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9課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教科書分析與教學建議一、重點和難點1.重點袁世凱復辟帝制與護國戰爭、民國初年的經濟發展、民國初年社會生活新氣象。難點北洋時期的軍閥割據、新文化運動。二、內容分析及教學建議1.本課立意中華民國建立后很快進入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本課聚焦于這段歷史,重點分析這一時期在政治、經濟與文化上的一些表現。2.子目間邏輯關系本課設置四個子目:袁世凱復辟帝制與護國戰爭,北洋時期的軍閥割據,民國初年經濟、社會生活的新氣象,新文化運動的開展。這四個子目,從不同的方面揭示進入北洋時期后中國政治、經濟與文化上的一些表現。3.內容取舍的考慮本課涉及的重大歷史事件較多,要一一講述基本的史實,難以做到。初中歷史教科書中對本課涉及的基本史實,大致已有所介紹。因此,本課在內容上的取舍,主要體現在選取重點以分析和評價相關重大歷史事件。第一子目“袁世凱復辟帝制與護國戰爭”,主要揭示大權獨攬的袁世凱是如何走上復辟帝制之路的,以時間為線索進行介紹。革命黨人的抗爭,則主要圍繞二次革命、護國戰爭展開。第二子目“北洋時期的軍閥割據”,主要介紹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內部派系紛爭,很快演化為軍閥混戰與割據的局面,大致敘述了直系、皖系、奉系等軍閥各自所控制的范圍,以及各軍閥憑借手中掌握的軍隊,爭權奪利,先后爆發直皖、直奉混戰。第三子目“民國初年經濟、社會生活的新氣象”,主要講述中華民國建立后,掃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縛和障礙,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一定條件,還特別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建立共和政體是中國歷史上破天荒的大事,民眾日常生活也因此出現了種種新氣象。第四子目“新文化運動的開展”,分析新文化運動是如何發動起來的,并簡要說明了這場運動主要在哪些方面沖擊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重點說明新文化運動宣揚民主與科學,推動思想文化革新,有著解放思想的重大意義。4.關鍵內容表述的說明第一子目“袁世凱復辟帝制與護國戰爭”,主要從三個方面揭示主題:其一,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后,一步步展開了獨攬大權的活動,包括解散國民黨、改責任內閣制為總統制、修改大總統選舉辦法,重點分析日本向袁世凱提出把中國的領土、政治、軍事及財政等都置于日本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條”要求;其二,簡要分析袁世凱如何走上復辟帝制之路,以及袁世凱如何接受所謂“勸進”當上皇帝;其三,分析面對袁世凱的倒行遞施,革命黨人通過哪些方式進行反抗,主要聚焦二次革命、護國戰爭。第二子目“北洋時期的軍閥割據”,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其一,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內部派系紛爭,很快發展為軍閥混戰、軍閥割據的局面;其二,通過總統黎元洪與總理段祺瑞之間產生的“府院之爭”,分析這一時期政治上的亂象;其三,揭示中國如何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協約國方面,尤其要說明中國勞工的巨大付出,為協約國一方的勝利作出了貢獻。第三子目“民國初年經濟、社會生活的新氣象”,主要從兩個方面揭示當時的社會變化:其一,描繪中華民國建立后,掃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縛和障礙,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一定條件;其二,說明建立共和政體是中國歷史上破天荒的大事,民眾日常生活也出現了種種新氣象,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過去的陳規陋俗不符合時代的潮流,應接受文明、開化的新習俗、新風尚。第四子目“新文化運動的開展”,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其一,揭示新文化運動是從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開始的,隨后北京大學以及遷往北京的《新青年》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其二,簡要分析新文化運動所闡述的主張,說明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與科學的旗幟,開展對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的徹底批判,推動思想文化革新,有著解放思想的重大意義。5.欄目內容設置的考慮本課導入本課以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為躲避兵災百姓四處逃亡的情景導入,旨在幫助學生盡快認識這段歷史。中華民國建立后,未能在較短的時間里重建社會秩序,很快陷入到種種混亂中,這也導致百姓的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由此導入本課第一子目的內容。歷史縱橫本課設置了一則《歷史縱橫》,介紹了“宋教仁案”。“宋教仁案”是在臨時政府即將向正式政府過渡的背景下發生的,對于認識中華民國建立后進行的民主政治的嘗試,是重要的參照。