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6課時 DNA的結構、復制及基因的本質一、DNA分子的結構1.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建構①模型構建者: 和②模型建構歷程:2.DNA分子的結構★歸納提升1:判斷DNA結構的正誤一看成分:不能出現 和二看堿基:堿基連在脫氧核糖的 號碳原子上;遵循 原則;堿基之間的氫鍵數正確三看連接:一條脫氧核苷酸鏈中,一個脫氧核苷酸的 與相鄰脫氧核苷酸的脫氧核糖的 號碳原子相連四看方向:DNA的兩條鏈★歸納提升2:DNA中相關的連接方式一條脫氧核苷酸鏈中,相鄰兩個脫氧核苷酸通過 連接;兩條脫氧核苷酸鏈之間通過 連接一條脫氧核苷酸鏈中,相鄰兩堿基通過 連接;DNA中,相鄰兩堿基通過 連接DNA分子中,每個磷酸連接著 脫氧核糖★歸納提升3:DNA的水解DNA初步水解產物為 種 ;DNA徹底水解產物有 種,包括3.DNA結構相關的計算規律一:一個雙鏈DNA分子中,A=T、C=G,則 ,即嘌呤堿基總數等于嘧啶堿基總數。規律二:在雙鏈DNA分子中,(A+T)/(A+T+C+G)=(A1+T1)/(A1+T1+C1+G1)= .規律三:在DNA雙鏈中,一條單鏈的(A1+G1)/(T1+C1)=K,則另一條鏈中(A2+G2)/(T2+C2)=規律四:DNA分子中,(A+G)/(T+C+A+G)= = = =【例1】已知1個DNA分子中有4000個堿基對,其中胞嘧啶有2200個,這個DNA分子中應含有的脫氧核苷酸的數目為 個,腺嘌呤的數目為 個.【例2】一條雙鏈DNA分子,G和C占全部堿基的44%,其中一條鏈的堿基中,26%是A, 20%是C,那么其互補鏈中的A占該鏈全部堿基的百分比是 ,C占該鏈全部堿基的百分比是 .【例3】DNA的一條鏈中(A + G)/(T + C)= 0.4。上述比例在其互補單鏈中為 ,在整個DNA分子中為 。二、DNA的特性① :DNA中的 和 交替連接構成基本骨架,兩條鏈互補的堿基之間通過 連接,同時兩條鏈 形成 結構,使DNA分子具有穩定性。② :DNA分子中脫氧核苷酸(堿基) 千變萬化。遺傳信息蘊藏在 中。若某DNA分子中有n個堿基對,則排列順序有 種(此計算結果的前提是每種堿基對的數量充足;若某種堿基對的數量小于n,則排列順序 種。 ③ :每種DNA分子都有 ,代表了特定的 。(不同的DNA,互補堿基之和的比例 ,因此能反映DNA的 )★DNA分子的 是生物體多樣性和特異性的 。三、基因的本質(B2P55-58)1.基因是有 的 。(注:RNA病毒的遺傳物質是 ,其基因就是有 的 )(在DNA上存在非基因片段,因此,DNA的堿基總數 DNA上所有基因的堿基數之和)2.基因的主要載體是 ,一條染色體上有 個DNA,1個DNA上有 個基因(DNA不全在染色體上,如 、 、 中的DNA)3.基因在染色體上呈 排列4.DNA是 ,能夠儲存足夠量的遺傳信息,遺傳信息是指 。★歸納提升:染色體、DNA、基因、脫氧核苷酸的關系四、DNA的復制(B2P52-54)1.對DNA分子復制的推測推測一 全保留復制:指DNA復制以DNA雙鏈為模板,子代DNA的雙鏈都是新合成推測二 半保留復制:①提出者: 。②假說:DNA復制方式為 。③假說內容:DNA復制時,DNA雙螺旋解開,互補的堿基之間的 斷裂。解開的 分別作為復制的模板,游離的 根據 原則,通過形成 ,結合到作為模板的單鏈上。④結果:新合成的每個DNA分子中,都保留了 。2.DNA半保留復制的實驗證據①實驗方法: 和②實驗原理:只含15N的雙鏈DNA密度 ;只含14N的雙鏈DNA密度 ;一條鏈含14N、一條鏈含15N的雙鏈DNA密度 。離心后不同密度的DNA會出現在離心管的不同位置:15N/15N-DNA在試管部( 帶);14N/14N-DNA在試管 部( 帶);15N/14N-DNA在試管 部( 帶)。③實驗過程及預期結果:將親代DNA雙鏈被15N標記的大腸桿菌轉移到14N的普通培養液中。然后在不同時刻收集大腸桿菌并提取DNA進行密度梯度離心,記錄離心后試管中DNA的位置假 說 DNA以半保留方式進行復制 DNA以全保留方式進行復制演繹推理 (子代DNA中15N和14N組成) 第1次復制后第2次復制后預期結果 (子代DNA在試管中的位置及寬度比) 第1次復制后第2次復制后④預期實驗結論:若第1次復制后,離心后DNA位于 帶,第2次復制后,離心后DNA位于 帶和 帶,且寬度 ,則DNA以半保留方式進行復制;若第1次復制后,離心后DNA位于 帶和 帶,第2次復制后,離心后DNA位于 帶和 帶,且寬度 ,則DNA以全保留方式進行復制。