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生活中的科學之礦泉水瓶妙用 —七下第三章《運動和力》復習 課時教學 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1)復習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因素和力的三要素。 (2)能說明物體的慣性與物體質量間的關系。 (3)知道二力平衡條件;能在具體問題中判斷物體是否處于二力平衡狀態;能對物體進行簡單的受力情況分析;能在具體問題中分析說明哪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哪兩個力互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 (4)設計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5)用實驗理解好液體壓強的特點。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生經歷利用礦泉水瓶及生活用品自制教具的過程,培養學生善于利用生活物品解決科學問題的習慣。(2)通過利用實驗復習知識點,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3)在學生主動參與復習和探究的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歸納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用實驗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復習的熱情。(2)激發學生善于利用實驗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3)在聯系知識的應用、設計實驗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和感受科學實驗的價值。教學 重難點 重點:設計實驗方案回顧有關運動和力的知識。 難點:用實驗理解液體壓強的特點。教學 方法 實驗法、觀察法、討論法。教學 準備 課件、2個礦泉水瓶、水槽、氣球、圓規、海綿、彈簧秤、水、橡皮筋、課堂任務單。教學 過程 一、經典名言,引入新課 師:偉大的哲學家、阿基米德曾經說過:“假如給我一個支點和一根足夠長的硬棒,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那么假如給我一個礦泉水瓶,我能做什么呢?今天我們就用我們身邊常見的礦泉水瓶作為實驗器材來復習七下第三章《運動和力》。 (設計意圖:利用名人名言引入新課,自然引出本節利用礦泉水瓶來進行運動和力的復習,激發學生復習的興趣。) 二、設計實驗、梳理知識 師:請利用礦泉水瓶作為實驗器材之一,適當添加其它輔助器材,設計有關運動和力的現象小實驗,盡可能多的寫出來。要求:寫出簡明實驗步驟(或畫圖表示),所依據的科學原理。 活動一:小組合作,以礦泉水瓶等輔助器材設計實驗。小組代表上臺展示設計成果,并用所學知識解釋實驗現象。 (設計意圖:利用開放性探究,查找知識盲點。引導學生利用礦泉水瓶來自主設計實驗,展示成果,師生互動,來系統梳理本章知識點,這樣形式的復習增強了科學味,同時調動了學生復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活動二: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特點 師:用一小錐子將瓶子扎一小洞,你猜想會出現什么現象?你猜想的理由是什么? 學生活動:提出猜想,設計實驗方案 師:將你的設計方案說來聽聽。 生1:在瓶子底部和側壁扎小孔,看到水流出可以驗證液體對瓶底和側壁有壓強。 生2:在瓶子側面豎直方向扎幾個小孔,通過水流遠近可以驗證液體內部壓強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生3:在瓶子同一水平面上扎幾個小孔,可以驗證同一深度各個方向壓強相等。 師:百聞不如一見,用實驗現象驗證你的結論吧! 學生動手實驗,在瓶子的側面及底部打孔,向瓶中灌水,通過小孔中水流方向、水流距離等現象得出相應的結論。 師:活動中老師看到一個小組沒有向瓶中灌水,根據瓶子外面水流變化來判斷,而是有新的創意,大家歡迎這個小組給大家展示一下。 生4:相同的操作是在瓶子側面不同位置扎小孔,不同的是不是向瓶子中灌水,而是將空瓶子直接壓入水中,通過瓶子內部小孔水流變化來判斷液體內部壓強規律。 師:這樣可以避免水流到地面,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可謂高見,大家為他的創新思路鼓掌。 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成果。 (設計意圖:對于液體內部壓強規律這個知識點復習,讓學生經歷了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并且學生親手自制教具,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獲得科學體驗,提高了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增加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突破了本堂課的難點。) 活動三:測一測,畫一畫 1、請測出這個空礦泉水瓶的重力大小。 2、為什么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等于空礦泉水瓶的重力? 3、請用力的示意圖畫出瓶子受力情況。 (設計意圖:通過測一測、畫一畫有效地復習彈簧秤的正確使用以及力的示意圖的畫法,代替了傳統口頭復習,讓學生在實際操中回顧。) 三、學以致用 1、用10牛的力握住重為4N的瓶子,懸空并且靜止不動。手對瓶子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牛。 2、若握力增大為20牛,摩擦力的大小為_____牛。 3、要減小手對瓶子的摩擦力,你的做法是_____。 4、將瓶子豎直向上拋,向上運動過程中的某一點,突然對礦泉水瓶子的所有力都消失,瓶子將____________。 5、小明買了一瓶礦泉水,放在水平地面上,瓶上標有凈含量550mL,小明想知道瓶子對水平地面的壓強,觀察發現瓶底不是平的,經過測量瓶底與地面的受力面積是10cm ,已知這個空瓶質量為20g,g取10N/kg,請你計算這瓶剛買的礦泉水放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 (設計意圖:通過變式訓練鞏固知識,教師運用具體問題,促使學生進一步思考,消化本節課復習的內容,發展了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四、課堂小結 學生談自己本堂課收獲以及困惑。 (設計意圖:能對本節課的主要學習內容與學習方法進行小結、提煉。) 明確寫出各環節的設計意圖板書 設計 略教學 反思 本節是一節典型的復習課,而上好復習課的關鍵是既要有新意又要讓學生感興趣,更要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為了能讓學生有直觀的的感性認識,讓枯燥的復習課變的鮮活而又有生命力,我引導學生收集生活中的礦泉水瓶自制教具進行實驗。這些源于身邊物品的科學實驗,把科學現象生動地顯示出來,通過分析揭示科學規律,經過教師的引導、提問、使學生完成對有關運動和力知識的構建。 2、本堂課學生表現還是比較活躍,但課堂上我對時間安排還不夠合理,導致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上課時教師語言還不夠精煉,需要加強。 3、由于在設計方案的時候,對一些實驗操作細節未進行剖析和提醒,導致學生在實際實驗操作細節上還是有很多的不規范,因此在平時實驗教學中多關注和加強學生進行規范的實驗操作。 4、小組建設做的還夠充分,可能由于上課時間匆忙忘記了小組評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