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6課 驅遣我們的想象(第35~36課時)【目的要求】1.把握作者的主要觀點,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2.理解文章內容,學習驅遣想象欣賞文藝作品的方法。【重點難點】1.關注作者所作的鑒賞示范,體會作者是如何引導我們驅遣想象去欣賞作品的。2.結合文章內容,學習欣賞文藝作品的方法。導學過程 導學方法【自主學習,基礎過關】1.我的積累 葉圣陶,原名葉紹鈞,現代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2.我的檢測(1)下列黑體字字音有誤的一項是( C )A.驅遣(qiǎn) 掠過(lüè) 海嘯(xiào) 曠遠(kuàng)B.鑒賞(jiàn) 橋堍(tù) 歌謠(yáo) 悵然(chàng)C.朝陽(zhāo) 拘泥(nì) 契合(qiè) 萌生(méng)D.蠢笨(chǔn) 茍安(gǒu) 大漠(mò) 凝望(níng)(2)指出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A.文字是一道橋梁。這邊的橋堍站著讀者,那邊的橋堍站著作者。通過了這一道橋梁,讀者才和作者會面。( 比喻 )B.他把這些所見所感寫出來,不作抽象的分析,而作具體的描寫,不作刻板的記載,而作想象的安排。( 對比 )C.如果單就字面解釋,大漠上一縷孤煙是筆直的。長河背后一輪落日是圓圓的,這有什么意思呢 ( 反問 )3.我的疑惑【合作探究,質疑解難】1.找出能表達作者觀點的句子,由此總結作者在全文中所表達的中心觀點。 明確:句子——①文字是一道橋梁。通過了這一道橋梁,讀者才和作者會面。②作者想做到的是:寫下來的文字正好傳達出他的所見所感。③就讀者的方面說,他們要通過文字去接觸作者的所見所感。④像這樣驅遣著想象來看,這一幅圖畫就顯現在眼前了。同時也就接觸了作者的意境。中心論點——欣賞文藝作品,要學著驅遣自己的想象力,通過文字去接觸作者的所見所感。2.作者要論述如何鑒賞文藝作品,為什么在開頭大篇幅論述作者、讀者以及文字之間的關系? 明確:要論述如何鑒賞文藝作品,首先要認識到文藝作品的本質,即什么是文藝作品的問題。以文字為載體,作者想要傳達的所見所感,讀者想要接觸的作者的所見所感,就是文藝作品的本質。因此,論述作者、讀者以及文字之間的聯系是為了明確文藝作品的本質,是表達中心觀點的前提。3.閱讀8~10段,說說作者是如何論證欣賞文藝作品需要驅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論證的過程中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明確:①作者以賞析王維的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入手,首先以字面解釋和提問的方式對詩句進行賞析,全然得不到詩句中所蘊藏的壯景與情感,換句話說,這是不驅遣想象力的結果;接著論述在想象中睜開眼睛來看這十個文字所構成的畫面,便能感受到詩中靜寂的境界;最后得出了“像這樣驅遣著想象來看,這一幅圖畫就顯現在眼前了,同時也就接觸了作者的意境”的結論,并舉例加以論證。②舉例論證與對比論證。4.總結前十段的論證思路。 明確:作者首先通過論述作者、讀者以及文字之間的聯系來明確讀者欣賞文藝作品的本質,即“接觸作者的所見所感”,然后以賞析王維詩句為例,從正反兩個角度論述了驅遣想象力的重要作用。5.文中許多句子或有十分深刻的內涵,或有寫作值得借鑒的價值,找出來并解說。 明確:①文藝的創作決不是隨便取許多文字來集合在一起。(任何一篇文藝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來的,但是這是一種有著內在邏輯順序的結合,具有文本表現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現了內容也傳遞著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這樣的文章絕不可能隨意拼湊,須由作者有意識有目的有邏輯地創造,而在完成時又符合自然的特點。)②作者著手創作,必然對于人生先有所見,先有所感。(“見”字也可理解為見識、見解,沒有思考與見解,縱然下筆也只能寫就平庸文章,難見深度;“感”是體悟與情感,倘若下筆無情感寄寓其中,寫出來的文字必是冷冰冰的。這也提示了我們在寫作之前要學會多觀察,多積累;同時要多思考,多感悟,這樣才能寫出優秀文章。)③假如死盯著文字而不能從文字看出一幅圖畫來,就感受不到這種愉快了。(文藝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詩歌、散文等文藝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達也尤其濃烈。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謂“言不盡意,立象以盡意”,就是此道理。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藝作品,就必須把握其情感,必須通過想象還原形象的描述,進而去體味。)【課堂檢測,學以致用】閱讀本文,完成下列各題。1.說說作者與讀者的關系。 答:作者用文字傳達自己的所見所感,讀者通過文字接觸作者的所見所感。2.讀者欣賞文藝作品的過程是怎樣的? 3.比較第11~13段與8~10段的論證過程。 【拓展延伸,博聞強技】 你能在讀過的詩或散文中,再舉一個例子來論證作者的觀點(想象力于鑒賞文學作品的重要性)嗎?【課后訓練,鞏固拓展】 完成練習冊本課全部作業。【導學反思,自悟自勵】 各自為戰,查找資料,積累知識,完成檢測。瀏覽課文,合作探究。討論所得,記下要點。代表發言,教師總結。結合文段,獨立思考。認真作答,優者匯報。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