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六章 物質的物理屬性 本章復習與測試 知識點(含答案)蘇科版 八年級下冊 (講義)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六章 物質的物理屬性 本章復習與測試 知識點(含答案)蘇科版 八年級下冊 (講義)

資源簡介

物質的物理屬性知識點+默寫(答案版)
一、物體的質量
1、質量的單位及其換算
(1)國際單位制中質量單位是千克(kg),常用單位還有噸(t)、克(g)、毫克(mg)。
換算關系:1t=1000kg,1kg=1000g,1g=1000mg,1mg=1000μg。
(2)斤、兩也是質量的單位,它在我國民間使用,不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
2、質量的概念及特性
(1)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與物體的狀態、形狀、溫度、所處的空間位置的變化無關,質量大,物體含有物質多;質量小,物體含有物質少。
3、質量的估測
(1)體會千克、克的大小,如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等。
(2)生活中常見的物體的質量:
①一個雞蛋的質量大約為50g ②一根大頭釘的質量大約為80mg
③一個硬幣的質量大約為6g ④一個中學生的質量大約為50kg
⑤一個嬰兒的質量大約為4kg ⑥一個大象的質量大約為5t
⑦一個鯨的質量大約為150t ⑧一個蘋果的質量大約為250g
4、質量的測量和天平的使用
(1)實驗室中,測量質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在生活中,質量的測量還有桿秤、案秤、磅秤、電子秤等。
(2)質量的測量
先估后測:先估計物體大概質量,避免物體質量超過天平的稱量而損壞天平。
左物右碼:左盤放物體,右盤放砝碼。
加減砝碼:根據估計先放大砝碼,加法碼時先大后小,減砝碼時先小后大;
用鑷子向右盤加減砝碼,當最小的法碼放上去又輕時改調游碼,通過移動游碼來調節天平重新平衡。此時,移動游碼相當于在右盤中加入了小砝碼,所以游碼讀數必須計算在右盤中。
(3)托盤天平的構造:由托盤、橫梁、平衡螺母、刻度尺、指針、刀口、底座、分度標尺、游碼、砝碼等組成。
(4)天平的使用:
①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應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將游碼撥回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歸零),再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到分度盤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擺動幅度相等),表示橫梁平衡。
②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被測物體的質量=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游碼在標尺上的指示值。
(5)天平使用注意事項
①砝碼不能用手拿,要用鑷子夾取,使用時要輕放輕拿。在使用天平時游碼也不能用手移動;
②過冷過熱的物體不可放在天平上稱量,應先在干燥器內放置至室溫后再稱;
③加砝碼應該從大到小,可以節省時間;
④在稱量過程中,不可再碰平衡螺母;
⑤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量程;
⑥保持天平清潔、干燥,不能把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藥品直接放在盤上,也不能把砝碼弄濕、弄臟,以免銹蝕。
(6)常見錯誤
A.①用手直接拿砝碼, ②物體和砝碼的位置放反了;
B.天平沒有放在水平桌面上;
C.調節平衡螺母前游碼未歸0;
D.所測物體的質量超過了天平的最大測量值。
二、測量物體的質量
1、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實驗
實驗目的:
(1)熟悉天平的構造和砝碼的使用。
(2)學習正確使用天平的方法。
(3)練習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實驗器材:
天平和砝碼,待測固體,待測液體。
實驗步驟:
(1)把天平放在平穩的水平桌面上,觀察天平底座上的銘牌以及游碼標尺上的分度值,并作記錄。
(2)把游碼放在標尺的零刻度線處,調節橫梁右端(有的天平是左、右兩端)的平衡螺母,當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央刻線處(或左右偏離中央刻線的角度相等)時,表明此時橫梁平衡。
(3)稱量固體的質量
①將木塊輕輕地放在天平的左盤,用鑷子向右盤輕輕地加減砝碼,再移動游碼,直到天平的橫梁平衡(左物右碼)。
②根據砝碼和游碼記錄木塊的質量m1,將砝碼放回盒中,游碼歸零,拿下待測固體。
③分別將不同待測固體放入左盤,稱出它們的質量m2、m3。
(4)稱量液體的質量
①用天平稱出空燒杯的質量m杯。
②將燒杯中倒入適量的待測液體,用天平稱出燒杯和待測液體的總質量m總,計算出燒杯中待測液體的質量m液=m總—m杯。
③將砝碼放回盒中,游碼歸零,取下燒杯,將待測液體倒回原處。
2、累積法測量微小質量
(1)積累法:要測一個小物體的質量,由于受天平感量的限制,不能準確測量時,采用累積法,即測出幾個相同小物體的質量,則每個小物體的質量就等于物體的總質量除以物體的個數.其思路為:“聚少成多,測多算少”.
