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預習篇 2024年七年級地理下冊 8. 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導學案(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預習篇 2024年七年級地理下冊 8. 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導學案(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七年級地理下冊 預習篇
8.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地形特點:以高原為主(“高原大陸”) 地勢特點:東南高,西北低。
這里是黑種人的故鄉,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被稱為“熱帶大陸”和“高原大陸”。
幾內亞灣是非洲最大的海港。
非洲動物遷徙的原因?
由于南北半球季節相反,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分布,導致每年的7、8月為北半球的夏季,降水少,光照強烈,氣溫高,動物因溫度和水源向南半球部分遷徙。
非洲尼羅河和剛果河的水量差異:尼羅河(世界最長的河流),音位流經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區,降水少,所以水量??;剛果河流經熱帶雨林氣候區,降水多,水量大。
與歐洲相比,肯尼亞鮮花生產的主要優勢是:全年高溫,光照熱量充足,勞動力價格低廉。
每年6-9月是肯尼亞鮮花銷售的淡季,原因是:6-9月,北半球氣溫高,歐洲本地的鮮花產量大,肯尼亞在這個季節失去了市場優勢。
在中國與非洲的經濟合作中,非洲具有的優勢是:豐富的礦產資源,土地廉價,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
氣候分布特點: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 降水分布特點:赤道附近降水多,南北兩側降水少。
非洲的傳統民居是茅草屋,請簡要分析民居與當地氣候的關系?
熱帶草原氣候為當地民居茅草屋的建設提供了建筑材料,且茅草屋有利于遮陽避雨、通風防潮。
撒哈拉以南非洲礦產資源豐富,種類多,儲量大,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經濟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請分析原因?
撒哈拉以南非洲出口處濟農礦產品,價格低廉,進口工業制成品,價格高昂,不利于經濟發展。
怎樣改善這種狀況?
①發展民族工業;②發展多樣化經濟;③發展旅游業;④肯尼亞發展花卉業。
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增長過快,人們過度砍伐森林,開墾草地,擴大耕地面積,過度放牧,導致土地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劇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使生態環境逐步惡化。
下圖為游客在某地拍攝的照片,據此完成1——2題。
1.推測該照片拍攝于( )
A.亞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非洲
2.圖中山體頂部有冰川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植被少 B.海拔高 C.緯度高 D.降雪量大
【答案】1.D 2.B
【解析】1.讀圖可知,圖示有大象、草地等景觀,屬于熱帶稀樹草原景觀,符合非洲熱帶草原氣候,故選D。
2.圖示山體位于熱帶草原氣候區,由于海拔高,氣溫低,所以山頂存在一定冰川,B正確;由于存在冰川,所以山頂植被稀少,A錯誤;區域緯度低,C錯誤;區域降水少,降雪量少,D錯誤;故選B。
奧蘭治河是非洲第五大河流,也是南非最為重要的河流。下圖是南非地形圖和奧蘭治河周圍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完成3——4題。
3.奧蘭治河( )
A.支流少 B.流經熱帶雨林 C.注入印度洋 D.屬于內流河
4.奧蘭治河的水文特征是( )
A.結冰期長 B.流量無季節變化 C.流量小 D.流速快
【答案】3.A 4.C
【解析】3.讀圖可知,奧蘭治河支流少,A正確;流經熱帶沙漠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區,B錯誤;注入大西洋,屬于外流河,CD錯誤。故選A。
