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課 訂約履約 誠信為本3.2有約必守 違約有責一、【課前導學】1.履行合同的含義、原則2.履行合同的關鍵3.合同內容的含義4. 已生效的合同的變更、修改或解除5.違約責任的含義,承擔違約責任的限度、方式、免責條件二、【知識梳理】一、一諾千金 重在履行1.合同履行的含義:合同當事人按照合同約定實現各自權利義務的行為。2.合同履行的原則(1)全面履行:全面履行原則,又稱正確履行原則或者適當履行原則,即當事人必須按照合同約定的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等要求,正確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2)誠信履行:當事人應該恪守信用,言行一致,盡最大的善意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在合同沒有明確約定的情況下,合同當事人也應當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及保密等義務。(3)協作履行:當事人要積極配合對方,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只有雙方當事人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合同才會得到適當履行。3.履行合同的關鍵:明確合同內容①合同內容就是合同的條款,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通過合同的條款來體現。②合同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方法。4、 合同的變更或解除①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如簽訂補充協議延長合同履行期限。②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外,合同的一方當事人不能單方面變更或者解除合同,否則須承擔違約責任。二、言而有信 違約有責1、違約責任的內涵(1)含義:除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免責事由外,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守約方可以要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2)意義:違約責任既是違約方應該付出的代價,也是法律給予守約方的救濟。【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①有違約行為 ;②有損害事實; ③違約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④無免責事由【知識拓展】違約行為:除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免責事由外,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守約方可以要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違約責任既是違約方應該付出的代價,也是法律給予守約方的救濟。違約責任:一方違反合同約定,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法律規定了繼續履行、采取補教措施、賠償損失 、支付違約金、適用定金罰則等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違約責任的判定】依據民法典,對守約方的損害賠償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2、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①法律規定了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適用定金罰則等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②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二者只能選其一)【相關鏈接】違約金是指當事人一方違約時,根據合同約定向對方支付的一定數額的金錢。如果合同中有違約金的約定,守約方提出請求時,無須就損失的計算承擔舉證責任。定金是以確保合同履行為目的,由當事人一方在合同履行前預先交付于另一方的金錢。給付定金一方不履行義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義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當事人交付的保證金、押金或者訂金等,沒有約定定金性質的,不屬于定金。3、違約行為的免責①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遇到當事人約定的免責事由或不可抗力時,根據這些情形對合同履行所造成的影響,可全部或者部分免除當事人的違約責任。②民法典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并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三、【重點難點】1.拓展:違約行為免責的兩種情形(1)法定的免責情形。最常見的就是不可抗力,即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如地震、洪水、火災、戰爭等情況。當客觀上已經發生不可抗力,而且合同的當事人未能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是由這一不可抗力所導致時,當事人的違約行為可以免責。(2)約定的免責情形。這是雙方在訂立合同時經協商達成一致的免責情形,只要這種約定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屆時就可以對違約行為免責。提醒:地震并非在任何情況下都屬于不可抗力。如合同發生在地震之前,地震即為合同不能履行之免責情形;如在地震發生之后,地震對于合同的訂立成為可以預見、可以避免的客觀情況,不能為冒險簽訂的合同免責。民法典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并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因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交通管制,對很多合同造成履行障礙,構成不可抗力。當事人在履行合同時遇到障礙的,可以到當地的商事證明機構開具不可抗力證明,并以此為據主張減輕或者免除責任。2.知識拓展違約金 定金含義 當事人一方違約時,根據合同約定向對方支付的一定數額的金錢。 以確保合同履行為目的,由當事人一方在合同履行前預先交付于另一方的金錢。法律 效力 如果合同中有違約金的約定,守約方提出請求時,無須就損失的計算承擔舉證責任。 給付定金一方不履行義務的, 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義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其他 當事人交付的保證金、押金或者訂金等,沒有約定定金性質的,不屬于定金。四、【自我檢測】1、在“雙十一”活動中,陳某參加某網店大衣預售活動,支付了50元定金并約定“雙十一”當天付尾款,同時店家三天內發貨。約定的發貨期限到后,賣家以缺貨為理由一再延遲發貨。本案中,陳某可以( )①要求賣家雙倍返還定金②要求賣家繼續履行合同③要求賣家雙倍返還定金和支付違約金④要求賣家支付違約金和賠償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2.劉星在校門口找到一輛共享單車,掃碼并點擊確認了APP向其推送的費用標準和超區規則。他騎行至目的地,鎖車時被提示“因該處為服務區外,故需收取調度費10元”。劉星付款后又將該車掃碼騎回服務區內,但10元調度費并沒有退給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劉星自行將車騎回服務區內,單車所屬公司未作調度,應當退還調度費②單車所屬公司劃定服務區的規定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③10元調度費屬于雙方事先約定的具有懲罰性質的違約金④如果劉星主張返還調度費,必須證明雙方存在騎回服務區內退還調度費的約定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趙某向唐某購買了200萬元的酒店裝修材料,約定貨款在六個月內付清,違約金為10%,定金20萬元。三天后,趙某又以該酒店抵押,向某銀行貸款200萬元,期限為六個月,并辦理抵押權登記。三個月后,因發生疫情,趙某的酒店依法停止營業,導致趙某到期無力償還欠款。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因不可抗力應當免除趙某還款義務B.唐某可不返還定金并要求趙某支付違約金C.假如拍賣趙某的酒店,銀行可優先受償D.不能免除趙某因履行遲延而承擔的違約責任4.小王與旅行社簽訂了埃及8日游合同。出發前,小王與旅行社都未得知埃及發生騷亂。出發后第三天,原文化和旅游部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埃及”。第四天,因當地發生暴力沖突,無法繼續游覽,旅行社組織團隊乘包機返回。隨后,小王將旅行社訴至法院。關于本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旅行社不存在違約事實,無需承擔責任B.小王可請求解除合同,退還旅游費C.旅行社因不可抗力可免除違約責任D.旅行社應支付小王一定數額的違約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