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聯盟學校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10月份獨立作業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聯盟學校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10月份獨立作業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聯盟學校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10月份獨立作業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2020七上·椒江月考)下列四個常用圖例中,錯誤的是(  )
A. 長城 B. 等高線
C. 高速公路 D. 河流、湖泊
【答案】C
【知識點】圖例和注記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C項圖例錯誤,應該是鐵路。其余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圖例是地圖上所用符號和色彩所表示特征的釋義和說明.注記是在地圖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稱和山高水深等的數字.
2.(2020七上·青田期末)在抗擊新冠肺炎的疫情中,我市各社區工作人員和黨員志愿者組成“平安巡防隊”,在社區內展開巡邏,這是社區在實行(  )
A.政治功能 B.經濟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
【答案】D
【知識點】社區功能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在抗擊新冠肺炎的疫情中,我市各社區工作人員和黨員志愿者組成“平安巡防隊”,在社區內展開巡邏,這是社區在實行管理功能。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社區的主要功能有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和管理功能。社區政治功能包括選舉、落實政策等;經濟功能包括社區工廠,超市等;社區文化功能包括文體活動、娛樂活動等;社區管理功能包括組織社區居民進行自治管理,搞好社區衛生、社會保障、文化、計生和治安等各項管理。
3.(2020七上·普陀期中)體現炎熱潮濕的氣候特征的民居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知識點】鄉村聚落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聚落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具有一定的相關性。甲是冰屋,反映當地寒冷干燥的環境,乙是窯洞,主要是在黃土高原地區,反映當地黃土深厚,降水較少。丙是高腳屋,反映當地炎熱潮濕的環境。丁是四合院,反映當地溫帶季風氣候的特點。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冰屋是極地地區的特殊居住方式,冰屋結實不透風,能夠把寒風拒之屋外,所以住在冰屋里的人,可以免受寒風的襲擊;黃土高原地區自然環境干燥少雨,多風沙天氣,光線充足,窯洞一般背風建設,呈東北西南方向,可以保暖驅寒,避免風沙天氣的侵害;東南亞的氣候為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常年高溫多雨,濕熱的氣候特點使當地居民居住在高架屋中。
4.(2021七上·柯橋月考)杭州的小李自駕汽車前往義烏小商品市場進貨。如果在汽車導航儀上按“+”號圖標后,地圖的信息將更加詳細,地圖的比例尺將(  )
A.變小 B.變大 C.沒有變化 D.無法判斷
【答案】B
【知識點】比例尺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
故答案為: B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比例尺的有關呢內容,屬于容易題。
5.(2021七上·柯橋月考)了解我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的生存狀況有多種途徑,可信度最高的是(  )
A.神話傳說 B.考古發現 C.影視作品 D.學者判斷
【答案】B
【知識點】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考古發現是第一手史料,是了解我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的生存狀況可信度最高的方式。
AC兩項神話傳說和影視作品常帶有夸張和虛構成分,可信度不高,不符合題意;
B項考古發現可信度最高,符合題意;
D項學者推斷的可信度不如考古發現,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史前時期古人類的主要證據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道了解史前時期古人類可信度最高的是考古發現。
6.(2021七上·柯橋月考)根據信息判斷它是(  )
信息1:距今約170萬年
信息2:我國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
信息3:能夠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答案】A
【知識點】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解析】【分析】據表格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考古學者在云南元謀縣發掘出遠古人類的兩顆門齒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還發現了炭屑和燒骨。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通過對元謀人遺存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已經能夠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A項元謀人是題干描述的對象,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元謀人的生產生活狀況。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7.(2021七上·柯橋月考)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遺址發現多處稻谷、稻草的堆積層,層厚20--50厘米,最厚處超過1米,若折算成稻谷,可達12噸以上。這可用于印證河姆渡居民(  )
A.已經從事農業生產 B.初步產生物品交換
C.廣泛使用青銅工具 D.開始推廣“牛耕技術
【答案】A
【知識點】原始的農業聚落
【解析】【分析】據題干“河姆渡遺址發現多處稻谷、稻草的堆積層,層厚20-50厘米……”可知,河姆渡人種植水稻,從事原始農耕生活。