3.DNA復制的過程①概念:以 的 鏈為模板合成 的過程。②時期:主要是在 和 ,隨著染色體的復制而完成的。③場所:真核生物主要在 ,其次在 、 ;原核生物主要在 ,其次在 ;病毒在④過程及條件:⑤結果:一個DNA分子形成了兩個 的DNA分子⑥特點: (從過程上看); (從結果上看)⑦準確復制的原因:DNA獨特的 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通過 保證了復制的準確進行⑧意義:將 從親代細胞傳遞給子代細胞,從而保持了 的連續性【思考】DNA為什么能作為遺傳物質?★歸納提升DNA復制概念 以親代DNA的2條鏈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過程時間 主要是在有絲分裂的間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隨著染色體的復制而完成的場所 真核生物主要在細胞核,其次在線粒體、葉綠體;原核生物主要在擬核,其次在質粒;病毒在宿主細胞(總之,有DNA的地方就能進行DNA復制)條件 ①模版:親代DNA的兩條鏈; ②原料:4種游離的脫氧核苷酸; ③能量:ATP; ④酶:解旋酶(斷開氫鍵)、DNA聚合酶(形成磷酸二酯鍵)等方向 5’端—3’端(兩條子鏈的合成方向相反)特點 ①半保留復制 ②邊解旋變復制 ③雙向復制 ④多起點復制(真核生物) 提高復制效率結果 一個DNA分子形成了兩個完全相同的DNA分子準確復制保證 DNA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通過堿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的準確進行意義 將遺傳信息從親代細胞傳遞給子代細胞,從而保持了遺傳信息的連續性★思維拓展(B2P58、P60)DNA指紋技術(B2P58) DNA分子雜交技術(B2P60)方法 首先用合適的酶將待檢測的樣品DNA切成片段,然后用電泳的方法將這些片段按大小分開,再經過一系列步驟形成最后的DNA指紋圖譜 將兩種生物的DNA分子單鏈進行雜交,當兩種生物的DNA分子單鏈具有互補的堿基序列時,就會結合在一起,形成雜合雙鏈區;在沒有互補堿基序列的部位,仍然是兩條游離的單鏈原理 DNA的特異性 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應用 親子鑒定、刑偵斷案、死者遺骸鑒定 親緣關系的鑒定 (雜合雙鏈區越多,親緣關系越近)4.DNA復制的相關計算★歸納提升——DNA復制與細胞分裂中染色體標記問題1.有絲分裂子細胞染色體標記情況的分析 :用15N標記細胞核中兩條染色體上的DNA雙鏈,然后將細胞放在14N的環境中培養,讓其進行兩次有絲分裂,子細胞中染色體的標記情況如下:(1)第一次分裂 (2)第二次分裂由上圖可知,第一次分裂結束,子細胞中每條染色體 ;第二次分裂結束,形成的4個子細胞有 種情況:若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為2N,則連續兩次有絲分裂產生的子細胞中有標記的染色體數為 。2.減數分裂子細胞染色體標記情況的分析:用15N標記細胞核中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DNA雙鏈,然后將細胞放在含14N的環境中培養,讓其進行一次減數分裂,子細胞中染色體的標記情況如下:(1)減數第一次分裂 (2)減數第二次分裂由上圖可知,減數分裂DNA只復制一次,細胞連續分裂兩次,因此減數分裂產生的4個子細胞中染色體 。★歸納提升——運用同位素標記法的實驗總結同位素 標記物質 研究內容 結論(結果)有放射性 3H 亮氨酸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過程 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14C CO2 暗反應中碳的轉移途徑 CO2→C3→(CH20),發現卡爾文循環35S、32P 蛋白質、DNA 探究噬菌體的遺傳物質 DNA是噬菌體的遺傳物質無放射性 18O H2O和CO2 光合作用中O2的來源 產生的O2來自H2O,而不是CO215N DNA DNA的復制方式 DNA的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