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9課 登勃朗峰 (第79~80課時)【學習目標】1.朗讀課文,了解勃朗峰奇異的景色,明確作者游蹤的順序。2.學習作者運用優美和幽默的語言描寫眼前景物、記敘所遇人物的寫法。3.熱愛大自然,以積極美好的心態面對生活。【重點難點】1.學習作者以游蹤和觀察點的變化描寫眼前景物的寫法。2.體會作者優美和有趣的語言風格。導學過程 導學方法【自主學習,基礎過關】1.我的積累(1)作者 要點:馬克·吐溫,美國作家,代表作有《…歷險記》《…歷險記》。(2)勃朗峰(詳見《中學語文教材全解(八年級下冊)》)2.我的檢測(1)注音。翌日(yì) 轔轔(lín) 巉峻(chán) 拾級(shè)(2)釋義。逗留:暫時停留。 輕歌曼舞:音樂輕快,舞姿優美。嫵媚: 紛至沓來:形容接連不斷地到來。浮躁:輕浮急躁。 名副其實:名聲或稱謂與實際一致,相符合。(3)填空。馬克·吐溫是 美 國作家,代表作有《 湯姆·索亞歷險記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3.我的疑惑【合作探究,質疑解惑】速讀課文,感知內容。1.填表。方式所見所聞感慨心情上山(1~6段)徒步登山勃朗峰的美麗景色驚嘆美好聯想下山(7~11段)雇車旅行幽默風趣的“車夫之王”幸運輕松愉快2.理清作者的行蹤,明確本文的順序。 明確:馬蒂尼→阿冉提村→勃朗峰→沙蒙尼旅館二、精讀課文,探究問題1.作者登山時是徒步進行,為什么認為乘車騎騾的游客“可憐可憫”呢? 明確:坐車騎騾的呼吸塵埃;不能在樹林中避暑納涼,稍作歇息;不能充分享受登山的樂趣。2.山為什么會隨“我們”拾級而上而“愈升愈高”?你有過類似的體驗嗎? 明確:①因為路窄,山勢陡峭、險峻。②我爬過山,有這種體驗。3.作者怎樣描繪勃朗峰的? 明確:①遠望勃朗峰:穹山頂呈V字形,聳入藍天,巍峨壯觀;②登山勃朗峰:望周圍的峰奇形怪狀,側面襯托了勃朗峰的雄偉。③逗留高地:仰面遙望美景獨特,滿目華彩,變幻無窮,如同肥皂泡(仙境)。4.作者由勃朗峰奇幻的景象聯想到什么?抒發了怎樣的感慨? 明確:①飄浮的肥皂泡;②感慨美好景色(美好事物)的虛幻、短暫(轉瞬即逝)。5.下山作者寫的是遇“車夫之王”一事,這一內容和題目“登勃朗峰”有聯系嗎? 明確:作者下山寫雇車去旅館,塑造了一位車技嫻熟、幽默風趣的車夫之王,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一內容和前文登勃朗峰緊密相連,展現了旅行的另一面。寫美景,令人陶醉留戀;寫人,風趣幽默,讓人倍感輕松愉快。這樣的旅游行程真是一個完美的身心之旅。三、細讀課文,賞析語言1.第4段第2句:運用比喻,將山峰比作“美女的纖指”“塔糖”,形象地寫出了山峰的形狀,突出了勃朗峰周圍山峰奇形怪狀、千姿百態的特點。2.第5段第1句:描寫峰巔的奇幻色彩和白云姿態,從側面反映了勃朗峰景色的美麗壯觀,如夢似幻。3.第6段第2句:把眼前勃朗峰的美景——這個大自然精美的杰作比作色彩華麗、奇幻無比的肥皂泡泡,聯想豐富、獨特,也贊美了勃朗峰的景觀真是如夢似幻,可望不可久留。【課堂檢測,學以致用】閱讀課文第5段,完成下列各題。1.本段寫仰面遙望勃朗峰所見景物,主要描寫了云的哪些特點? 答:精美柔細。2.從選段中找一個比喻句,并加以賞析。 答:首句,將“朵朵白云”比作“游絲蛛網”,突出白云的纖巧、輕柔、美麗。3.有人把最后一句翻譯成“熠耀于縹緲云端,把冉冉白云幻作霓裳羽衣,精工絕倫,足堪向飛仙捧供”。比較一下,哪一個更好? 答:【總結提煉,知識升華】本文記述了一次愉悅的旅行,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描繪了雄壯、奇偉、變幻多姿的山中所見之景,從多角度敘述了富有傳奇色彩的車夫精彩的駕車本領,語言幽默風趣,細細品味,趣味橫生。【課后訓練,鞏固提高】 完成練習冊本課所有題目。【導學反思,自悟自勵】 了解常識,積累字詞。逐段掃描,抓住要點;思考討論,積極發言。盡快做完,小組傳閱;有錯必糾,強化理解。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