A項已經從事農業生產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河姆渡人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知道河姆渡人已經從事農業生產。
8.(2021七上·柯橋月考)某校舉辦“百件文物講述浙江故事”圖片展。下圖為“河姆渡文化豬紋陶缽”文物介紹。據此推測(  )
①該文物出土于黃河中游地區 ②河姆渡居民已開始了家畜飼養
③該文物是舊石器時代的器物 ④河姆渡居民已經能夠燒制陶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識點】原始的農業聚落
【解析】【分析】由豬紋陶缽,可知,②河姆渡居民已開始了家畜飼養,④河姆渡居民已經能夠燒制陶器,②④推測正確。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長江流域,①該文物出土于黃河中游地區,推測錯誤;河姆渡居民生活在新石器時代,③該文物是舊石器時代的器物,推測錯誤。
C項②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及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產生活狀況。
9.(2021七上·柯橋月考)《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下列各項制度與“選賢與能”相關的是(  )
A.分封制 B.世襲制 C.禪讓制 D.郡縣制
【答案】C
【知識點】炎帝、黃帝與堯舜禹的傳說
【解析】【分析】依據“選賢與能”可知,原始社會中,通過推舉產生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后人稱之為禪讓制。所以文中“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是指禪讓制。堯、舜、禹是繼黃帝之后在黃河流域出現的部落聯盟首領,他們之間采用“禪讓制”的原始民主推舉的方式推薦首領,選出的部落聯盟首領沒有特權。其實質是民主推舉,推舉的標準是才德。
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禪讓制與“選賢與能”相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堯舜禹時期禪讓制,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10.(2021七上·柯橋月考)如圖所示為河南鄭州黃河岸邊的炎黃二帝巨型塑像。有人說:“這不僅是河南人的,也不僅是中國人的,而是屬于全球華人的。”這是因為炎帝和黃帝(  )
A.是黃河流域的兩個部落首領 B.是傳說時代的治水英雄
C.被尊稱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D.實行了禪讓制
【答案】C
【知識點】炎帝、黃帝與堯舜禹的傳說
【解析】【分析】距今約四五千年,我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活動著許多部落,炎帝和黃帝是我國古老傳說中黃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領,炎、黃大敗蚩尤后,炎帝和黃帝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后的華夏族,華夏族是漢族的前身,中華民族的主干部分,他們被尊奉為人文始祖。
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被尊稱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及學生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中華民族的起源。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11.(2021七上·柯橋月考)閱讀下面材料,請回答問題。
材料一:原始居民房屋復原圖
材料二: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
(1)圖1是   居民的房屋,這種房屋的名稱是   。
(2)圖2是   居民的房屋,這種房屋的名稱是   。
(3)這些房屋構造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分別有什么關系?
(4)材料二反映了原始居民的生活有哪些新變化?
【答案】(1)半坡;半地穴式圓形房屋(或半地穴式房屋)。
(2)河姆渡;干欄式建筑。
(3)半坡地處黃河流域,冬季較冷,夏季較熱,河流較少,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涼;河姆渡位于長江流域,氣候溫暖濕潤,水網密布,干欄式房屋高于地面,有較好的通風防潮的功能,還可以預防猛獸蟲蛇的侵害。
(4)由居住洞穴發展到建造房屋,過定居生活。
【知識點】原始的農業聚落
【解析】【分析】(1)結合所學知識,仔細觀察對圖片可知,圖1是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建造的半地穴式房屋。
(2)結合所學知識,仔細觀察對圖片可知,圖2是生活在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欄式房屋。
(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可知,這些房屋構造主要和南北方不同的地理環境有關,北方干燥少雨、冬天寒冷可以建造半地穴式圓形房屋;而南方氣候炎熱、多陰雨可以建干欄式房屋。
(4)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原始居民開始居住在野外的山洞里,后來,由于先民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斷增強,逐步開始建造房屋,過著定居生活。
故答案為:(1)半坡;半地穴式圓形房屋(或半地穴式房屋)。
(2)河姆渡;干欄式建筑。
(3)半坡地處黃河流域,冬季較冷,夏季較熱,河流較少,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涼;河姆渡位于長江流域,氣候溫暖濕潤,水網密布,干欄式房屋高于地面,有較好的通風防潮的功能,還可以預防猛獸蟲蛇的侵害。
(4)由居住洞穴發展到建造房屋,過定居生活。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等知識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
12.(2021七上·柯橋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孫中山
材料二:2019年8月7日,炎帝祭祀大典在寶雞炎帝陵隆重舉行。寶雞市炎帝文化研究會會長恭讀祭文,追思炎帝的豐功偉績。
材料三:傳說中堯、舜、禹曾活動在山西南部一帶,至今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仍留下了許多關于他們的傳說和名勝古跡。
(1)根據材料一可知中華文明五千年就是從文中“軒轅”開始的,其中“軒轅”指的是誰,他生活在什么區域,“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指的是哪場戰爭?又是和誰合作的?