(2)累積法測微小物體的質量:微小物體的稱量用“稱多算少”方法,即取n個小物體稱出其質量M,則每個小物體質量。
3.測量結果偏大或偏小問題:
(1)使用的砝碼已磨損,砝碼自身質量變小,測得值會 偏大 ;
(2)使用的砝碼已生銹或沾上油污,砝碼自身質量變大,測得值會 偏小 ;
(3)在測量前調平衡時游碼沒有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測得值會 偏大 ;若沒有用到游碼示數值,則測得值 不變 ;
(4)裝有物體的盤上粘有一小塊泥(調平時就有,未發現) ,測得值 不變 ;
(5)調節天平的橫梁平衡時,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側便停止調節,測得值會 偏大 ;
(6)調節天平的橫梁平衡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線的右側就停止調節,測得值會 偏小 ;
(7)測量時,指針偏向刻度盤的左邊,測得值會 偏小 ;
(8)測量時,指針偏向刻度的右邊測得值會 偏大 ;
(9)在稱量時人的頭部偏向分度盤中線處的右側,造成視線與指針不垂直,測得值會 偏大 。
4.特殊測量
(1)用天平測一枚回形針的質量,應先測出100枚回形針的質量為m,則一枚回形針的質量是。
(2)為了比較準確地測出一堆相同規格的小橡膠墊圈的數量(估計有1000個左右),最好采用的方法為: 用天平測出這些墊圈的總質量m,再測出10個墊圈的質量,為墊圈的總數 ;
(3)要用天平稱量20 g的粉末狀藥品,可在左右盤各放一張白紙后,調節天平平衡,右盤加20 g砝碼,再在左盤加藥品,直到天平平衡;
3.實驗評估
(1)判斷天平橫梁是否平衡:
①指針完全靜止時對準分度盤中央的刻度線;
②指針左右擺動的幅度相等;
(2)在稱量過程中,當在右盤加上最小的砝碼后,發現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 取下最小砝碼并向右調節游碼直至天平平衡 ;若指針的指示情況如圖(乙)所示,這時他應進行的操作是 向右調節游碼直至天平平衡 。
三、物質的密度
1、密度及其特性
(1)密度: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2)單位:密度的國際單位是kg/m3,讀作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單位還有g/cm3,讀作克每立方厘米;單位換算:1 g/cm3=1000 kg/m3 (說明:兩個單位比較:g/cm3單位大)。
(3)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不隨物質的質量或體積的變化而變化。同一種物質的密度是一個確定的值,不同物質的密度通常是不同的,因此可用來鑒別物質,如水的密度為ρ水=1.0×103kg/ 。
2、密度的計算
(1)密度的公式:(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公式變化:m=ρV、。
(2)根據公式來鑒別物質。測出物體的質量和體積,運用公式求出物質的密度,然后對照密度表就可以知道該物質的種類。
(3)利用公式計算不便測量的物體的體積。測出物體的質量,利用密度表查出該種物質的密度,利用公式就可以計算出物體的體積。
(4)利用m=ρV計算不便測量的物體的質量。測出物體的體積,利用密度表查出該種物質的密度,利用公式m=ρV就可以計算出物體的質量。
3、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1)同種物質,在一定狀態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隨質量大小或體積大小的改變而改變,當其質量(或體積)增大幾倍時,其體積(或質量)也隨著增大幾倍,而比值是不變的,因此,不能認為物質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
(2)由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在同一狀態下,體積大的質量也大,物體的體積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3)由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密度大的質量也大,物體的質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
(4)由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在質量相同的條件下,密度大的體積反而小,物體的體積跟它的密度成反比。
(5)結論: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為定值;不同物質的物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不相等。
四、密度知識的應用
1、量筒的使用
(1)首先分清量筒的量程、單位和分度值(常見量筒單位是ml,1ml=1cm3,1L=1000ml=10-3m3;圖a中,量筒量程100ml,分度值2ml);
(2)量筒的規格:常用的有10mL,20mL,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多種規格;
