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七年級地理下冊 預習篇9.1 美國地理位置:北臨加拿大,南鄰墨西哥,隔墨西哥灣與南美洲相望,西鄰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北鄰北冰洋。地形特點: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山地。 地勢特點:中部低,東西兩側高。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機械增長率=遷入率-遷出率美國華人華僑最多的地區是位于舊金山的“唐人街”。美國以白種人為主,種族歧視嚴重。 印第安人是美國的原住民。世界最大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世界四大長河:尼羅河、亞馬孫河、長江、密西西比河;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美國農業特點:地區專業化,效率高,產量大。美國的農業帶玉米帶:①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有利于機械化生產;②春夏氣溫較高降水較多,雨熱同期,適合玉米生長。小麥區: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②雨熱同期,適宜小麥生長;③密西西比河提供豐富的灌溉水源。注:美國北部為春小麥區,因為氣候寒冷,所以在春季可以播種;南部為冬小麥區,氣候溫暖,因此秋季播種。Ⅰ、美國兩個小麥區南側的是冬小麥種植區。因受墨西哥灣暖流的影響,氣候溫暖濕潤,1月份平均溫度為 16℃,7月份平均溫度為 24 ~ 27℃,年平均降雨量為 500公厘,積溫條件較好,冬季溫度較高,能夠適宜小麥越冬,所以在秋冬季節種植小麥,第二年夏季收獲,形成兩年三熟的作物種植制度。和華北地區類似;Ⅱ、美國北側的是春小麥種植區。北側因受拉布拉多寒流和北方冷空氣的影響,冬季寒冷,1月份平均溫度為-6℃左右,夏季溫和多雨,7月份平均溫度為 16℃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為1000厘米,緯度較高,積溫不足,所以形成一年一熟的作物種植制度。小麥在春天播種,夏秋成熟。與我國東北地區相同。乳畜帶:①這里位置偏北,氣候冷濕,適宜牧草生長;②這里是美國的制造業帶,人口城市集中,經濟發達。畜牧和灌溉農業區: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氣溫較低,降水較少,草場面積廣大。畜牧業為主的多種作物區(棉花帶):這里原為棉花帶,由于土壤肥力下降等原因,棉花種植業已經衰落,現已成為以畜牧業為主的多種作物區。亞熱帶作物帶:位于亞熱帶,氣溫較高,降水豐沛,適宜發展亞熱帶作物。美國從巴西進口熱帶經濟作物,請簡要分析原因。美國大部分位于北溫帶,以溫帶作物為主,熱帶面積狹小,需要進口熱帶經濟作物,而巴西熱帶面積廣,盛產熱帶作物。工業特點:有完整的工業部門體系,生產規模大,技術先進,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家。高新技術產業:信息技術產業、生物技術產業、新材料技術產業。位于舊金山東南的“硅谷”,是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美國信息技術產業對經濟發展的主要促進作用:①支柱產業,發展迅速;②新增就業機會最大的產業部門;③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各方面,形成許多新的部門;④其他產業應用信息技術及其產品,明顯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價值。讀“南美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1——2題。1.關于洲界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位于熱帶B.是巴拿馬運河C.溝通兩大洋,是重要的航運通道D.是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分界線2.下列情形在A地能夠看到的是( )A.茂密的熱帶雨林 B.午夜太陽C.一望無際的沙漠 D.廣闊的草原【答案】1.D 2.A【解析】1.由圖及所學知識知,洲界①是巴拿馬運河,位于熱帶,是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兩大洋,是重要的航運通道,ABC不符合題意;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2.A地位于熱帶雨林地區,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故可見茂密的熱帶雨林,A正確;此地位于赤道附近,太陽全年直射,看不到午夜太陽,排除B;一望無際的沙漠和廣闊的草原看不到,排除CD。故選A。3.關于美洲的居民與經濟,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美洲的原住居民為印第安人B.北美洲的國家都是發達國家C.南美洲被稱為“世界人種大熔爐”D.美國和加拿大都是典型的移民國家【答案】B【詳解】美洲的原住居民是印第安人,屬于黃色人種,A正確;北美洲除美國和加拿大以外都是發展中國家,B錯誤;南美洲因為人種十分復雜,混血人種比例較高,被稱為“世界人種大熔爐”,C正確;美國和加拿大的白種人和黑種人都是殖民者和后來移居者的后代,所以美國和加拿大都是典型的移民國家,D正確。