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8課 辛亥革命教科書分析與教學建議重點和難點重點難點《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武昌起義與中華民國建立的過程。二、內容分析及教學建1.本課立意了解近代中國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辛亥革命。2.子目間邏輯關系本課設置三個子目: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武昌起義與中華民國的建立、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這三個子目之間是層層遞進的邏輯關系,主要以時間為線索,展示辛亥革命的歷史過程以及所產生的影響。3.內容取舍的考慮本課涉及的重大歷史事件較多,要一一講述基本史實,難以做到。初中歷史教科書中對于相關基本史實大致已有介紹,因此,本課在內容上的取舍主要考慮選擇重點角度分析和評價辛亥革命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第一子目“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主要結合革命先行者孫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歷程,展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發展。實際上,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還有不少其他的事例。1905年8月在日本東京創建的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是依托于華興會、興中會、光復會等團體建立的。這些團體的活動也構成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重要環節,限于篇幅,未能加以評述。敘述這段歷史時,中間穿插講述“新政”和“立憲運動”,有利于理解這場革命的背景。第二子目“武昌起義與中華民國的建立”,主要敘述武昌起義與中華民國建立的過程。這一過程涉及多方力量的較量,不容易講清楚,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所在。該目的四個段落,大致展示了事件的進展,教師可據此進行分析:保路運動實際構成武昌起義的導火索;武昌起義勝利促成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到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的手中;《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制定。第三子目“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內容較為簡略,主要從積極意義和局限性兩方面進行解讀,分析辛亥革命開始了比較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同時指出這場革命并沒有解決近代中國社會的根本問題,具有歷史局限性。4.關鍵內容表述的說明本課的三個子目,主要圍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武昌起義、中華民國的建立展開。初中歷史教科書中對相關基本史實已有大致介紹,因此高中歷史教科書主要立足于對這些事件的分析和解讀。第一子目“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本子目所講述的內容有兩條基本線索。其一,1901年初,遭受重挫的清政府試圖通過“新政”進行“自救”,所涉及的內容與戊戌維新時期所頒布的改革舉措不乏相似之處,且更為廣泛,力圖在官制、軍事、商業、教育等方面進行一系列改革。1906年9月清政府還宜布預備立憲,后又于1908年8月27日頒布《欽定憲法大綱》,作為制定“憲法”的準備。這也促成立憲派先后掀起三次請愿速開國會運動。其二,以孫中山為線索,展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如何興起的。這期間成立的各種革命團體很多,限于篇幅,只重點介紹了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組織的興中會,以及1905年8月20日孫中山與黃興等人在日本東京創建的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此外,結合孫中山在《民報》上闡述的“三民主義”,大致說明這些革命政黨所宣傳的革命理論和主張。而對于革命黨人組織的多次武裝起義,受篇幅限制,也只介紹了1911年4月27日的廣州黃花崗起義。第二子目“武昌起義與中華民國的建立”。該子目大致按照時間線索勾畫了相關事件的進展。其一,將保路運動的發生及其影響,作為武昌起義的背景;保路運動實際可理解為武昌起義的導火索。其二,1911年10月10日晚,革命力量雄厚的新軍工程第八營打響了武昌起義第一槍。武昌起義爆發后,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14個省和上海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要引導學生思考武昌起義何以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尤其須結合之前所發生的“東南互保”“立憲運動”等事例說明清政府的根基早已不穩。其三,清政府頒布《清帝遜位詔書》,宣告統治中國260多年的清王朝結束。同時,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到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的手中。