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9課 社會生活的變遷1.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人民生活發生根本變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狀況,知道改革開放前后人們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發生的變化,理解產生這一變化的原因;了解我國交通、通信事業的發展狀況,分析交通、通信的發展對我國人民生活的影響,提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2.搜集與人們生活變化有關的材料,進一步掌握搜集和整理資料的方法;通過講述人們衣、食、住、行、用方面的變化,尤其是我國交通、通信的不斷發展,加強對改革開放巨大成就的認識,提高語言表達能力。3.了解人民生活的巨大變化,培養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情感;理解并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的信念。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對人們生活的巨大意義,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分析中國社會生活變遷的原因。新課導入【教師活動】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不同地方的人們之間的通信主要靠信件傳遞。那時一封信要走幾天甚至幾個星期才能到達。21世紀的中國,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和互聯網與千里之外的親友聯系,方便快捷。通信方式的變遷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社會生活變遷的一個側面。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哪些變化?探究新知一、日常生活的變化(一)變化階段【教師活動】提問:新中國成立前、新中國成立后、改革開放以來三個階段人民的生活水平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回答:新中國成立前,物價飛漲,民生凋敝。新中國成立后,人民當家做主,經濟恢復,物價穩定,人民生活發生了根本變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明顯改善。(二)變化表現【教師活動】出示我國改革開放前后人們衣、食、住、娛方面變化表現的表格。引導學生填寫表格。【學生活動】填寫表格,并展示結果。【教師活動】出示圖片《20世紀70年代的衣著》,對比現代人們的穿著,可以看出現代人們的穿著豐富多彩。出示圖片《美麗鄉村》《河北雄安新區的居民小區》,說明現代的農村和城市與過去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活動】出示教材第99頁《材料研讀》,引導學生結合表格,搜集材料,說說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學生活動】從圖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大幅增長。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包括:(1)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2)商品供應充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明顯增強。(4)對外貿易迅速發展,利用外資成效顯著。(5)科技教育快速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二、交通、通信的不斷發展(一)交通的發展【教師活動】新中國成立前,我國交通條件很落后。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投入巨額資金改善交通條件,并取得巨大成就。引導學生閱讀教材,說說改革開放后,我國在交通領域取得了哪些成就。【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回答:鐵路方面,截至2010年底,我國的鐵路營業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1997年以來全國鐵路實現了幾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運營效率。2008年后,我國大力建設高速鐵路,鐵路運輸實現質的飛躍。到2021年底,我國高鐵營業里程達4萬千米,位居世界第一。公路方面,全國建立起比較密集的公路網,在黃河、長江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設了一座座公路大橋,許多偏遠閉塞的山區也通了汽車。到2021年底,我國高速公路里程已達16.9萬千米,位居世界第一。民用航空方面,現在全國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勝地都有航線,并與世界許多國家的大城市設有直通航線,我國已成為世界民航大國。城市交通方面,城市道路建設發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發展軌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狀況。【教師活動】鐵路、公路、民用航空、水運和地下軌道交通建設飛速發展,已形成綜合交通運輸網。【學生活動】了解我國綜合交通運輸網的形成。【教師活動】提問:隨著交通設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出行方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回答:除了自行車、公交車、出租車,還有方便快捷的地鐵,私家汽車也早已進入尋常百姓家。長途旅行時,人們可以選擇火車、汽車、飛機、輪船等多種交通工具。(二)通信的發展【教師活動】提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電信事業的發展如何?【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回答:新中國成立后,國家不斷增加對電信事業的投資,逐漸形成全國電信網絡。改革開放后,電信產業快速發展。如今,我國的電信網絡規模和用戶數均居全球第一,發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在全國大多數地區,固定電話早已進入千家萬戶,移動電話的使用十分普遍。【教師活動】出示材料,提問:我國的互聯網發展情況如何?【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回答:我國的互聯網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我國網民規模不斷擴大,互聯網普及率越來越高。【教師活動】引導學生結合電腦、電視、手機、洗衣機、汽車、電動自行車等在生活中的作用,談談科技進步對生活產生了什么影響。【學生活動】科技進步影響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電話、手機等產品可以方便人們之間的聯系,電冰箱、洗衣機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汽車、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方便了人們的出行,電腦、電視等產品豐富了人們的業余生活。課堂小結社會生活是社會生產力水平的反映,是社會進步程度的表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的社會生活和社會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生產力水平又邁上一個新臺階。從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來看,人民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消費水平和消費質量明顯提高,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交通、通信建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板書設計社會生活的變遷一、日常生活的變化(一)變化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明顯改善(二)變化表現:衣、食、住、娛二、交通、通信的不斷發展(一)交通的發展:鐵路、公路、民用航空、出行方式(二)通信的發展:電信、互聯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