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6課 我的叔叔于勒(第34~35課時)【目的要求】1.朗讀課文,概述小說主要故事情節,歸納小說的主題。2.分角色朗讀課文,分析人物個性化的語言,學習運用對比手法刻畫人物的方法。【重點難點】1.學習運用對比手法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2.分析人物個性化的語言,探究菲利普夫婦前后變化的根本原因。導學過程 導學方法第一課時【自主學習,基礎過關】1.我的檢測(1)文學常識填空。在世界文壇上,有三位短篇小說之王,他們是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美國的歐·亨利。莫泊桑,法國十九世紀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一生》《俊友》、中篇小說《項鏈》《羊脂球》《菲菲小姐》。(2)給加粗字注音。別墅(shù) 闊綽(chuò) 撬開(qiào) 棧橋(zhàn) 襤褸(lánlǚ)(3)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拮據: 襤褸: 十拿九穩:闊綽: 恭維: 與日俱增:張皇: 端詳: 狼狽不堪:2.我的疑惑:【合作探究,質疑解難】一、整體感知1.小說的線索是什么? 明確:明線是菲利普夫婦盼于勒歸來(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度變化),暗線是于勒離家到美洲冒險的十年經歷。2.小說寫了一件什么事?一句話概述:一個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 (1~4) (5~19) (20~47)(48~49) 一條線概述:盼于勒 → 贊于勒 → 遇于勒 → 躲于勒。 (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一對聯概述:十年思盼,同胞好似搖錢樹;一朝相遇,骨肉恰如陌路人。3.于勒是怎樣一個人? 明確:行為不正,糟蹋錢→正直,有良心→窮困潦倒。二、問題探究菲利普夫婦一家為什么盼望于勒回來?后來又為什么躲開了于勒? 明確:菲利普是個小公務員,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據,不僅“樣樣都要節省”,甚至連女兒都嫁不出去。希望發才胡來改變他們的生活。②直接原因是于勒又淪為窮人,而菲利普夫婦只認識錢;根本原因是金錢至上的社會制度。【課堂檢測,學以致用】1.《我的叔叔于勒》一文選自短篇小說集《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是法國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一生》《俊友》《項鏈》《羊脂球》。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1)常常要在價錢上計較半天。( 爭論 )(2)打發他到美洲去。( 使離開 )3.文章以“我的叔叔于勒”為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C ) A.這個標題像一面鏡子,照出了菲利普夫婦的丑惡靈魂。 B.這個標題的重點在“我的叔叔”四個字上。 C.于勒是小說的主人公。 D.于勒命運的變化,推動了小說故事情節的發展?!究偨Y提煉,知識升華】總結本堂課所學:小說的線索、情節和人物于勒?!菊n后訓練,鞏固提高】完成練習冊本課你做得來的題目。 第二課時【知識回顧,溫故知新】 從情節的角度復述課文內容?!痉痔胶暇浚屢山饣蟆恳?、自主探究1.找出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稱謂的變化,說說變化的原因。 明確:①壞蛋、流氓、無賴;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小子、家伙、(老)流氓、賊。②當初于勒花了菲利普夫婦的錢,他們就說于勒是“壞蛋”“流氓”“無賴”;后來于勒到美洲賺了錢,不僅愿意還他們錢,而且還可以多給他們錢,他們就說于勒是“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現在于勒破產又失去了錢,又可能要回來花他們的錢,他們就說于勒是“小子”“家伙”“(老)流氓”“賊”。這些變化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社會“金錢至上”的制度對他們這類小市民的嚴重腐蝕——有錢則親,無錢則疏。2.菲利普夫婦對于勒變來變去,有無不變的東西? 明確:菲利普夫婦的金錢至上(崇拜金錢)的觀念沒有改變。3.“我”在小說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小說中的“我”作為敘事的主體貫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態度和行動,都是從“我”的眼里看到的,對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評述,也都是從“我”的角度表達的。在“我”身上,寄托著作家的褒貶愛憎、喜怒哀樂。“我”不是主人公,只是以“我”的見聞來展開情節,起著穿針引線的作用,或說是線索性的人物。4.品味下面明快個性化的語言。(1)第22段“你們要不要我請你們吃牡蠣?”(2)第34段“啊!?。≡瓉砣绱恕绱恕以缇涂闯鰜砹?!……謝謝您,船長?!保?)第38段“我就知道這個賊是不會有出息的,早晚會回來重新拖累我們的。”(4)第42段“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泵鞔_:(1)揭示了菲利普附庸風雅的庸俗心理,表現了他想進入上流社會的性格特征。(2)菲利普神態異常,說話語無倫次,生動地描寫了他內心的極度恐慌。虛榮、勢利、自私的個性躍然紙上。(3)母親的自私勢利、刻薄潑辣的個性畢露無遺。(4)三個稱呼強調了“我”和于勒叔叔的骨肉關系,表現了“我”對窮困潦倒的叔叔的同情和對父母六親不認的困惑與不滿,反襯了菲利普夫婦的自私、冷酷。二、合作探究1.小說中的主人公是誰?其性格特征是什么? 明確:①菲利普夫婦。②虛榮、貪婪、自私(唯利是圖)、勢利(虛偽)、冷酷無情。2.文中環境描寫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第7段,表現于勒所處時代的社會風俗。第20段第三句,烘托(襯托)人物歡快的心情。第48段前句,渲染了沉悶、壓抑的氣氛,烘托“我們”發財夢破滅后失望、沮喪的心情。3.小說的主題是什么?①“金錢關系” 說:小說通過菲利普夫婦對待親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態度的描述,藝術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②“同情”說:小說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下層人物——于勒被整個社會遺棄的悲慘命運的描述,寄予了作者最深切的同情和憐憫。③“虛榮”說:小說通過菲利普夫婦對待親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態度的描述,表現了他們愛慕虛榮的丑態。④“勢利”說:小說通過菲利普夫婦渴望見到已經發大財的于勒和在船上遇到的貧困潦倒的于勒后極力躲避的心理的刻畫,深刻地揭示了菲利普夫婦嫌貧愛富的低級庸俗的勢利心態。【課堂檢測,學以致用】閱讀課文第25段至篇末,完成下列各題。1.第35段中“他們”是誰?這與下文“我”母親說的哪一句話相照應? 答:①女兒女婿;②應該把孩子們領開。2.閱讀第43段,聯系上下文,說說“我”為什么這樣做。 答:因為“我”發自內心地同情于勒叔叔,但迫于父母的態度,只好用這種方式給予叔叔一點幫助。3.選段通過對菲利普夫婦動作、語言、神態等描寫,細致入微地表現出他們的心理活動或性格特點。請舉例作簡要分析。(150字以內) 答:(略)【拓展延伸,博聞強技】1.如果菲利普夫婦在船上遇到的是百萬富翁于勒,會是怎樣的情景呢?2.如果菲利普一家悄悄離開時卻被于勒一眼認出并且被高興地抓住手不放,接下來怎樣?【課后訓練,鞏固提高】完成練習冊本課你余下的題目?!緦W反思,自悟自勵】 搜集資料,了解作者;查閱字典,解讀字詞。小說要素,一定弄清。獨立完成,組內評議。獨立自主,結合小說,明確答案。一二大組,探討人物;三四大組,探討主題。達成共識,代表發言,教師小結。動用所學,斟酌語句,表達到位。教學補充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