簡言之,這是以宋教仁為代表的主張建立責任內閣的國民黨,與以袁世凱為首的政治勢力激烈斗爭導致的結果。這一事件對后來的政局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正是在“宋教仁案”后,革命黨人發動了二次革命。史料閱讀本課設置了一則《史料閱讀》,材料選自陳獨秀的《吾人最后之覺悟》。這段話指出民國建立后并沒有在政治上帶來根本的改變,因此,要解決政治上的根本問題,“猶待吾人最后之覺悟”。很明顯,這個“最后之覺悟”指的就是文化上的努力。這對于理解新文化運動的開展,有著突出的意義,意味著新文化運動是在現實政治的刺激下而引發的。學思之窗本課在第三子目設置了一則《學思之窗》,要求結合材料,聯系課文,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原因。思考點本課在第二子目,緊密結合正文設置一則《思考點》:你怎樣理解孫中山的這則通電?6.對本課相關內容的補充說明“二十一條”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日本利用西方列強無暇東顧之機,企圖獨占中國,于1915年1月18日向袁世凱提出把中國的領土、政治、軍事及財政等都置于日本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條”,并要求中國政府“絕對保密,盡速答復”。“二十一條”分為五號,主要內容有:承認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一切特權,概不讓與或租與別國;進一步擴大日本在南滿和內蒙古東部的權益;將漢冶萍公司作為兩國合辦事業,中國政府不得自行處分;規定中國沿海港灣、島嶼不得租借或割讓他國;中國政府須聘用日本人為政治、財政、軍事等方面的顧問。后經過中日雙方的協商,袁世凱最終于1915年5月25日被迫簽訂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條約”。在日本脅迫下簽訂的“中日民四條約”,是袁世凱政府與日方圍繞“二十一條”進行多次談判最終確定的修正案。該條約由《關于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之條約》《關于山東之條約》及另附的十三件換文組成。籌安會籌安會是楊度主導下建立的公開支持恢復帝制、實行君主立憲的一個團體。1915年8月,楊度、孫毓筠、嚴復、劉師培、李燮和、胡瑛六人聯名通電全國,發表《籌安會宣言》:“我國辛亥革命之時,國中人民激于情感,但除種族之障礙,未計政治之進行,倉卒之中,制定共和國體,于國情之合否,不及三思。一議既倡,莫敢非難,深識之士,雖明知隱患方長,而不得不委曲附從,以免一時危亡之禍。”文中還進一步闡明:“清室遜位,民國創始,絕續之際,以至臨時政府正式政府遞嬗之交,國家所歷之危險,人民所感之痛苦,舉國上下,皆能言之。長此不圖,禍將無已。”由這則宣言不難理解該會之用意,那就是指明倉促中創立的共和國體,并不適合中國之國情;尤其還把當時中國政治上呈現的種種亂象,歸于共和國體。該宣言進一步表示,之所以組成此會,目的是“籌一國之治安,研究君主,民主國體,二者從何適于中國”。顯然,這是為袁世凱的復辟帝制而制造輿論的行為,構成袁世凱走上帝制之路的一環。籌安會成立后,引起了各方強烈的反對。1915年10月15日,籌安會改名為憲政協進會,并通電宣告籌安會結束,并聲稱“此后本會方針,應注重立憲問題”。府院之爭1916-1917年間發生的“府院之爭”,是以黎元洪為首的總統府集團與以段祺瑞為首的國務院集團之間發生的爭端。這既是總統制與內閣制之爭,也是北洋軍閥利益集團內部的爭權奪利。1916年6月袁世凱死后,黎元洪依法繼任大總統,隨后任命段祺瑞為國務總理,組成新內閣。然而,雙方在許多問題上發生激烈沖突,形成總統府與國務院互為對立面的府院之爭,甚至成為北京政治主要的矛盾,導致政局極度動蕩。1917年6月,張勛以調解府院之爭為名,率兵入京,擁清廢帝溥儀復辟。值得補充說明的是,教科書中僅提及這一次“府院之爭”。其后還曾發生第二次“府院之爭”,指的是馮國璋與段祺瑞之爭。三、問題解答1.學思之窗結合這段材料,并聯系課文,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原因。解題關鍵從史料中提取關鍵的數字信息。思路引領引導學生對這段材料所提供的兩組數字作對比。答案提示這段材料說明,戰前和戰后注冊公司數和資本總額發生了很大變化,涉及的行業眾多,尤以紡織業和面粉業這兩個關系民眾衣食的行業發展得最快,可見中國民族工業得到發展。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對當時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原因進行分析。2.思考點你怎樣理解孫中山的這則通電?解題關鍵了解孫中山發表這則通電的背景。思路引領這則通電涉及的基本史實在課文中展現得不多。教師可適當補充一些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形成有條理的答案。答案提示根據課文內容作答即可。需要補充說明的是,這則通電中,緊接著“顧吾國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爭雄,南與北如一丘之貉”這句話后,還有這樣一句:“雖號稱護法之省,亦莫肯俯首于法律及民意之下。”此外,這段歷史一般被稱為孫中山領導的以擁護國會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為標志的“護法運動”。3.問題探究閱讀上述材料,談談中華民國建立后圍繞“國體”問題所發生的爭端。解題關鍵本題要結合梁啟超闡述的觀點,理解中華民國建立后,在國體問題上形成的各種看法,以及梁啟超是如何評說的。思路引領首先要緊扣這篇文章發表的時間,即充分把握此文發表的背景。這是在袁世凱復辟帝制的風聲傳出后,梁啟超針對國體問題的反省。