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物理《密度知識的應用》教學設計本節(課)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是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五章第四節的內容。本節內容在學生已有的密度知識結構下,學會查密度表,學會利用密度來鑒別物質,計算物體質量體積等。它是對密度知識的拓展,更是為學習《浮力》坐好了鋪墊。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也讓學生認識生活與物理的關系,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和交流能力。學情分析 初中學生思維比較活躍,有較強的求知欲與好奇心,同時敢于討論和發表自己的看法。在學習本節知識前,學生對密度這一物理量的定義有一定的理解,對基本的密度計算也能基本應對,但是,大部分學生對密度沒有豐富的感性認識。因此,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尋找緊跟時代與科技發展的應用密度技術設置活動,在活動中增強學生能力,對學生深入認識密度在生活中的應用及利用密度鑒別物質的方法,初步建立將科學技術應用于社會、服務社會的意識,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結合學生聯系生活中的實例及學生已經具備的密度的有關知識來幫助學生理解。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物質鑒別的關系,教給學生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學生能通過自己努力學到新知效果會更好。教學目標與學科素養培養 【課程標準】 1.了解密度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一些應用。 2.能運用密度鑒別物質、計算物體的質量與體積。 【學科素養】 科學思維、實驗探究教學項目 內 容 解決措施教學重點 1.進一步認識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2.利用密度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查密度表 通過舉例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難點 學會鑒別物質 計算及實驗演示教學資源 1.資源支持 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新疆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兵團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知網等各類資源平臺,各級物理研修群和公眾號,各類播放器、APP,學校各類軟硬件設施,教育局、學校等各類組織的支持。 2.本課所用教學資源 鎂鋰合金視頻、教學設計、課件、孔明燈、廢棄水瓶組合而成的實驗瓶、打火機、蠟燭、燒杯、注射器、勺子、錐形瓶、玻璃杯、吸管、密度不同的飲料等教學方法 啟發教學法、觀察實驗法信息技術融合 課件,投屏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媒體(資源) 設計意圖、依據1 播放視頻引入 老師提問: 1.這個視頻提醒我們同學做事情時要細心,要認真審題。 2.如果在生活中你遇到視頻中的“黃金”詐騙應該如何應對?我們如何利用所學密度知識來鑒別? 學生觀看視頻 視頻 提醒學生要學會認真審題。要懂得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2 在講解如何鑒別物體前,我們先復習一下知識點 1.什么是物質的密度? 2.密度是物質的 。 3.密度公式: 4.密度單位: 、 自然界的物質有很多,我們來了解一下常見物質的密度。 完成校本及回答問題。 校本 鞏固舊知識3 一、常見物質的密度 1、密度表: 找出最大密度的物質 最小密度的物質 同種物質,狀態變了,其密度是否變化了 說明它們表示的物理意義。(特別強調:記住水的密度) 2、物質密度的一些規律: (1)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 (2)同一種物質不同狀態,密度可能不同(例如水); (3)氣體的密度要比固體、液體的密度小得多。 觀察密度表后回答問題 圖片 了解不同物質的密度4 密度知識的應用 了解了常見物質的密度,我們不僅可以鑒別區分它們,而且還能讓它們各盡所能,服務人類。 1.鑒別物質: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鑒別物質。 (密度公式ρ= m/V) 例題1:小明同學獲得一枚金牌,他想知道是否是金的,于是利用實驗室里的器材測出該金牌的質量為44.5g,體積為5cm3,你能利用這些數據幫助他進行判斷嗎? 演示例題的解題過程后問:在生活中我們要如何測量呢?播放利用電子秤測玉石密度的視頻。 介紹如何利用電子稱進行測量物質的密度后進行演示。 2.質量:由于條件限制,有些物體體積容易測量但不便測量質量用公式m=ρV 算出它的質量。(公式變形:求質量m=ρV) 例題2:空氣的密度為1.29kg/m3,你能估測出教室內空氣的質量嗎? 3.求體積:由于條件限制,有些物體質量容易測量但不便測量體積用公式算出它的體積。(公式變形:求體積V=m/ρ) 例題3:測得薄鋁板質量為13.5kg,其密度為2.7×103kg/m3 求鋁板的體積是多數是? 學會了基礎的計算后我們還可以利用這些知識做其他事情,如判斷物體是否空心,評估樓房建設的用料等等。 學習密度的計算,知道如何鑒別物質,求物體質量、體積等 視頻 學生學會應用密度鑒別物質及計算5 小結: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如何利用密度知識鑒別物質,計算物體的質量體積等相關知識。 圖片展示思維導圖校本作業 【隨堂練習】密度應用校本作業 知識點復習 1.什么是物質的密度? 2.密度是物質的 。 3.密度公式: 4.密度單位: 、 課堂練習: 1:一個鉛球的質量是4kg,經測量知道它的體積是0.57dm3。這個鉛球是用鉛制造的嗎 2:小明和同學一起參觀烈士陵園。他們觀察到一塊花崗石紀念碑,經測量得知,高4m,寬80cm,厚50cm,計算這個紀念碑的質量是多少(ρ=2.6×103kg/m3)。 3:請估算一個中學生的體積。(中學生的質量約50kg,人的密度與水的相近,即為水的密度) 4:有一個鐵球的質量是316g,體積是60cm3,試通過計算說明鐵球是實心還是空心 (鐵的密度為ρ鐵=7.9x103kg/m3) (拓展:如果是空心的,那么空心部分體積是多大 ) 綜合練習 (1)有一個瓶子裝滿煤油后的總質量為1100g,裝滿水后的總質量為1260g,則該瓶子的質量與容積各是多少 (ρ煤油=0.8×103kg/m3) (2)甲、乙兩個物體質量之比是3:2,體積之比是1:3,則甲、乙兩個物體的密度之比是多少 第四節 密度知識的應用 1.密度表 (1)密度的物理意義。 (2)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 2.密度計算 (1)利用密度知識鑒別物質 (2)利用密度知識求質量 (3)利用密度知識求體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