對于這樣的結果,要避免從單純的“陰謀論”進行解讀,而是要看到歷史的復雜性。其四,為防止袁世凱專權,制定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了責任內閣制,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這一幕的發生也有頗多曲折,是當時各種力量博弈的結果,展現出歷史的復雜性。第三子目“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該子目重點說明辛亥革命開始了比較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中國歷史上從來不曾有過的共和政體。但是,要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在中國的統治,絕不是一兩次革命運動所能完成。據此也要分析辛亥革命的歷史局限性,重點關注課文中特別指明的“它缺乏一個能夠提出科學的革命綱領、能夠發動廣大民眾,以及組織嚴密的革命政黨的領導,這些是辛亥革命的歷史局限”。這實際提供了思考這場革命的基本思路,也可以此作為其留給后人的深刻教訓。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后續的歷史,尤其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以及國民黨的改組。換言之,一個政黨必須解決這些問題,才能真正變得堅強有力,并進行更有效的社會動員。5.欄目內容設置的考慮本課導入本課以《革命軍》書影導入,旨在幫助學生盡快進入“革命”的情景中。實際上,“革命”話語也正是在20世紀初流行開來的。1903年鄒容撰寫的《革命軍》一書,產生了廣泛影響,成為引導仁人志士走向革命道路的明燈。《革命軍》一書凡七章,首緒論,次革命之原因,次革命之教育,次革命必剖清人種,次革命必先去奴隸之根性,次革命獨立之大義,次結論,凡二萬余言。由此進入本課第一子目的教學。歷史縱橫結合課文內容,本課安排了兩則《歷史縱橫》,以介紹相關史事,擴展、補充正文內容。其一,“清末新政內容”。“新政”是《辛丑條約》簽訂后,遭受重挫的清政府進行的“自救”,所涉及的內容與戊戌維新時期所頒布的改革舉措不乏相似之處,顯示出清政府力圖在官制、軍事、商業、教育等方面進行一系列改革。這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這段歷史,認識到清政府不可能為中國找到真正的出路。其二,“保路運動”。保路運動發展成武裝起義后,清政府調兵進行鎮壓,導致武昌空虛,革命黨人于是決定發動武昌起義。對此作進一步的補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武昌起義爆發的原因。史料閱讀本課的《史料閱讀》是留學日本的革命黨人林覺民回國后,于1911年4月24日寫下的《與妻書》。林覺民隨后毅然投入廣州黃花崗起義,英勇就義。學思之窗本課提供了一則《學思之窗》,要求學生閱讀材料后,分析三民主義的積極意義及局限。思考點本課在第三子目中,緊密結合正文設置了一則《思考點》: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意義?6.對本課相關內容的補充說明立憲運動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預備立憲,表示“國勢不振,實由于上下相睽,內外隔閡,官不知所以保民,民不知所以衛國”,故當“仿行完政,大權統于朝廷,庶政公諸輿論,以立國家萬年有道之基”。為此,國內的立憲派積極推進,于當年12月聯合江蘇、浙江、福建三省商界、學界200多人在上海成立預備立憲公會,推鄭孝胥為會長,張謇、湯壽潛為副會長。1908年8月,清政府又頒布《欽定憲法大綱》,作為制定“憲法”的準備,相應的,1909年還在各省成立了諮議局,作為推進此事的機構。以此為依托,立憲派先后掀起三次請愿速開國會運動。第一次是由江蘇省諮議局議長張謇帶頭發動的。立憲派還發起成立了諮議局聯合會,并邀請各省諮議局派代表匯集于上海,共同商討如何促成清政府速開國會。1910年1月推選出的進京請愿代表團,向都察院呈遞了“速開國會”請愿書,但清政府以“籌備既未完全,國民知識程度又未畫一”為理由加以拒絕。第二次發生于1910年6月,入京請愿代表達150多人,堅持速開國會才是“弭亂救亡之策”。清政府仍堅持9年的預備之期,并且表示“宣諭甚明,毋得再行瀆請”,再次拒絕了立憲派的請求。第三次請愿在1910年10月上旬,立憲派開展了更廣泛的動員,造成極大的聲勢,甚至各省督撫也聯名上奏,請求立即組織責任內閣,召開國會。在此情形下,清政府不得不作出一定的讓步,宣布將原定9年的期限提前3年,改于1913年召開議院。按照修訂后的預備立憲規劃,1911年將組織責任內閣。然而,該年清政府宣布的13人內閣名單中,皇族就有7人,被時人譏為“皇族內閣”。經歷這些曲折,也讓不少立憲派人士認識到清政府實無誠意推行立憲,轉而支持革命。責任內閣制1912年3月11日公布實施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政府采取責任內閣制。國務員(國務總理及各部總長均稱為國務員)負政府的實際責任,總統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發布命令時,須國務員副署方為有效。1912年3月13日,經參議院同意,袁世凱任命唐紹儀為中華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然而,一樁涉及王芝祥的任命案,就表明這樣的責任內閣制完全不是袁世凱所能接受的。唐紹儀原準備任命王芝祥為直隸都督,但袁世凱卻不接受,反而把沒有經過唐紹儀副署的委派王芝祥為南方宣慰使的命令公布出來,隨后又任命其嫡系大將馮國璋為直隸都督。為此,唐紹儀只得憤而提出辭呈,這屆內閣也只存在了三個月。唐紹儀之去職,是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后第一次公然踐踏《臨時約法》、破壞責任內閣制的行為,然而這一事件并沒有引起很大反響。