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2024浙江中考科學一輪復習模 塊 二物質科學(一) 化 學(共11講)2024浙江中考一輪復習第16講物質的分類混合物純凈物分 組離 成思維導航物質的分類單質化合物無機化合物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的相關計算酸堿鹽氧化物知識梳理知識點1、常見物質的分類1、按物質的組成種類,分 物和 物;(1)純凈物:由同種物質組成,具有一定的性質(如有固定的熔、沸點) ,可用一個 來表示。某物質是否屬于純凈物,與物質的狀態無關,如冰水混合物也是純凈物;結晶水合物也是純凈物,如CuSO4·5H2O也是純凈物;(2)混合物:由不同種物質混合而成,沒有 的性質,各物質保持其原有的性質;如,海水、合金、溶液都為混合物。2、純凈物又可分為單質和化合物。單質:由 組成的純凈物。化合物:由 組成的純凈物。混合 純凈化學式同種元素不同種元素固定知識梳理3、單質和化合物的比較: 單質 化合物宏觀組成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微觀構成 由__________構成的同一種分子 由___________構成的同一種分子化學性質 不能發生分解反應 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分解反應同種元素不同種元素同種原子不同種原子知識梳理4、 化合物又可分為 化合物和 化合物;(1)有機物化合物(有機物):除了碳的氧化物、碳酸及碳酸鹽外的含 化合物,如甲烷、蛋白質、塑料等;(2)無機化合物(無機物)又可分為氧化物、酸、堿、鹽等。①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 的化合物;②堿: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 的化合物;③鹽:由 離子與 離子(或 離子)構成的化合物;④氧化物:由 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為 的化合物,包括 氧化物和 氧化物兩種。有機 無機碳氫離子(H+)氫氧根離子(OH—)酸根 金屬 銨根兩種 氧金屬 非金屬知識梳理知識點2、混合物的分離1、飲用水凈化的主要方法有沉淀、過濾、 、 、蒸餾、紙上層析等;2、粗鹽的提純:一般可分為:__ 、 ___ 、 __________、轉移;3、過濾操作的注意點:一貼二低三靠。其中溶解時玻璃棒的作用是;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 ;蒸發時玻璃棒的作用是 。蒸發 結晶溶解 過濾除雜 蒸發結晶加快溶解速度引流使液體受熱均勻,防止液滴飛濺。知識梳理知識點3、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1、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的實際質量跟C-12原子質量的1/12相比后得出的______。相對原子質量與該原子的實際質量成_____。2、相對分子質量:一個分子中各原子的_ ___________總和。相對分子質量是分子的相對質量,單位是1。3、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方法:①查表得化學式中各元素的 ;②根據算式計算式量:比值正比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A的相對原子質量×m+B的相對原子質量×n。(其中A、B表示原子種類,m、n指原子的個數)知識梳理知識點4、化學式1、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__________的式子。2、化學式表示的含義:①表示________;②表示這種物質的________;③表示組成物質的________;④表示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中所含的原子及原子的數量。物質組成1個分子元素種類某種物質知識梳理3、根據化學式計算組成物質的元素的質量比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A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A元素的原子個數)∶(B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B元素的原子個數)∶……4、根據化學式計算組成物質的某元素的質量分數(通常用 表示)百分數典例精析例題1*有一包主要成分是氧化鈣的干燥劑,放在空氣中一段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這包干燥劑是純凈物B.干燥劑吸水是物理變化C.干燥劑中的氧化鈣屬于氧化物D.干燥劑吸水過程中質量不發生改變解析:[答案]C[解析] A、這包干燥劑主要成分是氧化鈣,其中還含有其他物質,是由不同物質組成,屬于混合物,A錯誤;B、干燥劑吸水后,氧化鈣變成氫氧化鈣,有新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B錯誤;C、氧化鈣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且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C正確;D、干燥劑吸水過程中發生了化合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質量增大,D錯誤。故C符合題意。典例精析例題2*對乙酰氨基酚(化學式C8H9NO2)是一種治療流感的退燒止痛藥。下列有關對乙酰氨基酚的說法,正確的是( )A.對乙酰氨基酚中含有1個氧分子B.對乙酰氨基酚中碳、氧元素質量比為4:1C.保持對乙酰氨基酚化學性質的微粒是對乙酰氨基酚分子D.對乙酰氨基酚中含有8個碳原子、9個氫原子、1個氮原子和2個氧原子解析:[答案]C[解析] A. 對乙酰氨基酚只含對乙酰氨基酚分子,不含有氧分子,不符合題意;B. 對乙酰氨基酚中碳、氧元素質量比為96:32=3:1 ,不符合題意;C. 保持對乙酰氨基酚化學性質的微粒是對乙酰氨基酚分子,符合題意;D. 一個對乙酰氨基酚分子中含有8個碳原子、9個氫原子、1個氮原子和2個氧原子 ,不符合題意;故C符合題意。典例精析例題3*分析和推理是科學學習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確的是( )A.