根據題意選B。4.北美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人口增長卻比歐洲快得多,主要影響因素是( )A.生育政策 B.人口基數 C.經濟水平 D.移民政策【答案】D【詳解】北美人口增長率較低,但人口增長比歐洲快得多的原因關鍵就是移民因素。北美較為開放的移民政策使得該地區成為世界上移民人數最多的地區,每年移民到該地區的數量遠遠高于其他地區。歐洲移民政策較為嚴格,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移民的數量。因此,歐洲和北美在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的情況下,移民數量多的北美地區人口增長要比歐洲快得多,故D正確,排除ABC,故選D。下圖為“美國示意圖”。讀圖,完成5——6題。5.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是美國也是世界最大的工業區,該地區發展工業的自然條件是( )A.交通便利 B.煤、鐵資源豐富 C.城市規模大 D.勞動力充足6.美國的農業具有地區專業化的特點,五大湖附近的農業帶是( )A.乳畜帶 B.棉花帶 C.小麥區 D.玉米帶【答案】5.B 6.A【解析】5.美國東北部為該國老工業區,這里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是:煤、鐵資源豐富,河湖眾多、水源充足,五大湖水運便利、沿海多良港、水陸交通便利,這里城市、人口眾多、市場廣闊,C錯誤;故該地區發展工業的自然條件是煤、鐵資源豐富,B正確,AD屬于社會條件,故選B。6.美國乳畜帶分布在五大湖沿岸,自然條件是當地氣候冷濕,地勢平坦,適宜牧草生長,靠近五大湖,水源豐富,故五大湖附近的農業帶是乳畜帶,A正確。棉花帶、小麥區和玉米帶位于中部平原,排除BCD,故選A。馬黛茶是阿根廷的國飲,其制作原料馬黛樹是一種生長于亞熱帶常綠植物,其生長期需要高溫、高濕,在氣溫開始下降時采摘。左讀為阿根廷氣候類型分布圖,右圖為馬黛樹種植區的氣候資料圖。讀圖,完成7——8題。7.據右圖可知,阿根廷主要位于( )A.東半球、南半球 B.東半球、北半球C.西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8.馬黛樹生長地區的氣候特點是( )A.終年炎熱干燥 B.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C.全年寒冷干燥 D.夏季溫和濕潤,冬季寒冷干燥【答案】7.C 8.B【解析】7.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 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 160°E以東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劃分是以0° 緯線即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由圖可以看出,阿根廷是位于20°W以西、 160°E以東的西半球和赤道以南的南半球,故C正確,排除ABD,故選C。8.由右圖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可以看出,馬黛樹生長期需要高溫、高濕,故生長地區的氣候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故B正確。不是終年炎熱干燥,也不是終年寒冷干燥,排除ACD,故選B。讀美國本土農業帶分布圖,完成9——10題。9.圖中反映出美國農業的特點是( )A.以畜牧業為主 B.農業地區生產專業化C.大量進口農產品 D.耕地主要集中在西部10.影響美國乳畜帶分布的因素是( )①地形起伏大,不利于農業機械化作業②位置偏北,氣候冷濕,適宜多汁牧草的生長③臨近五大湖,水源充足④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9.B 10.D【解析】9.圖中顯示美國農業地域分工明確,體現出了美國現代農業的突出特點是區域專門化。B正確,ACD錯誤。故選B。10.美國乳畜帶形成的原因是:該地緯度偏高,氣候冷濕,有利于牧草的生長,②正確;臨近五大湖,水源充足,③正確;美國東北部城市、人口密集,乳畜產品市場大,④正確;與地勢起伏,關系不大,①錯誤。故選D。11.讀“北美洲地形簡圖”和“北美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北美洲大部分位于五帶中的 帶。(2)在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地勢時,李華繪制了如下思維導圖,請你幫他補充完整。① ②(3)根據氣流的來源分析,圖中A氣流屬于 (“冷”或“暖”)氣流,B氣流屬于 (“冷”或“暖”)氣流。(4)北美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氣候;大陸西岸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狹窄,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響。