(2)思考材料二中“追思炎帝的豐功偉績”,結合所學知識寫出炎帝的兩例主要貢獻。
(3)材料三中涉及的人物,與我國原始社會末期一種民主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有關,這種制度叫什么?這種制度對當時社會的發展有什么意義?
【答案】(1)黃帝,黃河流域,涿鹿之戰,炎帝。
(2)教民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種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發明紡織,會煮鹽,教人們交換物品,制作樂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歷法知識。
(3)禪讓制,有利于選拔賢德、有才能的人來管理部落,促進社會發展。
【知識點】炎帝、黃帝與堯舜禹的傳說
【解析】【分析】(1)由 “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可知材料一中的“軒轅”是指黃河流域的部落聯盟首領黃帝。相傳距今約四五千年,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結成聯盟,在涿鹿之戰中打敗蚩尤。材料一中“平定蚩尤亂”的戰役指的就是涿鹿之戰。涿鹿之戰以后,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后的華夏族。
(2)傳說炎帝教民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種植五谷和蔬菜;還制作陶器,發明紡織,會煮鹽,教人們通商交換。
(3)堯、舜、禹都是通過禪讓制而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的,原始社會后期,相傳,堯年老的時候,征求各部落首領的意見,大家推舉舜做他的繼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樣的辦法把位置讓給治水有功的禹。這種民主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歷史上叫做“禪讓制”。
故答案為:(1)黃帝,黃河流域,涿鹿之戰,炎帝。
(2)教民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種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發明紡織,會煮鹽,教人們交換物品,制作樂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歷法知識。
(3)禪讓制,有利于選拔賢德、有才能的人來管理部落,促進社會發展。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炎帝和黃帝、堯舜禹的禪讓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具備材料理解與知識識記的能力。
13.(2021七上·柯橋月考)閱讀以下三幅北京地圖,回答下列問題。
(1)以上ABC三幅地圖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圖,所表示的實地范圍最廣的是   圖,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詳細的是   圖。
(2)要確定圖C中房山相對于大興的方位,可以用   定向法。
(3)出生在浙江寧波的小明,暑假想去北京旅游。他找來了一些地圖:A.世界政區圖;B.中國政區圖;C.中國地形圖;D.中國交通圖;E.北京地形圖;F.北京旅游圖
面對這些地圖,請你根據下列具體要求幫他挑選。
①小明想知道北京相對于寧波的方位,他應查   或   。
②當小明到達陌生的北京時,他應該看的地圖是   。
③小明想去北京登“香山”,他可以查閱   或   。
④以上所有地圖的圖幅大小一樣,比例尺最小的是   。
【答案】(1)A;C;A
(2)一般
(3)B;D;F;E;F;A
【知識點】方向;比例尺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可知,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根據題意可知,比例尺最大的是A,最小的是C。
(2)根據所學和圖示信息可知,c圖采用的一般定向法。
(3)從浙江寧波到北京,需要選擇中國交通圖,到北京旅游需要選擇北京旅游圖。到北京登香山,需要選擇北京地形圖。
故答案為: (1)ACA
(2)一般
(3)①BD ②F ③EF ④A
【點評】本題考查運用地區三要素和選擇合適的地圖,屬于容易題。
1 / 1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聯盟學校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10月份獨立作業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2020七上·椒江月考)下列四個常用圖例中,錯誤的是(  )
A. 長城 B. 等高線
C. 高速公路 D. 河流、湖泊
2.(2020七上·青田期末)在抗擊新冠肺炎的疫情中,我市各社區工作人員和黨員志愿者組成“平安巡防隊”,在社區內展開巡邏,這是社區在實行(  )
A.政治功能 B.經濟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