單質中僅有一種元素,所以僅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都是單質B.有機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機物C.碳酸氫鈉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所以碳酸氫鈉溶液呈堿性D.能與BaCl2反應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白色沉淀的一定是硫酸根離子解析:[答案]C[解析]A、 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可能是單質,也可能是混合物,不符合題意;B、碳酸鈉等含有碳元素,屬于無機物,不符合題意;C、 碳酸氫鈉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所以碳酸氫鈉溶液呈堿性,符合題意;D、 銀離子或硫酸根離子都能與BaCl2溶液反應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不符合題意;故只有C符合題意。典例精析例題4*如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正確的是( )A.物質①和③屬于有機物,物質④屬于氧化物B.物質③由2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C.參加反應的物質①和②的分子個數比為1:2D.該化學反應屬于置換反應解析:[答案]C[解析]由微觀示意圖可知,①是一氧化碳(CO)、②是氫氣(H2)、③是酒精(C2H5OH)、④是水(H2O),反應方程式是 。A、有機物是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鹽等除外)①一氧化碳(CO)不屬于有機物,故A錯誤;B、物質③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構成的,故B錯誤;C、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物質①和②的分子個數比為1:2,C正確;D、置換反應指的是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題中該反應不符合置換反應的條件,故D錯誤。故C符合題意。典例精析例題5*在一密閉容器內有4種物質A、B、C、D,它們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其中A、B、C的微觀示意圖和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1)A、B、C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填寫字母)。(2)X的值為 。(3)該反應的生成物是 (寫物質名稱)。(4)該反應中B和C的分子個數比為 。解析:[答案](1)BC(2)0(3)水、二氧化碳(4)2:3[解析] (1)A為單質,B和C都是氧元素與另一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為氧化物。(2)由前后物質質量總和相等可知,X=100+1+1+46-4-89-55=0。(3)反應后質量增加的為生成物,該反應的生成物為水、二氧化碳。(4)該反應中B和C的分子個數比為 。典例精析例題6*葡萄糖是生命體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葡萄糖的燃燒產物是CO2和H2O,由此能否證明葡萄糖是只由碳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有機物?為了確定葡萄糖的元素組成,某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其中濃硫酸、無水CaCl2均為常用干燥劑,部分固定裝置省略。(1)寫出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裝置B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3)下表是同學們填寫的實驗報告,請你幫助完成。數據分析: 。解析:[答案] (1)2H2O2MnO22H2O+O2↑(2)吸收氧氣中的水蒸氣(3)2.64gCO2中碳的質量為:2.64g×12/44×100%=0.72g1.08gH2O中氫的質量為:1.08g×2/18×100%=0.12g;則碳+氫的質量:0.72g+0.12g=0.84g<1.8g,故含有碳元素。[解析] (1)A中為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反應生成水和氧氣,方程式為 2H2O2MnO22H2O+O2↑ 。(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裝置B中濃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氧氣中的水蒸氣。(3)見上述答案。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模塊二 物質科學(一)化學第16講 物質的分類1、按一定標準對事物進行分類是科學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分類最合理的是( )A.按異化作用方式不同區分,生物的營養方式分為自養和異養二類B.按物質是否由同種元素組成,將其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二類C.按是否用種子進行繁殖區分,綠色植物分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二類D.按分布部位不同區分,人的神經系統分為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神經二類2、某實驗室的藥品按物質分類放置,部分藥品擺放如下表:藥品柜 甲 乙 丙 丁藥品 CuO、MnO2等 HCl、H2SO4等 KOH、Ca(OH)2等 NaCl、CuSO4等若科學老師需要KClO3固體,他能取到該藥品的藥品柜是( )A.甲 B.乙 C.丙 D.丁3、科學家利用精密的儀器把石墨拆成只有一個或幾個原子層厚的“碳片”,目前,這種“碳片”是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碳片是一種單質 B.碳片是由碳元素組成的C.碳片是一種有機物 D.