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地理專題:河西走廊一、位置和范圍河西走廊位于我國甘肅省境內,東起烏鞘嶺,西至古玉門關,南北介于祁連山和北山之間,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地帶,因其位于黃河以西而得名。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有什么重要意義?是我國古代東部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如今河西走廊仍是陸路聯系亞歐大陸、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黃金走廊”。二、干旱的自然環境1、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溫差大降水少降水<400mm2、植被:植被稀少,多、半荒漠3、地形:南北高、中間平4、水源:高山冰雪融水(祁連山)、內流河三、河西走廊的農業(綠洲農業、灌溉農業)糧食作物:小麥、玉米、馬鈴薯;經濟作物:棉花、甜菜、瓜果河西走廊是我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全國70%以上的玉米種子來自這里。制種已成為河西走廊最重要的產業。目前中國制種業41家骨干企業在河西走廊建立了生產基地或加工中心,全球前5家制種公司也有4家落戶河西,河西走廊真正在為全世界制種。分析河西走廊成為農業制種基地的優越條件?(河西走廊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夏季高溫,熱量充足地形平坦、土地資源豐富有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晴天多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砂質土壤、透氣性好脆弱的生態環境分析導致河西走廊生態環境惡化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①干旱的自然環境,降水稀少;②周邊沙漠面積廣,沙源多;③水資源匱乏,植被稀疏,抗風弱;④狹管效應,風力強勁。⑤不合理開發利用(過度放牧、亂砍濫伐、過度開墾)根本原因:人口增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