4.讀圖可知,奧蘭治河流經熱帶沙漠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區,無結冰期,流量季節變化大,流量小,AB錯誤,C正確;位于非洲南部,地形以高原為主,流速較慢,D錯誤。故選C。
下圖是“馬達加斯加地圖”。讀圖,完成5——6題。
5.馬達加斯加種植水稻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是( )
A.消費市場廣闊 B.勞動人口眾多 C.水熱條件充足 D.地形復雜多樣
6.馬達加斯加城市主要的分布特點是( )
A.沿海岸線分布 B.沿河流溪谷分布 C.沿山脈頂分布 D.沿鐵路干線分布
【答案】5.C 6.A
【解析】5.由圖可知,馬達加斯加島位于低緯度,主要為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該島嶼種植水稻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是水熱條件充足,故C正確;由題干可知,馬達加斯加地廣人稀,所以消費市場小、勞動力少,故AB錯誤;地形復雜多樣不是種植水稻的優勢,故D錯誤。故選C。
6.由圖可知,馬達加斯加城市主要的分布特點是沿海岸線分布,該地區交通便利,故A正確;故排除BCD,故選A。
人種的膚色體質特征是長期適應不同自然環境形成的。中國手機企業針對非洲市場開發了符合當地人審美的美顏美發功能等本土化服務,如提供深膚色和小卷發的拍照模式。圖為世界人種分布圖,完成7——8題。
7.該美顏功能受眾較多的地區是( )
A.非洲北部 B.非洲西北部 C.非洲全域 D.非洲南部
8.該地區的人種特征反映了其原住地氣候( )
A.炎熱 B.寒冷 C.干旱 D.濕潤
【答案】7.D 8.A
【解析】7.由材料可知,該地區居民屬于深膚色、頭發卷曲,屬于黑色人種;讀圖可知,非洲北部、西北部主要是白色人種,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該美顏功能受眾較多的地區是非洲南部,D正確,故選D。
8.該地區的人種主要是黑色人種,原住地是非洲,非洲被南北回歸線穿過,大部分位于熱帶,氣候終年炎熱,黑色皮膚有助于保護人體免受紫外線的傷害,黑種人頭發卷曲,有隔熱功能,A正確;該地區的人種特征不能反映出原住地氣候寒冷、干旱、濕潤,BCD錯誤;故選A。
猴面包樹喜熱耐旱,干季完全落葉,濕季時可大量儲水于樹干中。猴面包樹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較廣,果實可食用,常在糧食供應不足時為當地饑民提供食物,被稱為“生命之樹”。圖1為“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圖2為某攝影師在坦桑尼亞拍攝到的猴面包樹照片,讀圖完成9——10題。
9.攝影師拍到圖2照片的月份最可能是( )
A.5月 B.7月 C.9月 D.12月
10.攝影師在坦桑尼亞不可能拍攝到的是( )
A.終年積雪覆蓋的山峰 B.當地黑皮膚居民擊鼓歌唱
C.鴯鹋在猴面包樹下漫步 D.咖啡、可可等熱帶作物種植園
【答案】9.D 10.C
【解析】9.由材料分析,猴面包樹喜熱耐旱,干季完全落葉,圖中的猴面包樹枝繁葉茂,屬于濕季景觀;坦桑尼亞位于南半球,12月屬于濕季,可以看到圖中景觀,其他月份不屬于其濕季,D正確,ABC錯誤。故選D。
10.可能拍攝到終年積雪覆蓋的山峰——乞力馬扎羅山,A正確;當地以黑色人種為主,可以拍攝黑皮膚居民擊鼓歌唱,B正確;鴯鹋屬于澳大利亞特有物種,在非洲不可能拍攝到,C錯誤;坦桑尼亞地處南半球的熱帶,可能拍攝到咖啡、可可等熱帶作物種植園,D正確。故選C。
11.讀“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非洲的氣候以 (緯線名稱)為中心,呈南北對稱分布。
(2)據圖分析,圖中河流水量最豐富的是 (填代號)河。
(3)據圖推測,②地人口分布較 (“稠密”或“稀疏”)。
(4)從①地到④地,降水量的大致變化規律是先 后 。
(5)該大洲有一種植物叫尖毛草,它的生長過程十分怪異,前半年長根部,人們看不出它在生長。半年后雨水到來之際,它的生長速度非???,3、5天的時間就會長到1.6米至2米的高度,成為草地之王。結合氣候分布圖推測尖毛草生長應該生在 (填序號)氣候區,出現這樣生長過程的原因是: 。
【答案】(1)赤道
(2)④
(3)稀疏
(4) 減少 增多
(5) ③ ③地為熱帶草原氣候區,降水分干濕季,半年多雨半年少雨。
【分析】本題以非洲地形圖為材料,設置五道小題,涉及氣候、河流、降水量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詳解】(1)由圖可知,非洲的氣候以赤道(0°緯線)為中心,呈南北對稱分布,熱帶草原氣候分別最廣。
(2)由圖可知,圖中河流水量最豐富的是④剛果河,位于赤道附近,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故水量最豐富。
(3)據圖推測,②地是熱帶沙漠氣候,降水少,故人口分布較稀疏。
