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名稱 2.丁香結 課時 2 授課時間課標要求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彩,體會其表達效果。 4.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 5.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背景分析 六年級學生多數孩子能在基礎部分掌握比較牢固,但在對詞語的理解與運用能力方面,很多孩子只能運用工具書去理解,聯系上下文理解的能力沒有形成;在閱讀方面,也有部分孩子練習題和短文根本就對不上號,不知道兩者結合起來,只閱讀不思考,造成了讀不懂文章的現象,更不用說讀懂文章的主要內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學習目標 1.通過自學,會認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并借助工具書、結合語境理解“幽雅、綴滿、笨拙、參差、愁怨”等詞語。 2.能正確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文章主要內容,說說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丁香花的,理清文章脈絡。 3.抓住描寫丁香的語句展開想象,深入理解內容,從色彩、形狀、香味等方面加以感受丁香的特點并體會丁香的美。 4.聯系自身的生活經驗來理解、感悟丁香結的象征意義和作者豁達的胸懷,并由“丁香結”啟發人生思考,并結合實際,談談蘊含的道理。學習 重難點 重點:通過品讀優美的句子,學會多角度描寫事物的方法;理解丁香結的象征意義,體會作者由丁香結生發的有關人生的感悟。 難點:通過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領會作者由事物引發聯想,進而闡述自己獨特感受的寫法。評價任務 1.完成學習任務一中的(一)(二)(檢測目標1) 2.完成學習任務二中的2、4,任務三中的2、3(檢測目標2) 3.完成學習任務四中的1、3,任務五四中的1(檢測目標3)所需條件 多媒體課件板書設計 2.丁香結 形狀 顏色 氣味 (視覺 嗅覺) 比喻 擬人 人生才充滿樂趣學 習 過 程 學 習 過 程 課前預習 1.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至少3遍,標出自然段的序號,用不同的符號標出文中的生詞及二類詞語。 2.查工具書解釋不理解的詞語,以及多音字“薄”“參差”的其他讀音和意思,摘記在便利貼上。 3.將本課生字每個練寫兩遍,圈出自己認為難寫的或易錯的生字。 4.查閱資料,了解老舍的生平事跡。 課中學習 學習任務一:認讀字詞,理解運用(檢測目標1) (一)這些詞語我會讀我會寫:(檢測目標1) 綴滿 幽雅 笨拙 參差 單薄 芭蕉 嫵媚 模糊 花蕾 花苞 衣襟 恍然 愁怨 1.看屏幕上的詞語,分行練讀詞語,提醒易讀錯的字音。 2.重點指導難讀、易錯字音“單薄”中的“薄”讀bó; “參差”的讀“cēn cī”。 3.小組內輪讀,相互糾正字音小組匯報。 4.出示課文插圖,對比理解“花蕾”“花苞”。 5.展示自己預習時書寫的生字,交流易寫錯的字。 6.指導生字書寫。重點關注這兩字書寫:“幽”是半包圍結構,外面是“山”,里面是兩個“幺”;“案”是上下結構,上面是“安”,下面是“木”;“薄”字中“甫”的變化。 7.書寫展示,交流評價提升。 (二)課文我會讀:(檢測目標1) 1.小組內輪讀課文,相互指出讀錯的地方,做到正確流利,嘗試讀出體會。 2.匯報讀書過程中發現的錯誤并訂正練讀。 學習任務二:整體感知,理清條理(檢測目標2) 1.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題是“丁香結”,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寫丁香結的? 其他自然段又寫了什么?(指向目標2) 2.小組自學后組內交流。全班展示匯報梳理后交流匯報:“(1-3)丁香花 (4-6)丁香結(檢測目標2) 3.學生再次快速默讀課文,概括描寫丁香的幾幅畫面,用小標題的形式列出來。(指向目標2) 4.小組交流,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結果: 城里丁香圖、城外校園里的丁香圖、斗室外三棵白丁香圖、雨中丁香圖 學生也可有其他概括,言之有理即可。 5.根據板書,說一說本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作者由丁香花引出了丁香結以及對人生的思考,丁香結引發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思考?出示: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么 指生讀,談談作者的感悟。 6.為何作者不開門見山,單刀直入,直接告訴我們道理?借事物來揭示道理,從寫法上來講叫做什么?板書:借物喻理 學習任務三:以讀促悟,初步感知丁香花的特點。(檢測目標2) (一)感知丁香花的特點 1.默讀1-3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丁香花的?畫出相關的語句,在旁邊寫下你的感受。匯報交流。 2.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丁香花的?①顏色 ②形貌 ③氣味 ④姿態(視覺、嗅覺) 3.