(3)量筒的選擇方法:
①量筒越大,管徑越粗,其精確度越小,由視線的偏差所造成的讀數誤差也就越大,所以實驗中應根據所取溶液的體積,盡量選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規格的量筒;
②分次量取會引起較大誤差,如量取70mL液體,應選用100mL量筒一次量取,而不能用10mL量筒量取7次。
(4)讀取液體的體積方法:
注入液體后,要等一會,使附著在內壁上的液體流下來,再讀取刻度值,否則,讀出的數值將偏小;讀數時,應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當液面是凸面時,視線應與凸液面的頂部保持水平;當液面是凹面時,視線應與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否則,讀數會偏高或偏低。
2、固體密度的測量及試驗
(1)用天平測量固體的質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讀出水的體積V1;
(3)用細線拴住固體,輕放浸沒在水中,讀出固體與水的總體積V2;
(4)計算固體的密度:。
3、液體密度的測量及試驗
(1)將適量的液體倒入燒杯中,用天平稱出燒杯與液體的總質量m1;
(2)將燒杯中的部分液體倒入量筒中,讀出量筒中液體的體積V;
(3)用天平稱出燒杯與剩余液體的總質量m2;
(4)計算液體的密度:。
4、密度的應用與物質鑒別
(1)鑒別物質: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可根據密度公式測出體積及質量求出密度鑒別物質。
(2)求質量:由于條件限制,有些物體體積容易測量但不便測量質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質量。
(3)求體積:由于條件限制,有些物體質量容易測量但不便測量體積用公式算出它的體積。
5、
空、實心的判斷:通過對物體的密度、質量、體積的比較,可判斷物體時空心的還是實心的,即當ρ物=ρ為實心,ρ物<ρ為空心;m物=m為實心,m物<m為空心;V物=V為實心,V物>V為空心。
五、物質的物理屬性
1、物質的基本屬性
(1)物質不需要經過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物理性質。
(2)物理性質的鑒別
①人們可以直接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質:顏色、氣味、味道,是否易升華、揮發等;
②需要可以利用儀器測知的物理性質:熔點、沸點、硬度、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等;
③需要通過實驗室獲得數據,計算得知的物理性質:質量、密度等。
(3)以上這些性質在實驗前后物質都沒有發生改變,都屬于物質的物理性質。
2、比較物質的硬度
(1)刻畫法:用同一工具以同樣大小的力分別在不同物體上刻畫,刻痕淺的硬度大,刻痕深的硬度小。
(2)沖擊法:將被測物體置于一個空心豎直管的底部,從管的頂部由靜止釋放一枚鋼釘,鋼釘作用在該材料上就會產生一個小小的凹痕,從凹痕的大小和深度,就可以比較不同物質硬度的大小。物質的物理屬性知識點+默寫(空白版)
一、物體的質量
1、質量的單位及其換算
(1)國際單位制中質量單位是 (kg),常用單位還有 ( )、 ( )、 ( )。
換算關系:1t= kg,1kg= g,1g= mg,1mg= μg。
(2)斤、兩也是質量的單位,它在我國民間使用,不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
2、質量的概念及特性
(1)物體所含 的多少叫質量,通常用字母 表示;
(2)質量是物體的一種 ,與物體的 、 、 、所處的 的變化無關,質量大,物體含有物質多;質量小,物體含有物質少。
3、質量的估測
(1)體會千克、克的大小,如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等。
(2)生活中常見的物體的質量:
①一個雞蛋的質量大約為 ②一根大頭釘的質量大約為80mg
③一個硬幣的質量大約為6g ④一個中學生的質量大約為50kg
⑤一個嬰兒的質量大約為4kg ⑥一個大象的質量大約為5t
⑦一個鯨的質量大約為150t ⑧一個蘋果的質量大約為
4、質量的測量和天平的使用
(1)實驗室中,測量質量的常用工具是 ;在生活中,質量的測量還有桿秤、案秤、磅秤、電子秤等。
(2)質量的測量
先估后測:先 物體大概質量,避免物體質量超過天平的稱量而損壞天平。
左物右碼: 放物體, 放砝碼。
加減砝碼:根據估計先放大砝碼,加法碼時先大后小,減砝碼時先小后大;
用鑷子向右盤加減砝碼,當最小的法碼放上去又輕時改調游碼,通過移動游碼來調節天平重新平衡。此時,移動游碼相當于在右盤中加入了小砝碼,所以游碼讀數必須計算在右盤中。
(3)托盤天平的構造:由 、 、 、 、 、 、 、 、 、 等組成。
(4)天平的使用:
①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應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將游碼撥回標尺左端的 (歸零),再調節 ,使指針指到分度盤的 (或左右擺動幅度相等),表示橫梁平衡。
②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被測物體的質量= + 。