(4)據圖可知,①地是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②地是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降水稀少;③地為熱帶草原氣候區,半年多雨半年少雨;④地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故從①地到④地降水量的變化規律是由多到少再增多,即先減少后增多。
(5) 尖毛草生長在非洲的③熱帶草原氣候區,該氣候終年高溫,降水分干濕兩季。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濕季出現在5月至9月,此時尖毛草處于瘋長期。
12.北京中學生小明準備利用寒假同家長一起出境旅游。圖為世界局部區域氣候分布圖。請同學們依據所學地理知識,幫助小明共同完成行前規劃。
熱門打卡國家
(1)小明經過查閱資料,最終篩選出肯尼亞和馬來西亞兩個國家。因為兩國都地處 帶,氣溫 ,是熱門的 (避寒/避暑)之地。
方案一:打卡肯尼亞
打卡理由1:種類繁多的野生動物
(2)該國有野生動物王國之稱,氣候類型為 ,從圖可知,降水具有明顯的 (季節/年際)變化。寒假旅行期間,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正處于 (干季/濕季),可觀賞眾多野生動物。
打卡理由2:無與倫比的自然風光
(3)旅途中可以看到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馬扎羅山,山頂覆蓋著冰雪,被稱為“赤道雪峰”,原因是 。山下動物成群,圖中該地區的代表性動物是( )。
方案二:打卡馬來西亞
打卡理由:面朝大海背靠雨林
(4)該國位于赤道附近,東臨 洋,氣候具有 的特征,所以在當地旅游中可能參與的活動有 、 。(至少寫出兩項)
確定打卡國家
(5)經過綜合考量,小明一家最終選擇打卡馬來西亞。請你結合生活實際和所學知識,再列舉一條馬來西亞出境游的優勢條件。
【答案】(1) 熱 炎熱(高、較高) 避寒
(2) 熱帶草原氣候 季節 干季
(3) 海拔高,氣溫低 A
(4) 太平 濕熱 叢林飛躍、海上沖浪 體驗樹屋、品海膽飯
(5)距中國較近,華人、華僑多,文化認同感強等
【分析】本大題以世界局部區域氣候分布圖為材料,設置五道小題,涉及世界的氣候類型及分布、影響氣候的因素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詳解】(1)讀圖可知,肯尼亞和馬來西亞都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地區,氣溫高,是避寒勝地。
(2)肯尼亞的氣候類型是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降水分干濕兩季,具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寒假為1、2月份,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正處于干季,降水少。
(3)乞力馬扎羅山位于赤道附近,但海拔高、氣溫低,山頂終年積雪覆蓋??夏醽喴詿釒Р菰瓪夂驗橹?,該地區常見的代表性動物是長頸鹿,A正確;企鵝生活在南極地區,北極熊生活在北極地區,袋鼠是澳大利亞的特有動物,BCD錯誤。故選A。
(4)馬來西亞東臨太平洋,位于赤道附近,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主,全年高溫多雨,氣候具有濕熱的特征,植被茂密。在當地旅游中可能參與的項目有叢林飛躍、海上沖浪、體驗樹屋、品海膽飯。不能體驗沙漠觀光及高山滑雪。
(5)小明一家最終選擇打卡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出境游的優勢條件有:距離中國較近,成本較低;當地華人、華僑眾多,語言溝通阻力小,文化認同感強等。
1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馬達加斯加是非洲大陸東南海面上的島國,也是世界第四大島嶼,總面積59萬平方千米,擁有極其豐富的自然景觀,生物多樣性無與倫比。
材料二:“馬達加斯加島地形圖與甲、乙兩城市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
(1)據圖文材料,分別說出馬達加斯加島所屬的半球和所處的溫度帶。
(2)分別說出甲地、乙地的氣候類型和特征。
(3)比較甲、乙兩城市的年降水量差異,并簡述其原因。
【答案】(1)馬達加斯加島屬東半球、南半球,所處的溫度帶為熱帶。
(2)甲地屬于熱帶雨林氣候,特征全年高溫多雨;乙地屬于熱帶草原氣候,特征全年高溫,降水分干、濕兩季。
(3)甲城市的年降水量大于乙城市。原因:甲城市地處山地迎風坡,降水豐富;乙城市地處山地背風坡,降水較少。