寫出了丁香什么特點 ①繁密耀目 ②幽雅的甜香 ③嬌俏靈動 ④鮮潤嫵媚 可結合練習“思考探究一” 文章分別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了丁香的,賦予了丁香什么樣的品格。 4.賞析描寫優美語句。 參考“問題探究”的具體分析,讓學生深人文本,品味語句,理解文章意殖??梢源┎濉八伎继骄俊钡诙},讓學生邊賞析,一邊深人思考。 帶領學生準確解讀,幫助學生突破閱讀障礙。 5.教師指導朗讀。 誰說草木無情?它們也各有自己的品性與精神,宗璞筆下的丁香就是如此。作者從多角度展現了丁香的形象,豐富了丁香的內涵,不禁讓我們喜歡上了這一簇簇的可愛的丁香花。這是一篇清新雅致的散文,你喜歡作者筆下的丁香嗎?讓我們再次讀一讀這三個自然段。 (二)課堂回顧,交流收獲。 1.教師適當總結本課時教學內容,留下懸念。 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生字新詞,朗讀了課文,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劃分了文章的層次。學完這節課,大家是不是也喜歡上了作者筆下的丁香?那么,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丁香花的?作者又從丁香結中生發了怎樣獨特的感悟?下節課,我們將繼續探究。 2.引導學生交流收獲。 (1)自主交流并積累學習方法。 (2)摘抄、積累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三)作業設計,鞏固提高。 1.背誦描寫丁香的詩詞。 2.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豐富積累。 第二課時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回顧丁香花的特點。 2.上節課,我們跟隨作者宗璞初步領略了美麗的丁香,丁香的形象已經深深印刻在我們的心里。那么作者是怎樣將丁香的美表現出來的?又是怎樣聯想到丁香結并生發感悟的?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學習任務四:研讀課文,重點探究。(檢測目標3) 1.默讀課文,邊讀邊標畫描寫丁香花的語句,在旁邊寫批注。(指向目標3) 2.全班匯報交流: 畫面一:城里的丁香 課件出示相關語句: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墻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1)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比喻——把枝頭的小花比作星星,形象地寫出了丁香花小巧、繁密、耀目的特點。 擬人——“探出”和“窺著”都是人的神態和動作,作者將丁香花人格化,生動地刻畫出伸出宅院外墻的半樹丁香花嬌俏靈動、惹人憐愛的情態。 (2)指導朗讀。 畫面二:城外校園里的丁香 課件出示相關語句: “月光下白的瀟灑,紫的朦朧。還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蘭,在夜色中也能讓人分辨出,這是丁香?!?(1)這句話中,作者是從哪些角度來描寫丁香花的嬌俏芬芳的? 視覺——“月光下白的瀟灑,紫的朦朧”。作者將丁香花置于迷蒙的月色之下,營造出一種幽靜、典雅的氛圍,使畫面非常具有詩意的美感。 嗅覺——“還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蘭,在夜色中也能讓人分辨出”?!暗摹薄坝难诺摹北砻鞫∠慊ǖ姆枷悴⒉粷庥?,給人清新淡雅的感覺。 (2)指導朗讀。 畫面三:斗室外三棵白丁香 課件出示相關語句: “每到春來,伏案時抬頭便看見檐前積雪?!?(1)這兩句話中的“積雪”和“瑩白”在文中具體指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作者用“積雪”和“瑩白”來代替丁香花,避免反復提到“丁香花”帶來的重復累贅之感,使行文富于變化;“積雪”不僅言其白,而且言其多而純凈、輕柔,“瑩白”不僅言其白,而且言其光潔,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2)指導朗讀。 課件出示相關語句: “那十字小白花,那樣小,卻不顯得單薄。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遮掩著我的窗,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1)“照耀”一詞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2)指導朗讀。 畫面四:雨中丁香 課件出示相關語句: “在細雨迷蒙中,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花墻邊兩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前的瑩白滲過來。讓人覺得,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1)作者為什么說“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2)正是因為雨中的丁香如此嫵媚、如此迷人,才讓作者不禁發出“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的感嘆。指導朗讀。 課件出示相關語句: 雨中的丁香朦朧嫵媚,線條模糊,顏色交融柔和,猶如一幅色彩邊緣模糊、柔和婉約的畫作。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十分動人,不禁讓作者贊同古人將丁香和微雨聯系在一起的寫法。 