3.(2020七上·普陀期中)體現炎熱潮濕的氣候特征的民居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2021七上·柯橋月考)杭州的小李自駕汽車前往義烏小商品市場進貨。如果在汽車導航儀上按“+”號圖標后,地圖的信息將更加詳細,地圖的比例尺將(  )
A.變小 B.變大 C.沒有變化 D.無法判斷
5.(2021七上·柯橋月考)了解我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的生存狀況有多種途徑,可信度最高的是(  )
A.神話傳說 B.考古發現 C.影視作品 D.學者判斷
6.(2021七上·柯橋月考)根據信息判斷它是(  )
信息1:距今約170萬年
信息2:我國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
信息3:能夠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7.(2021七上·柯橋月考)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遺址發現多處稻谷、稻草的堆積層,層厚20--50厘米,最厚處超過1米,若折算成稻谷,可達12噸以上。這可用于印證河姆渡居民(  )
A.已經從事農業生產 B.初步產生物品交換
C.廣泛使用青銅工具 D.開始推廣“牛耕技術
8.(2021七上·柯橋月考)某校舉辦“百件文物講述浙江故事”圖片展。下圖為“河姆渡文化豬紋陶缽”文物介紹。據此推測(  )
①該文物出土于黃河中游地區 ②河姆渡居民已開始了家畜飼養
③該文物是舊石器時代的器物 ④河姆渡居民已經能夠燒制陶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1七上·柯橋月考)《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下列各項制度與“選賢與能”相關的是(  )
A.分封制 B.世襲制 C.禪讓制 D.郡縣制
10.(2021七上·柯橋月考)如圖所示為河南鄭州黃河岸邊的炎黃二帝巨型塑像。有人說:“這不僅是河南人的,也不僅是中國人的,而是屬于全球華人的。”這是因為炎帝和黃帝(  )
A.是黃河流域的兩個部落首領 B.是傳說時代的治水英雄
C.被尊稱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D.實行了禪讓制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11.(2021七上·柯橋月考)閱讀下面材料,請回答問題。
材料一:原始居民房屋復原圖
材料二: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
(1)圖1是   居民的房屋,這種房屋的名稱是   。
(2)圖2是   居民的房屋,這種房屋的名稱是   。
(3)這些房屋構造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分別有什么關系?
(4)材料二反映了原始居民的生活有哪些新變化?
12.(2021七上·柯橋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孫中山
材料二:2019年8月7日,炎帝祭祀大典在寶雞炎帝陵隆重舉行。寶雞市炎帝文化研究會會長恭讀祭文,追思炎帝的豐功偉績。
材料三:傳說中堯、舜、禹曾活動在山西南部一帶,至今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仍留下了許多關于他們的傳說和名勝古跡。
(1)根據材料一可知中華文明五千年就是從文中“軒轅”開始的,其中“軒轅”指的是誰,他生活在什么區域,“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指的是哪場戰爭?又是和誰合作的?
(2)思考材料二中“追思炎帝的豐功偉績”,結合所學知識寫出炎帝的兩例主要貢獻。
(3)材料三中涉及的人物,與我國原始社會末期一種民主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有關,這種制度叫什么?這種制度對當時社會的發展有什么意義?
13.(2021七上·柯橋月考)閱讀以下三幅北京地圖,回答下列問題。
(1)以上ABC三幅地圖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圖,所表示的實地范圍最廣的是   圖,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詳細的是   圖。
(2)要確定圖C中房山相對于大興的方位,可以用   定向法。
(3)出生在浙江寧波的小明,暑假想去北京旅游。他找來了一些地圖:A.世界政區圖;B.中國政區圖;C.中國地形圖;D.中國交通圖;E.北京地形圖;F.北京旅游圖
面對這些地圖,請你根據下列具體要求幫他挑選。
①小明想知道北京相對于寧波的方位,他應查   或   。
②當小明到達陌生的北京時,他應該看的地圖是   。
③小明想去北京登“香山”,他可以查閱   或   。
④以上所有地圖的圖幅大小一樣,比例尺最小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圖例和注記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C項圖例錯誤,應該是鐵路。其余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圖例是地圖上所用符號和色彩所表示特征的釋義和說明.注記是在地圖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稱和山高水深等的數字.
