( )①看增量,這是體量更大、實力更強的增長 ②看分量,這是占比更高、貢獻更大的增長③看質量,這是能耗更少、規模更大的增長 ④看變量,這是速度更快、難度更大的增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農民工是我國“穩就業”的重點群體之一。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本地農民工和外出農民工(包括省內流動和跨省流動)的變化如圖(農民工結構變化圖):據此,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①本地農民工比重提高的原因是就業崗位從城市向鄉村轉移②省內流動農民工不斷增加主要是由于跨省農民工回流引起③跨省農民工持續回流反映出我國區域發展差距正在逐步縮小④縣域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政策吸引農民工主動返鄉就業創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發展,大國科技和產業競爭日趨激烈。在地緣政治沖突下,全球大宗商品與能源價格波動巨大,全球產業鏈加速重構,我國產業體系發展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增多,現有的產業體系難以滿足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必須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培育產業競爭新優勢。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應( )①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國有經濟上 ②堅持把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發展的戰略基點③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實現協同發展 ④堅持創新引領,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