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9課 蘇州園林 (第44、45課時)【學習目標】1.積累詞語,理清課文思路,把握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和本文的說明順序,理解采用的說明方法和作用。2.通過朗讀、抓關鍵句,篩選信息。3.使學生了解我國園林建筑的成就,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重點難點】1.理清課文思路,把握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和本文的說明順序,學習說明方法。2.理解課文說明語言的多樣性。【學法指導】自行閱讀,抓關鍵語句,篩選信息;與人合作,探究問題。導 學 過 程 導學方法第1課時 【自主學習,基礎過關】 1.我的檢測: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池沼(zhǎo)嶙峋(lín xún) 斟酌(zhēn zhuó)著眼(zhuó) 琢磨(zhuó) 鏤空(lòu)軒榭(xuān xiè)對稱(chèn) 薔薇(qiáng wēi)丘壑(hè) (2)根據后面意思寫詞語或成語。 嶙峋:枯瘦的樣子。 鑒賞:對藝術品或文物的欣賞和評價。 雷同:指不該相同而相同。 斟酌:考慮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適當。 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剪裁、創造。 重巒疊嶂:重重的山峰,層層的峭壁。 2.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質疑解惑】 蘇州園林的整體特征是什么?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說明的? 明確:①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②亭臺軒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每一個角落的構圖美,門窗的圖案美,建筑的色彩美。 梳理課文內容。 第 1 段 說明蘇州園林的地位。 從園林建筑 的各個方面 第2~9段 說明蘇州園 林圖畫美的 總特征。 (先總后分、從主到次) 第 10 段 總結補充。 3.文章最后一段是否多余?為什么? 明確:并不多余,因為它留有余地,引人回味。 【檢測反饋,學以致用】 下列各組詞語沒有錯別字的是( D )(多媒體展示1~3題) A.敗筆 蔓延 玲瓏 盤屈嶙峋 B.堆疊 閑適 映襯 自出心材 C.明艷 閱歷 彩繪 因地制宜 D.鑒賞 工細 雷同 俯仰生姿 2.下列劃線解釋不準確的一項是( A ) A.我總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 標本:保持實物原樣或經過整理,供學習研究時參考用的動物、植物、礦物。 B.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絕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 敗筆:這里指事情中做得不好的部分。 C.蘇州園林里的門和窗,圖案設計和雕鏤琢磨工夫都是工藝美術的上品。 上品:上等。 D.這些顏色與草木的綠色配合,引起人們安靜閑適的感覺。 閑適:清閑安適。 3.“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的正確意思是( B ) A.假山的堆疊是技術也是藝術。 B.假山的堆疊不僅是技術更是藝術。 C.假山的堆疊既是藝術更是技術。 D.假山的堆疊不僅是藝術而且是技術。 【總結提煉,知識升華】 1.學習收獲 2.需要注意的問題 【課后訓練,鞏固遷移】 完成本課你會做的題目 第2課時 【知識回顧,溫故知新】 1.復習提問: (1)蘇州園林的總特征是什么?表現在哪些方面? (2)部分段落的中心句是哪些? 2.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質疑解惑】 一、說明方法分析 舉例說明本文采用的說明方法,并分析其表達作用。 (詳見《教師教學用書》本課“課后練習三”) 二、說明語言賞析 1.以第5段為例,體會說明語言的多樣性。 明確:第1句是說明,說明花草樹木映襯方面的圖畫美。第2、3句(“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議論除外)是描寫,描寫了萬木爭榮的景象(“俯仰生姿”寫出了高樹與低樹種植在一起,上下相望的風姿,描繪出對各類樹木錯落有致的精心安排)。第4句冒號后文字是議論,闡明這樣栽種的藝術效果。第5句是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枝干的美感(盤曲嶙峋”形容古老藤蘿枝條的彎曲枯干)。第6句(“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描寫除外)是議論,烘托出園林的繁華氣氛(“珠光寶氣”寫出藤蘿花的典雅風韻,構成了生意盎然的畫面)。 揣摩句子中加粗詞語。 ①倘若要我說說總的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 ②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 ③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 ④可是墻壁上……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明確:①在同一類事物中可以作為代表的事物,即典范、樣本。②圖案畫講究對稱美,而美術畫則追求自然之趣,不講究對稱。③“藝術”是強調個人獨創性的活動,其成果能給人以審美愉悅,并且無法被復制;“技術”,意味著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實際效用的東西,一般可以大量復制。④看似花墻和廊子把景致分開了,但墻壁是鏤空的,廊子兩邊無所依傍,景致并沒有被真正隔開,只是緩沖了一下視線,使得景物逐次展開,使游覽者覺得景致繁復、有層次。 3.體會第2、4、9段副詞“一切”“絕不”“大多”“極少”的作用。 明確:第2段中“一切”“決不”表示十分肯定的語氣,對突出蘇州園林的特色有著重要的作用。第4段中“大多”說明很多,但不是全部,說明池沼大部分引用的是活水;第9段中“極少”說明不是不用,只不過用得很少,說明蘇州園林使用彩繪的地方不多。這些副詞的使用體現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4.體會第7段動詞“栽”“蔓延”“補”的作用。 明確:恰當形象地寫出設計者和匠師們的精心布局,化靜為動,化單調為多彩(如“補”字,表現了匠師們的細心,善于化單調為多彩)。 【檢測反饋,學以致用】 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說明方法。(多媒體展示1~3題) ①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作比較 ) ②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墻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 摹狀貌 )③有些園林池沼寬暢,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 舉例子 )④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 打比方 ) 2.閱讀《蘇州園林》第5段,完成下面兩題。 (1)哪一句概括本段說明的主要內容?答: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著眼在畫意。 (2)下面對選文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D )A.選文按照先概括后具體的邏輯順序進行說明,條理清晰。B.選文以古老的藤蘿為例,說明蘇州園林樹木的修剪著眼在畫意。C.文中加點的“這”指“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閱兵式似的道旁樹”。D.“盤曲嶙峋”“珠光寶氣”等描寫,體現了說明文語言平實、準確的特點。 【總結提煉,知識升華】 1.學習收獲 ①你從課文中領會到哪些欣賞中國園林的方法? ②歸納幾點閱讀說明文的方法。 2.需要注意的問題 【課后訓練,鞏固遷移】 完成練習冊本課剩余題目 【課后反思,自悟自勵】 資料查閱,加強識記。 通讀全文,抓關鍵句;與人交流,取得共識。 獨立完成,組內批改,教師點評。 獨立思考,形成認識;組內交流,形成共識。代表發言,教師小結。 獨立完成,同桌批改;組內交流,代表發言。導學補充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