【答案】(1)北溫(2) 科迪勒拉 西高中低東緩(東西高,中間低)(3) 冷 暖(4) 溫帶大陸性 地形【分析】本題以北美洲地形圖和北美洲氣候類型分布圖為材料,共設置四道小題,涉及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北美洲的地形和地勢、北美洲的氣候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分析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詳解】(1) 讀圖可知,北美洲大部分地區位于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位于五帶中的北溫帶。(2)讀北美洲地形圖可知,北美洲地形呈南北縱列分布,西部地形類型主要為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脈),中部地形類型主要為平原,東部主要是高原、山地,因此,其地勢特點是東西高,中部低,或西高中低東緩。(3) 讀圖可知,A來自北冰洋屬于冷氣流,B來自太平洋屬于暖濕氣流。(4)讀圖北美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可知,北美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該大洲大陸西岸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狹窄,主要是受地形因素(西部高大山脈的阻擋)的影響。1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當地時間2023年11月17日上午,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美國舊金山莫斯科尼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題為《堅守初心團結合作攜手共促亞太高質量增長》的重要講話。材料二:位于舊金山東南的圣克拉拉谷地是世界高新技術創新和研發中心,附近分布著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圣何塞州立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硅谷以高新技術中小公司群為基礎,同時擁有甲骨文、思科等大公司,融科學、技術和生產為一體。材料三:下圖為美國“硅谷”示意圖(圖1)和美國農業帶分布圖(圖2)(1)指出亞太經合組織會議舉辦地舊金山所屬氣候類型及其氣候特征。(2)結合所學知識,歸納中國和美國地理位置特征的共同點。(3)結合材料分析舊金山成為美國硅谷的優勢條件。(4)結合圖2,推測美國農業生產現代化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答案】(1)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2)都位于北半球,都瀕臨太平洋,都屬于海陸兼備的國家。(3)科技發達;人才眾多;經濟發達;資金雄厚;環境優美。(4)地區生產專門化;機械化程度高;農產品商業化程度高。【分析】本題以美國“硅谷”示意圖和美國農業帶分布圖為材料,考查氣候類型、中美地理位置、硅谷區位、美國農業等知識,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及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詳解】(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舊金山位于美國西南,地處30-40°的大陸西岸,為地中海氣候,受副熱帶高氣壓和盛行西風交替控制,氣候特點為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半球位置看,中國和美國都位于北半球,從海陸位置看,中國東臨太平洋,美國西臨太平洋,兩國都瀕臨太平洋,是海陸兼備的國家。(3)結合材料“ 位于舊金山東南的圣克拉拉谷地是世界高新技術創新和研發中心,附近分布著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圣何塞州立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硅谷以高新技術中小公司群為基礎,同時擁有甲骨文、思科等大公司,融科學、技術和生產為一體“可知,當地科研機構和高校眾多,科技發達,人才眾多,資金雄厚;當地重工業較少,污染較少,環境優美。(4)讀圖2可知,美國形成不同的農業帶,反映了地區生產專門化;由于一個地區只生產一種作物,便于機械化作業,當地機械化程度高,同時生產效率高,農產品商業化程度高。13.讀“美國工業區與農業帶略圖”,回答下列問題。(1)美國平原面積廣大,農業生產實現了 化和 化;圖中①附近為 (農業帶),其灌溉水源來自 河,該地區冬季易受 (自然災害)的影響。(2)根據發展水平的差異,美國屬于 (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農業占國民經濟比重 (大/小)。(3)美國的“硅谷”位于 (城市)。它發展電子工業的有利條件 。【答案】(1) 專業(門)化 機械化 玉米帶 密西西比 寒潮(2) 發達國家 小(3) 舊金山或圣弗朗西斯科 科技發達【分析】本大題以美國工業區與農業帶略圖為材料,共設置三道小題,涉及美國農業的特點、美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分析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詳解】(1)美國平原面積廣大,農業生產實現了專業化和機械化;讀圖可知,①附近為是玉米帶,位于中央平原中北部,這里是溫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氣溫較高,適合玉米生長;其灌溉水源來自密西西比河,該地區冬季易受寒潮的影響。