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3課 太空一日【導學目的要求】1.運用瀏覽的方法快速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把握本文的結構特點。2.體會作者嚴謹、科學的態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間蘊含的情感。【導學重點難點】1.通過速讀,了解“太空一日”所經歷的驚險與挑戰。2.品味文章語言,把握人物感情。【導學方法時間】1.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師點撥。2.二課時。一、預習課文,檢查自學效果1.寫作背景及作者①背景鏈接:②作者名片:2.為下列黑體字注音。熾熱(chì) 俯瞰(kàn) 稠密(chóu) 燒灼(zhuó)(2)下列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A )A.熾熱 輪廓 千均重負 B.模擬 遨游 五臟六腑C.嚴謹 稠密 耐人尋味 D.概率 燒灼 驚心動魄3.楊利偉遇到了哪些意外情況?有什么心理活動或舉動?在文中用橫線和波浪線標出相關語句。(詳見下文“三、探究問題 體會精神1”)二、瀏覽課文,把握內容火箭發射:在太空中:飛船返回:三、探究問題,體會精神1.第一部分說到“意外出現了”。通讀全文,說說作者遇到了哪些意外?又有怎樣的心理活動或舉動?(教材“思考探究”一)明確:飛船起飛時發生共振(心理見第一部分9~11段中);出現神秘的敲擊聲(舉動見第三部分第8段);飛船返回時舷窗出現裂紋(心理見第四部分8、12段)。2.閱讀第一部分,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作者情感的變化。明確:緊張——放松——非常痛苦——難以承受——解脫痛苦——輕松和舒服——激動。3.第二部分“但是,我沒有看到長城。”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表現了作者怎樣的精神?心情:希望看到長城但沒有看到的遺憾心情。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4.作者在第三部分中說:“對航天員最基本的要求是嚴謹。”文中哪些地方表現了作者嚴謹、科學的態度?(教材“思考探究”二)明確:①“我”詳細描述了共振令人難受的過程。②“我”沒有看到長城。③仔細辨聽神秘的敲擊聲,沒有確認就不簽字。④在飛船中按照指令準確地操作。5.結合課文,體會下面語句蘊含的情感。(1)就這一下,指揮大廳有人大聲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偉還活著!”所有的人都鼓掌歡呼起來。明確:通過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表現了所有人看到楊利偉安然無恙時激動興奮的心情。(2)我曾俯瞰我們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脈邊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則呈現一片紅暈,那里有我的戰友和親人。明確:通過景色描寫,表達了“我”對祖國和親友的熱愛。(3)過了幾分鐘,我隱約聽到外面喊叫的聲音,手電的光束從舷窗上模糊地透進來。我知道:他們找到飛船了,外面來人了!明確:表達了“我”回到地面的驚喜、想從返回艙出來的急切。四、理解主旨,說出寫法1.這篇文章表達了怎樣的中心思想?明確:作者通過敘述乘“神五”到太空遨游一日的觀察與體驗,表現了航天英雄的沉著冷靜,體現了可貴的探險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2.本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點?明確:采用小標題的形式,依照火箭發射、在太空中、飛船返回的順序組織全篇。五、課題小練閱讀課文《神秘的敲擊聲》,回答下列問題。1.選段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答:結構上,總領下文;內容上,簡要交代寫作內容。2.選段寫了哪些突發的事件?作者當時的心情和反映是怎樣的?答:(詳見上文“三、探究問題 體會精神1”)3.回到地面后作者報告這些情況了嗎?從哪里可以看出?答:匯報了。從技術人員反復試驗來找原因可以看出。4.從選段中反映出作者的哪些品質?答:認真求實的科學精神,嚴謹的科學態度。六、課堂小結本文寫作者作為我國第一個航天員乘神五到太空遨游一日的觀察與體驗。作者以時間為順序再輔以小標題的方式使全文思路清晰而各有側重,于平實的記敘中既讓我們了解太空一日為人所不知的細節,也讓我們有驚心動魄之處,達到了引人入勝的效果。“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寫飛船起飛的過程及作者的感受,小標題就吸引眼球,“意外出現了”,不僅讓“作者幾乎難以承受”,讓“地面的工作人員也陷入了空前的緊張中”,也讓讀者為之揪心。“我看到了什么”,既寫見到了什么,也寫沒有見到了長城,表現了作者的科學精神。“神秘的敲擊聲”寫出了船行過程中的未解之謎。“歸途如此驚心動魄”寫出回歸過程的驚險。作者的敘述雖然平實,但寫出了鮮為人知的內容,又寫出了自己細致的觀察、真切的體驗,據有很強的可讀性。七、作業安排1.完成語文練習冊本課作業。2.課外閱讀有關太空探索的文章。八、教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