2.【答案】D
【知識點】社區功能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在抗擊新冠肺炎的疫情中,我市各社區工作人員和黨員志愿者組成“平安巡防隊”,在社區內展開巡邏,這是社區在實行管理功能。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社區的主要功能有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和管理功能。社區政治功能包括選舉、落實政策等;經濟功能包括社區工廠,超市等;社區文化功能包括文體活動、娛樂活動等;社區管理功能包括組織社區居民進行自治管理,搞好社區衛生、社會保障、文化、計生和治安等各項管理。
3.【答案】C
【知識點】鄉村聚落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聚落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具有一定的相關性。甲是冰屋,反映當地寒冷干燥的環境,乙是窯洞,主要是在黃土高原地區,反映當地黃土深厚,降水較少。丙是高腳屋,反映當地炎熱潮濕的環境。丁是四合院,反映當地溫帶季風氣候的特點。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冰屋是極地地區的特殊居住方式,冰屋結實不透風,能夠把寒風拒之屋外,所以住在冰屋里的人,可以免受寒風的襲擊;黃土高原地區自然環境干燥少雨,多風沙天氣,光線充足,窯洞一般背風建設,呈東北西南方向,可以保暖驅寒,避免風沙天氣的侵害;東南亞的氣候為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常年高溫多雨,濕熱的氣候特點使當地居民居住在高架屋中。
4.【答案】B
【知識點】比例尺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
故答案為: B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比例尺的有關呢內容,屬于容易題。
5.【答案】B
【知識點】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考古發現是第一手史料,是了解我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的生存狀況可信度最高的方式。
AC兩項神話傳說和影視作品常帶有夸張和虛構成分,可信度不高,不符合題意;
B項考古發現可信度最高,符合題意;
D項學者推斷的可信度不如考古發現,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史前時期古人類的主要證據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道了解史前時期古人類可信度最高的是考古發現。
6.【答案】A
【知識點】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解析】【分析】據表格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考古學者在云南元謀縣發掘出遠古人類的兩顆門齒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還發現了炭屑和燒骨。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通過對元謀人遺存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已經能夠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A項元謀人是題干描述的對象,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元謀人的生產生活狀況。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7.【答案】A
【知識點】原始的農業聚落
【解析】【分析】據題干“河姆渡遺址發現多處稻谷、稻草的堆積層,層厚20-50厘米……”可知,河姆渡人種植水稻,從事原始農耕生活。
A項已經從事農業生產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河姆渡人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知道河姆渡人已經從事農業生產。
8.【答案】C
【知識點】原始的農業聚落
【解析】【分析】由豬紋陶缽,可知,②河姆渡居民已開始了家畜飼養,④河姆渡居民已經能夠燒制陶器,②④推測正確。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長江流域,①該文物出土于黃河中游地區,推測錯誤;河姆渡居民生活在新石器時代,③該文物是舊石器時代的器物,推測錯誤。
C項②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及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產生活狀況。
9.【答案】C
【知識點】炎帝、黃帝與堯舜禹的傳說
【解析】【分析】依據“選賢與能”可知,原始社會中,通過推舉產生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后人稱之為禪讓制。所以文中“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是指禪讓制。堯、舜、禹是繼黃帝之后在黃河流域出現的部落聯盟首領,他們之間采用“禪讓制”的原始民主推舉的方式推薦首領,選出的部落聯盟首領沒有特權。其實質是民主推舉,推舉的標準是才德。
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禪讓制與“選賢與能”相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堯舜禹時期禪讓制,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10.【答案】C
【知識點】炎帝、黃帝與堯舜禹的傳說
【解析】【分析】距今約四五千年,我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活動著許多部落,炎帝和黃帝是我國古老傳說中黃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領,炎、黃大敗蚩尤后,炎帝和黃帝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后的華夏族,華夏族是漢族的前身,中華民族的主干部分,他們被尊奉為人文始祖。