(2)根據發展水平的差異,美國屬于發達國家。第一產業農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小,第二、三產業占比重大。(3)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的“硅谷”位于舊金山,它發展電子工業的有利條件是科技發達、人才眾多。14.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紀錄片《遠方的家》這樣描述智利:“她被譽為‘天涯之國’,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為她是距離中國最遙遠的國家;熟悉是因為在中國的超市和商場里,會看到很多來自智利的農副產品。隨著“一帶一路”不斷延伸,中智兩國在經貿文化等領域密切合作。下圖示意智利的位置和地形等信息。(1)智利被稱為“天涯之國”,位于 (A.非洲B.北美洲 C.南美洲 D.南極洲)的最南端,西臨 (A.太平洋B.大西洋 C.印度洋D.北冰洋),南與 (A非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南極洲)隔海相望。(2)智利領土南北狹長,東側隔 (A.落基山脈B.阿巴拉契亞山脈C.安第斯山脈D.阿爾卑斯山脈)山脈與阿根廷相鄰;北隔阿塔卡馬沙漠,與秘魯相接。(3)2018年12月4日節目播出時,智利當地正穿著 (A.春裝B.夏裝C.秋裝D.冬裝)裝。此時智利首都的晝夜長短情況 。A.晝長夜短 B.晝短夜長 C.晝夜等長 D.極晝現象中國是智利第一大貿易伙伴。車厘子是我國從智利進口的高端水果之一。車厘子喜光,喜溫,喜濕,適宜在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5℃左右,年降雨量700~1000毫米,土壤質地疏松的地區生長。(4)車厘子適宜種植在圖所示的 (A地中海氣候B.溫帶季風氣候C.亞熱帶季風氣候D.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類型區,該氣候類型的特征是 。A.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全年溫和濕潤C.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D.全年高溫多雨(5)春節期間,智利車厘子走紅中國市場的主要原因是 。A.智利的冷藏保鮮技術先進 B.智利國內消費市場狹小C.位于南半球,反季節供應 D.與中國貿易合作密切(6)當今世界,加強國際經濟合作尤其重要,中國與智利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 ”。A.南南合作 B.南北對話 C.亞太合作 D.東西合作【答案】(1) C A D(2)C(3) B A(4) A C(5)C(6)A【分析】本大題以智利的位置和地形圖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智利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類型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培養學生地理思維素養。【詳解】(1)讀圖可知,智利被稱為“天涯之國”,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西臨太平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2)智利領土南北狹長,東側隔安第斯山脈山脈與阿根廷相鄰;北隔阿塔卡馬沙漠,與秘魯相接。(3)2018年12月4日節目播出時我們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與北半球季節相反,智利當地為夏季,正穿著夏裝,此時智利首都的晝夜長短情況晝長夜短。(4)由題目可知,車厘子適合在地中海氣候區生長,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的地中海氣候。(5)受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來回移動的影響,春節期間,位于南半球的智利正是車厘子成熟的季節,而我國處于冬季,所以車厘子在我國很暢銷。故選C。(6)當今世界,加強國際經濟合作尤其重要,中國與智利都是發展中國家,他們之間的合作稱為南南合作。故選A。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七年級地理下冊 預習篇9.1 美國地理位置:北臨加拿大,南鄰墨西哥,隔墨西哥灣與南美洲相望,西鄰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北鄰北冰洋。地形特點: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山地。 地勢特點:中部低,東西兩側高。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機械增長率=遷入率-遷出率美國華人華僑最多的地區是位于舊金山的“唐人街”。美國以白種人為主,種族歧視嚴重。 