(5)天平使用注意事項
①砝碼 用手拿,要用 夾取,使用時要輕放輕拿。在使用天平時游碼也 用手移動;
②過冷過熱的物體不可放在天平上稱量,應先在干燥器內放置至室溫后再稱;
③加砝碼應該從 到 ,可以節省時間;
④在稱量過程中, 平衡螺母;
⑤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 天平的量程;
⑥保持天平清潔、干燥,不能把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藥品直接放在盤上,也不能把砝碼弄濕、弄臟,以免銹蝕。
(6)常見錯誤
A.① , ② ;
B. ;
C. ;
D. 。
二、測量物體的質量
1、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實驗
實驗目的:
(1)熟悉天平的構造和砝碼的使用。
(2)學習正確使用天平的方法。
(3)練習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實驗器材:
和 ,待測固體,待測液體。
實驗步驟:
(1)把天平放在平穩的 桌面上,觀察天平底座上的銘牌以及游碼標尺上的 ,并作記錄。
(2)把游碼放在標尺的零刻度線處,調節橫梁右端(有的天平是左、右兩端)的平衡螺母,當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央刻線處(或左右偏離中央刻線的角度相等)時,表明此時 。
(3)稱量固體的質量
①將木塊輕輕地放在天平的左盤,用鑷子向右盤輕輕地 砝碼,再移動 ,直到天平的 (左物右碼)。
②根據砝碼和游碼記錄木塊的質量m1,將砝碼放回盒中,游碼歸零,拿下待測固體。
③分別將不同待測固體放入左盤,稱出它們的質量m2、m3。
(4)稱量液體的質量
①用天平稱出空燒杯的質量m杯。
②將燒杯中倒入適量的待測液體,用天平稱出燒杯和待測液體的總質量m總,計算出燒杯中待測液體的質量m液= 。
③將砝碼放回盒中,游碼歸零,取下燒杯,將待測液體倒回原處。
2、累積法測量微小質量
(1)積累法:要測一個小物體的質量,由于受天平感量的限制,不能準確測量時,采用累積法,即測出幾個相同小物體的質量,則每個小物體的質量就等于 .其思路為:“聚少成多,測多算少”.
(2)累積法測微小物體的質量:微小物體的稱量用“稱多算少”方法,即取n個小物體稱出其質量M,則每個小物體質量 。
3.測量結果偏大或偏小問題:
(1)使用的砝碼已磨損,砝碼自身質量變小,測得值會 ;
(2)使用的砝碼已生銹或沾上油污,砝碼自身質量變大,測得值會 ;
(3)在測量前調平衡時游碼沒有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測得值會 ;若沒有用到游碼示數值,則測得值 ;
(4)裝有物體的盤上粘有一小塊泥(調平時就有,未發現) ,測得值 ;
(5)調節天平的橫梁平衡時,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側便停止調節,測得值會 ;
(6)調節天平的橫梁平衡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線的右側就停止調節,測得值會 ;
(7)測量時,指針偏向刻度盤的左邊,測得值會 ;
(8)測量時,指針偏向刻度的右邊測得值會 ;
(9)在稱量時人的頭部偏向分度盤中線處的右側,造成視線與指針不垂直,測得值會 。
4.特殊測量
(1)用天平測一枚回形針的質量,應先測出100枚回形針的質量為m,則一枚回形針的質量是 。
(2)為了比較準確地測出一堆相同規格的小橡膠墊圈的數量(估計有1000個左右),最好采用的方法為: ;
(3)要用天平稱量20 g的粉末狀藥品,可在左右盤各放一張白紙后,調節天平平衡,右盤加20 g砝碼,再在左盤加藥品,直到天平平衡;
3.實驗評估
(1)判斷天平橫梁是否平衡:
①指針 對準分度盤中央的刻度線;
②指針 相等;
(2)在稱量過程中,當在右盤加上最小的砝碼后,發現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 ;若指針的指示情況如圖(乙)所示,這時他應進行的操作是 。
三、物質的密度
1、密度及其特性
(1)密度: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 。
(2)單位:密度的國際單位是 ,讀作 。常用單位還有 ,讀作 ;單位換算:1 g/cm3= kg/m3 (說明:兩個單位比較: 單位大)。
(3)密度是物質的一種 ,它不隨物質的 而變化。同一種物質的密度是一個確定的值,不同物質的密度通常是不同的,因此可用來鑒別物質,如水的密度為ρ水= 。
2、密度的計算
(1)密度的公式: (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公式變化:m= 、v= 。
(2)根據公式來鑒別物質。測出物體的質量和體積,運用公式求出物質的密度,然后對照密度表就可以知道該物質的種類。
(3)利用公式計算不便測量的物體的體積。測出物體的質量,利用密度表查出該種物質的密度,利用公式就可以計算出物體的體積。
(4)利用m=ρV計算不便測量的物體的質量。測出物體的體積,利用密度表查出該種物質的密度,利用公式m=ρV就可以計算出物體的質量。