答案提示梁啟超的《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一文,是在袁世凱復辟帝制的背景下發表的。尤為特別的是,中華民國成立以來,梁啟超一直支持袁世凱,反對革命黨人的主張,還曾先后擔任司法總長和幣制局總裁。此時發表明確反對稱帝的文章,也表明梁啟超與袁世凱政治上的決裂。結合材料提供的信息,還可以注意到,該文明確表達了反對變更共和政體的觀點,指明“不忍于共和之敝,而欲以君主專制代之,謂為良圖,實所未解”;重點說明此時變更國體,“其為君主專制,自無待言”。4.學習拓展收集材料,結合史實,進一步探討新文化運動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解題關鍵了解新文化運動在思想解放上作出的努力。思路引領引導學生收集新文化運動開展過程中留下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分析這些文本所闡述的主要看法。答案提示對于新文化運動,限于篇幅,無法有更多的展示。教師可引導學生讀一兩篇《新青年》刊登的文章,尤其可關注這期間發生的“新舊之爭”,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新文化運動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如圍繞“文學改良”,除查找課文中提到的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外,還可以讓學生閱讀陳獨秀發表的《文學革命論》。圖片說明1.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百姓為躲避兵災四處逃亡的情景該圖描繪的是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百姓四處逃亡的情景,便于學生很快進入本課的教學情境。由此引入本課所要揭示的核心問題:中華民國建立后,無法在較短的時間里重建社會秩序,反而陷入種種混亂中。在軍閥混戰和軍閥割據的局面下,受到最大傷害的正是普通百姓。2.由袁世凱簽字的“中日民四條約”1915年5月25日,袁世凱在日本脅迫下簽訂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條約”,對應的是課文中提及的1915年1月日本向袁世凱提出的把中國的領土、政治、軍事及財政等都置于日本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條”要求。在日本脅迫下簽訂的“中日民四條約”,由《關于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之條約》《關于山東之條約》及另附的十三件換文組成,是袁世凱政府與日方因“二十一條”多次談判最終確定的修正案。該條約的簽署,不能改變“喪失主權”這一基本事實,但也表明袁世凱等人為此曾據理力爭,并采取了諸多舉措。3.北洋軍閥統治時期軍閥割據示意圖該圖展示了各軍閥實際控制的地區和南北軍閥爭奪地區,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皖系軍閥、直系軍閥、奉系軍閥、滇系軍閥、晉系軍閥、桂系軍閥等,便于學生從空間上把握北洋時期軍閥割據的情況。4.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在歐洲的華工該圖展示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在歐洲的華工。1917年8月14日,中國向德、奧兩國宣戰,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協約國一方。在此期間,有約14萬中國勞工遠渡重洋前往歐洲前線,承擔了最艱苦、最繁重的戰勤任務。中國勞工的巨大付出,為協約國一方的勝利作出了貢獻。據相關研究,共有約2萬華工戰死或病死在歐洲戰場。法國最大的華工墓地濱海努瓦耶勒市諾萊特公墓,就安葬著842名華工。5.榮氏兄弟創辦的福新面粉公司福新面粉公司成立于1912年12月19日,由榮宗敬、榮德生兄弟在上海創立,它與1903年榮氏兄弟在無錫創立的茂新面粉公司共同構成當時中國最大的私營面粉企業集團。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面粉銷售緊俏,福新、茂新兩家公司不斷擴大規模,設立了多家分廠。1915年榮氏兄弟投資創辦了申新紡織公司,并不斷擴大規模,成為中國近代棉紡織業規模最大的民族資本企業。此三家企業于1921年合組為茂新、福新、申新總公司。到1922年,榮氏兄弟經營的面粉廠達到12家,生產量已占全國民族資本面粉廠總生產量的1/3左右。申新紡織公司系統到1931年擴大為9個紗廠,成為當時國內最大的華商棉紡織企業。榮氏兄弟因此被稱為“面粉大王”和“紡紗大王”。6.《青年雜志》第1卷第1號陳獨秀于1915年9月15日創辦《青年雜志》,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該雜志為月刊,6期為一卷,由上海群益書社出版。其《社告》明確表示:“國勢凌夷,道衰學弊,后來責任,端在青年。”陳獨秀在第1卷第1號上發表的《敬告青年》一文,更是寄望于青年“自覺其新鮮活潑之價值與責任”,努力做到;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象的。7.蔡元培、陳獨秀等與北大文科哲學門師生合影1917年1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他聘請陳獨秀為文科學長,并延攬許多具有新思想的學者來北大任教。北京大學和遷往北京的《新青年》雜志,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而1912年京師大學堂改為北京大學后就設立的文科哲學門(1914年正式招生),匯聚了推進新文化運動的骨干力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