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0課 小石潭記 (第41~42課時)【學習目標】1.能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疏通文意,背誦課文。2.體會小石潭的優美景色;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細致描摹的寫法;理解作者孤凄悲涼的心境。【重點難點】1.學習文章借景抒情的寫法,提高學生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2.理解作者在貶謫期間孤獨悲涼的心境。導學過程 導學方法第一課時【自主學習,基礎過關】1.我的檢測:①給下列生字注音。 篁(huáng) 坻(chí) 嵁(kān) 佁(yí) 愴(chuàng) 俶(chù) 翕(xī) 邃(suì)②該文選自《柳河東集》,作者 柳宗元 ,唐朝著名 文學家 。③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 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背景:(詳見《中學語文教材全解(八年級下冊)》)2.我的疑惑:【合作探究,質疑解惑】一、朗讀課文 要求: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節奏、重音、停頓、節拍。二、疏通文意1.重點詞語解釋。要求:結合課文注釋、工具書進行。 另外,小組合作歸納整理課文中的文言現象:①詞類活用:【空】名→狀,在空中。【樂】意動用法,以……為樂。【凄】使動用法,使……凄涼(寒冷)。【西(下、西南)】名→狀,向西(向下、向西南)。【犬牙(斗、蛇)】名→狀,像狗的牙齒(北斗星、蛇)那樣。 ②一詞多義:【可】大約;可以。 【為】作為;成為。【清】清澈;凄清。 【以】把;而;因為。 ③古今異義:【居】(古義)停留。(今義)居住。【去】(古義)離開。(今義)到別處。【可】(古義)大約;可以。(今義)許可。【布】(古義)映照。(今義)布料;宣布;散布,分布;布置。 2.句子翻譯。要求:借助課文注釋并參考學習資料,把課文翻譯得“信、達、雅”。【課堂檢測,學以致用】1.用“/”劃出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其 岸 勢 犬 牙 差 互,不 可 知 其 源。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在文中的意義。悄愴幽邃( ) 斗折蛇行 ( ) 乃記之而去( ) 可百許頭( ) 凄神寒骨( ) 隸而從者( ) 伐竹取道( ) 佁然不動( ) 以其境過清( )3.翻譯下列句子。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譯文:陽光照在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②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譯文:小溪兩岸的形狀像狗牙那樣參差不齊,不能知道它的源頭。③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譯文: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樹木圍繞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透骨。【總結提煉,知識升華】1.學習收獲2.需要注意的問題【課后訓練,鞏固提高】完成練習冊本課你做得來的題目。 第二課時【知識回顧,溫故知新】1.我的檢測①抽查學生對常用詞語和淺易文句意思的掌握情況。 心樂之( ) 水尤清冽( ) 可百許頭( ) 俶爾遠逝( ) 斗折蛇行( ) 凄神寒骨( )②抽查學生對課文的背誦效果。 方式:甲生背第一段,乙生背第二段,丙生背第三段,丁生背第四段。 要求:準確,流暢;有節奏,有感情。2.我的疑惑【合作探究,釋疑解惑】一、走近小石潭1.老師范讀2.學生齊讀3.學生自讀二、認識小石潭課文按照什么順序描寫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抓住了小石潭的什么特點? ①順序:發現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小潭氣氛。景物:水、魚等。 ②特點:幽靜。三、感受小石潭作者初見小石潭的感受是怎樣的?從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后來作者感情發生了怎樣變化? ①快樂。 ②心樂之/似與游者相樂。 ③悄愴(憂傷凄涼)。四、品味小石潭1.第2段后句:動靜結合,充分顯示出游魚的情趣,也間接地表現了小石潭水的清澈。2.第3段:三個比喻,準確形象地寫出了小溪的形象特征,給人以鮮明的印象。3.第4段前句:寫了環境的幽深冷寂,同時抒發作者貶居生活的孤凄與悲涼。這是作者被朝廷排擠、被迫害的遭遇的反映。【檢測反饋,學以致用】1.解釋下面黑體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水尤清冽( 格外 ) ②佁然不動( 呆呆的樣子 ) ③以其境過清( 因為 ) ④乃記之而去( 離開 )2.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譯:小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也沒有。 ②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譯: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 3.第2段首句突出了水的什么特點 從什么角度描寫的? 答:①清澈。②側面(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描寫潭水)。4.第4段前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抒發作者貶居生活的孤凄與悲涼。5.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C ) A.本文渲染了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氣氛,抒發作者悲涼凄愴的心緒。 B.第1段作者圍繞著“石”來寫,在移動變換中引導我們去領略不同的景致。 C.第2段寫了游魚、陽光和影子,動靜結合,展現生動的畫面,目的是表現魚的活躍、可愛。 D.柳宗元被貶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認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實作者筆下的小石潭風景如畫,如果我們能跨越時空到此一游,或許會流連忘返。【總結提煉,知識升華】1.學習收獲:2.需要注意的問題:【課后訓練,鞏固拓展】 完成練習冊本課你余下的題目。【課后反思,自悟自勵】 課前查閱,了解出處。朗讀課文,正確流利。讀記注釋,以便運用。自行翻譯,對照糾查。合上書本,完成各題。打開書本,更正錯誤。分組討論,教師小結。獨立完成,小組評比。教學補充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