隨后,袁世凱一步步展開了獨攬大權的活動。三、問題解答1.學思之窗閱讀孫中山這段話,分析三民主義的積極意義及局限。解題關鍵讀懂史料,并從史料中提取關鍵信息,即孫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思路引領結合課文內容閱讀這段史料,思考三民主義的具體內容。答案提示孫中山將其革命主張概括為解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問題,也確立了民族獨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三大目標。這確實是當時的中國亟待解決的問題,反映了時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代表著當時最進步的思想,具有積極意義。不過,這段史料也說明,孫中山這時所闡述的三民主義明顯有所偏重,認為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殆不可以須臾緩”,而民生主義“中國獨受病未深,而去之易”。這表明孫中山此時關注的主要是政治上的革命,對社會革命考慮不多。實際上民生問題同樣是中國亟待解決的根本問題,而且并不容易解決。結合后面的歷史即可知,孫中山越來越重視“民生主義”。2.思考點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意義?解題關鍵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梳理辛亥革命的意義。思路引領辛亥革命的意義大致可從歷史意義和歷史局限兩個方面進行解讀,可據此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形成有條理的答案。答案提示根據課文內容作答即可。歷史意義方面,可重點思考從君主專制制度到共和政體的轉折;歷史局限方面,可緊扣革命的組織者進行思考。課文中特別指明“缺乏一個能夠提出科學的革命綱領、能夠發動廣大民眾,以及組織嚴密的革命政黨的領導,這些是辛亥革命的歷史局限”。這實際提示了思考的角度。教師可引導學生聯系后續的歷史,尤其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以及國民黨的改組等作答。3.問題探究閱讀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孫中山為什么走上推翻清政府的革命之路。解題關鍵本題要結合孫中山闡述的觀點,理解當時的革命者是如何認識清王朝的腐敗,以及如何走上革命之路的。思路引領孫中山之所以走上推翻清政府的革命之路,是因為他認識到這個政府已經完全腐敗,“從根本上徹底地腐朽了”,因此,“必須以一個新的、開明的、進步的政府來代替舊政府”。這就是孫中山走上革命之路的緣由所在。答案提示孫中山之成為革命者經歷了一個過程。最初,他也希望通過改良的辦法改變中國的面貌。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后,孫中山逐漸認識到,改良道路不能挽救國家。于是,1894年11月他在檀香山組織興中會,走上了革命之路。同時,孫中山還逐漸認清這場革命的實質就是推翻清王朝,創建一個新的政府代替舊政府。4.學習拓展查找相關資料,說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法制史上的里程碑。解題關鍵了解《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制定的背景。思路引領查找相關資料,了解中華民國建立所涉及的各項重大問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如何進行闡釋的。答案提示《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不僅明確規定“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而且通過立法程序,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的國家政治制度和政權的組織形式。圍繞《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已有很多研究成果,教師可引導學生閱讀這一文獻,同時選擇一兩部相關論著指導學生學習,了解專家學者是如何評價《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如陳旭麓《“揖美追歐,舊邦新造”-辛亥革命與王朝時代的終結》(《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1年第1期)一文就指出:“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以及《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可以說是“揖美追歐'的結果,是五四以前80年先進的中國人經過幾代人的奮斗而取得的最富深遠意義的結果,是中國近代民主政治實踐的一塊里程碑。”四、圖片說明1.《革命軍》書影以青年革命家鄒容撰寫的《革命軍》一書作為本課的開篇,是因力該書出版的1903年正是“革命”思想風起云涌的年代。該書旗幟鮮明地宣傳資產階級民主共和思想,并從正面闡述革命的正義性和必要性,一開篇即以高昂的激情謳歌了革命事業之偉大:“偉大絕倫之一目的,日革命。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革命軍》一書在當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成為引導仁人志士走向革命道路的明燈。2.《奏定學堂章程》自戊戌維新時期提出“廢除八股,改試策論”的主張,中國的新式教育即已在醞釀,規劃中,最終目標是要以“學校”代替“科舉”。1902年頒布的《欽定學堂章程》(壬寅學制),是晚清規劃全國學制最初的計劃,只是沒有真正實行。