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課 首屆諾貝爾獎頒發 (第3課時)【學習目標】1.了解消息背景,概括消息內容,體會作者情感。2.進一步學習消息真實、及時和簡明的特點。3.體會諾獎作用,培養科學精神。【重點難點】1.閱讀課文,把握消息的內容、特點。2.養成閱讀新聞的習慣,關注社會生活和新聞本身的發展。【學法指導】閱讀課文,快速、準確獲取信息。認真思考,積極討論,理解消息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導學過程 導學方法【自主學習,基礎過關】 我的檢測 (1)給下列詞語中加粗字注音。 頒獎(bān) 滲透(shèn) 仲裁(zhòng) 諾貝爾(nuò) (2)根據課文內容填表。 國籍姓名所獲獎項主要成就德國倫琴物理學獎發現了X射線荷蘭范托夫化學獎發現了化學動力定律和滲透壓定律德國貝林生理學或醫學獎研究出血清療法法國普呂多姆文學獎詩歌創作瑞士迪南和平獎建立了紅十字會法國帕西和平獎建立了促進國際仲裁的各國議會聯盟2.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質疑解惑】 一、整體感知 第一部分( 1 段):交代了人物、機構、時間和事件。 第二部分(2/3段):詳細介紹了獲獎人物及頒獎機構、時間和地點。 第三部分( 4 段):交代新聞背景,進一步介紹頒獎資金的來源。 二、問題探究 1.電頭和導語交代了哪些內容? 明確:①電頭交代了通訊社名稱、發電地點和時間;②導語交代了頒獎的時間、頒發者和頒獎機構以及諾貝爾獎設立的獎項。 2.速讀主體部分,從中你獲取了哪些信息?哪些詳寫,哪些略寫?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明確:①首屆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國籍、姓名、所獲獎項和主要成就;諾貝爾獎的頒獎機構、頒獎時間和地點;諾貝爾獎的獎金來源、資金管理權和評獎權的分離。②詳寫了首屆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情況,略寫了頒獎機構、時間和地點,還略寫了資金來源等。③這樣安排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3.品味第2段詞語“發現”“卓有成就”“頗”。 明確:①“發現”是已有的事物或現象從隱藏不為人知的狀態到為眾人所知狀態的過程;X射線、化學動力學定律和滲透壓定律本身是存在的,所以此處用“發現”。體現了新聞語言的準確性。②“卓有成就”指貝林在血清療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突出,用在這里表明對貝林在醫學方面取得成就的認可和肯定。③“頗”字用在這里,有“很、相當地”之意,表明普呂多姆在詩歌創作方面的造詣和成果。 4.文末作者特別說明資金管理權和評獎權的分離,有什么用意? 明確:意在說明諾貝爾獎評獎的公平性、可信度高,社會價值大,讓讀者更加信服。 【檢測反饋,學以致用】 1.下列詞語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D ) A.拔款 建樹 遺囑 諾貝爾 B.滲透 支付 頭資 生理學 C.巨額 名義 粉粹 基金會 D.成就 逝世 授獎 評議權 2.閱讀課文,完成下列各題。 (1)新聞主體部分介紹了哪兩方面的內容? 答:一是首屆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基本情況,二是頒獎機構、時間和地點。 (2)說說新聞交代新聞背景的作用是什么。 答:有利于讀者了解新聞發生發展的來龍去脈,加深對新聞的認識和理解,深化新聞的主題,豐富內容,增加知識。 (3)文中,諾獎的設立目的、頒發機構、頒獎時間和地點分別是什么? 答:目的是獎勵那些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及和平事業方面為人類做出最大貢獻的人;機構是瑞典和挪威諾貝爾基金會;時間是每年的12月10日;地點是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和挪威的奧斯陸。 3.請給下面這則消息擬寫一個恰當的標題。(限18字以內) 【襄陽漢江傳媒網消息】記者獲悉,19歲的襄陽姑娘張麗婷已經入選中國女子籃球國家隊備戰倫敦奧運會的16人大名單,并于昨日抵達美國,準備即將開始的熱身賽。 張麗婷的父親張慶林告訴記者,目前張麗婷的狀態很好,她的實力也得到了教練的認可。原計劃張麗婷要隨國奧隊來我市參加奧星糧油杯國際青年女籃四國挑戰賽,但因備戰奧運,此行只能作罷。張慶林說,張麗婷對此次不能回家鄉比賽感到十分遺憾,她表示將努力訓練,爭取代表國家隊參加倫敦奧運,在世界賽場上為襄陽增光添彩。 答:襄陽姑娘張麗婷赴美備戰奧運。(或:襄陽張麗婷入選國家女籃大名單備戰奧運。) 【總結提煉,知識升華】 1.學習收獲 2.需要注意的問題 【課后訓練,鞏固遷移】 完成本人打印的補充作業。 【課后反思,自悟自勵】 查閱書籍,認讀字詞。 閱讀消息,理清脈絡。 獨立思考, 形成初識。與人交流,達成共識。 提高速度,正確解答。 同桌互評,增強自信。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