【分析】本題以馬達加斯島為材料,涉及半球和五帶的劃分,馬達加斯加島的氣候類型、特征、降水差異及形成原因,考查學生綜合讀圖能力及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詳解】(1)由圖可以看出,馬達加斯加島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地處20°W 以東、160°E以西之間的東半球,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
(2)由圖可知,甲地是終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乙地屬于終年高溫、分干濕兩季的熱帶草原氣候。
(3)由圖可知,甲是終年多雨型,乙降水分布干濕兩季,季節分配不均,甲城市的年降水量大于乙城市;這是由于甲地位于盛行風的迎風坡,全年降水豐富;而乙位于盛行風的背風坡,降水較少。
14.《非洲三萬里》是作家畢淑敏乘坐蒸汽機車“非洲之傲”從南非的開普敦一直走到坦桑尼亞的達累斯薩拉姆后寫下的旅行心得。讀圖“非洲氣候類型”,回答下列問題。
(1)開普敦位于 (南/北)半球,地處大西洋和 洋的交匯處。
(2)作者乘坐“非洲之傲”,沿途可能看到的景觀有( )
A.遮天蔽日的熱帶雨林 B.草原上悠閑漫步的長頸鹿
C.一望無際的沙漠 D.高原上飛快奔跑的藏羚羊
書中有一段畢淑敏和導游的對話:
畢老師:“面對干季剛剛過去雨季尚未來臨的干癟草原,實在難以想象它如何養活龐大的動物群。”
導游:“你講的很有道理,但請不要忘了,動物是活的,它們會遷徙?!?br/>(3)結合坦桑尼亞多多馬的降水量柱狀圖判斷畢老師此時旅行的月份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4)野生動物在坦桑尼亞的多多馬與肯尼亞的基塔萊之間遷徙,請解釋動物大遷徙的原因。
(5)書中提到“尼羅河雖然是非洲第一長河,卻不是流量最大的河,剛果河才是非洲流量最大的河。”請說明剛果河流量大的原因。
(6)書中寫到“當地人把非洲比作一只長長的象牙,它的尖端(南非)一點兒都不窮,真正窮苦的地方多集中在非洲中部。”南非經濟發達的原因是( )。(多選)
A.地理位置優越 B.礦產資源豐富
C.產業結構單一 D.熱帶作物豐富
【答案】(1) 南 印度洋
(2)B
(3)D
(4)動物生活在東非高原的熱帶草原氣候區,有明顯的干濕季;多多馬和基塔萊位于赤道南北兩側,當多多馬為干季時,基塔萊處于濕季,兩地干濕季相反,動物要逐水草而生,因此出現大遷徙現象
(5)該河流域地處熱帶雨林氣候區
(6)A B
【分析】本大題以“非洲之傲”旅行和“非洲氣候類型”圖為材料設置六個問題,涉及海洋分布、半球劃分、氣候類型判讀、動物遷徙、河流特征、南非的經濟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培養學生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學科素養。
【詳解】(1)讀圖可知,開普敦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該城市地處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匯處。
(2)乘坐“非洲之傲”從南非的開普敦一直走到坦桑尼亞的達累斯薩拉姆,主要經過熱帶草原氣候區,可以看到草原上悠閑漫步的長頸鹿,B正確;該線路不經過熱帶雨林和熱帶沙漠區,A、C錯誤;藏羚羊在青藏高原,D錯誤。故選B。
(3)從多多馬氣候資料圖看出,該地屬于熱帶草原氣候,干濕季交替明顯。該地位于南半球,10月時干季剛剛結束,雨季尚未來臨,D正確,A、B、C錯誤。故選D。
(4)動物生活在東非高原的熱帶草原氣候區,該區域有明顯的干濕季,從圖中得知,多多馬和基塔萊位于赤道南北兩側,當多多馬為干季時,基塔萊處于濕季,兩地干濕季相反,動物要逐水草而生,因此出現大遷徙現象。
(5)讀圖可知,剛果河主要地處熱帶雨林氣候區,終年高溫多雨,因此流量大。
(6)讀圖和材料可知,南非礦產資源豐富,又地處大西洋與印度洋的交界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因此南非經濟發達,A、B正確,南非采礦業、制造業、農牧業發達,產業結構不單一,C錯誤;D南非主要是熱帶草原和地中海氣候,水熱條件略差,熱帶作物不太豐富,D錯誤。故選A、B。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七年級地理下冊 預習篇
8.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地形特點:以高原為主(“高原大陸”) 地勢特點:東南高,西北低。
這里是黑種人的故鄉,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被稱為“熱帶大陸”和“高原大陸”。
幾內亞灣是非洲最大的海港。
非洲動物遷徙的原因?