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被尊稱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及學生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中華民族的起源。
11.【答案】(1)半坡;半地穴式圓形房屋(或半地穴式房屋)。
(2)河姆渡;干欄式建筑。
(3)半坡地處黃河流域,冬季較冷,夏季較熱,河流較少,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涼;河姆渡位于長江流域,氣候溫暖濕潤,水網密布,干欄式房屋高于地面,有較好的通風防潮的功能,還可以預防猛獸蟲蛇的侵害。
(4)由居住洞穴發展到建造房屋,過定居生活。
【知識點】原始的農業聚落
【解析】【分析】(1)結合所學知識,仔細觀察對圖片可知,圖1是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建造的半地穴式房屋。
(2)結合所學知識,仔細觀察對圖片可知,圖2是生活在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欄式房屋。
(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可知,這些房屋構造主要和南北方不同的地理環境有關,北方干燥少雨、冬天寒冷可以建造半地穴式圓形房屋;而南方氣候炎熱、多陰雨可以建干欄式房屋。
(4)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原始居民開始居住在野外的山洞里,后來,由于先民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斷增強,逐步開始建造房屋,過著定居生活。
故答案為:(1)半坡;半地穴式圓形房屋(或半地穴式房屋)。
(2)河姆渡;干欄式建筑。
(3)半坡地處黃河流域,冬季較冷,夏季較熱,河流較少,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涼;河姆渡位于長江流域,氣候溫暖濕潤,水網密布,干欄式房屋高于地面,有較好的通風防潮的功能,還可以預防猛獸蟲蛇的侵害。
(4)由居住洞穴發展到建造房屋,過定居生活。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等知識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
12.【答案】(1)黃帝,黃河流域,涿鹿之戰,炎帝。
(2)教民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種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發明紡織,會煮鹽,教人們交換物品,制作樂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歷法知識。
(3)禪讓制,有利于選拔賢德、有才能的人來管理部落,促進社會發展。
【知識點】炎帝、黃帝與堯舜禹的傳說
【解析】【分析】(1)由 “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可知材料一中的“軒轅”是指黃河流域的部落聯盟首領黃帝。相傳距今約四五千年,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結成聯盟,在涿鹿之戰中打敗蚩尤。材料一中“平定蚩尤亂”的戰役指的就是涿鹿之戰。涿鹿之戰以后,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后的華夏族。
(2)傳說炎帝教民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種植五谷和蔬菜;還制作陶器,發明紡織,會煮鹽,教人們通商交換。
(3)堯、舜、禹都是通過禪讓制而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的,原始社會后期,相傳,堯年老的時候,征求各部落首領的意見,大家推舉舜做他的繼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樣的辦法把位置讓給治水有功的禹。這種民主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歷史上叫做“禪讓制”。
故答案為:(1)黃帝,黃河流域,涿鹿之戰,炎帝。
(2)教民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種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發明紡織,會煮鹽,教人們交換物品,制作樂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歷法知識。
(3)禪讓制,有利于選拔賢德、有才能的人來管理部落,促進社會發展。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炎帝和黃帝、堯舜禹的禪讓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具備材料理解與知識識記的能力。
13.【答案】(1)A;C;A
(2)一般
(3)B;D;F;E;F;A
【知識點】方向;比例尺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可知,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根據題意可知,比例尺最大的是A,最小的是C。
(2)根據所學和圖示信息可知,c圖采用的一般定向法。
(3)從浙江寧波到北京,需要選擇中國交通圖,到北京旅游需要選擇北京旅游圖。到北京登香山,需要選擇北京地形圖。
故答案為: (1)ACA
(2)一般
(3)①BD ②F ③EF ④A
【點評】本題考查運用地區三要素和選擇合適的地圖,屬于容易題。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南县| 政和县| 拉孜县| 黑水县| 霍林郭勒市| 惠安县| 玛纳斯县| 泸定县| 荔波县| 垫江县| 淳安县| 东乌| 鄂州市| 微博| 吉首市| 陵川县| 潍坊市| 邵阳县| 读书| 五家渠市| 汉沽区| 左贡县| 徐闻县| 夹江县| 淮南市| 诏安县| 台南县| 金川县| 泰兴市| 哈巴河县| 西华县| 临城县| 博白县| 梅河口市| 和平县| 沙雅县| 靖远县| 库尔勒市| 五家渠市| 浪卡子县| 海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