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1法治國家預習案【學習目標與核心素養】一、學習目標1. 必備知識:理解我國法治國家的內涵、基本特征及其原因;理解良法的具體要求;理解建設法治國家的要求。2.關鍵能力:知道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通過學習,逐漸構建起這個系統工程的框架。二、學科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認同法治國家的基本特征,掌握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增強建設法治國家的信心。2.科學精神。通過案例和老師講授、學習,理解法治國家的內涵和特征;建設法治中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既需要黨和國家統籌和謀劃,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又要做到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3.法治意識:全民學法、懂法、守法、用法,建設法治國家。4.公共參與:在日常生活中,自覺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為落實良法善治、建設法治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學習重難點】1.學習重點:理解我國法治國家的內涵、基本特征及其原因;理解良法的具體要求;理解建設法治國家的要求。2.學習難點:理解堅持良法之治的具體要求;理解建設法治國家的具體要求。【自主學習】一、法治國家的內涵1.法治國家的內涵。2.法治國家的基本特征。(1)堅持憲法法律至上(2)堅持良法之治原因標準要求(3)尊重和保障公民權利(4)規范國家權力的運行二、建設法治國家1.建設法治國家的總體要求。2.建設法治國家的具體要求。推進 憲法 實施 原因要求建立 完備 的法 律體系 原因要求完善 法律 實施 機制 要求3.建設法治國家的重要意義。【自主構建知識框架】【自主學習效果檢測】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從維護患者健康權的邏輯起點出發,打破對假藥“一刀切”簡單、粗暴的分類,讓藥品管理秩序與個體生命、社會倫理期待高度契合。這( )A. 維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全部利益B. 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C. 能實現全體人民病有所醫的目標D. 說明法治保障人民群眾的發展權2. 建設法治國家具有重大意義。通過建設法治國家,能夠( )①杜絕權力的濫用,切實保障公民合法權益 ②推動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實現長治久安 ③保證人人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④促進各項事業有序發展,推動中華民族的復興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 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國已形成一個部門齊全、層次分明、結構協調、體例科學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對這一體系理解正確的是( )①這一體系以憲法和法律為核心 ②憲法在這一體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③行政法規與地方性法規都不能與法律相抵觸 ④若行政性法規與地方性法規相抵觸,必須修改行政性法規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探究案探究活動一:法治國家的基本內涵材料一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憲法修正案。學習貫徹實施好新修訂的憲法。進一步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更好地發揮憲法的規范、引領、推動、保障作用,必將推動全面依法治國邁上新的高度,為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提供堅實的憲法保障。材料二 “憲法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是國家機構產生的合法性來源,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核心和基礎,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根據上述材料,探究以下問題:你知道憲法在國家和社會中的地位嗎?你知道在我國能夠行使“修改憲法”權力的國家機關嗎?你知道法治的主要功能嗎?探究活動二:建設社會主法治國家材料一:我國歷史上最早解釋詞義的書《爾雅·釋詁》篇記載:“法,常也?!焙髞淼摹短坡墒枳h·名例篇》亦有“律之與法,文雖有殊,其義一也”的記載。我國較早把“法”與“律”聯用的是春秋戰國時的管仲。管仲在其《管子·七臣七主篇》指出:“法律政令者,吏民規矩繩墨也?!钡角貪h時,已有人將“法”與“律”兩字合為“法律”一詞。材料二:40年來,黨帶領人民不斷適應改革開放和時代的發展變化,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推向前進,實現了從“法律體系形成”到“法律體系進一步完善”,從“以法治國”到“依法治國”再到“全面依法治國”的偉大飛躍。根據上述材料,探究以下問題:你認為“法,常也;律,常也?!本渲械摹俺!笔鞘裁匆馑迹?br/>(2 我國 (2)你認為我國當前的法律體系已經完善了嗎?(3)你知道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推向前進有哪些重要意義?訓練案單項選擇題:1.黨的十八大以來,科學立法,讓改革更加于法有據了嚴格執法,讓權力行使不再任性了:公正司法,讓群眾的法治獲得感更強了;全民守法,讓全社會的法治信仰更加堅定了…全面依法治國深入推進,掀起一場深刻的治理革命。可見,建設法治中國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這需要①黨和國家的統籌與規劃②維護人民群眾的一切利益③公民和全社會的參與與推動④發展黨內民主,堅決懲治腐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法律是治國之重器。執政興國,離不開法治支撐;社會發展,離不開法治護航;百姓福祉,離不開法治保障。這說明建設法治國家()①必須確保公民各項權利的實現②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根本保證③必須堅持憲法法律至上④必須尊重和保障公民權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19年6月2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發布特放令,根據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對部分服刑罪犯予以特放的決定,對九類服刑罪犯實行特放。這一措施①承續了中華民族愛好和平、團結統一的優良傳統②有利于弘揚憲法精神,推進法安天下、德潤人心③可以為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營造良好社會氛圍④有利于彌補法律剛性之不足,但不利于國家政權的穩固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4.法治國家,就是實行依法治國、依憲治國、依法執政的國家。在現代社會,法治國家意味著國家權力依法行使,國家各項工作依法開展。下列做法有利于建設法治國家的是①對外逃貪官展開“國際大追逃”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依法制定自治條例中③中國共產黨制定憲法確保有法可依④對所有觸犯法律的公民給予刑罰處罰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5.“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标P于如何實現法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實現法治要求堅持良法之治②實現法治需要堅持公民利益至上原則③法律法規必須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④實現法治需要賦予公民更多的政治權利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自主學習效果檢測答案】B 2.D 3.C探究案答案:探究一參考答案:(1)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國家各種制度和法律法規的總依據,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最高立法權,有權修改憲法。(3)保護公民的各項權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探究二參考答案:(1)規律、規則、準則經過多年的努力,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并在不斷完善。通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建設法治國家,能夠有效規范權力運行,保障公民合法權益;能夠推動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實現長治久安;能夠促進國家各項事業有序發展,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訓練案答案:1.【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對建設法治中國是一個系統性工程的理解,①③符合題意。②錯誤,應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④與題意無關,排除。2.【答案】D【解析】①錯誤,題干強調法律的完善有利于保護百姓福社,沒有涉及公民權利的實現,且確保公民各項權利的實現說法錯誤。②錯誤,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根本保證。執政興國、社會發展、百姓福祉等都離不開法治,說明建設法治國家必須堅持憲法法律至上的原則,公民的權利應該得到法律的承認和保護,故③④入選。選D3.【答案】D【解析】特放承續了中華文明慎刑恤囚、明刑弼教的優良傳統,①不符合題意;這次特放只針對部分服刑罪犯,不會影響到國家政權的穩固,④錯誤。對九類服刑罪犯實行特放,有利于弘揚憲法精神,推進法安天下、德潤人心,可以為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營造良好社會氛圍,②③正確。4.【答案】A【解析】對外逃貪官展開“國際大追逃”體現了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權,我國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嚴格執法,①符合題意;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可以依法制定自治條例,有利于堅持良法之治,②符合題意;中國共產黨領導立法,不能直接制定憲法和法律,③錯誤;只有犯罪行為才會受到刑罰處罰,④錯誤5.【答案】A【解析】法令者,為治之本也,體現了要實現法治就要堅持良法之治,因為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眾的認同,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法律的效力,①正確:法令者,民之命也,表明法律法規必須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③正確。②中“堅持公民利益至上”說法錯誤,我國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國家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①中“賦予公民更多的政治權利”說法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