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學構圖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欣賞、觀察、分析,感受繪畫作品的構圖美,了解構圖的意義及其作用。過程與方法目標:認識常見的構圖形式和類型,并能在自己的創作中嘗試運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對藝術美、自然美、生活美的追求,提高美的鑒賞能力。教學重點:學習常見的構圖形式,體會構圖帶來的視覺感以及作者想傳遞的思想情感。教學難點:初步掌握幾種常見的構圖方式并在自己的作品中靈活運用。教學過程:導入老師需要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完成一個任務,任務是把樹木房屋和山結合在一起畫一幅畫,相信我們很輕松的就能把它們組織起來構成一幅風景畫,像這樣的組織就顯得有些單調,如果運用一些技巧,對這些素材的大小,位置,疏密,虛實等,根據自己的創作意圖作一定的安排,像這樣把房屋復制并且有了前后遮擋,樹木復制了很多棵,形成了樹林,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經過一番布局,即使是簡單的造型,也可以變成美麗的風景,讓我們心曠神怡。可見這個技巧在我們平時畫畫的時候非常的實用,這里我們說的技巧叫做構圖,我們構圖的作用看起來真的很大,看來我們很有必要學一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學構圖。新課講授1. 什么是構圖呢?在繪畫時,根據自己的創作思想,對畫面內容的大小、位置、疏密、虛實等,作一定的布局和安排,使作品更好表達出創作意圖,稱為構圖。2、學習幾種常見的圖畫外觀構圖形式。在美術課上當我們翻開作業本,總是會思考一下是橫著畫呢還是豎著畫?專業畫家們在作畫時同樣也會思考這樣的問題。這是一幅水彩風景畫,橫向的構圖,我們感到視野很開闊,如果再把畫紙變得更狹長呢?感覺有沒有變化?如果變成豎構圖呢?同樣的風景,感覺是否又有不同了?小結:因此同樣的景色,由于不同的構圖,可以表達出截然不同的視覺效果,和畫面意境。3、鞏固欣賞,內化知識。① 山水畫這幅《千里江山圖》是宋代畫家所作。近12米,有5-6張大畫桌這么長呢!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當長長的畫卷舒展開來,山峰綿亙、江河曠遠,真可謂是千里江山。《溪山行旅圖》是另一位宋代畫家之作。同樣也是山水畫,但豎構圖的形式讓畫面產生了怎樣的一種氣勢小結:同是山水畫,但不同的構圖形式,竟然會產生如此巨大的視覺差異。②人物畫通常橫向的構圖會選擇左右兩邊不對稱的構圖形式,這樣處理的畫面比較活潑。這幅豎構圖的人像畫,主體安排在畫紙的中間偏上,形式感是對稱的還是不對稱的?4、 學習幾種常見的畫面構圖類型。①滿構圖:畫面飽滿,在兒童畫中的運用比較廣泛。②S形構圖:這幅是曲線構圖,你能找到小朋友和大獅子的行走足跡嗎?(請學生找一找)③三角形構圖:有的同學認為這是一幅三角形構圖,而有的同學則認為是斜線構圖,你認為是哪種構圖呢?5、連一連: 連線選擇、鞏固知識。師:有三幅兒童畫,仔細觀察,它們的構圖分別屬于什么類型的,分別表現了怎樣的視覺感受?練一練運用構圖知識,把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組織在畫面中,并使畫面構圖具有一定的美感。四、作業展評找找各自作品中的優點,也可以互相提提改進的建議。拓展總結對比中西方構圖的特點,總結出文化差異下,構圖方式的不同。構圖的成功與否往往會直接影響到整個作品的視覺效果,所以古往今來無論是中國繪畫還是西方繪畫,都會在構圖之時不斷地苦心經營、反復斟酌。板書設計 學學構圖 構圖類型:滿構圖 三角形構圖 曲線構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