碳片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是CO24、2008年北京奧運會“祥云”火炬、2022年北京冬奧會“飛揚”火炬的外殼材料的主要成分和燃料,如表所示。奧運火炬的迭代,體現了我國科技水平的提高。下列有關兩火炬說法錯誤的是( )“祥云”火炬 “飛揚”火炬外殼材料的主要成分 鋁合金 碳纖維復合材料燃料 丙烷(C3H8) 氫氣(H2)A.外殼材料的主要成分都屬于非金屬單質 B.燃料都具有可燃性C.燃料燃燒時,助燃物都是氧氣 D.燃料燃燒時,都有水生成5、推理和歸納是科學學習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大多數物質燃燒需要氧氣,所以氧氣具有可燃性B.堿溶液呈堿性,所以呈堿性的溶液一定是堿的溶液C.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D.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質都是氧化物6、小明同學參照二歧分類法對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鈉溶液、硫酸銅溶液四瓶試劑制作一個如圖所示的物質檢索表,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甲表示硫酸銅溶液 B.乙表示氫氧化鈉溶液C.表中“▲”處應填pH大于7 D.也可以根據能否與鐵反應對丙、丁分類(第6題圖) (第7題圖)7、現在有些年輕人喜歡染發,染發時一般要用到一種著色劑--對苯二胺,它是一種有毒的化學藥品,有致癌性,會對染發者的身體帶來傷害,其分子結構如圖,下列有關對苯二胺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對苯二胺的化學式為C6H8N2 B.對苯二胺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8gC.對苯二胺中碳、氫、氮元素的質量比為18:2:7 D.對苯二胺能被皮膚少量吸收8、稀土被稱為”工業維生素”,利用稀土制作的”尾氣催化器”可將汽車尾氣中有毒氣體轉變為無毒氣體。下圖是轉化的微觀示意圖,圖中不同圓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圖中反應物有化合物和單質 B.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以再分C.該化學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D.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不變(第8題圖) (第9題圖)9、某品牌二氧化氯消毒粉劑可配制成溶液用于消毒。該消毒粉劑的部分信息如圖所示,下列關于二氧化氯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二氧化氯中含有氯原子和氧分子B.二氧化氯中氯、氧的質量比為1:2C.一個二氧化氯分子由一個氯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D.二氧化氯分子由氯元素和氧元素組成10、要比較CuSO4、FeSO4、CaSO4相對分子質量的大小,最簡單的方法是( )A.分別計算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 B.計算所含的質量分數C.比較Cu、Fe、Ca三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D.計算所含金屬元素的質量分數11、谷氨酸鈉(化學式為C5H8O4NNa)是味精的主要成分:下列關于谷氨酸鈉的說法正確的是( )A.是一種無機物 B.由五種元素組成C.加熱會產生含硫物質 D.碳、氧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5:812、歸納和演繹是重要的科學方法,下列歸納或演繹合理的是( )A.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所以鹽酸是一種純凈物B.酸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酸與堿的反應C.鎂和稀硫酸反應能產生氫氣,所以能和稀硫酸反應產生氣體的物質一定是金屬D.堿性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藍,所以能使石蕊試液變藍的溶液呈堿性13、一種叫做“足球烯”的超導物質。它的一個分子由60個碳原子構成,因形似足球而得名。下列關于足球烯說法錯誤的是( )A. 足球烯的化學式為C60 B.足球烯是一種化合物C.足球烯由分子構成的 D.足球烯具有可燃性14、我國科研人員成功研制出一種納米纖維可將二氧化碳轉化成某種液體燃料,同時生成一種物質丁,丁是一種常見溶劑,其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四種物質中只有乙、丙是有機物 B.丙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gC.丁是由氫、氧兩種原子組成 D.參加反應的甲與乙分子個數比為3:115、由元素A、B形成的化合物中,A元素與B元素的質量比為21:8,A與B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為7:2,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A.AB B.A2B3 C.B2A3 D.A3B416、將一定量的乙醇(C2H5OH)和氧氣置于一個完全封閉的容器中引燃,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種未知物X。測得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如下表:物質 乙醇 氧氣 二氧化碳 水 X反應前質量/g 4.6 8 0 0 0反應后質量/g 0 0 4.4 5.4 m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表中m的值無法確定 B.增加氧氣的量可以減少X的生成C.X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D.