印第安人是美國的原住民。世界最大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世界四大長河:尼羅河、亞馬孫河、長江、密西西比河;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美國農業特點:地區專業化,效率高,產量大。美國的農業帶玉米帶:①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有利于機械化生產;②春夏氣溫較高降水較多,雨熱同期,適合玉米生長。小麥區: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②雨熱同期,適宜小麥生長;③密西西比河提供豐富的灌溉水源。注:美國北部為春小麥區,因為氣候寒冷,所以在春季可以播種;南部為冬小麥區,氣候溫暖,因此秋季播種。Ⅰ、美國兩個小麥區南側的是冬小麥種植區。因受墨西哥灣暖流的影響,氣候溫暖濕潤,1月份平均溫度為 16℃,7月份平均溫度為 24 ~ 27℃,年平均降雨量為 500公厘,積溫條件較好,冬季溫度較高,能夠適宜小麥越冬,所以在秋冬季節種植小麥,第二年夏季收獲,形成兩年三熟的作物種植制度。和華北地區類似;Ⅱ、美國北側的是春小麥種植區。北側因受拉布拉多寒流和北方冷空氣的影響,冬季寒冷,1月份平均溫度為-6℃左右,夏季溫和多雨,7月份平均溫度為 16℃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為1000厘米,緯度較高,積溫不足,所以形成一年一熟的作物種植制度。小麥在春天播種,夏秋成熟。與我國東北地區相同。乳畜帶:①這里位置偏北,氣候冷濕,適宜牧草生長;②這里是美國的制造業帶,人口城市集中,經濟發達。畜牧和灌溉農業區: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氣溫較低,降水較少,草場面積廣大。畜牧業為主的多種作物區(棉花帶):這里原為棉花帶,由于土壤肥力下降等原因,棉花種植業已經衰落,現已成為以畜牧業為主的多種作物區。亞熱帶作物帶:位于亞熱帶,氣溫較高,降水豐沛,適宜發展亞熱帶作物。美國從巴西進口熱帶經濟作物,請簡要分析原因。美國大部分位于北溫帶,以溫帶作物為主,熱帶面積狹小,需要進口熱帶經濟作物,而巴西熱帶面積廣,盛產熱帶作物。工業特點:有完整的工業部門體系,生產規模大,技術先進,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家。高新技術產業:信息技術產業、生物技術產業、新材料技術產業。位于舊金山東南的“硅谷”,是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美國信息技術產業對經濟發展的主要促進作用:①支柱產業,發展迅速;②新增就業機會最大的產業部門;③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各方面,形成許多新的部門;④其他產業應用信息技術及其產品,明顯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價值。讀“南美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1——2題。1.關于洲界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位于熱帶B.是巴拿馬運河C.溝通兩大洋,是重要的航運通道D.是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分界線2.下列情形在A地能夠看到的是( )A.茂密的熱帶雨林 B.午夜太陽C.一望無際的沙漠 D.廣闊的草原3.關于美洲的居民與經濟,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美洲的原住居民為印第安人B.北美洲的國家都是發達國家C.南美洲被稱為“世界人種大熔爐”D.美國和加拿大都是典型的移民國家4.北美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人口增長卻比歐洲快得多,主要影響因素是( )A.生育政策 B.人口基數 C.經濟水平 D.移民政策下圖為“美國示意圖”。讀圖,完成5——6題。5.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是美國也是世界最大的工業區,該地區發展工業的自然條件是( )A.交通便利 B.煤、鐵資源豐富 C.城市規模大 D.勞動力充足6.美國的農業具有地區專業化的特點,五大湖附近的農業帶是( )A.乳畜帶 B.棉花帶 C.小麥區 D.玉米帶馬黛茶是阿根廷的國飲,其制作原料馬黛樹是一種生長于亞熱帶常綠植物,其生長期需要高溫、高濕,在氣溫開始下降時采摘。左讀為阿根廷氣候類型分布圖,右圖為馬黛樹種植區的氣候資料圖。讀圖,完成7——8題。7.據右圖可知,阿根廷主要位于( )A.東半球、南半球 B.東半球、北半球C.西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8.馬黛樹生長地區的氣候特點是( )A.終年炎熱干燥 B.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C.全年寒冷干燥 D.夏季溫和濕潤,冬季寒冷干燥讀美國本土農業帶分布圖,完成9——10題。9.圖中反映出美國農業的特點是( )A.以畜牧業為主 B.農業地區生產專業化C.大量進口農產品 D.耕地主要集中在西部10.影響美國乳畜帶分布的因素是( )①地形起伏大,不利于農業機械化作業②位置偏北,氣候冷濕,適宜多汁牧草的生長③臨近五大湖,水源充足④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1.