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8課 土地的誓言【導學目的要求】1.理解作者對故鄉摯痛的熱愛之情和強烈的愛國情懷。2.感受課文的抒情方式,能說出自己的認識和體會。【導學重點難點】1.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語言。2.感受課文的抒情方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導學方法時間】1.激情朗讀,引導探究,講練結合。2.一課時。導學過程 學法導引【自主學習,基礎過關】1.我的資料2.我的檢測(1)給黑體字注音。 摯痛(zhì) 嗥叫(háo) 斑斕(lán) 亙古(gèn) 默契(qì) 田壟(lǒng) 污穢(huì) 鎬頭(gǎo)(2)文學常識填空。 《土地的誓言》的作者端木蕻良,作家。代表作有《鷺鷥湖的憂郁》等。(3)學一學,用一用。 請你以“家鄉”為寫作內容,寫一組排比句,贊美吟誦家鄉的美麗富饒。3.我的疑惑【合作探究,釋疑解惑】一、有情朗誦,整體感知1.聽視頻朗讀課文。要求: (1)注意把握教師的語氣語調重音; (2)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并能夠說明喜歡的理由; (3)感受文中的情感。2.學生朗讀課文,進一步把握文中的思想感情。要求: (1)流暢、準確,并盡量讀出自己所體悟到的情感。 (2)讀后能夠談出自己的感受。二、問題探究。1.在第一段中,作者列舉了哪些東北特有的景色、物產?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明確:①白樺林、馬群、蒙古狗、紅高粱、豆粒、黑土地、山雕、鹿群、煤塊、足金、車鈴……②造成一種視覺上的沖擊,表現家鄉的美好和豐饒,表達作者對家鄉的熱愛之情。2.為什么多次寫故鄉召喚我的聲音?為什么說這種聲音來自“亙古的地層”? 明確:①為了表達對故鄉的無比眷戀和懷念。②因為作者的內心像亙古的地層一樣涌起一種為保衛故鄉而戰斗的激情。3.題目“土地的誓言”是什么意思?“我”的誓言是什么?作者用“她”而不用“它”來指代土地,有什么表達效果?文章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明確:①面對土地發出的誓言。②土地,原野,我的家鄉,你必須被解放!你必須站立?。ㄎ乙厝?!我要戰斗?。圻\用擬人,顯得親切,流露出對土地的熱愛。④抒發作者對國土遭到踐踏的悲憤,對故鄉的熱愛、眷戀與懷念,對祖國的熱愛。4.第二段可以分為幾層?第一層:懷念自己故鄉的土地,熱愛自己的家鄉。第二層:決心誓死保衛家鄉,收復自己的土地。5.兩段文字在寫作內容和表達情感上有什么異同? 明確:第一段寫作者常常想起關東原野上的一切,我時時聽見故鄉的呼喚,我的內心為此熱血沸騰!第二段寫故鄉美好的生活令我夢縈魂牽,我發誓要為故鄉母親而戰斗而犧牲。三、品味語言。1.我知道我的心里還是跳動的,我的心還在噴涌著熱血,因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濫著一種熱情。 明確:“泛濫”在這里貶詞褒用,表示心中的熱情非常之高漲,幾乎要泛濫了。2.在那里田壟里埋葬過我的歡笑,在那稻顆上我捉過蚱蜢…… 明確:用“埋葬”表示自己的歡笑已隨著那片土地的淪陷而一去不返。3.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離開她。 明確:土地是我的家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身上的一切都與土地息息相關,我只有在自己的土地上,才覺得平安幸福。4.這時我起來,找尋天空中北方的大熊。 明確:表達了作者對家鄉土地的無比懷念之情。因為作者家鄉在北方,大熊也在北方的天空中出現。5.我必須看見一個更美麗的故鄉出現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墳前。 明確:表現作者為故鄉土地而戰斗而戰斗的決心,哪怕是獻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表達了強烈而深沉的愛國之情。6.柳條像一陣煙雨似的竄出來,空氣里都有一種歡喜的聲音。 明確:“竄”字很生動形象地表現出柳條生長的速度之快,力量之強。【課堂檢測,學以致用】 閱讀課文第一段省略號前的文字,回答問題。1.語段第一句話在全文起著什么樣的作用?試從結構、內容上分析。 答:結構上總領第一自然段,內容上抒發了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摯痛”的熱愛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2.如何理解第二句中“她呼喚”“她召喚”?“無時無刻”說明了什么? 答:①這是移情于物的寫法,實際上是表達自己思念家鄉、故鄉令自己夢縈魂牽的感情。②說明這種感情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對故鄉一直念念不忘。 【課后訓練,鞏固拓展】 “九一八真的成為歷史了嗎?”以此為題寫一篇小作文。(可以網上檢索有關資料) 【課后反思,自悟自勵】 查閱資料,積累知識。朗讀課文,體會情感。各組討論,達成共識;代表發言,教師小結。獨立完成,交流訂正。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