1903年制定、1904年公布的由張百熙、張之洞、榮慶等奏擬的《奏定學堂章程》(癸卯學制),才真正成為近代中國第一個由中央政府頒布且由政府督導施行的全國性法定學制系統。該章程主要借鑒了日本的經驗,根據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幾個階段的劃分,對于學校教育所涉及的課程設置、教育行政及學校管理等作了詳細規定。3.孫中山(1866-1925)及其題詞選擇孫中山的像及其題詞,是因為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是從孫中山開始的。孫中山革命活動的開始,標志著一種新的社會力量登上了中國政治舞臺。而結合孫中山成長的心路歷程,還可以認識這場革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深入的。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組織興中會,是其走上革命道路的開始。在此之前,孫中山曾上書李鴻章,明確闡述了“人能盡其材,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的主張,認為“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堅船利炮之是務,是舍本而圖末也”。可以說,正是在改良道路上不斷碰壁,才促成孫中山走上革命之路。孫中山的題詞“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是1905年8月成立的中國同盟會的綱領,是每個會員人會時的誓詞。4.《民報》創刊號《民報》是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報,1905年11月26日創刊于東京,設有圖畫、論說、時評、譯叢、來稿等欄目,每月出版一期,每期6萬至8萬字。孫中山為《民報》撰寫的發刊詞,將中國同盟會的主張概括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指出只要實行這三大主義,就可以“舉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畢其功于一役”。《民報》是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傳陣地,圍繞中國是否需要一場革命等問題,與梁啟超主辦的《新民叢報》展開了大論戰。5.秋瑾(1875-1907)秋瑾,字璿卿,號競雄,別號鑒湖女俠。浙江山陰(今紹興)人。自幼愛讀書,工詩文,好騎馬擊劍。1896年,在湖南依父命嫁湘潭富紳子弟王廷鈞。1903年,隨王去北京居住。時值八國聯軍人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機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敗,決心獻身救國事業。1904年夏,她東渡日本留學,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革命活動。1905年歸國后,分別在上海、紹興會晤蔡元培、徐錫麟,并由徐介紹參加光復會。同年7月回到日本,在黃興寓所加人同盟會,被推為評議部評議員和浙江主盟人。1906年因反對日本文部省頒布限制中國留學生的《取締清國留日學生規則》,憤而歸國。萍瀏醴起義發生后,曾密謀在長江流域各省響應,并負責浙江方面的發動工作。后與將去安徽的徐錫麟約定,在皖、浙二省同時發動起義。1907年,她往來杭、滬間,發動軍、學兩界,準備起義。原定7月6日起義,后改為19日。但7月6日徐錫麟在安慶起義失敗,其弟徐偉在供詞中牽連秋瑾。14日下午,清軍包圍紹興大通學堂,秋瑾被捕。她堅不吐供,僅書“秋風秋雨愁煞人”以對。15日凌晨就義于紹興軒亭口。6.辛亥革命形勢圖該圖描繪出武昌起義發生后宣布獨立的省份,以及南北和談時革命軍政府控制的地區,可以幫助學生從空間上把握武昌起義后的全國形勢。同時,也可以據此了解南北和談時的形勢,認識辛亥革命何以會產生那樣的結果。在教學中要利用此圖,幫助學生加深對武昌起義和中華民國建立的認識。7.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選舉會合影1911年12月29日,17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舉行會議,孫中山以16票(每省一票)當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會后,選舉會代表留下這張合影,照片上還附有出席會議的17省代表名單,此件藏于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8.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后與北洋將領合影這張合影形象地說明袁世凱所依靠的力量,并能部分解釋辛亥革命的成果何以會落到袁世凱的手中。1895年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用西法編練的新式陸軍,后來發展為北洋六鎮(北洋新軍),是清末陸軍主要力量。袁世凱培植了一大批親信,以加強對全軍的控制,形成以他為首的北洋軍事政治集團,勢力不斷擴張。武昌起義后,袁世凱一方面奉清政府命率軍南下,以武力威脅革命勢力,另一方面又誘使革命黨人展開和議。在重重壓力之下,孫中山被迫發表聲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凱贊成共和,即舉袁做大總統。袁世凱轉而又以南方革命黨人的共和要求向清政府施壓。最后的結果即是袁世凱奪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頒布《清帝遜位詔書》。2月15日,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3月10日,袁世凱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