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課 安塞腰鼓 (第6~7課時)【學習目標】1.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2.通過朗讀課文體會文中表現出來的生命中奔騰的力量和陽剛之美。3.理解排比修辭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重點難點】1.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2.品味排比句的作用、氣勢與激情。導學過程 導學方法【自主學習,基礎過關】1.我的檢測(1)給加粗字注音。瞳仁(tóng) 亢奮(kàng) 羈絆(jī) 晦暗(huì)冗雜(rǒng) 燒灼(zhuó) 閉塞(sè) 磅礴(pángbó) 渺遠(miǎo) 恬靜(tián) 戛然而止(jiá)(2)寫出下句中的幾組反義詞。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冰冷—燥熱 恬靜—飛濺 困倦—亢奮)(3)寫出文中能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的一句話。 答: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2.我的疑惑【合作探究,質疑解惑】一、片斷播放,高聲誦讀,感知氣勢1、知內容。自由朗讀課文,試用“ 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商钤~、短語、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內容。(盡量多找)2、明結構。文章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可分成3大部分。第二部分為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4個角度來展示腰鼓舞的藝術魅力,且這4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 (一)表演前(01—04) 安靜 的腰鼓 (二)表演中(05—27) 亢奮 的腰鼓 (05—13)宏偉的場面(14—17)雄壯的響聲(18—22)擊鼓的后生(23—27)奇麗的舞姿(三)表演結束(28—30) 寂靜 的腰鼓二. 品讀賞析,學習句式1. 尋找自己覺得最精彩的語句片斷品讀賞析,要求用“ 好,好在 ”這一句式進行賞析評點。(可從詞、句式、修辭、寫法、結構等各方面進行) 2. 仿照任意句式,自己另寫一個。(可贊美自己的家鄉、師長、親人等) 三. 深入理解,互動釋疑1.文中大量地使用了哪種修辭手法來表現安塞腰鼓的氣勢?有何作用? 明確:使用排比,使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奏明快,語句鏗鏘,能表達出強烈的思想感情。2.“好一個安塞腰鼓”在文中重復多次,有什么作用?明確:①在反復詠嘆之中標明層次;②層層遞進,把感情步步推向高潮;③形成回環美的節奏感。第12段:“那么一股勁”要“掙脫”“沖破”“撞開”什么 是什么“束縛”“羈絆”“閉塞”了“那么一股勁”?明確:“那么一股勁”要打破人們身上層層堅硬的外殼,讓生命宣泄在天地間,讓人“遺落了一切冗雜”,“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使人明白人之所以為人,生命之所以為生命。 4.第18段末句:過著貧困生活的農民,哪里來的那么強大的力量 明確:他們有著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經人工雕飾的、沒有半點污染的、不摻雜任何雜質的完完全全的生命。這是他們力量的源泉。5.第20段:為什么“多水的江南”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明確: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現柔媚的風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載這樣原始、粗獷的生命力量的“厚土”。6.末段:為什么聽到這樣的“雞啼” 明確:當鼓聲停止后,人們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熾熱后的沉寂,這時以“雞啼”反襯寂靜(也可認為這是實寫)。【課堂檢測,學以致用】閱讀課文第1~13段,完成下列各題。1.第1段用幾個字組成短句來開頭,有什么作用? 答:2.為什么先寫南風吹動了高粱葉子和他們的衣衫,接著又寫他們沉穩而安靜的神情和“呆呆”的腰鼓? 答:3.第4段后一句中的“似乎”可否去掉?為什么? 答:4.第5、6段獨詞成段,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答:引人注意,人和鼓由靜而動的急轉。5.第2段第2句、第7段第2句比喻句分別表現了后生們怎樣的美? 答:前一句表現其樸實美和沉靜美,后一句表現其力量美和豪放美。6.如何理解第12段的含義? 答:生命的力量是偉大的,不可阻擋的,一往無前的。(參照上面的三.3)【總結提煉,知識升華】 (學生總結,本人補充)【課后訓練,鞏固提高】 完成練習冊本課所有題目。【導學反思,自悟自勵】 查閱書網,識記字詞。讀文弄清:內容結構。教師點撥,學生領會。手腦并用,逐一解答;小組評改,教師綜述。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