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8課 中國石拱橋 (第42、43課時)【學習目標】1.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及說明文的常識,引導學生把握中國石拱橋的特征,品味說明語言的準確性,掌握本文的說明方法和說明順序。2.了解我國橋梁建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認識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增強民族自豪感。【重點難點】1.把握中國石拱橋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說明事物的方法。2.弄清課文的說明順序,品味說明語言的準確性。【學法指導】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明確作者是怎樣運用準確的語言、恰當的說明順序和多種說明方法來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征的。導 學 過 程 導學方法第1課時 【自主學習,基礎過關】 我的積累 作者 茅以升,中國橋梁學家、教育家。著有《中國古橋與新橋》等。 說明文常識(見本套資料附頁) ①說明文的定義及其分類 ②說明文的說明對象及其特征 ③說明文的說明順序 ④說明文的常見結構 ⑤說明文的說明方法 ⑥說明文的語言特點 我的檢測 給下列詞語中加粗字注音。 拱橋(gǒng) 弧形(hú) 陡坡(dǒu) 洨河(xiáo) 勻稱(chèn) 橋墩(dūn) 河堤(dī) 鋪砌(qì) 漳州(zhāng) 澗水(jiàn) 惟妙惟肖(xiào) (2)解釋下列詞語。 古樸:樸素而有古代的風格。 巧妙絕倫:精巧奇妙,超過同類。 推崇:十分推重。 惟妙惟肖:課文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3.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質疑解惑】 1.全文的說明對象及其最顯著的三大特征分別是什么? 明確:說明對象:中國石拱橋。特征: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 2.根據課文填表。 名 稱旅人橋趙州橋盧溝橋江東橋長虹大橋雙曲拱橋修建時間特 點3.課文為什么只重點介紹趙州橋和盧溝橋? 明確:因為它們是我國千萬座石拱橋中杰出的代表之作,又具備石拱橋的共同特征且各有各的特點。 4.全文的說明順序是什么? 明確:第1、2段的說明對象是石拱橋,第3段的說明對象是中國石拱橋,第4~8段先后舉趙州橋、盧溝橋為例來說明。可見,本課的說明順序主要是由一般到個別的邏輯順序。 5.劃分段落,歸納段意。 第一部分(1~2段) 總述石拱橋的特點。 第二部分(3~9段) 說明中國石拱橋狀況(以趙州橋、盧溝橋為例)。 第三部分( 10段 ) 說明我國橋梁事業的飛躍發展。 【檢測反饋,學以致用】 1.選詞填空。(多媒體展示1、2題) ①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 (巧妙絕倫 匠心獨運)。 ②意大利人馬可·波羅來到中國,在游記里,十分推崇(崇拜 推崇)這座橋。 2.“橋——拱橋——石拱橋——中國石拱橋”是按從一般到個別的順序排列的。 【總結提煉,知識升華】 1.學習收獲 2.需要注意的問題 【課后訓練,鞏固遷移】 完成練習冊本課你會做的題目。 第2課時 【知識回顧,溫故知新】 1.聽寫生詞。(即興指讀詞語) 2.問答:中國石拱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趙州橋和盧溝橋在結構上的根本區別是什么?全文的說明順序是什么? 【合作探究,質疑解惑】 一、段落研讀 1.研讀4、5段,小組討論:趙州橋的特點是什么?兩段文字的說明內容、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分別是什么? 明確:特點:歷史悠久,結構堅固。內容:地理位置、修建時間、結構特征等。順序:邏輯順序(總→分、主→次)。方法:列數字、引用、打比方、作詮釋。 2.研讀6、7、8段,小組討論:盧溝橋的特點是什么?三段文字的說明內容、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分別是什么? 明確:特點:結構堅固、形式優美。內容:地理位置、修建時間、結構特征、歷史意義等。順序:邏輯順序(總→分)。方法: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摹狀貌。 3.研讀9段,小組討論:本段的說明內容、說明順序分別是什么? 明確:內容:中國石拱橋取得光輝成就的原因。順序:邏輯順序(主→次<首先、其次、再其次>)。 二、語言品味 去掉下邊句子中加粗詞語,表達的意思有什么變化? ①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 ②(“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 ③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 ④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橋。 ⑤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于公元1188到1192年間。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橋寬約8米,橋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 明確: ①“比較早”程度較輕,這樣表達比較穩妥。 ②“大約”“可能”都表示估計,不很確定,只是推測的情況。“有記載的”使語言更具可靠性。 ③“幾乎”強調了石拱橋分布范圍很廣,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沒有石拱橋的可能。 ④“當時”從時間上限定,“可算”從程度上限定。這樣才更符合實際情況。 ⑤“公元1188到1192年間”說明了修建時間,起止時間明確;“16米到21.6米”是作者在核實了每個石拱長度后所作的結論,數字準確;“幾乎”說明橋面接近于“與河面平行”,強調了路面平坦的程度。 【檢測反饋,學以致用】 1.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說明方法。(多媒體展示1~3題) ①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 打比方 ) ②唐朝的張嘉貞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 引用 ) ④如福建漳州的江東橋,修建于八百年前。( 舉例子、列數字 ) ⑤由于各拱相聯,所以這種橋叫聯拱石橋。( 下定義 ) 2.閱讀課文第6段,完成下列各題。 (1)對這段文字層次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B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2)以上四個層次,分別說明了盧溝橋的哪四個特征 答:歷史悠久;結構精巧;強度高,堅固耐用;形式美。 (3)文中將盧溝橋和與之有關的兩岸河堤作比較,說明了盧溝橋的什么特點 答:鮮明突出地說明了盧溝橋堅固的特點。 (5)“幾乎與河面平行”中“幾乎”一詞有什么表達作用 答:“幾乎”是對“與河面平行”的限制,意思是接近于“與河面平行”,強調了路面平坦的程度,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 (6)這段文字末句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有什么表達作用 答:這一句用了排比、擬人的修辭方法。使讀者對盧溝橋形式優美的特點有具體的感受,使文章富有色彩。 【總結提煉,知識升華】 1.學習收獲 2.需要注意的問題 【課后訓練,鞏固遷移】 完成練習冊本課余下部分 【課后反思,自悟自勵】 文體常識,務必掌握。 講解理論,輔以實例。 課前完成,課初展示。 跳讀課文,歸納內容。討論交流,代表發言。 辨析詞義,選準詞語。 重點研讀,認真思考:對于橋梁,如何說明。思考有得,交流發言。 獨立完成,小組評比。導學補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