物質X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氫元素17、2023年1月9日6時,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實踐二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如圖為一種新型火箭推進劑在火箭發射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請回答:(1)該反應中屬于單質的是 (選填“甲、乙、丙、丁”);(2)甲物質中氮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3)乙物質是一種新型的火箭推進劑,6.4克乙物質中含氮元素多少克。18、如圖裝置是用燃燒法來確定有機物組成的常用裝置,這種方法是:在電爐加熱時用純凈的氧氣氧化管內樣品,根據產物的質量確定有機物的組成(已知:C中的氧化銅是確保有機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轉化為二氧化碳;A中的反應為分解雙氧水制氧氣)。回答下列問題:(1)若去掉B裝置會對 元素的測量結果有影響。(2)E裝置中所盛放物質最好選用 (選填:①氫氧化鈣溶液 ②氫氧化鈉溶液 ③水)。(3)若準確稱取1.12 g樣品(樣品只含C、H、O三種元素中的兩種或三種)。經充分燃燒后,D裝置增重1.44 g,E裝置增重3.52 g,則該有機物樣品中所含的元素為 。19、某有機物樣品一定含 C、H 元素,可能含 O 元素,如圖是用燃燒法來確定其組成的實驗裝 置:在電爐加熱時用純凈氧氣氧化管內樣品,并用氧化銅將有機物中的碳元素全部轉化為二 氧化碳,最后根據產物的質量確定有機物的組成。請回答下列問題:(1)若裝置 A錐形瓶中盛有二氧化錳固體, a中盛放的試劑是 ;(2)F 裝置的作用是 ;(3)若去掉B 裝置,對 元素的測量結果無影響;(4)準確稱取1.12g樣品,經充分燃燒后,D裝置增重1.44g,E裝置增重3.52g,則該有機物樣品中所含的元素為 。20、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某化學研究小組同學欲分析探究某種塑料袋中各元素的含量(資料顯示該塑料袋只含C、H兩種元素),他們設計了如圖的實驗裝置,使該塑料袋的碎屑在純氧中燃燒,觀察實驗現象,分析有關數據,推算元素含量。實驗主要操作如下:Ⅰ.檢查裝置氣密性后裝入塑料碎屑;Ⅱ.打開A中分液漏斗活塞,往錐形瓶中注入雙氧水,隨后關閉活塞;Ⅲ.一段時間后,點燃酒精燈,觀察到塑料碎屑燃燒;Ⅳ.充分燃燒后熄滅酒精燈,繼續通入氧氣直至玻璃管冷卻。(1) B裝置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2)操作Ⅳ中熄滅酒精燈后,繼續通入氧氣的作用是 。(3)裝置C的直玻璃管中塑料試樣充分燃燒后,測得裝置D增重a克,裝置E增重b克,則樣品中的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用字母a、b表示)。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模塊二 物質科學(一)化學第16講 物質的分類1、按一定標準對事物進行分類是科學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分類最合理的是( )A.按異化作用方式不同區分,生物的營養方式分為自養和異養二類B.按物質是否由同種元素組成,將其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二類C.按是否用種子進行繁殖區分,綠色植物分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二類D.按分布部位不同區分,人的神經系統分為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神經二類[答案]D[解析]A. 按異化作用方式不同區分,生物的營養方式分為厭氧生物和需氧生物二類,A錯誤;B. 按物質是否由同種元素組成,將其分為單質和化合物二類,B錯誤; C. 按是否用種子進行繁殖區分,將植物分成有種子植物和無種子(孢子)植物,C錯誤;D. 按分布部分不同區分,人的神經系統分為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D正確。故D符合題意。2、某實驗室的藥品按物質分類放置,部分藥品擺放如下表:藥品柜 甲 乙 丙 丁藥品 CuO、MnO2等 HCl、H2SO4等 KOH、Ca(OH)2等 NaCl、CuSO4等若科學老師需要KClO3固體,他能取到該藥品的藥品柜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D[解析]KClO3 由金屬離子鉀和酸根離子構成為鹽類。A、甲為金屬氧化物類藥品,不符合題意;B、乙為酸類藥品,不符合題意;C、丙為堿類藥品,不符合題意;D、丁為鹽類藥品,符合題意;故D符合題意。3、科學家利用精密的儀器把石墨拆成只有一個或幾個原子層厚的“碳片”,目前,這種“碳片”是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碳片是一種單質 B.碳片是由碳元素組成的C.碳片是一種有機物 D.碳片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是CO2[答案]C[解析] A.碳片只含碳元素,是一種單質,正確;B.碳片是由碳元素組成的,正確;C.碳片是單質抽以是一種無機物,因有機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正確;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碳片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是CO2,正確。所以C符合題意。4、2008年北京奧運會“祥云”火炬、2022年北京冬奧會“飛揚”火炬的外殼材料的主要成分和燃料,如表所示。奧運火炬的迭代,體現了我國科技水平的提高。下列有關兩火炬說法錯誤的是( )“祥云”火炬 “飛揚”火炬外殼材料的主要成分 鋁合金 碳纖維復合材料燃料 丙烷(C3H8) 氫氣(H2)A.外殼材料的主要成分都屬于非金屬單質 B.燃料都具有可燃性C.燃料燃燒時,助燃物都是氧氣 D.燃料燃燒時,都有水生成[答案]A[解析]A、“樣云”火炬外殼的主要成分是鋁合金,屬于混合物,不屬于非金屬單質,A錯誤;B、燃料都能燃燒,能作燃料,B正確;C、氧氣能支持燃燒,助燃物都是氧氣,C正確;D、由質量守恒定律,兩種火炬的燃料中均含有氫元素,燃燒都有水生成,故D正確。故A符合題意。5、推理和歸納是科學學習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大多數物質燃燒需要氧氣,所以氧氣具有可燃性B.