3、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1)同種物質,在一定狀態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隨質量大小或體積大小的改變而改變,當其質量(或體積)增大幾倍時,其體積(或質量)也隨著增大幾倍,而比值是不變的,因此,不能認為物質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
(2)由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在同一狀態下,體積大的質量也 ,物體的體積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3)由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密度大的質量也 ,物體的質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
(4)由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在質量相同的條件下,密度大的體積反而 ,物體的體積跟它的密度成反比。
(5)結論: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為 ;不同物質的物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 。
四、密度知識的應用
1、量筒的使用
(1)首先分清量筒的 、 和 (常見量筒單位是ml,1ml=1cm3,1L=1000ml=10-3m3;圖a中,量筒量程100ml,分度值2ml);
(2)量筒的規格:常用的有10mL,20mL,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多種規格;
(3)量筒的選擇方法:
①量筒越大,管徑越粗,其精確度越 ,由視線的偏差所造成的讀數誤差也就越大,所以實驗中應根據所取溶液的體積,盡量選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規格的量筒;
②分次量取會引起較大誤差,如量取70mL液體,應選用100mL量筒一次量取,而不能用10mL量筒量取7次。
(4)讀取液體的體積方法:
注入液體后,要等一會,使附著在內壁上的液體流下來,再讀取刻度值,否則,讀出的數值將偏小;讀數時,應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當液面是凸面時,視線應與 保持水平;當液面是凹面時,視線應與 保持水平,否則,讀數會偏高或偏低。
2、固體密度的測量及試驗
(1)用 測量固體的質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讀出水的體積V1;
(3)用細線拴住固體,輕放浸沒在水中,讀出固體與水的總體積V2;
(4)計算固體的密度: 。
3、液體密度的測量及試驗
(1)將適量的液體倒入燒杯中,用天平稱出燒杯與液體的總質量m1;
(2)將燒杯中的部分液體倒入量筒中,讀出量筒中液體的體積V;
(3)用天平稱出燒杯與 的總質量m2;
(4)計算液體的密度: 。
4、密度的應用與物質鑒別
(1)鑒別物質: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可根據密度公式測出體積及質量求出密度鑒別物質。
(2)求質量:由于條件限制,有些物體體積容易測量但不便測量質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質量。
(3)求體積:由于條件限制,有些物體質量容易測量但不便測量體積用公式算出它的體積。
5、
空、實心的判斷:通過對物體的密度、質量、體積的比較,可判斷物體時空心的還是實心的,即當ρ物=ρ為實心,ρ物 ρ為空心;m物 m為實心,m物 m為空心;V物 V為實心,V物 V為空心。
五、物質的物理屬性
1、物質的基本屬性
(1)物質不需要經過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 。
(2)物理性質的鑒別
①人們可以直接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質: 、 、 ,是否易 、 等;
②需要可以利用儀器測知的物理性質: 、 、 、 、 、 等;
③需要通過實驗室獲得數據,計算得知的物理性質: 、 等。
(3)以上這些性質在實驗前后物質都沒有發生改變,都屬于物質的物理性質。
2、比較物質的硬度
(1)刻畫法:用同一工具以同樣大小的力分別在不同物體上刻畫,刻痕淺的硬度大,刻痕深的硬度小。
(2)沖擊法:將被測物體置于一個空心豎直管的底部,從管的頂部由靜止釋放一枚鋼釘,鋼釘作用在該材料上就會產生一個小小的凹痕,從凹痕的大小和深度,就可以比較不同物質硬度的大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饶市| 富平县| 齐齐哈尔市| 五华县| 景德镇市| 福贡县| 日照市| 绩溪县| 安溪县| 磐安县| 延庆县| 抚远县| 安徽省| 商丘市| 行唐县| 鄄城县| 体育| 双流县| 大余县| 禄丰县| 沂源县| 长垣县| 文昌市| 东源县| 泾阳县| 汽车| 砚山县| 上饶市| 孟州市| 广丰县| 平谷区| 六枝特区| 汝城县| 双城市| 平塘县| 牙克石市| 永仁县| 太康县| 卓尼县| 哈尔滨市| 长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