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課 回延安 (第4~5課時)【學習目標】1.了解“信天游”的特點;學習比興和夸張的手法。2.理解詩人真摯熾熱的感情和詩的主題。【重點難點】1.體味滲透于詩句中的作者的真摯的感情。2.學習比興和夸張的手法。導學過程 導學方法第一課時【自主學習,基礎過關】1.我的積累(1)賀敬之 要點:賀敬之,詩人,代表作有詩集《放歌集》、劇本《白毛女》等。(2)陜北民歌(詳見《中學語文教材全解(八年級下冊)》)2.我的檢測(1)賀敬之,當代詩人、劇作家。有詩集《并沒有冬天》《朝陽花開》《放歌集》等,劇本《白毛女》(與丁毅等合作)。《回延安》是賀敬之1956年重回延安參加“五省(區)青年造林大會”時寫的一首抒情詩。(2)寫出加黑字的字音。白羊肚(dǔ) 糜子(méi) 油饃(mó) 腦畔(pàn) (3)改正下列句中的錯別字。A.心口呀莫要這么歷害地跳,灰塵呀莫把我眼睛擋住了……( 厲 )B.滿窯里圍得不透風,老伴上還想著腳步聲。( 腦畔 )C.一條條街道寬又平,一座座樓房披彩紅。( 虹 )(4)下列各句加黑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B )A.滿心話登時說不出來(立刻)B.腦畔上還響著腳步聲(頭上)C.天南海北想著你(形容距離遙遠,地方又各不相同)D.我夢見雞毛信來(一種粘附有雞毛以表示需要迅速傳遞的緊急信件)3.我的疑惑【合作探究,質疑解惑】1.理清思路,概括作者的感情變化。(1)回延安(抒寫久別重逢延安的感觸) 激動 喜悅(2)憶延安(追憶當年延安的戰斗生活) 感激 懷念(3)話延安(描繪會見親人的熱烈場景) 真摯 興奮(4)看延安(描畫延安城的嶄新面貌) 欣喜 豪邁(5)贊延安(歌頌延安光輝歷史,展示繼續革命征程) 熱愛 贊美2.歸納全詩中心。明確:本詩以“信天游”的形式,寫詩人回到闊別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變化,激發了詩人無限興奮和喜悅的心情,抒發了對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切懷念,對黨和人民的無限熱愛之情。【課堂檢測,學以致用】1.選詞填空正確的一項是( D )一條條街道 ,一座座樓房 。 一盞盞電燈 ,一排排綠樹 。A.披彩虹 亮又明 寬又平 迎春風B.亮又明 披彩虹 寬又平 迎春風C.寬又平 迎春風 亮又明 披彩虹D.寬又平 披彩虹 亮又明 迎春風2.對下列句子使用修辭方法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A )A.棗園的燈光照人心,延河滾滾喊“前進”!(比喻)B.白羊肚手巾紅腰帶,親人們迎過延河來。(借代)C.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紅旗飄飄把手招。(擬人)D.千萬條腿來千萬只眼,也不夠我走來也不夠我看!(夸張)【拓展延伸,博聞強技】搜集信天游歌詞。1.十冬臘月數九天,光脊背背炭實可憐。2.石獅子張口不說話,想哥哥想得直哭下。3.只要和妹妹搭對對,鍘刀斷頭也不后悔。4.西北風頂住個上水船,破衣爛衫我跑河灘。5.三月的桃花滿山山紅,世上的男人愛女人。6.前溝的糜子后溝的谷,哪達兒想起哪達兒哭。7.耳聽見哥哥唱著歌兒來,熱身子撲在冷窗臺。8.雞娃子叫來狗娃子咬,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9.雞蛋殼殼點燈半炕炕明,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窮。【課后訓練,鞏固提高】完成練習冊本課你做得來的題目。 第二課時【知識回顧,溫故知新】1.試背這首詩。2.說說每部分的內容和情感。【合作探究,質疑解惑】一、探究內容1.第一部分:作者是怎樣表達他回延安時的激動心情的?明確:①使用動詞“抓”“貼”“摟”“撲”,生動、形象、傳神地寫出了詩人踏上延安土地時的激動以及與親人重逢時的喜悅;②運用省略號,啟發想象、體味、聯想;③運用擬人化的環境描寫,渲染歡樂的氣氛。2.第二部分:分析二、三節運用的比興手法。明確:第二節,借樹枝、樹梢、樹根的密不可分來表達“我”和延安的親密關系;第三節,用小羊吃奶望著媽媽來表達延安對“我”的養育之恩和“我”對延安的眷念之情。3.第三部分:作者是怎樣表現親人相見的熱烈真摯之情、延安人的成長和美麗淳樸的心靈的?明確:①環境的烘托、渲染;②三代人的典型;③夸張、比喻。4.第四部分:說說首尾兩節修辭手法的使用所產生的的表達效果。明確:首節運用夸張(“千萬”“不夠”),表明延安變化之大,看也看不過來。尾節先運用比喻(“母親延安”),抒發了詩人對延安的深厚感情和對延安舊貌換新顏的由衷歌頌;后運用擬人(“換新衣”),表明變化之大。5.第五部分:這一部分歌頌延安的光輝歷史,可分幾層?各寫出了什么?明確:1~4節為第一層,憶寫延安光輝的革命歷史。第5節為第二層,展望革命前程。第6節為第三層,抒發對延安的眷念之情。二、探究寫法1.采用陜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句間關系富于變化。簡析:兩行一節,節內押韻,形式活潑,節奏自由。第二部分二、三節的比興關系,第四部分三、四節的排比關系。2.運用飽含感情的動詞、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詞語、多種修辭方法。簡析:動詞如“抓”“貼”“摟”“撲”,具有地方特色的詞語如“莫要”“緊緊兒”“幾回回”“白羊肚手巾”“登時”,修辭方法如比喻、擬人、夸張、排比。3.既有直接抒情,又有間接抒情。簡析:直接抒情的詩句如“革命的道路千萬里,天南海北想著你”,間接抒情的詩句如“滿窯里圍得不透風,腦畔上還響著腳步聲”“身長翅膀吧腳生云,再回延安看母親”。【課堂檢測,學以致用】1.詩人以抒情的筆調,描繪了革命延安圣地的地方色彩。請按下面的提示寫出有關詩句。①延安人的居住條件 ②延安人喜愛的衣著 ③延安人居室的裝飾 ④延安人待客的食物 2.閱讀第二部分,完成下列各題。(1)這部分采用的是陜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主要寫回憶當年在延安的革命生活。(2)第一節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故鄉親人對詩人依戀深厚的感情。(3)第三節采用比興的表現手法,強調“我”和延安母親之間養育與被養育的關系。(4)第四節的內容是:概括延安對“我”在生活、思想上的撫育和培養。(5)第五節“母親”是指延安,這里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表達詩人與延安人民親密的深厚感情。【拓展延伸,博聞強技】話題:延安精神【課后訓練,鞏固提高】完成練習冊本課你未做完的題目。【導學反思,自悟自勵】 查閱資料,積累知識。逐節朗讀,概括內容,體會情感。快讀作答,小組交流。結合詩句,思考問題;參與討論,獲取真知。獨立完成,同桌評改。教學補充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