堿溶液呈堿性,所以呈堿性的溶液一定是堿的溶液C.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D.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質都是氧化物[答案]C[解析]氧氣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A錯誤;呈堿性的溶液還可能是鹽的溶液,如碳酸鈉溶液呈堿性,B錯誤;酸溶液的pH都小于7,C正確;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元素為氧元素的化合物才是氧化物,含氧元素的物質不一定是氧化物,如H2SO4就不屬于氧化物,D錯誤。故C符合題意。6、小明同學參照二歧分類法對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鈉溶液、硫酸銅溶液四瓶試劑制作一個如圖所示的物質檢索表,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甲表示硫酸銅溶液 B.乙表示氫氧化鈉溶液C.表中“▲”處應填pH大于7 D.也可以根據能否與鐵反應對丙、丁分類[答案]C[解析]A、甲為藍色溶液,表示硫酸銅溶液,不符合題意;B、乙能使酚酞溶液變紅,呈堿性,為氫氧化鈉溶液,不符合題意;C、丁pH小于7,則為鹽酸,表中“▲”處為氯化鈉溶液,應填pH等于7 ,符合題意;D、 鹽酸能與鐵反應,氯化鈉不能與鐵反應,可以根據能否與鐵反應對丙、丁分類 ,不符合題意;故C符合題意。(第6題圖) (第7題圖)7、現在有些年輕人喜歡染發,染發時一般要用到一種著色劑--對苯二胺,它是一種有毒的化學藥品,有致癌性,會對染發者的身體帶來傷害,其分子結構如圖,下列有關對苯二胺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對苯二胺的化學式為C6H8N2 B.對苯二胺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8gC.對苯二胺中碳、氫、氮元素的質量比為18:2:7 D.對苯二胺能被皮膚少量吸收[答案]B[解析] A、由圖可知,一個對苯二胺分子是由6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2個氮原子構成的,其化學式為:C6H8N2,所以A不符合題意。B、相對分子質量沒有單位,所以B符合題意。C、對苯二胺中碳、氫、氮元素的質量比為(12×6):(11×8) :(14×2)=18: 2:7,所以C不符合題意。D、對苯二胺是一種有毒的化學藥品,有致癌性,會對染發者的身體帶來傷害,說明對苯二胺能被皮膚少量吸收,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只有B符合題意。8、稀土被稱為”工業維生素”,利用稀土制作的”尾氣催化器”可將汽車尾氣中有毒氣體轉變為無毒氣體。下圖是轉化的微觀示意圖,圖中不同圓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圖中反應物有化合物和單質 B.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以再分C.該化學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D.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不變[答案]B[解析]A.圖中反應物只有化合物,A錯誤;B. 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以再分,B正確;C.根據微觀示意圖中各物質的微觀模型分析,可知反應物為兩種化合物,生成物為一種化合物和一種單質,該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C錯誤;D.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發生變化,D錯誤;故B符合題意。(第8題圖) (第9題圖)9、某品牌二氧化氯消毒粉劑可配制成溶液用于消毒。該消毒粉劑的部分信息如圖所示,下列關于二氧化氯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二氧化氯中含有氯原子和氧分子B.二氧化氯中氯、氧的質量比為1:2C.一個二氧化氯分子由一個氯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D.二氧化氯分子由氯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答案]C[解析]A. 二氧化氯中含有二氧化氯分子,二氧化氯分子中含有氯原子和氧原子 ,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題意;B. 二氧化氯中氯、氧的質量比為35.5:32,不符合題意;C. 一個二氧化氯分子由一個氯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 ,符合題意;D. 二氧化氯由氯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二氧化氯分子由氯原子和氧原子構成,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0、要比較CuSO4、FeSO4、CaSO4相對分子質量的大小,最簡單的方法是( )A.分別計算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 B.計算所含的質量分數C.比較Cu、Fe、Ca三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D.計算所含金屬元素的質量分數[答案]C[解析]A.三種物質的化學式中,硫酸根離子部分是相同的,所以只需要比較不同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即可,A錯誤;B.直接比較不同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來比較三種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的大小更簡單。故B錯誤;C.由于三種物質的化學式相似,只是金屬元素部分不同,所以可比較不同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來比較三種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的大小,C正確;D.