由于南北半球季節相反,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分布,導致每年的7、8月為北半球的夏季,降水少,光照強烈,氣溫高,動物因溫度和水源向南半球部分遷徙。
非洲尼羅河和剛果河的水量差異:尼羅河(世界最長的河流),音位流經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區,降水少,所以水量小;剛果河流經熱帶雨林氣候區,降水多,水量大。
與歐洲相比,肯尼亞鮮花生產的主要優勢是:全年高溫,光照熱量充足,勞動力價格低廉。
每年6-9月是肯尼亞鮮花銷售的淡季,原因是:6-9月,北半球氣溫高,歐洲本地的鮮花產量大,肯尼亞在這個季節失去了市場優勢。
在中國與非洲的經濟合作中,非洲具有的優勢是:豐富的礦產資源,土地廉價,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
氣候分布特點: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 降水分布特點:赤道附近降水多,南北兩側降水少。
非洲的傳統民居是茅草屋,請簡要分析民居與當地氣候的關系?
熱帶草原氣候為當地民居茅草屋的建設提供了建筑材料,且茅草屋有利于遮陽避雨、通風防潮。
撒哈拉以南非洲礦產資源豐富,種類多,儲量大,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經濟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請分析原因?
撒哈拉以南非洲出口處濟農礦產品,價格低廉,進口工業制成品,價格高昂,不利于經濟發展。
怎樣改善這種狀況?
①發展民族工業;②發展多樣化經濟;③發展旅游業;④肯尼亞發展花卉業。
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增長過快,人們過度砍伐森林,開墾草地,擴大耕地面積,過度放牧,導致土地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劇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使生態環境逐步惡化。
下圖為游客在某地拍攝的照片,據此完成1——2題。
1.推測該照片拍攝于( )
A.亞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非洲
2.圖中山體頂部有冰川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植被少 B.海拔高 C.緯度高 D.降雪量大
奧蘭治河是非洲第五大河流,也是南非最為重要的河流。下圖是南非地形圖和奧蘭治河周圍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完成3——4題。
3.奧蘭治河( )
A.支流少 B.流經熱帶雨林 C.注入印度洋 D.屬于內流河
4.奧蘭治河的水文特征是( )
A.結冰期長 B.流量無季節變化 C.流量小 D.流速快
下圖是“馬達加斯加地圖”。讀圖,完成5——6題。
5.馬達加斯加種植水稻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是( )
A.消費市場廣闊 B.勞動人口眾多 C.水熱條件充足 D.地形復雜多樣
6.馬達加斯加城市主要的分布特點是( )
A.沿海岸線分布 B.沿河流溪谷分布 C.沿山脈頂分布 D.沿鐵路干線分布
人種的膚色體質特征是長期適應不同自然環境形成的。中國手機企業針對非洲市場開發了符合當地人審美的美顏美發功能等本土化服務,如提供深膚色和小卷發的拍照模式。圖為世界人種分布圖,完成7——8題。
7.該美顏功能受眾較多的地區是( )
A.非洲北部 B.非洲西北部 C.非洲全域 D.非洲南部
8.該地區的人種特征反映了其原住地氣候( )
A.炎熱 B.寒冷 C.干旱 D.濕潤
猴面包樹喜熱耐旱,干季完全落葉,濕季時可大量儲水于樹干中。猴面包樹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較廣,果實可食用,常在糧食供應不足時為當地饑民提供食物,被稱為“生命之樹”。圖1為“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圖2為某攝影師在坦桑尼亞拍攝到的猴面包樹照片,讀圖完成9——10題。
9.攝影師拍到圖2照片的月份最可能是( )
A.5月 B.7月 C.9月 D.12月
10.攝影師在坦桑尼亞不可能拍攝到的是( )
A.終年積雪覆蓋的山峰 B.當地黑皮膚居民擊鼓歌唱
