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4課 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教科書分析與教學建議一、重點和難點1.重點第一子目“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局限”、第二子目“思想領域的變化”較之后兩目更為重要,是本課的重點。2.難點第一子目“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局限”頭緒較多,是本課的難點。二、內容分析及教學建議1.本課立意課標要求“了解明清時期社會經濟、思想文化的重要變化”,這也就是本課的主要內容。課標還要求“通過認識明清時期封建專制的發展、世界變化對中國的影響,認識中國社會面臨的危機”,本課在這方面也略有涉及。2.子目間邏輯關系本課共設四個子目,邏輯關系的考慮是先經濟,后文化。經濟內容見于第一子目,文化內容見于后三目。后三目當中,按照一般文化史著作的敘述次序,先講思想,再講文學(小說、戲曲),再講科技。3.內容取舍的考慮由于篇幅限制,本單元未能像第三單元那樣經濟、文化各設一課,而是合為一課。在這樣的前提下,各目只能突出最明顯的亮點,對重要性稍遜的內容皆予以省略。例如第二子目只講心學和明末清初思想,并未提及乾嘉學派。又如第二、三單元中都講過的書法繪畫,在本課中亦予以省略。在這樣的前提下,各目只能突出最明顯的亮點,對重要性稍遜的內容皆予以省略。例如第二子目只講心學和明末清初思想,并未提及乾嘉學派。又如第二、三單元中都講過的書法繪畫,在本課中亦予以省略。4.關鍵內容表述的說明第一子目“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局限”敘述明至清中葉的社會經濟,突出“發展”這一要素,分農業、手工業、商業三方面,介紹這一時期出現的新因素和亮點。對于“局限”這一要素,因篇幅所限,只能采取概括的方式進行表述。第二子目“思想領域的變化”,首先講王守仁及其心學,這是明朝中后期對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的學派;其次講明末清初思想界的活躍,主要提及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三大思想家。第三子目“小說與戲曲”,簡述明至清中葉通俗文學的成就。其中戲曲不完全屬于文學領域,也包含舞臺藝術的成分。第四子目“科技”,主要介紹兩方面內容:一是幾部重要科技著作,二是西方科技知識的初步傳播。5.欄目內容設置的考慮本課導入本課的導入是明朝中期江南一位地主靠多種經營、綜合管理致富的事跡。這是當時經濟領域出現的新現象,與第一子目中社會經濟發展的內容形成呼應。配圖是描繪江南水田農業的《耕織圖》。歷史縱橫本課《歷史縱橫》共有兩則。第一則是“17世紀初蘇州絲織業中的自由雇傭勞動”,用兩條史料進行表現,并指出這種現象曾被稱為“資本主義萌芽”。“資本主義萌芽”是20世紀學術界廣泛討論的重要話題,目前很多學者傾向于不再使用這一概念,但相關歷史現象仍然是值得關注的。第二則是“明清大型典籍的編纂”,介紹了《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兩個巨型文化工程。這部分內容限于篇幅未能進入課文正文,在此予以補充。史料閱讀本課《史料閱讀》選取了顧炎武《肇域志》對徽州經商風俗的一段描寫,是對課文正文中有關徽商記述的補充。其中描寫的相關內容,對于中國傳統社會來說屬于值得注意的新事物。學思之窗《學思之窗》選取了徐光啟對《幾何原本》的兩段評價文字,從一個側面反映明末西學東漸的重要意義。思考點《思考點》的主題是自明朝后期起小說主人公角色的轉變,希望促使學生思考當時社會變化對文學創作的影響。6.對本課相關內容的補充說明明至清中葉農業的發展在農具、耕作技術、灌溉技術、糧食產量等方面,明至清中葉的農業較之前代的發展相對有限,但農作物品種的增加,農民多種經營方式的推廣,則是比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后期起,高產作物玉米、甘薯、馬鈴薯自海外傳入中國,它們不僅單位畝產量大,而且適應性強,不與五谷爭地,旱地、山地等處皆可種植,因此得到廣泛傳播,在一定程度上級解了人口增長對土地造成的壓力。煙草、花生等新的經濟作物也大致于同時引進,進一步豐富了農產品結構。在江南等經濟發達地區,傳統的農業單一經營方式已有明顯突破。多種經營興盛,經濟作物棉、麻、桑、藍靛、茶樹、甘蔗、蔬菜、果木、花卉等的種植日益廣泛,產品大量流入市場。