直接比較不同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比計算質量分數更簡單,D錯誤;故C符合題意。11、谷氨酸鈉(化學式為C5H8O4NNa)是味精的主要成分:下列關于谷氨酸鈉的說法正確的是( )A.是一種無機物 B.由五種元素組成C.加熱會產生含硫物質 D.碳、氧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5:8[答案]B[解析]A、 谷氨酸鈉為含碳化合物,屬于有機物,不符合題意;B、由碳、氫、氧、氮、鈉五種元素組成,符合題意;C、由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可知, 加熱不會產生含硫物質,不符合題意;D、碳、氧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60:64=15:16,不符合題意;故只有B符合題意。12、歸納和演繹是重要的科學方法,下列歸納或演繹合理的是( )A.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所以鹽酸是一種純凈物B.酸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酸與堿的反應C.鎂和稀硫酸反應能產生氫氣,所以能和稀硫酸反應產生氣體的物質一定是金屬D.堿性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藍,所以能使石蕊試液變藍的溶液呈堿性[答案]D[解析] A、 鹽酸是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屬于混合物 ,不符合題意;B、 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酸與堿的反應,如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 ,不符合題意;C、 能和稀硫酸反應產生氣體的物質可能是金屬,也可能是碳酸鹽 ,不符合題意;D、 堿性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藍,所以能使石蕊試液變藍的溶液呈堿性 ,符合題意;故只有D符合題意。13、一種叫做“足球烯”的超導物質。它的一個分子由60個碳原子構成,因形似足球而得名。下列關于足球烯說法錯誤的是( )A. 足球烯的化學式為C60 B.足球烯是一種化合物C.足球烯由分子構成的 D.足球烯具有可燃性[答案]B[解析]A. 足球烯分子由60個C原子構成,故其化學式是C60,A正確;B. 足球烯只有一種元素C元素組成,因此是純凈物,B錯誤;C. 足球烯由分子構成的,C正確;D. 足球烯具有可燃性,D正確;故B符合題意。14、我國科研人員成功研制出一種納米纖維可將二氧化碳轉化成某種液體燃料,同時生成一種物質丁,丁是一種常見溶劑,其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四種物質中只有乙、丙是有機物 B.丙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gC.丁是由氫、氧兩種原子組成 D.參加反應的甲與乙分子個數比為3:1[答案]D[解析由圖例可知,甲為氫氣,乙為二氧化碳,丙為甲醇,又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丁的每個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則丁為水;A.二氧化碳化學性質和無機物相似,是無機物,故A錯誤;B.丙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單位不是g,故B錯誤;C.丁是水,水是由水分子構成,水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故C錯誤;D.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和氫氣反應生成甲醇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參加反應的甲與乙分子個數比為3:1,故D正確。故D符合題意。15、由元素A、B形成的化合物中,A元素與B元素的質量比為21:8,A與B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為7:2,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A.AB B.A2B3 C.B2A3 D.A3B4[答案]D[解析]由元素A、B形成的化合物中,A元素與B元素的質量比為21:8,A與B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為7:2,則A、B兩種原子的個數比為:,那么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A3B4。16、將一定量的乙醇(C2H5OH)和氧氣置于一個完全封閉的容器中引燃,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種未知物X。測得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如下表:物質 乙醇 氧氣 二氧化碳 水 X反應前質量/g 4.6 8 0 0 0反應后質量/g 0 0 4.4 5.4 m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表中m的值無法確定 B.增加氧氣的量可以減少X的生成C.X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D.物質X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氫元素[答案]B[解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得到:m=4.6+8-4.4-5.4=2.8,故A錯誤;X中碳元素質量:4.6g×-4.4g×=1.2g;氫元素質量:4.6g×-5.4g×=0,即不含有氫元素;氧元素質量:2.8g-1.2g=1.6g。碳元素、氧元素原子個數比:,即X是一氧化碳,增加氧氣的量可以減少一氧化碳的生成,故B正確;X是生成物,反應后質量增大,肯定不是催化劑,故C錯誤;物質X一定含有碳元素,不含氫元素,故D錯誤。故B符合題意。