讀“北美洲地形簡圖”和“北美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北美洲大部分位于五帶中的 帶。(2)在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地勢時,李華繪制了如下思維導圖,請你幫他補充完整。① ②(3)根據氣流的來源分析,圖中A氣流屬于 (“冷”或“暖”)氣流,B氣流屬于 (“冷”或“暖”)氣流。(4)北美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氣候;大陸西岸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狹窄,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響。1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當地時間2023年11月17日上午,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美國舊金山莫斯科尼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題為《堅守初心團結合作攜手共促亞太高質量增長》的重要講話。材料二:位于舊金山東南的圣克拉拉谷地是世界高新技術創新和研發中心,附近分布著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圣何塞州立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硅谷以高新技術中小公司群為基礎,同時擁有甲骨文、思科等大公司,融科學、技術和生產為一體。材料三:下圖為美國“硅谷”示意圖(圖1)和美國農業帶分布圖(圖2)(1)指出亞太經合組織會議舉辦地舊金山所屬氣候類型及其氣候特征。(2)結合所學知識,歸納中國和美國地理位置特征的共同點。(3)結合材料分析舊金山成為美國硅谷的優勢條件。(4)結合圖2,推測美國農業生產現代化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13.讀“美國工業區與農業帶略圖”,回答下列問題。(1)美國平原面積廣大,農業生產實現了 化和 化;圖中①附近為 (農業帶),其灌溉水源來自 河,該地區冬季易受 (自然災害)的影響。(2)根據發展水平的差異,美國屬于 (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農業占國民經濟比重 (大/小)。(3)美國的“硅谷”位于 (城市)。它發展電子工業的有利條件 。14.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紀錄片《遠方的家》這樣描述智利:“她被譽為‘天涯之國’,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為她是距離中國最遙遠的國家;熟悉是因為在中國的超市和商場里,會看到很多來自智利的農副產品。隨著“一帶一路”不斷延伸,中智兩國在經貿文化等領域密切合作。下圖示意智利的位置和地形等信息。(1)智利被稱為“天涯之國”,位于 (A.非洲B.北美洲 C.南美洲 D.南極洲)的最南端,西臨 (A.太平洋B.大西洋 C.印度洋D.北冰洋),南與 (A非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南極洲)隔海相望。(2)智利領土南北狹長,東側隔 (A.落基山脈B.阿巴拉契亞山脈C.安第斯山脈D.阿爾卑斯山脈)山脈與阿根廷相鄰;北隔阿塔卡馬沙漠,與秘魯相接。(3)2018年12月4日節目播出時,智利當地正穿著 (A.春裝B.夏裝C.秋裝D.冬裝)裝。此時智利首都的晝夜長短情況 。A.晝長夜短 B.晝短夜長 C.晝夜等長 D.極晝現象中國是智利第一大貿易伙伴。車厘子是我國從智利進口的高端水果之一。車厘子喜光,喜溫,喜濕,適宜在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5℃左右,年降雨量700~1000毫米,土壤質地疏松的地區生長。(4)車厘子適宜種植在圖所示的 (A地中海氣候B.溫帶季風氣候C.亞熱帶季風氣候D.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類型區,該氣候類型的特征是 。A.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全年溫和濕潤C.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D.全年高溫多雨(5)春節期間,智利車厘子走紅中國市場的主要原因是 。A.智利的冷藏保鮮技術先進 B.智利國內消費市場狹小C.位于南半球,反季節供應 D.與中國貿易合作密切(6)當今世界,加強國際經濟合作尤其重要,中國與智利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 ”。A.南南合作 B.南北對話 C.亞太合作 D.東西合作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預習篇 2024年七年級地理下冊 9. 1 美國 導學案 學生版.docx 預習篇 2024年七年級地理下冊 9. 1 美國 導學案 教師版(含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