小結:作者從顏色、形貌、氣味、姿態(或視覺、嗅覺)等角度寫出了丁香花純潔無瑕、可愛芬芳、嬌俏靈動、鮮潤嫵媚的特點。 3.再識“丁香結”,感悟人生。 研讀課文第4—6自然段,教師出示閱讀提示,引導學生思考、交流。 ①課文引用的兩句古詩中你體會到古人在丁香結中寄托了怎樣的情感?作者在文中引用這兩句詩有什么作用? 引導學生理解詩句“芭蕉不展丁香結”“丁香空結雨中愁”的意思,感悟詩句表達的情感。結合第4、5兩段的內容進行分析:作者引用古詩從另一個角度展示了丁香結的形象,豐富了丁香結的內涵,印證了在古詩文中丁香結的形象的確與“愁”分不開;同時也為后文作者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結中的情感,以開闊的胸襟開拓丁香結的象征意義做鋪墊。 ②什么是丁香結?為什么稱為丁香結?丁香結有什么象征意義? 出示丁香花蕾的圖片和中式衣襟上的盤花扣的圖片,引導學生明確丁香結的本義和象征意義;最后具體分析稱為丁香結的原因。 ③作者由丁香結生發了怎樣的人生思考?你是如何理解的? 出示句子:每個人一輩子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來。所以丁香結年年都有。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么?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談一談自己的理解。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允許有獨到的見解。 4.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丁香花的特點、丁香結的來歷及象征意義、作者由丁香結生發的感悟都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揭示文章的主題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1)教師總結。 小結:丁香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馳騁了作者的想象,多少年來,作者的心里一直裝著丁香,裝著“芭蕉不展丁香結”“丁香空結雨中愁”的詩句。在一次雨中的偶然發現,給了作者新的感悟: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正是這解不完的結,才讓我們的人生充滿了挑戰,充滿了樂趣。 (2)聯系生活實際升華主題。 人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在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是一種常態。我們應該正視生活中的問題,把它們看作生活有益的補充。所以,我們要以豁達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結”:生命既需要春光無限的陽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時,也需要細雨中解不開的丁香結,愁腸掛肚,百轉千回。 學習任務五:讀寫結合,學有所獲 過渡:通過本課的學習,同學們欣賞了嬌俏、嫵媚、芬芳的丁香花,理解了丁香結中寄托的情感,體會到作者豐富的聯想和獨特的感受,同時也領略了大作家的文筆的魅力。我們在寫作文時也要學習作者的寫法,用心觀察,融入自己獨特的感受,這樣能使自己的作文更生動、更吸引人。 1.出示“小練筆”,教師點撥寫法,學生練習寫話。 小練筆:作者通過“丁香結”這一事物引發了自己的聯想,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定會有一些事物引發你的聯想。想一想,快跟同學們分享一下吧! 提示:生活中,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有什么特點?它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寄托了怎樣的情感?要充分發揮想象,要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2.小組交流,集體評議。當 堂 檢 測 出示“小練筆”,教師點撥寫法,學生練習寫話。 小練筆:作者通過“丁香結”這一事物引發了自己的聯想,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定會有一些事物引發你的聯想。想一想,快跟同學們分享一下吧! 提示:生活中,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有什么特點?它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寄托了怎樣的情感?要充分發揮想象,要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作 業 內 容 1.閱讀《紫藤蘿瀑布》。 2.完成本課對應訓練。一 致 性 本課制定了清晰的學習目標,教學、學習與評價都是圍繞學習重點“通過品讀優美的句子,學會多角度描寫事物的方法;理解丁香結的象征意義,體會作者由丁香結生發的有關人生的感悟?!闭归_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生的學一級對學生的評價具有目標的一致性。通過教師教學活動,學生在的學習中有所提高,有所收獲。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學 后 反 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