17、2023年1月9日6時,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實踐二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如圖為一種新型火箭推進劑在火箭發射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請回答:(1)該反應中屬于單質的是 (選填“甲、乙、丙、丁”);(2)甲物質中氮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3)乙物質是一種新型的火箭推進劑,6.4克乙物質中含氮元素多少克。[答案](1)丙(2)7:16(3)[解析](1)單質是指只有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屬于單質的是丙;(2) 甲物質中氮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2×14:4×16=7:16;(3)N%=2N/(2N+4H)=28/32; mN=6.4g×=5.6g。18、如圖裝置是用燃燒法來確定有機物組成的常用裝置,這種方法是:在電爐加熱時用純凈的氧氣氧化管內樣品,根據產物的質量確定有機物的組成(已知:C中的氧化銅是確保有機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轉化為二氧化碳;A中的反應為分解雙氧水制氧氣)。回答下列問題:(1)若去掉B裝置會對 元素的測量結果有影響。(2)E裝置中所盛放物質最好選用 (選填:①氫氧化鈣溶液 ②氫氧化鈉溶液 ③水)。(3)若準確稱取1.12 g樣品(樣品只含C、H、O三種元素中的兩種或三種)。經充分燃燒后,D裝置增重1.44 g,E裝置增重3.52 g,則該有機物樣品中所含的元素為 。[答案](1)氫(2)②(3)C、H[解析](1)若去掉B裝置會對氫元素的測量結果有影響。(2)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非常小,因此對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較弱,而氫氧化鈉的溶解度較大,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氣體,故選②。(3)該有機物中氫元素的質量:;該有機物中碳元素的質量:;則氫元素和碳元素的總質量為:0.16g+0.96g=1.12g;那么該有機物含有的元素為C和H。19、某有機物樣品一定含 C、H 元素,可能含 O 元素,如圖是用燃燒法來確定其組成的實驗裝 置:在電爐加熱時用純凈氧氣氧化管內樣品,并用氧化銅將有機物中的碳元素全部轉化為二 氧化碳,最后根據產物的質量確定有機物的組成。請回答下列問題:(1)若裝置 A錐形瓶中盛有二氧化錳固體, a中盛放的試劑是 ;(2)F 裝置的作用是 ;(3)若去掉B 裝置,對 元素的測量結果無影響;(4)準確稱取1.12g樣品,經充分燃燒后,D裝置增重1.44g,E裝置增重3.52g,則該有機物樣品中所含的元素為 。[答案](1)雙氧水 (2)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入E裝置,干擾試驗(3)C(4)C H[解析](1) 裝置A用于制取氧氣,錐形瓶中盛有二氧化錳固體, 則a 中盛放的試劑雙氧水;(2)空氣中二氧化碳若進入E中會干擾實驗結果,F裝置是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入E裝置,干擾實驗;(3)若去掉B裝置,則氧氣中水蒸氣會影響氫元素的測定,但對碳元素測定無影響;(4)D裝置增重1.44g,即生成1.44克水,由氫元素守恒可知,1.12克樣品中含氫元素質量為,E裝置增重3.52g,即生成二氧化碳質量為3.52克,由碳元素守恒可知,1.12克樣品中含碳元素質量為,0.16g+0.96g=1.12g,則樣品中不含氧元素,只含碳、氫元素。20、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某化學研究小組同學欲分析探究某種塑料袋中各元素的含量(資料顯示該塑料袋只含C、H兩種元素),他們設計了如圖的實驗裝置,使該塑料袋的碎屑在純氧中燃燒,觀察實驗現象,分析有關數據,推算元素含量。實驗主要操作如下:Ⅰ.檢查裝置氣密性后裝入塑料碎屑;Ⅱ.打開A中分液漏斗活塞,往錐形瓶中注入雙氧水,隨后關閉活塞;Ⅲ.一段時間后,點燃酒精燈,觀察到塑料碎屑燃燒;Ⅳ.充分燃燒后熄滅酒精燈,繼續通入氧氣直至玻璃管冷卻。(1) B裝置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2)操作Ⅳ中熄滅酒精燈后,繼續通入氧氣的作用是 。(3)裝置C的直玻璃管中塑料試樣充分燃燒后,測得裝置D增重a克,裝置E增重b克,則樣品中的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用字母a、b表示)。[答案](1)干燥氧氣(吸收氧氣中混有的水蒸氣) (2)使反應生成的CO2和H2O能被DE裝置充分吸收,減小實驗誤差 (3)[解析](1)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B裝置中濃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氧氣,吸收氧氣中混有的水蒸氣;(2)反應后裝置內會有氣體殘留, 操作Ⅳ中熄滅酒精燈后,繼續通入氧氣的作用是使反應生成的CO2和H2O能被DE裝置充分吸收,減小實驗誤差;(3)D中增重質量為生成水的質量,E中增重質量為生成二氧化碳質量,且該塑料中只含碳、氫元素,由碳、氫元素守恒可知,樣品中碳元素質量分數為。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模塊二 物質科學(一)化學第16講 物質的分類一、思維導航二、知識梳理知識點1、常見物質的分類1、按物質的組成種類,分 物和 物;(1)純凈物:由同種物質組成,具有一定的性質(如有固定的熔、沸點) ,可用一個 來表示。某物質是否屬于純凈物,與物質的狀態無關,如冰水混合物也是純凈物;結晶水合物也是純凈物,如CuSO4·5H2O也是純凈物;(2)混合物:由不同種物質混合而成,沒有 的性質,各物質保持其原有的性質;如,海水、合金、溶液都為混合物。2、純凈物又可分為單質和化合物。單質:由 組成的純凈物。化合物:由 組成的純凈物。3、單質和化合物的比較:4、 化合物又可分為 化合物和 化合物;(1)有機物化合物(有機物):除了碳的氧化物、碳酸及碳酸鹽外的含 化合物,如甲烷、蛋白質、塑料等;(2)無機化合物(無機物)又可分為氧化物、酸、堿、鹽等。