很多農民在種植經濟作物時還往往進行一些初級加工,或兼營相關副業,獲取更多的收入,以補糧食生產之不足。明朝人謝肇制總結說,三吳地區賦稅苛重,然而“閭閻不困”,就是因為當地人“射利無微不析,真所謂彌天之網,競野之罘,獸盡于山,魚窮于澤者矣”。在松江、蘇州二府,棉作已經壓倒稻作,“邑之民業,首藉棉布”;嘉興、湖州二府,則是蠶桑壓倒稻作,“蠶或不登時,舉家輒哭”。清朝更進一步通過政府手段發展多種經營,包括推廣蠶桑、植棉、植樹、畜牧等,福建、四川、廣東等省的多種經營都頗見成效。以經濟作物種植為主的地區需要依賴鄰近地區提供商品糧,湖廣、江西等地成為新的糧食生產中心,承擔了向江南、福建、廣東供給糧食的任務。江南本為唐宋以來最大的糧食產區,時諺云“蘇湖熟,天下足”,而到明清,由于經濟發展格局的變化,諺語已變為“湖廣熟,天下足”。另外清朝邊疆地區農業的發展,較之前代也有明顯的進步。傳教士與西方科技知識的傳播明朝后期,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西方一些傳教士來到中國。受到他們影響,以徐光啟、李之藻為代表的一些思想開明的士大夫開始研究和介紹西方的學術、科技,使歐洲文化第一次在中國得到稍具規模的傳播。①數學。徐光啟與利瑪竇合譯歐幾里得《兒何原本》,凡三易其稿,譯出前六卷。李之藻與利瑪竇合譯《同文算指》,引進西方算術知識,特別是與中國傳統籌算、珠算不同的筆算法。②天文歷法。當時明朝的歷法行用既久,誤差漸大,推算日食每不相合。徐光啟奉命重修,聘用傳教士主其事,運用了西方數學知識和天文儀器,修成《崇禎歷書》,引進了地球、經緯度等概念,比傳統歷法更加進步。③機械工程學和物理學。意大利傳教士熊三拔著《泰西水法》,介紹西方水利學知識,部分內容為徐光啟《農政全書》所采用。瑞士傳教士鄧玉函與中國教徒王征合著《奇器圖說》,系統介紹物理學中重心、比重、杠桿、滑輪等概念和原理。德國傳教士湯若望著《遠鏡說》,介紹光學知識。西方火器制造技術在當時尤其受到重視,由傳教士指導鑄造的西洋火炮很快即運用于明清戰爭之中。④地理學。利瑪竇主持刻印的《坤輿萬國全圖》,介紹了五大洲知識、全球概念、寒溫熱帶的劃分。其中首創的亞細亞、歐羅巴、大西洋、地中海、南北極等漢語概念都沿用至今。意大利傳教士艾儒略著《職方外記》,敘述五大洲風土物產,較全面地介紹了世界地理知識。清軍入關后,傳教士大都歸降清朝。湯若望受到順治帝信任,進呈明末編撰的《崇禎歷書》,得到采用,更名《時憲歷》。康熙后期,命西方傳教士白晉、雷孝思等人采用當時世界上先進的經緯度測繪技術,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大規模的實地測繪,在此基礎上繪成《皇輿全覽圖》,包括一幅全國總圖和32幅分省(區)圖,山川城鎮,靡不畢載。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采用地圖投影方法,在實測基礎上繪成的國家地圖,其質量居于世界領先地位。三、問題解答1.學思之窗應該怎樣理解徐光啟的觀點?他推崇《幾何原本》的理由何在?解題關鍵讀懂材料,看明白徐光啟是從哪個角度推崇《幾何原本》的。思路引領中國古代科技的發展,具有偏重實用經驗而缺乏理論概括的特點。以數學而論,建立在具體演算基礎上的代數較有成就,而更為抽象的幾何學相對來說十分薄弱。《幾何原本》體現的知識和方法是中國古代科技非常缺乏的。答案提示在合作翻譯《幾何原本》的過程中,徐光啟學習到了西方數學嚴密的邏輯推理方法,也深切體會到幾何學在自然科學體系中的基礎作用。他正是從這一方面對《幾何原本》表示了高度推崇。2.思考點從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婦女經常成為小說的主人公。這一現象與當時社會發展有怎樣的關系?解題關鍵了解自明朝后期起小說主人公身份的轉變,可重點關注“三言”“二拍”中的相關角色。思路引領將明朝后期商品經濟發展、城鎮繁榮、思想領域變化等因素與上述小說主人公身份轉變聯系起來考慮。答案提示文學創作往往是現實的鏡子。從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婦女經常成為小說的主人公,是當時社會諸多方面發生變化的反映。3.問題探究閱讀上述材料,結合課文內容,體會陸王心學衍生出的思想解放傾向及其對封建傳統思想的沖擊。解題關鍵讀懂材料,注意各條材料在思想上的邏輯遞進關系。思路引領教材正文指出:“陸王心學強調主觀能動性,激勵人們奮發立志;而以自己的內心為準則,又隱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在此基礎上,明朝后期以李贄為代表的一些思想家提倡個性自由,蔑視權威和教條,甚至否定傳統倫理道德標準,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震動。”