C.鴯鹋在猴面包樹下漫步 D.咖啡、可可等熱帶作物種植園
11.讀“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非洲的氣候以 (緯線名稱)為中心,呈南北對稱分布。
(2)據圖分析,圖中河流水量最豐富的是 (填代號)河。
(3)據圖推測,②地人口分布較 (“稠密”或“稀疏”)。
(4)從①地到④地,降水量的大致變化規律是先 后 。
(5)該大洲有一種植物叫尖毛草,它的生長過程十分怪異,前半年長根部,人們看不出它在生長。半年后雨水到來之際,它的生長速度非???,3、5天的時間就會長到1.6米至2米的高度,成為草地之王。結合氣候分布圖推測尖毛草生長應該生在 (填序號)氣候區,出現這樣生長過程的原因是: 。
12.北京中學生小明準備利用寒假同家長一起出境旅游。圖為世界局部區域氣候分布圖。請同學們依據所學地理知識,幫助小明共同完成行前規劃。
熱門打卡國家
(1)小明經過查閱資料,最終篩選出肯尼亞和馬來西亞兩個國家。因為兩國都地處 帶,氣溫 ,是熱門的 (避寒/避暑)之地。
方案一:打卡肯尼亞
打卡理由1:種類繁多的野生動物
(2)該國有野生動物王國之稱,氣候類型為 ,從圖可知,降水具有明顯的 (季節/年際)變化。寒假旅行期間,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正處于 (干季/濕季),可觀賞眾多野生動物。
打卡理由2:無與倫比的自然風光
(3)旅途中可以看到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馬扎羅山,山頂覆蓋著冰雪,被稱為“赤道雪峰”,原因是 。山下動物成群,圖中該地區的代表性動物是( )。
方案二:打卡馬來西亞
打卡理由:面朝大海背靠雨林
(4)該國位于赤道附近,東臨 洋,氣候具有 的特征,所以在當地旅游中可能參與的活動有 、 。(至少寫出兩項)
確定打卡國家
(5)經過綜合考量,小明一家最終選擇打卡馬來西亞。請你結合生活實際和所學知識,再列舉一條馬來西亞出境游的優勢條件。
1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馬達加斯加是非洲大陸東南海面上的島國,也是世界第四大島嶼,總面積59萬平方千米,擁有極其豐富的自然景觀,生物多樣性無與倫比。
材料二:“馬達加斯加島地形圖與甲、乙兩城市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
(1)據圖文材料,分別說出馬達加斯加島所屬的半球和所處的溫度帶。
(2)分別說出甲地、乙地的氣候類型和特征。
(3)比較甲、乙兩城市的年降水量差異,并簡述其原因。
14.《非洲三萬里》是作家畢淑敏乘坐蒸汽機車“非洲之傲”從南非的開普敦一直走到坦桑尼亞的達累斯薩拉姆后寫下的旅行心得。讀圖“非洲氣候類型”,回答下列問題。
(1)開普敦位于 (南/北)半球,地處大西洋和 洋的交匯處。
(2)作者乘坐“非洲之傲”,沿途可能看到的景觀有( )
A.遮天蔽日的熱帶雨林 B.草原上悠閑漫步的長頸鹿
C.一望無際的沙漠 D.高原上飛快奔跑的藏羚羊
書中有一段畢淑敏和導游的對話:
畢老師:“面對干季剛剛過去雨季尚未來臨的干癟草原,實在難以想象它如何養活龐大的動物群?!?br/>導游:“你講的很有道理,但請不要忘了,動物是活的,它們會遷徙?!?br/>(3)結合坦桑尼亞多多馬的降水量柱狀圖判斷畢老師此時旅行的月份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4)野生動物在坦桑尼亞的多多馬與肯尼亞的基塔萊之間遷徙,請解釋動物大遷徙的原因。
(5)書中提到“尼羅河雖然是非洲第一長河,卻不是流量最大的河,剛果河才是非洲流量最大的河。”請說明剛果河流量大的原因。
(6)書中寫到“當地人把非洲比作一只長長的象牙,它的尖端(南非)一點兒都不窮,真正窮苦的地方多集中在非洲中部?!蹦戏墙洕l達的原因是( )。(多選)
A.地理位置優越 B.礦產資源豐富
C.產業結構單一 D.熱帶作物豐富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门源| 璧山县| 吐鲁番市| 宣城市| 常宁市| 当涂县| 临漳县| 都匀市| 山丹县| 石城县| 剑川县| 松阳县| 鄂伦春自治旗| 黄陵县| 湘潭市| 同江市| 昌吉市| 化州市| 金平| 福安市| 乐至县| 南平市| 吐鲁番市| 汉寿县| 雅江县| 南郑县| 柯坪县| 成安县| 石家庄市| 建昌县| 宁城县| 清徐县| 巩留县| 隆子县| 鄢陵县| 财经| 遂昌县| 江津市| 皋兰县| 锡林浩特市| 加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