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0課 精神的三間小屋(第14課時)【目的要求】1.掌握作者的三間小屋的具體內容;2.詳細分析文章提出的“精神的三間小屋”具體的精神內涵;3.簡要分析文章的語言。【重點難點】1.理解這“精神的三間小屋”賦予的精神內涵及給予的生活啟示。2.品味文章具有的獨特美學風范的語言。導學過程 導學方法【自主學習,基礎過關】1.作者簡介 畢淑敏,中國當代女作家,代表作有《畢淑敏文集》、小說《紅處方》等。2.字詞積累(1)下列黑體字的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B )A.襟懷(jīn) 寬宥(yòu) 麾下(huī) 自慚形穢(suì)B.云霓(ní) 輕覷(qù) 憎惡(zēng) 金戈鐵馬(gē)C.積攢(zǎn) 幾案(jī) 坍塌(dān) 悄無聲息(qiǎo)D.廣袤(mào) 挾持(jiá) 沼澤(zhǎo) 抽絲剝繭(bō)(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C )A.游弋 弛騁 形銷骨立 李代桃僵 B.驚駭 腐蝕 鳩占雀巢 自漸形穢C.灰燼 泥濘 間不容發 金戈鐵馬 D.濡養 矗立 抽絲剝蠶 相得益彰3.難解語句(學生在文中勾畫出來,本人課堂上加以解釋。)【合作探究,質疑解難】一、速讀課文,感知內容第一部分(01—06段)提出論點“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間小屋”。 第二部分(07—18段)具體論述精神的“三間小屋”。 第一層(07—09段)分析如何修建第一間精神小屋。第二層(10—14段)分析如何修建第二間精神小屋。 第三層(15—18段)分析為何修建第三間精神小屋。 第三部分(19—20段)闡述修建三間小屋的意義和未來。二、研讀課文,探究問題1.作者說的是哪三間精神的小屋呢?明確:盛著我們愛與恨的小屋,盛放我們事業的小屋,安放我們自身的小屋。2.1~6自然段寫的是什么?與后文寫的精神的三間小屋有什么關聯?明確:1-3段是全文的引子,表達了作者對兩句名言的感慨與思考。引出對精神空間的理解。4-6段由身體活動的空間引出人心靈活動的空間的思考。3.如何修建第二間精神小屋? 明確:尋找自己喜歡和適合的事業,讓它堅固優雅。4.分析“假若愛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溫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紅色的鯉魚游弋”的表達效果。分析“否則,鳩占鵲巢,李代桃僵,那屋內必是雞飛狗跳,不得安寧。”語句的含義。 明確:①用了比喻句,把有愛的小屋比作金色的池塘,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屋的美好,幸福。②如果事業以外的贅生物占據了事業的位置,或者事業為其他方面所替代,家必定不會穩定安寧。5.分析本文的論證方法。 明確:1、2段的引用論證,從空間角度詮釋了寬廣的心靈境界,引出本文的話題。大量的比喻論證,大多闡述了三間小屋的特點。第11、17段的對比論證,或論述事業對人產生的影響,或論述我們常常犯下的重大失誤。【課堂檢測,學以致用】閱讀課文9~13段,完成下列各題。1.人生工作“七萬個小時”,大多數人會有怎樣的反應?為什么?答: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會始于驚駭終于沉思”。這是因為要在工作崗位上度過整整35年的時光,假如你從事的工作是你的愛好,這7萬個小時,將是怎樣快活和充滿創意的時光!假如你不喜歡它,漫長的7萬個小時,足以讓花容磨損日月無光。每一天都如同穿著淋濕的襯衣,針芒在身。2.大多數人在談到工作時是什么樣的表情?為什么?請找出作者形象表述事業對精神有濡養或腐蝕作用的語句,并舉出生活中的例子。答:在談工作時表情是乏味麻木。這是因為找對了工作的幸運兒不多。事業對精神的濡養或腐蝕作用是“快活和充滿創意”或“花容磨損日月無光”。(舉例略)3.為什么說“適合你的事業,不靠天賜,主要靠自我找尋”?答:因為相宜的事業,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樣,俯拾即是;因為我們對自身的認識,也如抽絲剝繭,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4.為什么你很難“預知將來”“觸摸到傾心的愛好”?答:因為當我們太年輕的時候,尚無法真正獨立,受種種條件的制約,那附在事業外殼上的金錢地位,或是其他顯赫的光環,也許會晃了我們的眼。5.當我們“可能已耗費半生”,“費事彌久”才“將事業之外的贅生物一一剝除,露出它單純可愛的本質時”,還應該怎么辦?為什么?答:我們還要在“精神小屋”,“住進你所愛好的事業”。否則,“鳩占鵲巢,李代桃僵,那屋內必是雞飛狗跳,不得安寧。”6.建造“堅固優雅”的第二間精神小屋,它的“要訣”是什么?為什么?答:①規劃自己的事業生涯,使事業和人生,呈現繽紛和諧相得益彰的局面。②因為“我們的事業,是我們的田野。我們背負著它,播種著,耕耘著,收獲著,欣喜地走向生命的遠方”。7.“鳩占鵲巢”、“桃代李僵”在這里指什么?答:指事業之外的贅生物占據了事業的位置。【拓展延伸,博聞強技】1.討論:作為一個忙碌的現代人,我們該如何建構自己的精神空間? 2.美讀:師生朗誦畢淑敏散文《造心》第16、17自然段。【課后訓練,鞏固提高】 完成練習冊本課作業【導學反思,自悟自勵】 查閱書網,識記字詞,了解作者,參與練習。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參與活動,解讀課文;積極思考,踴躍發言。獨立完成,小組評比。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