①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 的化合物;②堿: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 的化合物;③鹽:由 離子與 離子(或 離子)構成的化合物;④氧化物:由 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為 的化合物,包括 氧化物和 氧化物兩種。知識點2、混合物的分離1、飲用水凈化的主要方法有沉淀、過濾、 、 、蒸餾、紙上層析等;2、粗鹽的提純:粗鹽提純的步驟一般可分為: 、 、 、轉移;3、過濾操作的注意點:一貼二低三靠。其中溶解時玻璃棒的作用是 ;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 ;蒸發時玻璃棒的作用是 。知識點3、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1、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的實際質量跟C-12原子質量的1/12相比后得出的___ ___。相對原子質量與該原子的實際質量成_____ 。2、相對分子質量:一個分子中各原子的 總和。相對分子質量是分子的相對質量,單位是1。3、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方法:①查表得化學式中各元素的 ;②根據算式計算式量:相對分子質量=A的相對原子質量×m+B的相對原子質量×n。(其中A、B表示原子種類,m、n指原子的個數)知識點4、化學式1、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__________的式子。2、化學式表示的含義:①表示________;②表示這種物質的________;③表示組成物質的________;④表示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中所含的原子及原子的數量。3、根據化學式計算組成物質的元素的質量比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A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A元素的原子個數)∶(B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B元素的原子個數)∶……4、根據化學式計算組成物質的某元素的質量分數(通常用 表示)三、典例精析例題1、有一包主要成分是氧化鈣的干燥劑,放在空氣中一段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這包干燥劑是純凈物 B.干燥劑吸水是物理變化C.干燥劑中的氧化鈣屬于氧化物 D.干燥劑吸水過程中質量不發生改變例題2、對乙酰氨基酚(化學式C8H9NO2)是一種治療流感的退燒止痛藥。下列有關對乙酰氨基酚的說法,正確的是( )A.對乙酰氨基酚中含有1個氧分子B.對乙酰氨基酚中碳、氧元素質量比為4:1C.保持對乙酰氨基酚化學性質的微粒是對乙酰氨基酚分子D.對乙酰氨基酚中含有8個碳原子、9個氫原子、1個氮原子和2個氧原子例題3、分析和推理是科學學習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確的是( )A.單質中僅有一種元素,所以僅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都是單質B.有機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機物C.碳酸氫鈉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所以碳酸氫鈉溶液呈堿性D.能與BaCl2反應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白色沉淀的一定是硫酸根離子例題4、圖示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質①和③屬于有機物,物質④屬于氧化物B.物質③由2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C.參加反應的物質①和②的分子個數比為1:2D.該化學反應屬于置換反應例題5、在一密閉容器內有4種物質A、B、C、D,它們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其中A、B、C的微觀示意圖和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物質 A B C D微觀示意圖反應前質量/g 100 1 1 46反應后質量/g 4 89 55 X(1)A、B、C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填寫字母)。(2)X的值為 。(3)該反應的生成物是 (寫物質名稱)。(4)該反應中B和C的分子個數比為 。例題6、葡萄糖是生命體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葡萄糖的燃燒產物是CO2和H2O,由此能否證明葡萄糖是只由碳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有機物?為了確定葡萄糖的元素組成,某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其中濃硫酸、無水CaCl2均為常用干燥劑,部分固定裝置省略。(1)寫出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裝置B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3)下表是同學們填寫的實驗報告,請你幫助完成。實驗事實 數據分析及結論1.8g葡萄糖完全燃燒,得到2.64gCO2和1.08g的H2O 數據分析: ▲ 。 結論:葡萄糖含有C、H、O三種元素數據處理: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學案:第16講 物質的分類.doc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練習:第16講 物質的分類(學生版).doc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練習:第16講 物質的分類(教師版).doc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第16講 物質的分類.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