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課 周總理,你在哪里(第2課時)【目的要求】1.了解周總理為革命為人民鞠躬盡瘁的豐功偉績,學習他與人民心連心的品格。2.學習朗誦技巧,體會億萬人民無限懷念周總理的深厚感情。3.欣賞本詩巧妙的構思和反復、排比、擬人手法的運用。【重點難點】1.通過詩歌中具體的形象感悟周總理為人民鞠躬盡瘁的崇高品質。2.理解反復、排比和擬人手法,品味這首詩巧妙的構思。導學過程 方法導引【自主學習,基礎過關】1.我的積累(1)作者信息:柯巖,本名馮愷,滿族,現當代作家、詩人。(2)寫作背景:1976年1月8日,我們敬愛的周總理與世長辭了。他的逝世引起了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無限悲痛。1977年1月,在總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全國各族人民開展了各種悼念活動,盡情傾訴對總理無限的哀思與深情的懷念。《周總理,你在哪里》這首感人肺腑的優秀抒情詩就是在這個時候創作出來的。由于它以藝術的形式表達了人民對周總理的深厚感情,抒發了人民的心聲,因而很快就傳誦開來。2.我的檢測(1)注音。 谷穗(suì) 篝火(gōu) 沉甸甸(diàn) 在這里啊(yá)(2)填空。松濤陣陣: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 。海浪聲聲: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 。3.我的疑惑【合作探究,釋疑解惑】一、朗讀指導傾聽錄音,模擬朗誦,把握好詩歌的節奏、重音、語調、感情,體會周總理的偉大形象。明確:語調是低沉、緩慢、寄托哀思,感情是深情、悲痛、崇敬懷念。節奏和重音以第1節為例:周總理,我們的/好總理,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們/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二、整體感知1.再讀詩歌,說一說這首詩的結構線索(巧妙的構思)和感情線索。(1)結構線索:詢問 —— 呼喚尋找 —— 回答(第1節) (第2~7節) (第8~9節)(2)感情線索:崇敬懷念2.歸納這首詩的主題。明確:這首詩以“呼喚”為線索,展開一幅幅動人的畫面,用熱切的呼喚和山谷、大地、松濤、海浪、廣場的回音,表現了周總理鞠躬盡瘁為人民的精神品質,抒發對周總理的無限懷念與崇敬。三、問題探究1.周總理到底在哪里?用詩中一句話概括。明確:周總理,永遠居住在人們心里。2.第1節的“好”有怎樣的表達效果?明確:體現了周總理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揭示了人民崇敬懷念的原因,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3.朗讀第2~7節,思考:抓住了哪些事物來寫周總理?這些事物又可以聯系到周總理的哪些動人場面?體現出周總理的什么精神? 明確:①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天安門廣場。②革命一生,關心農業、關心工業、關心國防、日理萬機。③體現了周總理鞠躬盡瘁為人民的精神。4.第6節有什么作用? 明確:承上啟下,寫周總理處處不在處處在,“在革命需要的每一個地方”。5.第7節的“輕些呀,輕些”是否與事實矛盾?用在這里有怎樣的作用? 明確:“輕些呀,輕些”的回聲,終于使周總理“死而復生”。這是一種藝術表現所允許的“幻想”,更是億萬人民最真實的心聲。6.第8節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人們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運用反復,突出表現了周總理雖死猶生,與祖國江河大地同在,在人民的心里,強烈地表達了人民內心的驚喜、激動之情,以及對敬愛的周總理無限的懷念與哀思。7.說說第9節的“永遠”“太陽升起的地方”有怎樣的內涵? 明確:“永遠”表明周總理的精神永垂不朽;從“太陽升起的地方”到“人民心里”,讓人聯想到周總理的形象與日月同輝,為人民帶來光和熱。四、朗誦比賽1.每組抽選一位同學參賽。2.班委會組成評委,對參賽同學的朗誦打分。3.本人做賽后總結。【總結提煉,知識升華】1.收獲:2.疑惑:【課后訓練,鞏固提高】 完成練習冊本課作業【導學反思,自悟自勵】 查閱書網,積累知識。朗讀技巧:把握節奏、重音語調、停連感情。讀出感情,讀出韻律。獨立思考,形成初識;組內交流,形成共識。代表發言,匯報展示。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