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老山界【導學目的要求】1.梳理紅軍翻越老山界的經過,把握文章的敘事線索。2.品味文中精彩的語句,體會作者在行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3.感受文章所傳達的精神品質,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導學重點難點】1.通過朗讀,整體感知本文的思想內容。 2.理解本文中景物描寫對表現人物的作用。【導學方法時間】1.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2.二課時。導學過程 學法導引【自主學習,基礎過關】1.我的資料寫作背景及作者簡介(詳見《教師教學用書》)2.我的檢測(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注音寫漢字。冷顫(chàn) 欺侮(wǔ) 嗚yè( 咽 ) hān然入夢( 酣 ) 找出并改正下面句子的錯別字。A.她對我們道賺,說沒有多的米,也沒有大鍋,要不就多煮些給部對吃。B.饑餓、疲老甚至受傷的痛苦都被這個意志刻服了。3.我的疑惑【合作探究,釋疑解惑】一、閱讀課文,理清脈絡1.文章是按照什么順序記敘的?哪些詞語可以表明這些順序?按照這樣的順序,劃分段落并歸納段意。明確:①時間變化和地點轉移(時間順序)。②下午才動身→天色已晚了→天黑了才到山腳→滿天都是星光→半夜里→黎明的時候→到了山頂,已經是下午兩點多鐘→直到宿營地”。③第1段交代翻越老山界的決定。第2~33段記述翻越老山界的經過(訪民、翻山)。第34段 寫作者翻山后的感受。2.這篇課文屬于哪種敘述方式?這樣的敘述方式有什么好處?明確:順敘,還有補敘。好處:層次清晰,敘事描寫合情合理,前后照應,扣人心弦,有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二、探討問題,理解主旨1.老山界是紅軍長征翻越的第一座難走的山,“難”體現在哪幾方面?紅軍面對種種艱難險阻,是憑著怎樣的態度和精神翻越過老山界的?明確:①走路難(懸崖峭壁,山路險峻);睡覺難(夜宿峭壁,寒氣逼人);吃飯難(糧食奇缺,肚子饑餓);處境難(傷病員多,敵人追擊)。②面對走路難,打趣鼓勁,小心登山;面對睡覺難,酣然入夢,觀賞夜景;面對吃飯難,鼓足勇氣,巧妙應變;面對處境,攙扶前行,嘲笑敵機。2.哪些內容不是直接寫紅軍翻山的?這與表現主旨有什么關系?明確:①與瑤民母女攀談,醫務隊的女同志,敵人的飛機聲和槍聲。②A.與瑤民攀談是翻越老山界的一個組成部分。從瑤民那里了解到瑤民們的悲苦生活,宣傳了紅軍的主張,把自己本身就很缺乏的糧食送給瑤民,貼標語保護瑤民的籬笆等,從一個側面表現紅軍長征的經過及意義,更加豐富了文章的主題。B.醫務隊也是整個隊伍的一個部分,是長征隊伍里必不可少的后援支持。翻越老山界中普通士兵表現出了極大的堅強和勇敢,那么帶著傷員翻山的醫務隊呢?他們則更需要有著更大的勇氣和毅力,表現出更大的堅強和勇敢,何況他們中很多人是女性。這種堅強和勇敢就更讓戰士們欽佩,她們也是紅軍長征隊伍中的一個特色和寫照。C.補寫敵人的機槍聲和飛機聲,就更突出了紅軍所面臨的艱難困苦,他們不單是要翻越一座高山,而是在敵人的圍追堵截中翻越高山,其艱難的情境可以想見。在敵人飛機的“嘆息”聲中,我們看到的是紅軍的戰無不勝的高大形象。3.作者記敘紅軍翻越老山界的過程,為了表現怎樣的思想感情?(主旨)明確:記敘了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翻越第一座難走的山——老山界的經過,表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紅軍,不怕困難、艱苦奮斗的堅強意志和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三、略讀段落,賞析景物1.兩處“之”字形火把的描寫(仰望、俯視),具體有什么作用?明確:通過兩次“之”字形火把的描寫,描繪出了一個星夜行軍圖,火光與星光相接,暗示了山勢陡峭。而此時戰士還有說有笑,互相鼓勵,更表現了紅軍不畏艱險、堅強勇敢的豪邁氣概。2.夜宿半山腰時很險要也很艱苦,但作者描寫的夜景卻很美(由遠及近、從上到下 視覺、聽覺 星星、山峰、山谷 比喻、排比),這樣寫景有什么作用?明確:寫夜色的美好,突出山勢的險峻,特別是寫靜夜的聲音,通過四個形象的比喻寫出聲響的起伏變換,形象地寫出了人在困倦之時,耳邊的聲音似有非有,朦朧變化的情景。紅軍戰士雖然處境艱苦,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他們前進的動力。這些景物描寫,也正是表現了他們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3.下山路上的景物描寫,意在表現什么?明確:景色明朗清新,表達了克服困難后的愉快,表現戰士們歡暢、輕松的心情,集中展現了一種前景光明的意境。【檢測反饋,學以致用】閱讀課文第22段,完成下列各題。1.這段按照什么順序,描寫了哪些景物?突出山間什么特點?對表達文章中心有什么作用? 答:空間順序;星星,山峰,山谷,火堆。寂靜;從側面突出了中心思想。2.“耳朵里有……像波濤在澎湃”連用比喻描寫聲響,有什么表達效果?答:從不同角度寫出不可捉摸的聲響特點,將無形的聲音化為具體的形象,給人以美好的聯想,增強語勢,使人的感受更加強烈。并且運用以靜襯動的寫法,更加渲染了山中的寂靜。4.賞析第3句、第4/5句。答:(1)作者將星星喻為寶石,狀其光芒四射;它跟我們這樣地接近則暗示出山之高,讓人聯想到仰可摘星辰的詩句;(2)前一句以巨人喻山峰,后一句以井喻山谷,二者結合起來,便很有立體感地展現出山高谷深的壯觀景象。5.從文中我們可能讀出哪些艱苦的信息?面對這樣艱苦的環境作者還能如此享受美景,體現了什么? 答:寒冷、山陡;體現出紅軍戰士的樂觀、豪邁、不畏艱苦的英雄氣概。6.本段從觸覺突出山之寒,從視覺突出山之高,從聽覺反襯山之靜。【總結提煉,知識升華】(包含課文內容和寫法,學生總結,本人補正。)【課后訓練,鞏固提高】完成語文練習冊本課你做得來的題目。【課后反思,自悟自勵】 積累常識,掌握字詞。閱讀課文,把握內容。師生互動,分析歸納。小組交流,代表發言。邊讀邊做,同桌互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