這段話是本《問題探究》的設置背景。答案提示“良知”是王守仁思想的核心概念,實際上是“天理”的另一種表述形式。南宋陸九淵主張“心即理”,王守仁在其基礎上提出“良知”概念。他將“良知”解釋為人最基本的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與程朱理學強調“天理”要通過知識和閱歷的積累逐步體驗不同,陸王心學認為“天理”(即“良知”)只能通過心靈感悟獲得,更加重視感性自然和直覺經驗。因此在有的地方,王守仁又說“良知”就是“本來面目”。他的一些弟子,還有李贄等激進思想家,不斷發揮“良知”的主觀性,甚至提出“童心”的新概念,從而大大發展了心學的思想解放和平等、叛逆傾向,以至于對儒家經典和傳統倫理道德秩序多所否定。這樣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與明朝后期商品經濟發展、社會風氣變化的趨勢相適應,影響十分巨大。4.學習拓展查閱相關資料,了解這一時期“中學西漸”的進程及其歷史影響。解題關鍵查找材料,了解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中國文化在西方傳播的大概情況。思路引領文化交流通常是雙向的。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西學東漸”發生的同時出現“中學西漸”現象,具有某種必然性。答案提示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的“中學西漸”主要包括以下環節:①儒家經典“四書五經”的翻譯和西傳,以及歐洲啟蒙思想家從儒家經典中汲取思想資料的情況;②傳教士對中國歷史概況和文化特征的介紹;③中國器物和藝術品在歐洲的傳播,以及歐洲社會一度出現“中國熱”的狀況。四、圖片說明1.《耕織圖·耙耨》《耕織圖》系南宋前期畫家樓所繪,共45幅,每幅上面題詩一首,系統地描繪了南方農村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生產的具體環節,后代多有臨摹或重繪。此處是清朝康熙帝命宮廷畫家焦秉貞在樓原作基礎上的重繪之作。本圖選自《中華古文明大圖集》編委會編《中華古文明大圖集·神農》(人民日報出版社1992年版)。2.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廣種植圖本圖描繪了清朝前期玉米、甘薯的種植區域和主要傳播路線。3.《盛世滋生圖》(局部)一名《姑蘇繁華圖》,清乾隆時宮廷畫家徐揚繪。全圖以長卷形式和散點透視技法,描繪了當時蘇州繁華的城市風貌。全卷長12米有余,據統計共繪有人物12000有余,船近400只,橋50余座,店鋪200余家,房屋2000余棟。現藏于遼寧省博物館。4.王守仁(1472-1529)王守仁傳世畫像之一。本圖選自《中華古文明大圖集》編委會編《中華古文明大圖集·文淵》(人民日報出版社1992年版)。(1602),共分六幅,相拼接即形成一張橢圓大地圖。圖中還附有大量文字說明,具體介紹了全球地理知識。本圖選自中國國家博物館編《文物中國史·明清時代》(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5.清光緒刊本《紅樓夢圖詠》《紅樓夢圖詠》是晚清畫家改琦根據《紅樓夢》人物形象繪制的木版畫冊,刊行于光緒五年(1879)。其中共畫有55位《紅樓夢》出場人物,下筆流暢,構圖生動。該畫冊的繪制和出版反映了《紅樓夢》的廣泛流傳和巨大影響。6.《永樂大典》殘本書影《永樂大典》編纂成書時,只有孤本一部,后來又抄錄副本一部。明朝中期,正本神秘失蹤,下落不明。清朝中葉以后,副本亦因保管疏漏漸有散失。晚清英法聯軍、八國聯軍兩次侵人北京,保存《永樂大典》副本的翰林院均受到劫掠,導致這部珍貴典籍絕大部分毀壞、丟失。今天雖在海內外廣泛搜集,能找到的卷冊仍不足全書的4%。本圖選自《中華古文明大圖集》編委會編《中華古文明大圖集·文淵》(人民日報出版社1992年版)。7.利瑪竇在中國刊印的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摹本)利瑪竇在中國居留期間,曾繪制并交付刊印多幅世界地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這幅《坤輿萬國全圖》。它刊印于萬歷三十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