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日食》教學設計一、基本信息學時 1學時 年級 六教學目標1運用虛擬現實技術,研究日食的成因,知道日全食的過程: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原,體驗日食現象的神奇,激發學生對天文現象的強烈的好奇心。2.通過學習,能夠大膽地想象,知道天文現象是可以通過新技術被認識的。學習者分析本教學內容針對四年級學生實施,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由于本身的思維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只能在大腦中構建一些簡單的模型,而太陽、地球、月亮三球位置的運動軌跡讓學生在頭腦中建立一個復雜、精卻又完整的三球運動模型,并發現運動過程中會產生各種有趣天文現象是有難度的,即使使用傳統的建模手段,學生只能看到三球的運動,理解日食成因,需通過自己的邏輯推理,無法從地球的角度實際的觀測,給學生的理解帶來困難,可能學生能知其然,卻很難知其所以然。課前的調查中發現這個年級只有2個學生于今年的8月22日在美國親身觀看過日食,而本教學班更是無一人親身體驗過日食的美麗與魅力。神秘的宇宙是所有孩子向往的,日食的這個教學內容是學生十分感興趣的學習素材。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解決措施【教學重點】知道日食是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象及日食的過程。【教學難點】利用VR技術,觀察三球在太空中的狀態,認識并理解日食的成因。解決措施: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為學生創設一個真實學習場景,并能在地球和宇宙之間不斷切換視角,幫助學生理解。每個學生也可以個性化學習,不強求統一的學習進度,可以利用VR眼鏡,反復多次觀察學習,直到理解為止,以此來突破學習中的重難點。五、教學設計教學環節 起止時間(’”- ’”) 環節目標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媒體作用及分析一、導入新課: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創設情境。 0’00’’05~0’01”400’01”48~0’04”12 通過回顧使用VR技術的學習內容,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創設情境,感受觀察街景時的明暗變化,使學生產生疑問,并提出自己的假設,引入課題。(ppt) 引導學生回顧之前利用VR技術學習時學生的感受,讓學生更加深對VR技術特點的認識:真實。學生利用虛擬現實技術來到街頭,感知明顯的光線明暗變化。 交流發言。學生對光線你變化提出自己的猜測, 第一次運用:情境創設學生利用虛擬技術360度觀察街景時突然發生光線變化,學生自然會比較奇怪,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也順勢引出日食這個學習內容。學習新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自主學習。拓展延伸: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發現新的問題 0’04”48~0’08”100’09”14~0’13”070’13”15~0’14”200’14”30~0’20”460’20”50~0’24”000’24”01~0’30”410’30”51”~0’33”080’33”10~0’36”410’36”43~0’40’00 通過真實體驗日食過程感受宇宙的神奇與美麗,激發學生對天文學習的興趣。利用vr明確擋住太陽的的球體了解日食的主要過程理解日食的成因一通過交流歸納出日食形成的原因一知道日食的類型及形成的另一要素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 利用VR,觀看日食過程。觀后交流感受解決問題:擋住太陽的到底是什么?呈現通過計算機整理后的學生拍攝的照片日食過程并學習五個過程學生通過vr自主學習日食的成因一。組織交流學生自主學習日食的類型提出日環食作為學生繼續學習的切口。推薦相關學習網站,幫助學生學習。 思考:什么擋住太陽?操作:透過手柄截取日食中美麗的畫面交流觀察日食時候的感受。學生根據學習內容做有依據的推測,并對推測做判斷。學生朗讀操作手柄,拖動月球,嘗試發現日食形成時的三球位置,并完成記錄單一。學生交流預測A、B、C三點觀察到的太陽,做記錄。學生交流并說出依據。利用vr眼鏡驗證猜測。歸納交流日食的類型及另一成因Vr觀看日環食,比較異同,發現新的問題,課后研究 第二次運用:真實再現日食過程這個地方的虛擬現實技術的運用有著他無可比擬的優勢,我們知道科學學習十分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體驗。日食是一種很少見的天文現象,就想學生說的只聽長輩講過,卻從未親身經歷,這里技術的運用彌補了學生的這個缺憾,體驗了一次真是的日食過程,學生在觀看后交流體會是說的震撼就足以說明vr技術在這個課堂上的不可替代性,是以前所有的視頻、圖片等呈現手段所無法達成的效果。第三次運用:排除水星金星的可能由于這課時之前利用VR學習的太陽系,學生對太陽系的排列順序建立了深刻影響,所以在可能擋住太陽光的星球猜測是,就會有學生提出水星和金星,并且有著充分的依據,在兩球中間,這時用語言解釋球踢得遠近大小,顯然學生較難理解,而最有說服力的顯然就是讓她們看到三球的的真實位置及情況,vr技術輕松幫我們實現了,學生們通過觀察自己馬上就明白了,并且會留下深刻印象。第四次使用rv的交互功能及照片的上傳,通過手柄的拍照功能讓學生在觀看時會有更真實的體驗。圖片的截取與上傳也可以作為學生學習評價的依據。第五次使用交互功能,學生能在自己vr眼鏡呈現的學習環境中學習,根據自己的理解,拖動月球的位置反復嘗試,觀看不同位置的結果,這里的vr的使用最大的優勢:a每人都可以按自己的能力進度自主學習,不受他人干擾;b由于視角的切換,從太空中直接觀看三球,跟直觀,可以清晰看見地球上是否形成影子,對成因更容易理解,有效解決教學重點。實物投影,真實再現學生記錄情況,幫助學生更好交流。第六次使用:解決本課時難點學生對日全食、日偏食都有耳聞,在學生的前概念中,日全食和日偏食是發生在不同的日食中的,而事實上再同一次日食中,相同的時間點站在地球不同位置觀測,我們會看到不同的太陽形狀,這個即使地球上日食真實的發生,人們也沒辦法分身到幾個地點去觀測,我們的課堂借助vr技術讓學生突破了這個難點,并且打破了他的一個固有的錯誤概念。日食類型跟我們所處的觀察角度有關。并且水到渠成的總結出日食形成的另一條件,在月球的陰影中。第七次使用比較觀察場景中的環食和全食。學生從地球和太空兩個視角觀察環食和全食,發現兩種日食之間的異同,激發學生繼續探究的熱情。而這個月亮離地球遠近不同形成的不同日食類型,自由在真實立體再現三球位置,就是我們的vr環境下才能創設并被真實觀察到。六、教學流程圖開始學生交流談話導入Vr體驗體會新場景,提出自己猜測新場景中明暗變化出示課題,導入新課PPT思考:什么擋住太陽操作:拍日食照片日食過程Vr體驗體驗日食過程學生提出各種可能組織討論思考題排除金星水星八大行星觀測Vr閱讀識記日食過程了解日食的過程完成任務單一,討論交流自主學習日食形成原因一Vr體會新場景體會新場景體會新場景體會新場景體會新場景體會新場景體會新場景推測不同區域看到的太陽三球一線,月球居中板書交流分享日食類型驗證推測Vr日食的成因二Vr課后探究日環食尋找日全食和環食的差異Vr體會新場景體會新場景結束- 2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